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弊案

永历四年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弊案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十月初一,分地的命令早已下达完毕,江西开始划分田土,而江浙明军中很多士卒居住的浙江却是另一番光景。

金华县的官道上,石大牛的老娘正与两个同村的妇人一同前往他们军籍所属的塘雅镇百户所。这三个妇人,一个是同村的那个程副队长的媳妇,另外那个则是上半年时才分到他们村子里的两个新兵的媳妇。

有明一朝,军户皆是贱民的身份,甚至越到后期就越是如此。石大牛的老娘,记得当年刚刚杀进金华府那时,想给儿子说房媳妇都是要受那些民户白眼的,以至于她二儿子到战死也没能成亲。

可是这些年的浙江,随着军功授田制的执行,有了经济基础,地位自然是远胜于前。尤其是那些军中分到了不少田土的家庭,已是中小地主的身份,贱民二字如今也就是一些吃不到葡萄或是在这几年利益受损的还会偶尔拿出来酸一下,在普通百姓眼里投效江浙明军已经是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了。

正因为如此,大儿子能娶到村中一户小地主家的闺女,在村里也是响当当的地主,地位自然是大不相同。类似的状况,不管是他们家这样的老兵家庭如此,连带着那些新兵找媳妇都要容易许多,这个小妇人就是例子。

一路上,三个女子坐在一辆牛车上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无非是分地的事情。这一次,那个姓程的副队长分了百来亩地,就连那个小妇人的男人也分了几十亩的地,倒是石大牛,几次大战都参加了,但分的地却不多,与他们队的新兵都差不多。

“俺家大牛来信说了,这次地分的少,是因为世袭军职下来了,以后俺孙子再从军就可以从军官做起了,所以少分点也就少分点了。”

此言一出,便是一片艳羡的赞叹。姓程的副队长这一次据说能扶正,还可以高职低配等升迁,那两个新兵更才仅仅是功劳簿上有一份记录而已。石大牛在大兰山上就跟随陈文的那批将士里算是混得最差的,可这次也能升到个哨长,而且是高职低配。用他们营的监军官的话说,若非是石大牛的识字能力太差,一个局总都是轻而易举的,毕竟是从大兰山上下来的老兵嘛。

“大牛哥真不是一般人。”

“谁说不是呢,大王那可是武曲星君转世,那份威风煞气,寻常人肯定都近不了身。大牛哥可是从大兰山上就跟着大王的,说不得也是有来头的天兵天将,下凡来助大王扫平鞑子妖孽的。”

“……”

当初在余姚老家,村里人都说石大牛傻憨傻憨的,也就是个庄稼汉,一辈子跟土里面刨食儿,没有啥大出息。当初还不怎么觉得,毕竟没得比,可后来见得多了,心气高了,自然就不一样了,听着也就份外不痛快了都是人,凭什么我儿子就不能混得好点。

现如今,家里分到的地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与当年如天翻地覆一般。此间听着这些恭维和赞叹,石大牛的老娘心里面更是美滋滋的,仿佛是对当面的一种补偿心理,分外受用。

“俺家大牛来信说了,营里的监军官跟他说了,过段时间就让他去讲武学堂里上学,学出来就又不一样了。”

“嚯!”

知识崇拜,这一现象于中国古代比之他国都要严重。石家的小儿子如今在童子军学堂里寄宿读书,过年时回家给老爹老娘读邸报的段子早就传遍了全村。现在就连石大牛也要进学堂去学兵法了,那可是兵法啊,寻常人眼里那是得将军才能学的,比之下级军官和村里的地主,这等身份,立刻就又是不一样了。

欢声笑语之中,牛车很快就到了塘雅镇上。浙东八府,尤其是金衢严处台温这六个府,民间的挽马、壮骡早已被官府收购一空,地方上除了船,牛车、驴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牛车的主人还要在镇上购置点东西,她们这一行三人就下了牛车,与那牛车主人约好了地方返程。

不比牛车的主人,她们此来都是有公务要代家里的男人办理。新兵的媳妇比较特殊,石大牛的老娘和程家娘子为的乃是今年夏收在衢州的佃租。这笔钱原本是县里的千户所负责发放的,后来考虑到军中将士出征,家中很多都只有妇孺,太远了不安全,就改成了在各自镇上的百户所里领取。

