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五十一章 成王败寇(上)

永历四年 第五十一章 成王败寇(上)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战斗进行到了这个阶段,秦藩大军摆明了是已经卯足了最后的一口气。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陈文拿着望远镜,看着依靠着车轮战不断投放新生力量以避免崩溃发生的秦藩大军,按照这些年与清军交锋的经验来看,秦藩大军能够撑到现在也确实是仰仗了沅州州城那边的火光和硝烟。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份上,大概也快到极限了吧。

“传令下去,打完仗还要打扫战场,别耽误了晚饭,现在是时候推他们一把了。”

“遵命!”

传令兵跨上战马,分别向着中军的豫章师、左翼的四明师和右翼的余姚师的方向赶去。片刻之后,自各师的大旗所在分别出了一队头戴笠盔、面甲,身披半身板甲,生牛皮的武装带上系着戚刀和刺刀,斜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单肩包,背后却背着一杆燧发式鲁密铳的队伍越众而出。所到之处,将士们无不是精神倍增。

这支队伍来到最前面的空心方阵,渗入到各队的缝隙之中,一个个没有去拿火铳,也没有去拔刀,而是从单肩包里掏出了一个黑乎乎的圆球,用火折子点燃了引信之后直接就扔进了秦藩大军的战阵中那些已经被江浙明军挤压的有些拥挤的区域。

对于掷弹兵的武器、甲胄搭配,陈文始终都在不断的调整,从最初的手榴弹配冷兵器铁甲步兵破阵,到后来的手榴弹配无甲燧发枪手,再到现在手榴弹搭配燧发枪、刺刀和进展肉搏的备用武器戚刀,这等搭配显然更能发挥掷弹兵在战场上的作用。

前排投掷了手榴弹,抄起了燧发枪便直接装上了刺刀,而后队在这时则已然完成了装填,大步上前,举枪瞄准被是向着那些最具威胁的目标开火。

爆炸声此起彼伏的响起,一如当年在玉山遭逢掷弹兵的东南经标那般,秦藩大军哪见过这等阵势,当即就被打蒙在了当场。紧接着更是一阵火铳射击,将已然被打蒙掉的前排再进行了一轮削薄。

转瞬之后,意识恢复,面对长枪和已经上了刺刀的掷弹兵的突击,已然残破的阵型最前沿可谓是轰然崩塌,溃兵调头就跑,很快就如滚雪球一般开始席卷后面的队列,几乎是一瞬间就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溃兵潮。

看着刚刚还在竭力支撑着的秦藩大军在突遭掷弹兵的袭击后登时便再也无法维持阵型,全军就在被车轮战折腾的已经有些疲惫了的江浙明军面前崩溃,江浙明军的铁甲步兵们长舒了一口大气,继而呐喊着向溃兵的防线结阵杀去。

步兵结阵追击,骑兵则从方阵与方阵之间的空隙处杀出,很快就追上了溃兵的尾巴。接下来,骑枪、大棒、马刀对准了溃兵的后心、后脑肆意的砍杀,惨叫声更进一步的加速了秦藩大军的土崩瓦解。

溃兵如潮水般向后逃亡,恐惧蔓延,这支高达江浙明军三倍之多的大军只是用片刻就变成了一盘散沙。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孙可望的驾前军早已投入到了战场去替换那些受创过重的营头,现在他在后方,手里仅存的不过是些骑队而已,仅仅是用以作为他个人的护卫之用。兵溃如山倒,这点兵力投入进去也是转瞬间就被溃兵裹挟的命运,然而孙可望在此时此刻的脑海中却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是消耗战打的好好的吗,怎么就突然崩溃了呢。

“越王会用妖法,越王会用妖法啊!”

