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六十章 转机

永历四年 第六十章 转机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好像写了两百多万字了,从来没安利过读者群,那就安利一回:519264778。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

李定国返回昆明的几天前,恰逢王尚礼和王自奇在不久前叛出了昆明城,城门的盘查极其严格,街上也是多有巡逻的兵丁。官府如此,昆明的百姓们更是谨小慎微,毕竟前些日子那两位姓王的大帅洗劫了仓储,而后从小东门叛出了昆明城。

昆明一城,乃是明朝世镇此间的沐家的老祖宗沐英请了高人设计建成的。那位高人观长虫山地脉,认定此山乃是一条龙脉,须得灵兽克之、化之、辅之、变之,故此才将昆明城设计为一只灵龟,以此决定了城池布局和城墙、城门的走向。

灵龟大南门为首,北门为尾,东西两面的威和门、永清门、广远门和洪润门则分别是灵龟的四肢。当日王自奇和王尚礼二将自小东门叛出昆明,城内百姓便在私底下说是朝廷杀了秦王,是自断一尾,二将叛出昆明则是断了朝廷一足。如此,先前圣驾驾临昆明城,永历天子在百姓们面前所做的秀也被叛军洗劫仓储以及小东门民居、商铺时的混乱冲的荡然无存。

沙定洲之乱后,昆明已是太平了十年之久,就算是沙定洲之乱时对于昆明的破坏也是微乎其微。承平了几百年,藩镇当着天子的面儿叛出城池,昆明城里的老百姓显然还没有如唐末长安百姓那般的见怪不怪,心理素质上相差太多,这些流言蜚语也就是再所难免的了。

就在这官府紧张兮兮,百姓窃窃私语的当口,大队的骡马车子缓缓驶入昆明城,挂的却是齐王府的旗子。

齐王陈文,以前的册封是越王,据说是崛起于遥远的浙江的一位明军大帅,如今更是收复了南京的明廷第一强藩,比之以前的秦王孙可望都要强悍几分。

改封齐王的事情,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永历朝廷也曾经大肆宣传过,既是为了彰显朝廷善待功臣的宽厚,与诛杀孙可望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为了营造气氛,威吓昆明城里的王尚礼、王自奇二将以及云南、广西和四川等地的藩镇和土司。

浙江那么远,昆明的老百姓感官不甚深切。便是南京收复了,他们也就是在茶余饭后免不了对天子是否还都,什么时候还都有个探讨,仅此而已。后来说是秦王叛乱,晋王出兵平叛,结果齐王一出兵,秦王和齐王却先打了起来,结果秦王被俘后由朝廷论处,据说也是齐王的提议,甚至还有人说是齐王逼着晋王这么干的。具体如何,小老百姓也就不得而知了。

此番叛乱刚刚结束,齐王派了这么一支车队而来,昆明城里的老百姓在路旁旁观,与城门守卒相熟的更是打听一二,得到的答案基本上都是齐王派人向天子贡献方物。

齐王陈文,昆明的老百姓可是记得那是天下最大的藩镇,鞑子的满洲八旗都打不过的中兴名将。现在齐王派人送来了进贡的贡品,昆明城里的老百姓反倒是安下了心别的不说,至少看着齐王如此,其他藩镇也不太敢来昆明捣乱了不是。

昆明城里的老百姓心安了,永历看到这些贡品之后却是彻夜难眠,等到几天之后,李定国回师,这份惶恐和忧虑才算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来诉说一二。

“臣,无能。”

陈文在贵州制造的烂摊子不小,更是进一步的影响到了昆明,按照永历的估计,甚至等到王尚礼他们逃到广西,估计贺九义这个秦藩出身的武将也得化身独立势力,与王自奇、王尚礼结盟对抗朝廷。

按道理,这是要问责于负责的主帅也就是李定国的,然则实力对比如斯,李定国也是竭尽全力了的,尤其是永历实在不想苛责这位忠心耿耿的藩王,只得连忙起身,走了下来,双手将李定国扶了起来。

“爱卿,这不怪你,只是齐王他,哎,前门驱狼后门入虎啊。”

永历叹息过后,指着刚才让太监们抬到殿上的那些“贡品”,与李定国说道:“爱卿还是看看这些吧。”

李定国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对于永历指向的几堆箱子还有些纳闷,但是打开之后,却着实让李定国看得呆立在了当场。