今天是十月初一,正好是夏收佃租放发的头一天,百户所的大院里早已都是前来等候的军户和军户家属了,长队排到了大门口,三人也只得在队尾排着。

来百户所办事,各种各样的有很多种,百户所也在陈文的设计里也只是个深入民间的行政单位。前面排队的,有的交了军中发下的条子在薄子上按个手印就走了,有的则是姓名、籍贯、居住地什么乱七八糟的让书吏登记一遍,画了押才能离开,耗费时间老大功夫。

已经不是第一次如此了,可石大牛的老娘却还是与那两个妇人发着诸如“今天是领佃租的日子,有别的事应该其他日子过来,省得那么多人等着”之类的牢骚话。

奈何,发牢骚归发牢骚,百户所除了为本地军户服务,也有管理他们的职责,为了排队去得罪百户所里的军官、书吏,她们却还是做不到的,只得按规矩排队。

队伍缓缓的前进,石大牛的老年估摸着怎么也还得大半个多时辰才能轮到她们,正寻思着要不要跟那个金百户建议一下,以后再排队百户所里给大伙来一些长条椅子坐,也不用像现在这般累。岂料,刚刚轮到的那个汉子不光是没有在办理完毕后立刻离开,反倒是一巴掌拍在了办公的桌子上,那一声暴喝也传了过来。

“去年秋收的佃租,俺老娘来取时就以两为单位给,钱、分、厘都说找不开,今年夏收又是这样。怎么,零的就不是银子了,就不给了是咋地?!”

听到这话,石大牛的老娘偏出去些身子,正看见那金百户擦了一把汗,继而向那汉子解释道:“朱兄弟,这不是找不开吗。上面发下来的就是一锭一锭的,咱们这是百户所,不是倾银店跟商铺,银子剪多了剪少了都是不好交代。这回不是把上回跟这回的零头凑了整的都给你了吗,剩下的零头还是下回吧。”

金百户的声音不是很大,但是早已在争吵开始就变得落针可闻的院子里面,石大牛的老娘却还是依稀的听了明白。

那个姓朱的汉子,她是知道的,就住在邻村,是个队长一级的军官。玉山一战负了伤,结果回来却发现自家的媳妇偷汉子,还被传得沸沸扬扬。此间说话明显是带了酒气,可让人带了绿帽子却是极被人瞧不起的,而且还只是个队长而已,这个金百户却是一副委曲求全的模样,怎么听怎么觉着是心虚。

前面的争吵还在继续,程家娘子还在看着热闹,可也就在这时,石大牛的老娘的脸色却陡然一变,看了看石大牛寄回来的用苏州码子和汉字写就,并盖了印章的条子,又回忆了一番,立刻便向拉了身边的程家娘子一把。

“程家娘子,你们家去岁秋收的佃租的零头给了吗?”

“没有啊。”

由此一答,那程家娘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到了下一秒,石大牛的老娘立刻就将这份朦朦胧胧的感觉摆在了她的面前。

“你算算,你们家的去年秋收的零头和今年夏收的零头加一起够不够一两银子。”

“好,好像不够啊。”

“我家的也不够。”

两个女子之间的对话登时便如识字落入水中,转瞬之间就激起了一阵波澜。这里面大多数还是都能凑够一两的,但是那些凑不够一两的却明显激动许多,整个院子里很快就充斥了要求全额付清的声讨,就连那些零头不多也不急着全取出来的都变得不能容忍了起来。

金百户和百户所的官吏们苦口婆心的解释着,但这些军户和军户家属们却是不管这许多,尤其是那些家里的男丁在战兵营里的,更是自觉着身份不低于卫所军官,而且此间还占着道理,自然是得理不饶人。吵到深处,那个姓朱的队长更是一把揪住了金百户的脖领子,说什么也要他把银子全额付清。

然而,百户所怎么说也是行政单位,百户也是正儿八经的军官,被平日里张口金百户、闭口金百户喊着的军户们如此,自觉着威信大损,心头的怒火也登时便被撩了起来。

“没王法了,没王法了。来人,把这些刁民给本官乱棍打出去!”

