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八十四章 全明星

永历四年 第八十四章 全明星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借助于对历史的模糊认识,陈文窥伺到了一些必然会到来的威胁。军令下达,短短数日之间,大队的明军登上了战船,向着主帅剑锋所指的方向驶去。只不过,也正是就在这几天,洪承畴也等来了他想要等的消息。

岔路口之战,明军由于统帅的无能遭逢了惨败,但是趁势夺取了宝庆府的清军也不好受,损兵折将远过于那场只死了一个亲王和一个一等伯以及随他们追击的骑兵的那场衡阳大捷。

若换作是历史上的金人或是蒙古人,亦或是其他的野蛮人,这等损失还不足以让他们停下脚步,势必会竭尽全力的继续发起进攻。可是满清不同,真夷男丁不过四五万,此番出战的大军已经是他们能调出的最大规模的一支八旗劲旅了,其他的八旗军还要留守北京以及如西安、江宁、杭州等要地,用以震慑北方的蒙古盟旗以及北方和东南的绿营兵。岔路口之战如此规模的损兵折将,虽说确实是胜了,可是满清却伤了元气,反倒是与西南明军进入了相持的阶段,甚至还处于一定的劣势之中。

历史上,满清为应对西南明军的威胁特地将洪承畴调去长沙出任西南五省经略,而此人利用他对局势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卓越的才具,通过组建庞大的长沙幕府和经略标营以及一系列的举措总算是勉力抗住了此后数年西南明军的攻势,为满清熬到了三王内讧的那一天。

可是现在,由于陈文在东南战场上的势头,以及因此而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的郑成功这两支东南明军所产生的巨大威胁,清廷早在历史上的几个月前就已经任命了洪承畴为东南四省经略,而他的对手也从孙可望变成了陈文和郑成功。

由于西南战场和东南战场在去年尽皆开始不利于清军,而西南的优先级也要高于东南,已经抽调了部分援军入赣的洪承畴出于大局观的全盘考量,自然也是需要等到急于戴罪立功的屯齐在接手了李定国放弃了的永州后的下一步战事的详情和结果后才能展开东南战场的下一阶段的重兵围剿。

现如今,岔路口之战的消息已经传来,同时洪承畴也收到了另一个消息。于是乎,他便在得到消息的当天就出发,日夜兼程前往广信府。

永历七年三月二十五,经过了数日的舟车劳顿,已有六十高龄的洪承畴终于在昨天晚上抵达广信府的临时行辕,而到了今天一早,提前派人快马前去通知的众将也已经尽数抵达,顾不上身体疲乏,洪承畴便立刻开始了这一次事关东南战局的军议。

行辕的大帐中,东南四省经略洪承畴端坐于上,击鼓聚将后,众将先后抵达,在向洪承畴恭恭敬敬的的行过了礼才敢先后落座。

大帐之内,除了坐在上首的洪承畴外,为首的便是江西巡抚蔡士英,其人是顺治朝颇为著名的文臣,在江西巡抚卸任后曾两度出任漕运总督,把持那条满清的命脉多年,极受信重,而他的儿子蔡毓荣则是平定三藩之乱的重要将领,其家族则更是汉军旗八大家族之一。

蔡士英以下,首先便是李本深、刘光弼和杨名高这三个提督。

李本深是江北四镇之一的兴平伯高杰的外甥,高杰死后,便是由此人以提督身份代掌高杰之军,降清后很快就被授予三等精尼奇哈番的爵位,在那时可是与江北四镇之中的刘泽清相等的。此番洪承畴出任东南经略,便向顺治要了此人以及麾下所部,以其为经略左镇提督。

比起李本深的三等子爵,江西提督刘光弼和福建提督杨名高爵位虽低,但这二人其实都是在辽东就已经开始为满清作战的汉人武将,一个在汉军镶黄旗,而另一则是在汉军镶蓝旗,如今也都是坐镇一省的最高武将,比起陈文此前一度想要与其在四明山交手的浙江提督田雄那等要在几年后才被批准入旗的汉将对满清而言要值得信任得多。

三个提督以下,便是江西九江总兵杨捷、江南徽州总兵胡茂祯、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和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这四位总兵。

江西九江总兵杨捷乃是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在山西巡抚任时的爱将,其部五千大军,内有三千是来自宣化、大同的山西兵,战斗力颇为强悍,其人在后来乃是平息三藩之乱的重要武将之一,也曾多次击败郑经;江南徽州总兵胡来觐是高杰麾下的悍将,常以为先锋;而福建左、右陆的那两个总兵,王之纲是邵武之屠的元凶和镇压江西抗清义军的刽子手,而马得功则是当初和田雄一起在黄得功死后用弘光天子作为投名状降清的叛将。

这些武将尽皆坐在大帐中靠前的位置,而他们带来的一些部将以及如广信府参将这样的地主和一支来自河南的兵马的主将则只能坐在更远的地方。

不过,距离洪承畴最近的却并非是他们,也不是蔡士英,而是侍立于洪承畴身旁的两个负责指挥经略府亲兵的亲兵头子,一个叫作张大元,而另一个则叫作王*辅臣。

张大元是大内侍卫出身,站在洪承畴的左手,看上去颇为倨傲;而王*辅臣虽说亦是大内侍卫由顺治派遣到洪承畴身边的,但是身世却复杂得多。

王*辅臣早年是流寇出身,绰号活吕布,后来因好赌杀了其姐夫而辗转投入姜镶军中,随着姜镶降闯、降清、反正。在应对满清围剿期间常于乱军之中冲杀,勇猛无匹,满清八旗“莫有撄其锋者”,至姜镶事败,其人再度降清,英亲王阿济格爱其武勇将其纳入辛者库为奴,后来顺治亲政才被任命为御前一等侍卫。不过在此后,此人在三藩之乱中的鼠首两端却一度让顺治的儿子康熙颇为头疼。

大帐之内,在座的大多是满清在东南的汉人武将之中的翘楚,但是在洪承畴面前却只敢坐下半个屁股,而级别最低的那几个武将则更是只能在马扎上沾了边儿。

这是明朝文官压倒武将后逐渐形成的规矩,下跪、递手本什么的皆是常事,而这落座自然也有规矩。只不过,在座众将之中多有汉军旗人的存在,在八旗之中皆有各自的级别,按例说还是应该以满清内部的官爵来行礼。

然而,在洪承畴这个在八年后致世时才获得世袭四世的三等阿达哈哈番面前,他们却并不敢有丝毫的放肆,不只是因为这个经略的官职,亦或是顺治的仰仗,更多的则还是对这位血腥镇压流寇和抗清义军,即便是在锦州面对皇太极时也并不露怯的老督师的深切敬畏。

三通鼓过后,大帐中众将早已到齐,洪承畴扫视了一番,让帐中众人能够感受到他依旧满是锋芒的暮光后,便向众将说道:“此番,老夫唤诸君前来,为的便是一举荡平这几年作乱于浙江的逆贼的陈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