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子湖畔

永历四年 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子湖畔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拆毁满城的工作在当日的鉴别结束后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起来,不愿意干的八旗军及他们的家属也不是没有,刘大直接将这些人扔给了那些被逼在旗下为奴,忍受非人虐待多年的百姓,并且诚意满满的邀请其他潜在的反对者观看了一场一个人是如何被其他人撕成碎片的大戏。有了这个动力,亲手拆城的工作也就得以提前展开。

至于口粮,刘大和其他挑选出来的监工们纷纷表示,根本无需明军出哪怕一文钱。他怎么变戏法的,陈文倒也略知一二,无非就是男女分工,做工赚钱两不误的那一套,他也没什么兴趣去亲自看看钱塘门和涌金门的城门外,毗邻着西湖的那两条妓寨大街的盛况。

“大王,城拆完了这些鞑子该如何处理?”

“拆城只是恕圈占满城的罪,先把这个还完了再说别的。”

杭州即下,陈文也同时收到了湖州等府县成功收复的消息,北上的前营在收复湖州府之后立刻就迎来了一波反正潮,湖州一府计一州六县尽数归降,江南的广德州也已经暴露在明军的兵锋之下,不过陈文对此却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

攻陷满城的当天,陈文便下达了命令,以东阳营向西,复余姚、临安、于潜、昌化四县,以神塘营的一部向东,收海宁县。而新城和富阳的守军在得到了明军收复杭州,他们的家眷尽数落入陈文之手的情报后,也毫不犹豫的向明军投降。

这样一来,浙江的杭州、嘉兴和湖州以及苏南的松江府尽皆收入囊中。另外,经过了说客的努力,永嘉师也兵不血刃的收复了为守军放弃的徽州府。实现了短短十数日之间,占领区大幅度向北扩张了五个府的奇迹。

这五个府的地盘,杭、嘉、湖和松江皆是税赋重地,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都极其发达。徽州则是着名的徽商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商业传统。只是满清占据这些地区已经十来年了,海宁之屠、嘉兴之屠、徽州之屠、绩溪之屠,再加上这些年的盘剥、劫掠,人口下降,商业萎靡,手工业的规模也免不了要萎缩,想要恢复旧观却还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陈文对此并不担忧,中国人的勤劳、聪慧是世界闻名的,就像在浙东那般,只要能够保持地方安定,严肃吏治,重现繁荣只是时间的问题。

只不过,虽然于杭州守御,时间是站在陈文这一边的,但是于整体的大环境上却并非如此。

“大王,这是我司在虏安亲王岳乐及虏巡抚萧启元的公事房里搜到的文件,这几份都是虏廷发给岳乐和萧启元的密旨。”

清廷发给萧启元的密旨都比较早,时效性已过,更早的不提了,岳乐的大军已经彻底覆没,那些让萧启元提前做准备的旨意也就没有再看的必要了。

不过,发给岳乐的距离现在却很近,虽然有些也已经被陈文的大军给变成了废纸,但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

“……已发密旨与平南、靖难及定南藩左翼总兵马雄、广东潮州总兵郝尚久,于局势不利之情况,可暂时屈身贼营,待铁骑南下,举义兵以平浙匪……”

如今怎么看都是清廷在走下风,给这些墙头草留一条路也是极有必要的,只是问题在于,莫说是尚家,就算是耿继茂和郝尚久也没有把密旨告知陈文,这才是最可疑的。往好处想,是他们唯恐被陈文误会,或者是清廷的离间计;往坏处想,就是继续做墙头草,那边势力大跟那边。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反正陈文也没有真正相信过他们,如今还留着他们不过是重心在江南,于他们割据的所在暂且无法集中足够的力量而已。但另一份密旨,却是必须要加以关注,其内容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和硕简亲王济度已经在整顿八旗军及北方绿营,准备大举南下,要求岳乐等待援兵抵达后再行向江浙明军发起进攻。