金百户一把将负了伤没好的队长推开,官服也被扯了一口子。眼见于此,那些百户所里当值的备补兵也提着棍棒冲了过来。打倒是不敢打,但一群壮汉却还是很快就把这一院子的老弱妇孺给清了出去。

院门紧闭,金百户在院子里也喊过了,说是银子只能这么取,同意的明天再来,不同意的一厘也不给,反正今天是不给取了,就这么简单。

家里的男人不在,一众妇孺被轰出来,登时便哭闹成了一片。可是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百户所却是不吃的,没过多一会儿这些妇孺就找到了另一个发泄的对象。

“姓朱的,你说事情就说事情,揪他领子干嘛。现在他以为咱们要打人了,把大伙都轰出来不给取了,都是你的不是!”

找到了新的发泄口子,叽叽喳喳的指斥声登时响起,远处甚至更有不少镇子上的民户在看热闹。

看热闹本就是大众爱好,更何况是这些军户在这几年间从贱民攀升了起来,社会地位随着明军的一次次胜利,尤其是土地和家产的迅速膨胀而越来越高,被压过去的普通民户多少都有着些许不满,此间见军户跟百户所闹将了起来,更是难得的新鲜事。

吵闹声中,看热闹的人越围越多,那个姓朱的队长原本还有些顾忌着,可是到了后来,被这些大妈、小媳妇揪着不放,面子实在过不去,干脆就将他此番发作的原因的说了出来。

“你们懂什么,咱们百户所人多,各家各户的,两家的零头就有一两银子,去年秋收的那些没有发放的佃租就被那个姓金的百户给了镇上的赌场放印子钱,要不他凭什么不给!”

这个消息是他那个偷人的媳妇在他刚回来时说的,正是因为奇怪她怎么知道这么辛秘的内幕才挖出了偷人的事情,而他媳妇的那个姘头就是赌场里混饭吃的无赖汉。

内幕一下子就镇住了所有人,接下来,火力转移,可百户所的大门就是不开,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闹了大半天,石大牛的老娘和那两个小妇人才回了村子。她和程家娘子的银子没令,那个新兵的媳妇原本是想咨询一下新兵刚入伍时的军租田能不能转到江西,毕竟他们家在江西也是有几十亩地的,想搬到那里方便照顾田地,可这么一闹就更别想咨询了。

回到了村子,三人约定明天继续去闹,这也是在镇子上的那些军户和军户家属们的一致决定,最后到底有几个人会真的继续还是一回事,但现在却是同仇敌忾非常。

气哼哼的回到了家中,如今的石家已经是两进的院子,早已今非昔比。石大牛的老娘回了房,吃着小女儿做的饭食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给了石大牛的老爹,换来的还是那一副木讷的表情。

“老娘就知道,跟你说也没用,还得老娘自己去折腾!”

她男人就是这么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原本也是这样的,二儿子没了,大儿子在军中时间长了,多少比原来好一些了,但那样子日后也是个听儿媳妇的。

所幸,儿媳妇很懂事,不枉她那时还专门找了石大牛的袍泽罗永忠帮着去说媒,如今更是已经有了一个长孙,老石家没了断后的后顾之忧,下一个孙子也说好了是过继给二儿子,婆媳方面的关系还是很融洽的。

逗了逗孙子,心情好了不少,石大牛的老娘就洗漱睡觉去了。第二天一早她就起来了,岂料吃了早饭,还没等出门,几个月前刚刚嫁到孝顺镇的三女儿就哭哭啼啼的跑回来了。

“怎么了这是,那小子欺负你了,娘去给你说理去!”

“不是,娘,俺当家的还没回来呢。”

石大牛的三妹嫁的是他的一个老部下,家里是逃难出来的,没有公婆,就一个妹妹。这家分的地在孝顺镇那边的一个村子,平日里就住在那里,要和小姑子作伴,娘家就很少回来,可是今天这么一回来却是哭哭啼啼的。

“别是你那小姑子欺负你了吧,这就是你不对了,出嫁从夫,要搞好跟婆家人的关系才是,那小丫头看着挺老实的,肯定是你先欺负她把她欺负急了……”

石大牛的老娘絮絮叨叨的开始讲这些大道理,她的这个闺女却是很快就急得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娘,不是你说的那样。”

“那是谁欺负你了,也不打听打听你兄长是谁?!”既然不是自家人,那就是外人了,而外人那也就不需要讲什么三从四德的大道理了。

“是孝顺镇百户所的那个百户,那混蛋挪用了俺们的佃租去做买卖,结果被人骗了,现在一文钱也拿不出来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