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二十九章 乌面将军

永历四年 第二十九章 乌面将军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乌威圣德,万古流芳英烈将;玉面神光,千秋垂泽崇仁军。

后世台湾彰化县秀水乡有个俗称陕西村的所在,村中有一座乌面将军庙,门柱上书着的便是这么一副金字对联。

乌面将军庙**奉着一尊面如黑漆,头戴金盔,身穿银甲,手握杀敌宝剑,胸前垂着黑色连鬓胡须,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的塑像,当地人称其为乌面将军。据说,这位乌面将军乃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陕西籍武将,当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在此地屯田练兵,后来更是病故于此,由此他的部下便开始定居在这里,这里也被当地人称之为陕西村。

折寿啊。

“马总兵,我浙江王师不兴这跪礼,起来说话。”

“罪将遵命。”

面前的清军武将站了起来,出现在陈文视线中的乃是一个黑脸大汉,下颌骨较宽,衣着不过是普通百姓的样式,但那一脸的英武之气却是显露无疑。如果脑袋后面不是那根丑陋的金钱鼠尾的话,任谁都得赞一句威武。

陈文打量着马信的同时,抬起头来,马信也在观察着眼前这位国朝新窜起不过数年的名将。

第一次听闻陈文的名字,那还是在近三年前的事情,提标左营副将李荣惨败于一支逃亡南下的殿后部队,死伤惨重非常;紧接着,陈文南下天台山,俞国望南下威逼府城,哪怕是将其击败了,马信也依旧在琢磨随便编出个阵就能逼得他用些非常规手段的武将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的日子,陈文在浙西一次次的大捷,逐步的站稳了脚跟,马信不是没有想过与其决一雌雄,这等想法始终诱惑着他,可是却因为地形不利于大军进发,明军也在边界的险要留有部队而未能成行。

当然,更多的,从他心底也没打算为满清出这份力气,与其如此,还不如亲眼看看这支明军到底有几分成色!

几个月前的那场惨败,满清朝廷严惩了平南将军刘之源以及一众逃回来的军官,至于参战的各线绿营,大多则是严词申斥了事。申斥过后,随着洪承畴的奏折迅速得到批复,临近各府的扩军也立刻展开了起来。

从一个两千人的协,到一个三千人的镇,马信的实权剧增,但他却并没有像其他临近的绿营军官那般对洪承畴的圣眷和威信产生了一些依赖和尊崇,反倒是愈加的厌恶了起来。

降清已有多年,顶着金钱鼠尾使得这个陕西汉子无时无刻不觉得愧对了祖宗了。奈何情势比人强,清军在浙江的实力雄厚非常,督标、提标、抚标、定标都不是什么弱旅,再加上那支杭州驻防八旗,此间在这东南四省也算得上是最强的所在。

相对的,明军那边,鲁监国那个没主见的样子他不是没有听说过,便是明军内部,也是内斗连连、矛盾丛生。张名振、阮进、王朝先火并黄斌卿;张名振、阮进火并王朝先;张名振与王翊之间的不和;勋贵集团与文官集团的明争暗斗;还有去年的曹从龙之乱,这些大多还都是马信的耳闻。可是温州三盘,那就在瓯江的出海口不远,便是距离台州也极近的所在,周鹤芝和周瑞,一对堂兄弟都能闹得分道扬镳,放弃了三盘致使舟山之战中明军必须派出军队防范南线,曾经的那支浙江明军哪有半分中兴王师的气象!

相较之下,如今的这支浙江明军越战越强,大有举全浙之铁甲席卷江南的势头。军功授田,以制度强化军队,除了去年那场外来文官挑起的内讧,内部文武势力已经趋于统一,早已非昨日气象可以比拟。

本来马信还打算再看看,看看这陈文对于主动融入其间的外来势力的态度,不为自身,至少他总不能让那些跟随多年的部下们跟着他一起掉入火坑吧。

奈何,如今的情势已经不容他再有选择的时间,一来是浙江明军已经派人前来相劝,其二则是那一战之后,洪承畴显然是暂时没了野战荡平的雄心壮志,开始玩起了他在崇祯朝围剿流寇时的手段,凶残之处更胜从前。两厢交逼之下,站队已成了必然,而如今这般,也更合他本心。

“罪将这些年抗拒王师,万死不足以赎罪,还望安远侯能给罪将一个机会,一个为汉家天下效死的机会!”