溃兵无疑是的喊声交杂在惊声尖叫之中,目瞪口呆于此的孙可望好容易才听清楚了,但却根本无法相信。

“胡说八道,绝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孙可望如此绝望的呐喊,奈何溃兵已经无法阻挡,甚至正在向他们这边席卷而来。身边的护卫知道孙可望是无法接受这场惨败,以及惨败后即将面对的下场,但是出于护卫的职责,尤其是他们这些人本也都是孙可望的亲信,只有孙可望活着他们才会有希望可言。

眼见于此,护卫队长连忙上前提醒孙可望,好容易让其反应过来,结果没等他们出言相劝,孙可望竟策马便向着大营的方向跑去,反倒是把晃了这些护卫一把。

护卫们追着孙可望的良驹一路绝尘而去,身后的溃兵也如潮水般涌了过来。溃兵之中,一队队的江浙明军骑兵正在奋力驱逐溃兵,只有这些溃兵如被狼群驱逐的羊群一般才能保证伤亡的最小化。

沈家宝身子靠马头的右侧前倾,一刀砍下,那个溃兵便应声而倒。周遭的溃兵太多,他们原本是打算杀出一条路之后,逮准了哪个秦藩的高级军官,抓回去献了俘也能在功劳簿上重重的写下一笔。

自打永历八年在大兰山上蒙江浙明军相救,沈家宝和包括江汉在内的大批参与复起大兰山的义军们纷纷加入到了江浙明军之中。并非是什么报恩的思想,他本就是大兰山明军的一员,那一次的经历,尤其是黄宗羲和万家兄弟的瞎指挥也让他彻底看清楚了,什么王经略的儿女亲家,什么鲁监国朝的御史,都是扯淡,陈文率领的江浙明军才是大兰山明军的真正延续,其他的都是假货,要不王巡抚怎么会在山上时就派人向陈文求援呢。

入了江浙明军,从新兵训练营里走出来,他便被分配到了豫章师下属的骑兵营。没能赶上两蹶名王、没能赶上收复南京,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是镇守江西的重要性却是豫章师的每一个将士都能明白的,因为在大军取得这些辉煌战绩的同时,他们也切切实实的在抵制着孙可望那个混蛋的压力。而到了今时今日,正好把这笔账讨要回来。

“混蛋,居然跑了。”

孙可望绝尘而去,他在乱军中怎么可能看得到,可是待他们真的杀到秦王的大旗之下,看到的却是空无一人,这份怒火自是勃然而起。须知道,他们可是第一队杀过来的,连他们都没看到孙可望的影子,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别叫那混蛋跑了吧,还是先把这大旗砍倒了再说吧,夺旗也是大功一件,别弄丢了啊。”

说话之人乃是一个前江西绿营的军官,比他晚投效个半年,现在是他这个百人队的副队长。平日里沈家宝不是很瞧得起这个前绿营军官的,总觉得这厮跟他们这些始终在抗清的义军要低上一个档次,不过看这厮平日里的好说话,再看这厮在战场上与敌骑搏杀时的奋勇,尤其是一同上阵搏杀的交情,感官上也是大有不同了。

“对,先把大旗砍了,咱们也别闲着,看见那边了吗,好像是个军官,捞不到大鱼,捞一条小鱼也能扛饿。”

秦王国主的大旗轰然倒地,大军的崩溃更是再进了一步,呼天喊地之中,除了越王会妖法,更是多了秦王已经被杀了的绝望呼号,这支曾经赫一时的秦藩大军算是真的没得救了。

大军崩溃,群胆尽丧,已是人力所无法扭转。滚滚向西的洪流背后,陈文在步兵追击的同时也将骑兵尽数撒了出去,甚至就连越王府的卫队也是如此。而他则带着作为预备队的丹阳师的那那两个步兵营返回去修复水上的浮桥大军的粮草好容易运过来,俱在沅州州城里面,总要确保这粮道的通畅。

这边大军崩溃,东岸的武大定、张胜也带着骑兵原路返回他们一样不知道是怎么输的,但是输了就是输了,结果如此,他们虽是骑兵集群,但是留在此处也同样危险,尤其是江浙明军的骑兵在前几天的骑战中已经证明了他们更为强悍的实力。

浮桥很快就得以恢复,主力部队追杀到了大营,一路上俘获了不少的秦藩将士,旨在他们同样是抗击满清民族压迫的勇士的原则,陈文没有如对待绿营兵那般对待他们,只是要他们把武器全部上缴,私人财物则可以自行保存,不过人却还是要在俘虏营里呆着,释放却还是要等到陈文的命令下达。

“大帅,这就是当年两蹶名王的那支西南王师?”