箱子里面是一份又一份的卷宗,一如陈文给文安之和夔东众将们到那般。卷宗里写的不是别的,正是承平时湖广藩王们在封地作恶的受害者口供,其中更多有江浙明军集团派到湖广的官员们的调查结果。

永历所属的桂藩就是就封于湖广的,他们家从他父亲到他兄长再到他,总共就三个藩王不提,而且还没过上几年好日子就赶上了战乱,但是其他的藩王的所作所为,乃至是他老爹在承平时的作为,他或多或少也是有所耳闻的,当即就信了一半。

当然,若是说这里面没有作伪的,永历却是不信的,但是这里面有多少是作伪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陈文赶在离开贵州的时候把这些送来,为的可不是告诉永历朝中有人与他安通款曲,而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江浙明军在湖广已经站稳脚跟了,藩王想要返回封地根本就是做梦,别想了。

“这位齐王殿下,他还是给朕留了些许薄面了的。”

永历苦笑着将那七份奏疏交给了李定国,上面分别是陈文以齐王之尊弹劾楚、辽、岷、襄、荆、吉、荣这七家藩王的不法事,要求永历根据不法事的多寡轻重进行惩罚,而那些卷宗就是弹劾的证据。

这里面,唯独没有的就是永历所属的桂藩,其实已经不光是留面子的问题了,这分明是陈文在告诉永历,再去招惹他,下次送来的就不是弹劾的奏疏了,而势必将会是请他退位的最后通牒!

“这个乱臣贼子,陛下,臣愿领大军出贵州,与这个逆贼决一死战!”

愤怒已极的李定国单膝拜倒在地,向永历请战,这虽说称不上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但也绝非是一时冲动。陈文现在的占领区面积,比起永历朝廷名义上的其他各藩镇加一起都要大,而且还多是江浙那样的富庶所在,若是说每过去一天朝廷的实力就能恢复一分的话,那么陈文的实力则就会强上十分、百分,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之上。

现在出兵,或许还有一战的可能,若是再过个一年半载,只怕是陈文用人海战术就能将永历朝廷推平了,他便是再有千般手段也施展不出来了。

李定国如此,永历也是由衷的叹息,陈文送来的不只有这些,另外的几个箱子里还有不少各地的特产,也算是进贡的方物。

杭绣、苏绣、徽墨、歙砚、景德镇御器坊的瓷器、福州的油纸伞、扬州的刺绣、新会的陈皮以及湖广的红瓷,若是与那些奏疏一起看来,分明是陈文在炫耀他的强大,劝永历不要再做无谓的反抗。只是每每想到国事如斯,永历便垂泪太息,总觉得是对不起大明的列祖列宗。

“爱卿,算了,他现在还是遵奉着朕为天下共主,没有打出自立的旗号。咱们君臣相得,也并非没有机会的,现在出师无名,真的没有必要去做这等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陛下,臣,臣……”

李定国抬起头,看着流下了泪水的永历,一双虎目中也是涌出了热泪。君臣二人相对无言,良久之后,永历抑制住了泪水,才缓缓与李定国说明他关于陈文的一些想法。

“爱卿,朕这几天始终在想,他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却迟迟不肯与朝廷撕破脸。哪怕是这一次,他携着大败孙可望的声势,完全可以就此杀进云南,逼朕禅让于他,又何苦只是在贵州搜刮了一遍后就退回到湖广,依旧奉朕为主。”

永历的这个疑问,其实也是李定国此前就在想的,陈文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是一个忠臣的样子,起码跟他是不一样的。但是比之孙可望,陈文每年的贡品从未有拖延过的,李定国记得他刚刚到安龙接驾,永历赐宴时他就吃过用景德镇的瓷器盛放的金华火腿肉片炒制的菜肴,就算是到了今时今日这般田地,拿着奏疏和罪状来威胁天子,却也是和贡品一起运过来的,着实是让人有些不解。

“这些事情,朕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其实他还是缺了一些东西,所以才会继续如此。但也亏他沉得住气,否则就算是他逼着朕禅让了,也不过是个放大版的孙可望,天下藩镇和民间的仁人义士不会服气,其未来亦可见矣。”

说到此间,永历不由得点了点头,只是这动作是在为他摸到了陈文的脉搏而赞许,还是对陈文的远见和定力的欣赏,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话说道了这个份上,永历见李定国显然也是由此疑问,便直言不讳的向这个流寇反贼出身但如今却是他身边最为忠心耿耿的几个臣子之一的晋王殿下解释了起来。