说罢,马信更是再度拜倒在地。哪怕知道陈文愿意亲身来见已是表明了态度,但是想起这些年在清军之中的苟活,说到此处他还是不由得拜倒在地。

“马总兵,吾刚刚好像说了,浙江王师不兴这个。”

听到这话,马信先是一愣,随即便尴尬的站了起来,只是不知是为了刚刚的失了礼数,还是为了刚刚的施礼过甚。

“抗拒王师。”说着,陈文摇了摇头。“我让张俊去临海前,对你已有些了解。抗拒王师之事确有,不过比起其他同级的绿营武将已经算是极少的了。前年在临海击破新昌伯,进而围剿天台山众将,去年火烧玉山镇,今年进攻处州不克。倒是其他的时候只是严守各县城池,军队连围剿零星的抗清武装都很少去做,我若是萧启元,像你这么懒的部下,早就上表弹劾了。”

一般来说,反正或是投降武将拜倒口称死罪,受降的主帅应该连忙起身将其扶起,推食解衣,以安降人之心。马信没有打算过看陈文会不会如此,可也在说书先生那里听过,谁知道陈文扶也不扶,反倒是让他自己起来,还揭他老底,实在不合常理。

可是,待他揭完了老底,突然来一句这个,反倒是让马信在尴尬中消除了一丝忐忑——如陈文所言,至少他还没为满清做下太多的恶事。

“据我所知,台州绿营之军纪在浙江各绿营中已经是极为严苛的了,你的部下扰民的事情不是没有,不过却也极少,否则我也不会让我的亲信冒险走这一趟临海。至于赎罪,我说句明白话,光说没用,要看行动。机会,我可以给你,你若有自赎之心,日后我浙江王师也不会视你为外人,青史之上,也会给你留下一个汉家英雄的位置!”

大帐内,陈文气势十足,与他平日里在军中宽严并济的形象大有不同。可马信从未见过陈文,对于他的了解也仅限于风闻,此间如此,反倒是更符合他脑海中那个对抚标营不惜背上杀俘的名声也要为义乌百姓报仇的形象。

此时此刻,听明白了后面的话,马信彻底安了心——陈文的意思很明白,想要自赎,就要立下能够让旁人无话可说的丰功伟绩,当初对满清屈膝的是他,如今想要站起来,也得是他自己起来。而陈文和陈文所代表的浙江明军集团也愿意接纳一个真心实意想要反正的降将,真正的接纳,而非视其为旁系。

“侯爷但有吩咐,罪将绝无二话。”

“很好,你由此返回临海需要多长时间?”

“快马或是乘船,最多两日。”

没有丝毫的犹豫,显然是对来往的行程极为熟悉,观察也很是仔细。对此,陈文颇为满意,这和他印象中的那个马信没有丝毫差异。古人讲究法术势,如今势已成,能让马信归心,日后必是助力无疑。

“我给你五天的时间,加上一支小部队。五天之后,南塘营会由此出发,直奔临海,接收这座台州府城!”

南塘营!

马信知道,这个以戚继光的号为营号的营头乃是陈文当年起家的第一个营,也浙江明军中最为善战的战兵营,更是战绩最为辉煌的老部队。陈文明明白白的把这个营的行止告诉他,显然不是明面上的狂妄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一种信任。

“侯爷,罪将……”

“这次的任务并非易事,我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你,南塘营的营官侯国远、安远侯府特别行动队的队长罗永忠皆会听你号令。下次再见,我不希望你再一口一个罪将,我也没兴趣再尊称你为马总兵,子玉!”

子玉,乃是马信的表字,直呼表字意味着什么,马信自然是再明白不过了的。接下来,陈文开始对他的计划进行讲解,而马信在聆听的同时也将他所知道的情报进行补全。

陈文的计划不仅仅是一个台州府城那么简单,他要的很多,以至于已经大幅度的超出了历史上马信反正于郑成功时所做到的那些。新的战兵营还没有训练完毕,之前的七个营也都分驻各地,东阳营的战斗力一时间无法恢复,必须留下原本作为预备队的近卫营,以至于此刻陈文能够拿出来的机动兵力也只有南塘营这一个营出来。

可是现如今,洪承畴的封锁令已经遍布于临近的府县,迁界令也开始执行。无人区一旦出现,浙江明军想要从路上再获得外来的资源就是不可能的了,只有依赖于水运,凭借海贸来获取更多占领区缺乏的物资,以及人员,别无他法。

而且,陈文很清楚的记得,满清的迁界禁海令是何等的残酷,甚至可以说,因迁界禁海被清军屠戮的百姓,便是那些被铭记的屠城也无法与之比拟!

如今的陆上迁界,杀戮之声也已经开始传到金衢严处,想要破局就必须尽快展开反攻作战,而他选择的第一战便是台州。因为有了出海口,与福建明军之间的贸易便可以迅速展开,实力提升的速度也可以快上一个档次。

时间紧、任务重、能够提供的帮助却很少,不过陈文却充满了信心,因为历史上,马信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武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