和硕简亲王济度,陈文记得好像是当初与多尔衮并列为摄政王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儿子,他们这一系两个亲王,郑亲王的爵位还是*****世袭罔替,于满清的爵位体系中极为尊贵。

济度在顺治年间曾作为主帅领兵,似乎并没有岳乐的能力强,现在岳乐都还没有成长起来,济度自不待提。反倒是济度背后的济尔哈朗,却是满清硕果仅存的宿将……

“切,一个济度而已,跑来送人头的。”

陈文这么看,但他并不知道郑成功到底有没有这个准备,此间不过是五月十六,算算日子济度怎么也得七八月才有可能抵近长江,但他还是决定把这个消息派人送往镇江。只不过,镇江大捷的消息他已经收到,惊喜之余,担忧也愈加的深刻起来。

担忧,不仅仅在于南京之战,更重要的是,这世上有些人不给别人捣乱就真的会把自己憋死!

“命令,永嘉师原地修整两日,全军调头向西,前往南昌待命。告诉李瑞鑫,我只能给他一天时间来和家人团聚。”

这条命令,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但陈文也没有办法,如今的形势,暂且还不是欢庆胜利、尽情享受战争福利的时候。

“命令,陈国宝即刻率浦江营西进,控制徽州府。”

“命令,丹阳师进军池州、芜湖之计划正式取消,已经进驻徽州的部队留下一个局,其他部队以最快速度返回鄱阳湖西北地区。”

郑成功杀入长江,湖广清军显然已经得到了消息,大军向西迈进,摆明了车马就是要牵制江浙明军。

这是应有之义,但不知道是不是孙可望也得到了消息,如今秦藩系统的西南明军与江浙明军在赣西的摩擦愈加白热化,陈文在收复杭州前更是接到了吴登科发来的加急文书,两军的巡逻队在袁州府萍乡县境内属于江浙明军的插岭关外爆发了一场百人规模的小冲突。虽然江浙明军的部队成功驱逐了西南明军,但是两支规模最大的明军集团的兵戎相见,使得陈文不得不尽快返回江西坐镇,以策万全。

不过,刚刚收复杭州,总要坐镇些时日才能确保人心稳定,所以陈文先行向江西调动部队,而后他便可以轻装赶往南昌。

军队布防有各营各官负责,杭州的民政也自有随军而来的文官暂理,既然决定坐镇几日,陈文便干脆抽出时间游览了一番西湖,权当是作秀。

西湖美景,天下闻名,事实上中国有很多个湖泊都叫做西湖,有着天下西湖三十有六的说法。这些西湖多是风景如画的所在,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提到西湖,第一个联想到的肯定是杭州的西湖。

想当年,陈文曾去过西湖,那时已经观光已经免费,但参观、食宿以及其他花销却还是贵得吓人。更要命的是,西湖是美,但怎么看怎么觉得人比水还多,走到哪都是这副模样,当时他也是无语了。

不过,西湖美景确实名不虚传,自是记忆犹新。现如今,游西湖的人远没有后世那般,再加上杭州战事刚刚告一段落,西湖畔就更是没有多少游客,几乎变成了被陈文包场的样子。

“如果派人把西湖封锁起来,真的来一把包场,那想必是有些妙处的。嗯,古时候那些皇帝没准就有人这么干过。”

羡慕嫉妒于封建阶级社会的穷奢极欲,陈文带着卫队跃马而出清波门。然而,未及湖畔,遥遥望去,湖畔极负盛名,当年顾守礼曾多次提及的桃树、柳树就剩下一些树桩子了。草地上多有裸露在外的地面和干马粪,就像是一张麻子脸似的。待到了近处,湖面上飘着的尽是些断枝败叶,更有不少泡的浮浮囊囊的马粪蛋子,一股令人作呕的热臭味扑面而来。

“怎么感觉老子到了个假的西湖呢。”

眼前的这一幕让陈文登时便兴致缺缺,与其看这等臭水塘子,还不如回金华看看那些工坊里排出来的污水呢,起码那还能算是工业化的副产品,让人感受到希望,而这除了让人恶心好像也没别的用处了。

