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四十六章 意如何(中)

永历四年 第四十六章 意如何(中)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江浙明军如今的布防,除了各府县不等的地方驻军以外,淮南地区陈文布置金华、永嘉以及江都这三个师应对淮北、河南的清军,江西则是丹阳、余姚、豫章和四明这四个师分别在九江、南昌、袁州和吉安一字排开,剩下的大兰、闽中和庐陵这三个师则分别在福建、广东和浙江的衢州,以控制沿海的这三个省。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看上去,钱塘江向北到长江这片最为富庶的区域并没有野战部队的存在,但无论是驻扎扬州的江都师南下,还是衢州的庐陵师顺流而下,都用不了多长时间,尤其是在郑成功损兵折将的今天,指望满清浮海投送足以构成威胁的兵力,那是不现实的。

然而提到了郑成功勤王和曹从龙之乱这两件事情,陈文一语说罢,众人尽皆流露出了严肃的神色,就连张煌言也颇有些深思。不过陈文自是没有给他们继续发酵的时间,而是直接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

“我部兵力不多,且勤王所经之湖广一省形势复杂。本王决议,即刻发出命令,余姚师全军出动,进攻湖广北部之武昌,丹阳师攻略长江北岸,截击范贼,本王亦会尽快启程出发,以率先解决后顾之忧。”

大军向西,范文程绝对不会坐视不理,野地浪战他的那些军队怕是并非陈文对手,但是派出骑兵截断粮道,骚扰江西却还是做得到的。先解决范文程,其实对孙可望也是一种震慑,摆明了告诉他,我要动手了,你最好还是想清楚了的。

“未免拖延时间,豫章师将会同期出发,进攻长沙,四明师随后跟进,尽可能的吸引到孙逆的注意力,防止其不顾身后威胁而竭力内犯。”

各部官员需要尽快落实,会议很快就宣告结束,陈文也没有留下任何人,甚至就连张煌言也是如此,反倒是将张俊找了过来,密议了片刻之后才返回王府内宅去休息。

“娘子,你这刚一又有了身孕,我就要出兵远征,为夫实在是心中有愧啊。”

听到这话,周岳颖苦笑着摇了摇头,继而对陈文说道:“夫君做的是大事,无需如此。只是此番出征,无论如何,都免不了与今上产生交集。五百多年前的那座风波亭尚在,夫君如今功勋已不下岳王,妾身实在担忧今上会不会又是一个宋高,朝中又会不会出个秦桧、万俟那样的奸佞。”

这份忧思,陈文早已有了预料。当初路过杭州,周岳颖游风波亭,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是陈文也能感受到这份惶恐。

五百一十四年前,风波亭上上演的是莫须有,是满江红,是抬望眼仰天长啸过后的空悲切,以及那悲切之中留给华夏民族永远的伤痛。

五百一十四年后的今天,同样是一度濒临灭国,如今也同样只有半壁江山的南明王朝,陈文从无到有一步步恢复了长江以南的大半地区,比之当年的岳武穆的丰功伟绩也已经毫不逊色了。但是,如此一来,功高盖主却是已然免不了的了。

那时候,中兴四大名将的另外三位,还有四川的吴氏三雄等众多名将的存在,可以让岳飞的光芒不至于那么刺眼。可是张煌言残部已经投效江浙明军,文安之统领的夔东众将式微,李定国和刘文秀坐困云南,郑成功转而向台湾寻求发展的今天,陈文的光芒已经足以闪瞎了所有皇室、藩镇的眼睛,不忍言之事,已经可以说是并非全无可能的了。

“功盖天下者不赏,勇略震主者身危!”

历史上有着太多这样的例子,周岳颖所指,陈文又焉有不明其意之理。况且,这本就是任何一个想要逆天改命的英雄都难以避免的事情。

只要顶着明王朝的旗帜,这种可能性就是存在的。然而,南明时期的抗清运动亡于内斗,汉家儿郎自相残杀,最后便宜了满清。有史为鉴,陈文在坐享着拥明旗号所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心生畏戒,由此这么多年才会一再的忍辱负重,为的就是能够解决掉满清这个华夏文明的生死大敌。

“我会保全自身的,为了你,为了我们的女儿,也为了那些追随、信任我的人们。”

