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十四章 驱狼吞虎

永历四年 第十四章 驱狼吞虎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庞天寿在宫中势力很大,派人偷件御用之物也并非难事,可是东西刚刚交到马吉翔的手里,人还没来得及出城却就被赶来的白文选给堵了回去。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原来,马吉翔在离开贵阳没两天,李定国西进的消息就已经传来,孙可望派部将刘镇国和关有才率军进驻田州,坚壁清野以迎李定国大军。田州位于广西西部,正卡在李定国大军与安龙府之间。二将是孙可望的亲信,在田州更是厉行坚壁清野。然而,田州防线仅仅是在二将被逐退,余部听到“西府驾来”的呐喊后就宣告瓦解。

大门敞开,孙可望只得派白文选前去迎驾,意在将永搬到贵阳,以防天子为李定国所夺。

白文选赶到后,马吉翔当即就只能留下“配合搬迁”工作,想要出城却是不可能的了。不光是他,安龙府随着白文选的到来也进入到了彻头彻尾的军管之中,想要出城首先就得过白文选的那一关。

白文选是孙可望旧部,在秦藩众将之中乃是绝对的实权派,白文选赶到安龙,这里的事务就由他负责统筹管理。只不过,白文选抵达后,先是面见了永,出了“皇宫”之后虽说有条不紊的安排着转移的事项,但是永一家却迟迟没有动身。

一个多月过去了,永依旧在安龙,白文选依旧在按部就班的准备着,可是李定国的兵锋越来越近,孙可望在贵阳早已急得快要上房了。于是乎,再也等不下去的孙可望便派亲信百户叶应桢前去催驾。

叶应桢以着最快速度赶到安龙,结果永宫中上自马太后、王皇后,下至宫女、太监,无不哭泣不止,说什么也不肯启程。而白文选则告诉叶应桢,安龙地贫民少,招募民夫不易,一时间确实没办法启程。而这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原本有机会立下大功的马吉翔、庞天寿二人则彻底被边缘化,只能坐看局势变化。

永十年正月十六,前往浙江的宣诏使者还在路上,李定国的大军却率先抵近到安龙不远。此时此刻,安龙依旧在秦藩的控制之中,上至白文选,中及从田州逃回的刘镇国,下至从贵阳而来的叶应桢,李定国前来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为了迎驾,只得派传宣参将杨祥前往安龙。结果杨祥在距离安龙五十里处的板屯江却被刘镇国的军队擒获,押送白文选处候审。

“你来此地,有何用意?”

白文选安坐于大帐之中,杨祥自被抓获便自称是奉孙可望前来求见白文选的,此刻见到了白文选,杨祥拱手一礼,随即回道:“末将传宣参将杨祥,国主令末将前来督催道府州县预备粮草,以候国主抵达。”说罢,杨祥当即从衣甲内取出了龙牌一纸。

“此为国主派末将前来筹备粮草的凭证。”

国主,指的便是孙可望。白文选是秦藩重将,对于秦王府下属的武将们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白文选却并没有为难杨祥,反倒是命手下人准备酒食款待,并任由其人在安龙府自由行动。

用过酒饭,杨祥出了白文选的行辕,在城里绕了几圈后便前往皇宫去谒见永。

有白文选的许可,守门的军队也只得放行。见到永,杨祥暗示挥退左右,在四下无人之后便从衣甲后心内掏出了一封密疏。

永接过密疏,“藩臣李定国谨奏”这七个字当即浮现在他的眼前,心头陡然一惊。打开密疏,李定国那刚劲的笔触跃然纸上。

“臣今统兵迎扈,不日至行畿,先遣奏万安,勿轻听奸逆辄行移跸。”

短短二十五个字而已,但是上面盖着永此前派人引李定国入卫时赐下的“屏翰亲臣”印章为信,当即便放下了心。

密疏送到永手中,杨祥换了衣衫便出城返回李定**中。而此时,李定国大军已然扎营,也同样在等待着杨祥的消息送到。

麾下众将尚在各部,大帐之内,唯有李定国和他的亲信文官金公趾二人在帐中叙话。

“杨将军若能带回衣带诏,大王抵近城下,城内守军必无以为战。”

这些年,金公趾在李定国身边负责后勤粮饷,很是得力,平日里若是闲来无事,常常给李定国讲解诸如《三国演义》之类的故事,其中自免不了通过对刘关张的忠义的褒奖和对董卓、曹操篡汉之心的鄙夷来灌输忠孝仁义的思想。

或许是天生忠义,李定国对于这些知识的吸收很好。除了忠义之心更甚外,对于其中的故事,以及衣带诏也是记忆犹新。

“无需衣带诏,只要杨将军能够进入城中,探明虚实,并将密疏交于皇上手中即可。”