“大王有所不知,原本这湖岸边上,绿草茵茵,柳条随风轻摆,桃花灼灼,空气中也俱是桃花盛开的芬芳。湖面上碧波荡漾,更是美不胜收。可惜此处毗邻满城,那些鞑子干脆就在把西湖当成了放马场,就连那些桃柳也被砍伐殆尽,着实暴殄天物。”

向导是个会骑马的本地读书人,看着眼前这般,对驻防八旗的控诉便滔滔不绝了起来。

根据杭州站的情报显示,驻防八旗规模最小时,也就是金砺还作为平南将军的那时候,四千汉军八旗,也有上万匹战马、驮马。到了岳乐南下,上万的八旗军,马匹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其结果就是这些害虫的无节制放牧更进一步的导致了西湖美景的凋敝和水源的污染。

“记得提醒我,回去告诉刘大那厮,拆完了满城,让那些鞑子过来把西湖清理干净了!”

好心情荡然全无,不过行程没有取消。西湖周长三十里,陈文不可能每处都逛个遍,此番作秀,也就是找几处景点逛逛,再宣传一下,让杭州的老百姓知道他在杭州,仅此而已。所以才找了个本地的读书人,外带着幕僚随行,他们的任务就是跟在后面做好记录,然后给浙江邸报的杭州光复第一刊投稿子。

景点嘛,陈文根本不用想,随口就决定下来雷峰塔、岳王庙和于谦墓,都是此间极有名的所在。只不过,这三处名胜,雷峰塔在湖南岸,岳王庙在湖北岸,于谦墓则在湖西岸。最要命的还是他的出发点,杭州城在湖东岸……

湖岸边是不能待了,受不了那股子浙江初夏的热浪下马粪泡水的气味。陈文一行在向导的指引下,直奔着雷峰塔而去,那便是第一站。

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当时的吴越国王因王妃得子而修建了这座宝塔,名为黄妃塔,后世因其建在雷峰之上,才有了雷峰塔的名称。

陈文对此最初的印象,是法海那个和尚用这座建筑物镇压了白娘子,后来某个文章被广泛运用于小、初、高课本的作家还写了篇庆祝雷峰塔倒的文章,只是陈文也记不得那位先生其初衷到底是嫌法海多管闲事,还是借古讽今。

不过相比这些,陈文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曲“山川载不动太多……”,不对,应该是“千年等一回”的响起,不老女神的倩影立刻就能够浮现在脑海之中,就像是被催眠了一样。

来到雷峰塔,陈文看到的并不是雷峰夕照的美景,反倒是孤零零的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上面的木制结构的建筑物和装饰物一点儿也无。

雷峰塔的破坏倒是与我大清没什么关系,乃是嘉靖倭乱时被围攻杭州的倭寇焚烧。这让陈文感到很是不痛快,如今的西湖,被这两个对华夏进行了大规模热破坏和屠杀的蛮夷破坏到了如今的这幅田地,也是够了。

史上,雷峰塔的重建,却是要到二十一世纪。陈文不想等,也等不起,遂萌生了重建雷峰塔的念头。只是这笔钱,他是不打算出的,号召一下社会贤达来共襄盛举也就够了,有钱还是要用在养兵打仗之类的当务之急上面才是。

转了一圈,陈文离开了雷峰塔,往于谦墓而去。先是向南,而后一路向西,只是跑到了半路,陈文却突然勒马,停了下来,向着远处的茂密山林望去。

“大王,那便是南屏山,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说的就是此间。”

“南屏山。”

陈文沉默了片刻,继而调转马头说道:“回城。”

“大王,不去拜谒于少保了吗?”

“今天先不去了,改天祭品准备丰厚了再去,要不太丢脸。”

陈文的跳跃性思维,他们早已习惯了,唯有那个向导还不适应,但也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回到行辕,陈文挥退了左右,将罗永忠和陈富贵唤了过来:“本王有个任务,需要你二人带本部兵马去跑一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