………………

现在陈文势力之强必然会引起永历朝廷的忌惮,双方依旧保持一个起码的体面,无非是孙可望在侧,永历朝廷不敢再去招惹陈文;而陈文这边,对内斗深恶痛绝,满心满意的都是灭亡满清,如今打着明廷的旗号又可以不受到永历朝廷的干扰,无非还是因为孙可望的存在;而孙可望那边,因为永历朝廷而不敢与陈文继续对抗下去,因为陈文的存在而不敢对永历朝廷下手,同样还是源于这三角形的稳固。

最为弱小的永历朝廷不敢去招惹孙可望,只得一再的退避;对永历朝廷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孙可望则忌惮背后的江浙猛虎;而陈文则依旧在积蓄力量准备北伐。

但是这样的三方平衡却迟早是会打破的,对陈文而言,就这么僵持下去,直到他起兵北伐这两伙人再爆发内讧才是最优解,只是那两方面未必会让他如愿罢了。事到如今,最不愿他如愿的孙可望显然是已经准备好了打破平静,那么他也只剩下见招拆招了。

动员的命令一经下达,江浙明军的战车再度运转起来。按照陈文的计划,此番动用的军队数量依旧是如上次进攻广东时的那般。

摊子太大,江西的四个师已经是陈文的极限了。而新兵训练营里还有一大批新兵倒是即将训练完毕,可等他们完成训练,分配到各个驻军,再从驻军挑选老兵进入战兵营进行训练,只怕是黄花菜都已经凉透了。至于去年年底完成训练但却还没有组编的部队,陈文也不打算因此拖慢进度,留在金华充当预备队即可。

命令下达,以着最快的速度奔向远方的江西。丹阳师在九江,余姚师在南昌,豫章师在袁州,四明师则在吉安,陈文的命令下达,他们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动员起来,休假的将士更是会以着最快的速度归队。只是无论面对哪一方面的敌人,陈文的军队数量却都是处于劣势之中。

时不我待,经过了一天的准备,第三天的一早,陈文便带着已经扩编到六百骑规模的越王府骑卫队登上了溯流而上的军船。

越王府的官员都还在忙碌,陈文也没有准许他们的送行,只是由任务最轻的军法司主事张煌言做个代表,其他人便继续紧锣密鼓的调遣人员、物资以及其他的什么。

码头上,张煌言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几次想要说话,却因为周遭尚有他人而不得不闭口。直到陈文注意到了这一点,与其走到了一处相对僻静一些的所在,张煌言才算是有了开口的机会。

“辅仁,此去湖广,当以勤王讨逆为要,兵行凶险,但也切忌伤到了陛下。”

“苍水是怕我把孙逆、晋王、蜀王连带着今上一锅端了,是吧。”

张煌言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陈文又怎么会不明其意,甚至张煌言还没有开口,他就早已有了这个预料,预料到张煌言会提到此事。

“我只有这不到五万战兵,孙可望可是有将近二十万大军,晋王和蜀王那边也有几万,你对我的信心也太大了些了吧。”

陈文笑着说到,张煌言却是一脸的严肃,这份郑重其事,乃至是陈文与其相识已有快两年的时间也不曾见过的。

“你是个能创造奇迹的名将,孙可望的军队不少,但是难不成你还真的瞧得上那个废物吗?”

说到这里,张煌言摇了摇头,继而说道:“辅仁,我记得去岁你出兵闽粤,事后将鲁王殿下的西宫妃和世子荣哥送到金门与鲁王殿下团聚。鲁王殿下当年误信谗言,你都能够如此。如今是汾阳郭令公,还是吴兴陈永定,亦只在你一言而决。”

郭子仪和陈霸先,一个平安史之乱,一个平侯景之乱,都是对王朝有着再造之恩的名将,但前者选择了恪守臣道,被尊为令公、尚父,后者则建立新朝,称孤道寡。陈文将鲁王世子交还给了鲁王,同时也是放弃了改奉鲁藩的那条路。现在抉择再度来临,对他的诱惑比之此前却还要更大。

张煌言如此,陈文也不由得严肃了起来。正目而视,以着陈文的威风,现在已经罕有人能够承受这份威压了,但是张煌言却迎着陈文的目光,未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躲闪。

片刻之后,卫队已然完成了登船,陈文直视着张煌言的目光,口中亦是那般金石碎裂:“张主事,军法司的工作看来是很清闲啊。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本王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我陈文比你张苍水,比这时代的所有人都要清楚。”

说罢,陈文转过身子,便向着军船走去。倒是张煌言,官服在这冬日的江风中抽动,但是身体却一如磐石那般矗立于码头之上,目视着军船缓缓远去。

………………

陈文的命令送达,江西那边的部队便开始活动了起来。按照陈文的计划,最先动手的自然是丹阳师和余姚师,至于从袁州进攻湖广南部的豫章师和四明师,先把长沙拿下来吓唬吓唬孙可望,后面的事情却还是要等到武昌有了眉目再为行事,否则被孙可望各个击破,那就会影响到全局了。