有了田州那一“战”,李定国对人心的向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收复安龙迎驾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事实上,李定国此来,除了解永之危难的用意外,其实也是在寻求自身的发展方向。

前年,陈文诛杀洪承畴,大踏步的将江西收入囊中。一日而下赣州坚城的奇迹在福建、广东两省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靖南王耿继茂、潮州总兵郝尚久、平南王世子尚之信、定南藩下总兵马雄先后反正,平南王尚可喜退避惠州。

仿佛只是一瞬间,广东、福建两省原本占据绝大多数地盘的清军突然间就灰飞烟灭,在这片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象之中,李定国在欣喜之余突然发现,占据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的他竟然已经被孙可望和尚之信给包了起来,只剩下了北上湖广这一条出路。

湖广是孙可望大军的进攻方向,而湖广以东的江西则已经被陈文收复。陈文当年邀请他携手进攻江西的战略被他否定,而与孙可望在湖广争锋又绝非他所愿,可是没等他犹豫多久,范文程放弃湖广的消息传来,孙可望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把他仅剩下的发展方向给彻底封死了。

向西、向北是孙可望,向东则是尚之信,向南则是大海,腹心之地的梧州更有个马雄,而尚之信一边阻拦李定国越境进攻尚可喜,一边表示在劝谏其父尽快反正归明,合着这方圆千里之地已经连清军的影子都没有了。

李定国如今地盘不小,加一起足足有一个省那么大,其中也有新会这样富庶的所在。然而,富庶之地也就只有这么个新会。

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从永与绍武相争开始就没有断过兵祸。李成栋、尚可喜、耿继茂、孔有德,尤其是李成栋,更是先以清军向西进攻明军,待他死后,他的部将又在此抗击清军西进。明清双方在此杀来杀去,民生残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当李定国进攻新会之际,尚可喜更是又来了一轮坚壁清野,诸如肇庆府、罗定州这样的地区,更是已经剩不下多少人了。

兵祸连绵,没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地方残破、人口流失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李定国如今占据的地区就是这样的,可是当下一步的进军方向彻底被友军们封死之后,他也只得闷头在这些地方搞起了发展。

当年,李定国从湖广退入广西之时,大军足足有四五万之众,俱是精锐。肇庆一战损失数千,此后在广西与马雄、线国安乃至冯双礼争锋了数次,兵员损失并不大。

原本的史上,新会之战,李定国损兵折将,前往安龙迎驾时若非一路上秦藩大军不是望风而降就是望风而逃,也绝非那么容易。而现在,新会一战,总攻都没有开始就被陈文叫停了。麾下大军没有损失过多是好事,如此规模的军队有这一省之地也能勉力维持,但是广东数量巨大的义军却立刻就成了粮饷上的巨大负担。

义军,原本没有什么粮饷的问题存在。他们各自的首领统帅着,有饭吃就够了。可是李定国在此一稳定住了,粮饷就都落到了原本负责李定国所部的督师大学士郭之奇、两广总督连城壁、四府巡抚张孝起这些两广本地文官们的头上。

义军数量过于巨大,全部承担下来不现实,但是不负担粮饷的话,他们在地方上的军纪就不好控制,保境安民的目的打不到,民生也很难恢复。一方面是地方残破不堪,另一方面则是义军数量过多,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快就压得这些文官喘不过气来。

可是想要解决,无非是开源节流,开源现在做不到,至少他们不知道除了税赋以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赚到钱。而节流就要削减军队数量,把退下来的士卒转换为军户或者是自耕农,用裁军的办法,这样不光是降低了开支,还增加了赋税,一举两得。

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朝代的文官们最常用的办法,郭之奇等人自然是趋之若鹜。奈何这些义军首领任谁也不想被削减实力,哪怕是老弱也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地位,而李定国的大军更是精锐,没有道理削减,这就彻底变成了一个死局。

就这样,经营广东西部一年,不光是民生没有恢复,甚至就连新会等地也因为日渐繁复的税赋而开始败落。

经济、政治、军事,这些东西看似差距良多,其实都有一根线将他们牵在一起。巨大的经济压力,义军彼此间的矛盾丛生,李定国突然发现他不光是被困在了这片囚笼之中,更是将要被友军们憋死在这个密封的空间当中。

就在这时,十八先生之狱的消息传来,金公趾再度提议,孙可望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当前往安龙府迎驾,以解天子之困厄。

