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五十一章 首映

永历四年 第五十一章 首映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南京的密谋还在继续,浙江这边,海贸却随着郑泰的抵达而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起来。

由衢州,经处州,用松阳担挑到处州府城便可以顺着瓯江一路向东,抵达温州府城;而严州那边,除了顺着兰江和衢江溯流而上,再走处州,还可以经武义、永康,用担子、手推车、驴车运到仙居,再沿着灵江送到海门卫。

自从郑家船队抵达台温的消息在浙江明军的占领区广泛传播开来,这六个府的商人便行动了起来,疯了一般似的向温州府城和海门卫运送货物。

此前的封锁令和迁界令,导致金衢严处四府的商贸活动出现了必然的萎靡,原本运往江西、江南和福建的大批货物滞停在了货仓,便是收复了台温后起初也没有太好的提升,直到郑家这个大金主,号称有多少货物都能吞下的土豪驾临,这六个府的商人便如同受了刺激一般。

半个月的时间,这还要算上消息传递到各府县的路程花费,新近设立的提举市舶司衙门便收上来了万余两白银,而且这个势头竟然还没有开始走低的意思。

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正常的,根据《广州通志》记载:万历三十年时广州那样的巨城的市舶司的税收不过四万余两白银,已经被时人称之为是“天子之南库”了。照着现在的架势,郑家的这一次大采购结束时,光税赋就能收上来几万两银子,而这还没有去算上俘虏、军火这两项贸易的收入以及专收专卖自卫所的那些大宗货品。

不出意外的话,郑家的这一次大采购之后,市舶司的收入会出现一定量的走低,不过陈文也从福建那边购置了一些海船,货物也是自产的,数量庞大,总能把生意做到日本、朝鲜和琉球,甚至是与欧洲的海商搭上线。

台州和温州的海贸在如火如荼的展开,金华府城里新近修建起的金华大戏院里却上演着一处大戏。

“这白小娘子尚未过门,克夫一说岂非荒唐!”

戏台上正演着的正是陈文此前写了大纲让李渔去填充的倾城之恋,演出的也并非是什么民间的戏班子,而是宣教司下属的文工团。这一部门在他前往衢州之时便组建了起来,团长便是陈忱,演员则几乎都是教坊司出来的。

“辅仁,这位绍兴司理可是当年的那位华亭陈子龙?”

“正是。”

这个故事的时间轴在甲申国变到金华之屠之间,不过是发生在数年前的故事而已,其中的一些人物,如受范柳原之托为白流苏申辩的绍兴司理陈子龙、金华知府朱梅溪等人还多有为人所记忆的,以至于便是同来观赏这第一次正式演出的郑泰都依稀记得故事中的姓陈的绍兴司理便是那位有着明朝最后一位大诗人之称的陈子龙。

随着故事的不断展开,白流苏的嫁妆得以讨回,但是家中的冷眼却让她心寒不已,被迫搬出了白家大宅子到他父亲当年读书的那处院落居住。此后的日子里,由于此间就在范家不远,几次三番的相逢,感激、误会、到误会的化解,最后直到那一惨屠的爆发……

“狗鞑子!”

良久之后,故事已经到了最后,台上戴着头盔、穿着清军大帅服饰的三个演员甫一登台,台下立刻就爆发出了一阵怒斥,尤其是那些军官,一个个怒目相视之下,便是台上“博洛”、“马进宝”和“刘光弼”也不由得颤抖了起来,不敢把后面的戏继续演下去。

“磨蹭什么,你们三个笨蛋,快点儿继续演啊!”

虎度门揭开了一角,眼看着这三个扮演鞑子的演员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陈忱登时便心头火起,只是奈何这是正式演出,并非排练,只得揭开一角低声喝道。

听到了陈忱的怒斥,三人皆知道这团长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对视了一眼,咽了口唾沫,那为首的“博洛”便操着颤抖的声线把戏词继续唱了下去。

“破金华,三日封刀,子女玉帛,尔等可自取之。哈哈哈哈。”

戏词写的颇有气势,只是那胆小的演员刚才已经被台下的一众军官瞪的没了胆气,一句戏词说出口,再配上最后的那哭一般的笑声,天知道即将被屠的到底是戏台另一边扮演百姓的龙套演员,还是他这个清军大帅。

“妈的,还想屠咱们金华,老子废了你这狗鞑子!”