入夜时分,主力部队已经占据了孙可望的大营,开始在此进行休整,唯有骑兵还在不依不饶的追着那些西南明军。

吴登科久在赣西,他率领的豫章师始终是西线面对范文程和孙可望的擎天一柱,这个师一级单位更是因为要直面孙可望的威胁而在最早组建起来的。吴登科在赣西坐镇的这几年,并非没有与孙可望出现过军事冲突,但那也就是仅限于关城外的数十人规模的械斗而已,像现在这样的列阵而战却是从未有过,哪会想象得到这支强军现在面对他们时会是如此的无力。

“主帅不一样了,孙可望的内政能力极强,以着两个穷省支撑几十万大军,也是颇有才具的。但是指望他在指挥作战上能有多大的建树,却也是不太可能的了。”

这场战事,其强度不低,但是实际对江浙明军的压力却要差上太多。主帅的能力是一个问题,但却并非是决定性的。

“永历七年的岔路口之战,虽说对鞑子也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是秦藩主力损失甚众,尤其是驾前军,那些都是孙可望的核心武力。这几年下来,晋王好歹还在两广打过几仗,有胜有负,但是秦藩,呵呵,就打了一场常德之战,还输了。老兵比例下降严重,新兵训练了几年,并非不能上阵,但却总是少了那份用血淬炼出来的意志和用累累尸骨堆砌起来的经验。”

军队训练再好,没上过阵,没见过血,始终是要差上一个档次。遥想当年,陈文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在浙西站稳脚跟,说到底还是四明山殿后战打出了气势,那时的南塘营靠着胜利来实现了军队战斗力的升华,彻底凝聚了整体的意志,否则就算是再好的机会也未必能把握到的。

“再有就是指挥问题的存在,战象和罗罗,这些都是西南王师赖以破阵的杀手锏,要是本帅,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再将其释放出来,而不是像孙可望这般平均的分给各部,妄图全面碾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说到这里,陈文却是叹了口气,并非是想到如果换个主帅是不是会有不同的结果,而是说到底这些人也都是抗清的军队,如今却因为上位者的野心而投入到不必要的内战之中,实在是有够可惜,尤其是那些战死的将士。

“末将觉得,归根到底,这些年西南王师在战术上始终没有一个进步,依旧是固步自封。就算是鞑子,好歹也是跟咱们江浙王师打了几年的仗,战术上就算跟不上,但也是有所了解的,起码一直在努力应对,而孙可望则连这个机会都没有,战法上还如此强调个人武勇,对上咱们江浙王师,也只有这死路一条。”

陈文多年来与清军交战,代差的存在使得双方的力量等级终究是存在差距的,西南明军在永历六年时虽然战力强悍,但那也只是面对清军而已。况且孙可望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却还是妄图靠着战象、罗罗来对抗江浙明军这支准近代军队,被近代化的浪潮淹没也是没什么不正常的事情。

马信将心中所想一一道来,众将也是纷纷表示了认同。江浙明军从永历四年开始,没有一年不在战斗,少的时候一次大型会战,多的时候半年就打上一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军队不断的战斗,不断的获得胜利,在积累战斗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革新战法,使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由此一来,此消彼长之下,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以末将之见,就算是那位晋王来了,对上咱们江浙明军如今的战阵,也只有一个败字可写。北伐中原,光复汉家江山,说到底还是要看咱们江浙王师,还是要看咱们大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