所幸的是,作为湖广一省的省会,恰恰正在这个省的东北部,与江西的九江府,正是比邻而居的关系。

动员需要时间,不过楼继业和安有福却根本瞧不起那位号称孔明在世的范文程范先生,连带着陈文,在刚刚抵达九江后没几天就宣布出兵,算来这两个师都还没有齐装满员就去进攻原本就是他们两倍以上的湖广清军。

江浙明军出兵,范文程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只不过,范孔明根本想不到,其实陈文根本就没想过这么早来进攻于他,要不是孙可望先动了手,也轮不到他在这个时候挨揍。

遭了这般无妄之灾,范文程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如今满清的势力回缩,京城里据说还在编练什么新军,重庆那边都已经撤防回川北的保宁了,他的西南幕府已然是满清留在长江以南的最后一颗钉子了。

然而,压在这颗钉子上面的分量却一点儿也不少,足足三面的压力。西面的夔东明军,南面的秦藩系统的西南明军,东面则势头正盛的江浙明军。夔东那边,郧阳、襄阳两府把住去路;南面也有洞庭湖的存在,防御面大幅度降低;唯有下游的江西方向,则基本上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局面。

江浙明军于正月底自九江出兵,丹阳和余姚这两个师的军队,以水师作为纽带,沿着长江南北两岸齐头并进。

“二月初一,武昌府兴国州沦陷,守将开门投降。”

“二月初二,黄州府的蕲州和广济县开城投降,蕲州守将被叛军献于浙匪。同日,黄梅县守军向宿松方向的浙匪投降。”

“二月初五,武昌府大冶县被浙匪攻陷,守将被杀。”

“二月初七,黄州府蕲水县易手,守军北逃。”

“二月初十,武昌府武昌县陷落。第二天傍晚,长江对岸的黄州府城为浙匪攻陷,守将自杀殉国。”

“……”

这一封封战报,代表的是江浙明军犹如风卷残云一般,以着每隔一两天、两三天的时间就能拿下一座县城,大踏步的向着武昌府城而来。而到了今时今日,范文程更是已经接到了江浙明军兵临武昌城下的消息。

能有如此,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入关以来,八旗始终是绿营的胆魄,有八旗军在场,哪怕是未有参战,绿营兵也仿佛是加了什么状态一般,战斗力大为上升。可是随着满清的势力收缩,整个湖广北部地区就只剩下了千余的八旗军,而且还基本上都是汉军八旗。

由此一来,胆魄没了,面对的更是战斗力比之八旗军也丝毫不逊于,甚至更为强悍的江浙明军,能够做到不献城投降的都已经是难得的死忠了,望风而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就像当年满清刚刚入关的时候,称得上是一般无二。

范文程坐在武昌府城的西南幕府衙门之中,身边能够信任的只有那千余汉军八旗,城内的绿营兵不少,但却根本无法信任。奈何这武昌府城规模不小,光是城墙就长达将近二十里地,更有九座城门,光靠着千余汉军八旗,连城门都顾不过来,更别说是其他的了。

所以,从顺治决定撤回大量的八旗军和部分绿营精锐开始,他就已经是一个弃子了。而他这个弃子,却还要在江浙明军杀过来之前为满清尽可能多的收集粮食、财货,经河南运往京城,以供八旗军使用。

“经略老大人,汉阳门外还有船,趁着现在城门还在,还是赶快撤到江北吧,再晚了只怕浙匪的水师会封锁江面的。”

“老夫走不了了,也不浪费这个位置了。荩臣,一旦城破,带着汉军旗撤回江北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江浙明军的攻势太过猛烈,这座城池能守多久实在难说,毕竟那些绿营兵实在不是能够值得信任的。

然而,如今已是汉军正白旗梅勒章京的孙思克却并没能说服范文程,甚至从一开始范文程就已经知道了他的命运,当年真诸葛孔明的七星灯都没能如愿,他这个吹出来的孔明在世自然也找不到逆天改命的办法,唯有等待着这一天的来临。

二人话音方落,一个汉军旗的军官便飞一般的冲了进来,拜倒在范文程和孙思克面前,一张嘴便将他们吓了一跳。

“经略老大人,小东门的绿营兵反水了,他们开了城门,此刻浙匪已经进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