一个怒不可遏的军官腾的一下子便站了起来,暴喝着便要往台上跑去,让这几个鞑子知道知道浙江明军的厉害。一时间,还有几个同样气愤得不能自已的军官也要一同上去,就连在场其他人的怒斥声也越来越大了起来。

按照剧情的顺序,“博洛”的狂笑声过后,“马进宝”和“刘光弼”大声应是后便要拔刀冲过去,这一幕就算是结束了。可是现在,“博洛”倒是笑完了,另外的两个戏鞑子看着那几个军官怒气冲冲的就要冲上台,连同那个还带着哭腔的“端重亲王”一个劲儿的往后出溜,眼看着就要从登台的门退回幕后一般。

这场大戏再这样下去就要演不下去了,可也就在这时,只听到“咳咳”两声,陈文身边的几个卫兵便会意的向那军官冲了过去。

制住了之后,只听陈文喝道:“上面演鞑子的,同样是咱们浙江王师的袍泽,人家演的好,你们才会生气,才会更深刻的记住鞑子干过的事情。欺负自己人算什么本事,有种的上阵多砍几个鞑子脑袋回来!”

故事的大结局所选的时间点乃是金华之屠,对于金华府籍贯在军官团中占有不小比例的浙江明军而言,乃是最为能够刺痛到他们内心的所在。尤其是其中如陈子龙、朱梅溪等明朝文官,博洛、马进宝和刘光弼等清军皆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其中的马进宝在前年还被当中凌迟处死,在这金华府哪怕是稚子小儿也知道这几个家伙是屠金华的凶手,代入感强大以极,自然是怒不可遏。

这等情况,陈文早有预料,在他记忆中,后世有演员因为演家暴男车带屡屡被扎,甚至在公共场合被打的,更有因为演地主差点儿被打死的。这戏选在了这个时间点,尤其是前不久石廷柱差点儿再来了一次金华之屠,对于观众的震惊和触动实在是难以想象,同时对于演员的心理素质和生命安全也是一大考验。

戏台上的三个戏鞑子,按理说这演技其实真的不怎么样,但光是戏词就把下面的观众气得要死,实在是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太过真实了的缘故。

让卫兵将那几个军官带下去,陈文便示意台上继续把戏演下去,重新坐下才对郑泰说道:“让兄长见笑了。”

“无事,无事,辅仁的部下俱是血性汉子,怪不得能够屡败鞑子。”

这段插曲过后,台上的戏还在继续,很快就到了清军破城、朱大典殉国以及那场惨烈的屠城。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乃是一对两情相悦的佳偶,只是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命运往往如秋风中飘零的落叶一般,身不由己。而恰恰也正是这一点,却也更能牵动在场观众的心绪。

戏院中,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沉浸在了台上的故事之中,倒是有两个人的心思却显然不在这里了。

作为福建明军的代表,郑泰这一次前来除了为贸易打下基础外,其实也有着进一步观察浙江明军这个盟友的人物。这些天下来,看过了驻扎在金华的东阳营的操演,看过了军工司工坊,看过了《浙江邸报》,如今再看看这新编练起的文工团的表演,这位福建明军的财神爷显然已经再只是若有所思那么简单了,整个人的心思都已经飞到了不知名的什么地方,反倒是对后面越加精彩的演出视若无睹。

而坐在郑泰旁边的陈文,仿佛是受了传染一般,其心思也早已飞到了他处。

这个名为《倾城之恋》的故事原本就是他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后的作品,原本是用以招揽李渔借其作为马骨来招揽更多人才的,只是后来李渔倒是来了,却没有继续他的戏剧创作事业,成了一个地方官,而陈文借此招揽人才其效用事实上也远没有大军屡败清军所造成的影响来得大,更多的人才也都是因为浙江明军屡战屡胜才会前来投效。