“我皇明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汉家天下,从而才掩有这大明江山两百余年。陈文如今面临的情况,比之高皇帝也没有逊色多少,天下也确确实实的即将被鞑子席卷,所以他一直以来在谋求的无非是一个驱逐鞑虏的盖世奇功,一个与高皇帝作对比的资格,仅此而已。”

“这几年下来,诛杀陈锦、洪承畴,便是范文程他不肯押送到昆明也摆明了是要亲手将其处死,更有两撅名王的壮举,比之爱卿都要更胜一筹。而随着南京的光复,他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北伐中原。只要将京师和直隶、山、陕、河南、山东以及辽东尽数收复了,届时威望一时无两,便是朕也要被他彻底压下去,那就再没有人能够阻止他改朝换代了。”

永历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作为臣子的李定国除了感激,更有着巨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因为陈文现在的实力实在太过强大了,只要修整个一年半载,把领地上的事情抚平,便可以沿着朱元璋当年的旧路线发动北伐。

届时,凭着满清这个真夷只有几万丁的鞑子政权,只要是与当年的暴元,那个手握王保保那样的天下奇男子最后都只能仓皇北逃的结果去比比,满清的结局便是不问自知了。

“陛下,既然如此,那臣唯有尽快准备妥当,引大军北出四川,随后自陕西一路东进,赶在陈文之前收复京师。”

李定国一点就透,永历心中安慰,但却还是免不得要面对眼下的实际情况:“爱卿,王尚礼和王自奇带兵洗劫了昆明的仓储,据报这向东的一路,他们也没有闲着,而贵州又是那般境地,朝廷实在是拿不出围困保宁的钱粮了。”

“陛下,这事情不能再缓了,不如让文督师帮着解决一二。”

“朕知道的,朕知道的。“说到这里,永历却由衷的为之一叹:”只是文督师那里也是困难重重,要夔东众将去牵制、骚扰或许可行,但若是让他们支援粮草,不说善财难舍,只怕他们也未必有那么富裕啊。”

藩镇各行其是,在各自的控制区就是土皇帝,这本不稀奇。历来面对这等情况,朝廷能够笼络的手段,无非是官职、爵位和钱粮,现在一个个不是国公就是侯爵,兵员又都不是很多,在万历、天启朝或许也就是一群总兵、副将的水平,用郡王、国公的爵位换取有限的钱粮,只怕是滇、黔、桂三省的大军头们也未必能够乐意得了。

“爱卿,此事事关重大,也不是急于一时的。况且,蜀王对于四川的地理、水文多有了解,他此前也曾向朕提出要经营四川,不如暂且让蜀王先带着部分军队进驻四川行都司那里,缓缓图之。贵州那边的情况到底严重到了何等境地还犹未可知,或许还有转机也说不定呢。”

这确实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李定国深知军无粮则散的道理,也只得耐下了性子,表示他会尽快赶回贵州,督促官员们搞清楚贵州的实际情况如何。毕竟,贵州从前是孙可望这个国主直接管辖的地区,李定国和刘文秀对具体的财政收入也不是很清楚,再加上陈文这么一通折腾,就更是没办法估计了。

永历坐镇昆明总揽全局,李定国前往贵州坐镇,刘文秀则开始经营川南,大致的分工确定下来,深感时不我待的李定国便回了府邸,准备与刘文秀进行商讨后休息一夜便以着最快的速度赶回到贵阳。

然而,李定国与刘文秀的商谈尚未有结束,永历的天使便赶了过来,说是永历有急事召见二位亲王。

李定国统领大军,刘文秀负责昆明城防,按道理来说,即便是有紧急军情也是二人先一步获知,此间反倒是永历率先知道。不明就里的二人匆匆忙忙的赶去行宫,看到的却是永历手握着一份书信,激动的在大殿里走来走去。

心中焦急,李定国和刘文秀却也不敢失了礼数,连忙上前行礼,却被永历一把扶了起来,随即便将书信交给了二人去查看。片刻之后,君臣三人对视,面上竟皆是写满了时来运转的庆幸。

“天不亡我大明啊,转机终于到了。”

说着,君臣三人无不将目光转向了北方。而透过了大殿的砖瓦,远处的天空,血色的残阳竟仿佛是被鲜血浸染而成的那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