李定国明白这个道理,于公,永如今是各路明军的共主,大明王朝的旗帜,如果永一死,各藩镇为求拥立大功定然会扶起更多的皇帝出来,原本日趋转好的形势必然会随着内战的爆发而开始迅速恶化,只有满清能够占到便宜;于私,他与孙可望虽说是几近于割袍断义,但是说到底他们都是大西军出身,如果永死在孙可望的手里,到时候大西军系统与其他各路明军之间必然会爆发内战,他这些年寄希望于通过助大明中兴来将贼名洗掉的这一点儿私心也就彻底没戏了。

一边在心里面脱口大骂孙可望的狼子野心,一边迫于经济压力,在确定了尚可喜经过其子尚之信长期劝谏而宣布反正归明过后,李定国只得率军西进,以迎永圣驾。

二人在大帐之中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未免伤到永,现在他们能够做的只有等待杨祥的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时辰之后,快马加鞭赶回的杨祥将预料之中可以说是最好的消息带回到了李定国的面前,使得他们无不将其算到了天意使然这四个大字上面。

然而,当天夜里,叶应桢听闻李定国大军已经距离安龙不远,便带着随行劫驾的将士以戎服贯甲入宫,要求永一家立即启程,起码前往贵阳。

一时间,“宫内哭声响彻内外”,白文选闻讯匆匆赶来,正看见叶应桢指使麾下士卒逼永一家出宫。

“你疯了吗?!”

声先至,人紧随其后,白文选一声喝去,叶应桢及其部下当即就愣在了当场。紧接着,白文选一把将叶应桢拉到了旁边,低声向其说道。

“国主恐安西归清,所以迎驾者,恐陷不测也。事须缓宽,若迫促至此,朝廷玉叶金枝,不同尔我性命。万一变生意外,若能任其责乎?今我往探,若安西果通清兵前来,移跸未晚。倘止是安西还兵,彼乃一家人,我等何得过为逼迫,自取罪戾!”

叶应桢只是个百户,哪怕是得了孙可望的亲而信之,在秦藩之中也远逊于白文选。更何况,白文选本人还是孙可望的亲信大将,知道的内幕远比他要多。眼见于此,他也只得从了白文选,带着部下退出了皇宫。

正月二十二凌晨,大雾弥漫,安龙府内部暗潮汹涌,只因白文选一力压制才没能闹出强逼着天子跑路的闹剧。

然而,大雾之中,忽有数十骑直抵城下,绕城大喊:“西府大兵至矣!”城内当即乱成一团,更有久盼李定国回师之人在城中鼓噪,叶应桢自知不是李定国对手,前几日又曾冒犯圣驾,连忙带着劫驾兵马逃亡贵阳。

很快,李定国大军到达安龙,军队在众将的率领下安营扎寨,李定国本人则亲自入城觐见。

“久知卿忠义,恨相见之晚。”

永有理由激动,原本他还在是否用马吉翔等人的犹豫之中,紧接着白文选和叶应桢相继而来,就算是想要派人去引李定国入卫也已经晚了,况且还根本出不去城。现如今,李定国率军自来,想起那时还在担忧天命已经不再眷顾朱家的想法,顿时又觉得是自家的胡想乱想。庆幸之余,激动自是免不了的。

永如此,李定国亦是如此。忠义得到了天子亲口承认,李定国当即便激动得泪流满面,继而向永回道:“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欲取两粤以迎銮舆,乃不惟不副臣愿,且重贻陛下忧,至万死无能自赎。”

君臣相得,自有一番感动。然则,现实问题依然存在,李定国麾下只有这三四万军队,而孙可望在贵州、云南和湖广南部则有十余万大军。

这是孙可望能够傲视群雄的根本所在,清军不敢轻易向秦藩发起进攻,就连去年孙可望与陈文的部将吴登科在袁州武装对峙,结果陈文也没有敢两线用兵,只得在江西摆出了守势。原本孙可望狭天子以令诸侯,现在天子落入李定国手中,孙可望必欲夺回,大军返回,李定国就算有千般手段也是凶险万分的事情。况且,现在皇帝在此,危险也不是他一个人来承担的了。

“陛下,安龙不可久留,当速速移驾他处。”

“爱卿所言甚是,只是如今当往何处?”

李定国不想呆在安龙府等孙可望,永又何尝不是。君臣之间有了这个默契,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得多了。

“两广如今养不下这么多军队,还是回云南吧。”

两广已成囚笼的今天,云南是一个绝佳的去处。那里既是大西军联明抗清的根本之地,从那里又可以北上四川,与孙可望之间无论是战是和,总会有条出路,总好过在两广被友军们扼死要好吧。

有此一议,大军在第二天便启程赶往云南,昆明就将会是他们的目的地。只不过,李定国的大军向西赶往云南之时,一度被他视之为囚笼的两广之地,刚刚宣布反正没有几个月的尚可喜却率先打破了此间的平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