原以为只是本末倒置的无用功了,可是待到他亲眼看着故事登上舞台,却发现其实只是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那么点儿关系而已。

深具本地气息的金华之屠版《倾城之恋》且不说了,原本周敬亭还交给过陈忱另一个剧本,便是陈文最初让李渔代写的那个定名为《东海怨》的宋末版《泰坦尼克号》。只是前两天先来无事前去看过他们拍戏,戏台的布景以及道具虽然极尽可能的贴合故事剧情,但却还是把陈文的尴尬症逼了出来。

那涂了蓝色颜料的象征海浪的布景、估计装四五个人就能挤得不行的“大海船”、尤其是他过去时正巧看到故事最后的一幕,白子画与甄嬛的舅舅在海浪中搏斗,看得他鸡皮疙瘩跳了一地,满脑子都是这剧本必须封存到有特效这种东西出现后才能登上舞台的念头。

相较之下,这个《倾城之恋》的效果倒还不错,可以大为推广,占领区的各府、各县,各个战兵营和驻军,都要进行公演,对将士们和百姓的心态改变想来应该比单纯的讲古要强。唯独需要注意的就是,得给文工团配一些卫兵,以防再出现类似于今天这般的状况。

台上的演出很快就到了最后,屠城的第三天,饥饿促使着范柳原出了枯井去寻找食水,而白流苏则独自留在井中。分离,在场的观众无不对这对乱世中的痴男怨女的结局产生了担忧,唯有陈文却似乎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什么东西。

“那个演白流苏的女子是谁?”

见陈文有此一问,坐在旁边的周敬亭脸色微微一变,随即便低声回答道:“回国公的话,此女乃是犯官严之恒的女儿。”

原来是严之恒的女儿,如果不是今天周敬亭提起,陈文几乎都已经把她的那个参与曹从龙之乱的父亲遗忘在脑海的深处。这样的时代,家中的家主有罪,妻女都会受到波及,好像当初徐阶许给严世藩儿子做妾的那个嫡亲孙女最后都没能幸免,更何况是像这个女子的父亲那样真正的附逆之人了。

“怪不得看着眼熟,当年我率军掩护百姓撤离四明山地区,曾与她们一家同行。记得当时,严之恒还跟随王巡抚和孙巡抚助我维持南下百姓秩序,结果到了金华却最终还是分道扬镳,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国公仁厚,严逆咎由自取,以至牵连家人,乃是罪有应得。”

“确实如此。”

陈文知道,王江的母亲和孙家的小媳妇都曾属意,打算介绍于他,只是时过境迁,二人早已没有了任何关系。倒是周敬亭,刚刚的神色未变却也没有被陈文漏过,这家伙除了是宣教司的主事外,更是周岳颖的嫡亲兄长。而这个女子的命运已然如此了,能够进入文工团总比在教坊司里终老要强,他也不想再因为一句莫名其妙的问话而再将她打回原形。

“这样娇柔的女子,能够更好的激起观众的保护欲,加大对鞑子的痛恨。陈忱其人果然不负才子之称,这演员选得很好,你的眼光也确实不负我之所望。”

“国公谬赞了,下官只是一得之愚。”

“就是那几个演鞑子的演员,还是有些太过稚嫩了。”

“国公说的是,回去下官便去与陈团长商议。”

对于陈文,周敬亭从来没有依仗着他是周岳颖的亲哥哥的身份而稍有骄纵,便是他的那两个刚刚入仕的堂兄也似乎是受过他的训诫,面见陈文时也颇为恭敬,完全是公事的态度,并没有把私人关系牵扯到里面。这是陈文所乐于看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更要防止私心影响到公中的事情发生。

很快,这场大戏便到了大结局,台上的演员还在尽心尽力的演出,倒是发呆了半天的郑泰突然对转过头对陈文说道:“辅仁,此番愚兄还有件要事相求,望你能够应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