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八十七章 审判(下)

永历四年 第八十七章 审判(下)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由于参战的明、后金和朝鲜三方记载出入颇多,细节之处已经很难彻底弄清楚了,但是作为主帅的辽东经略杨镐在整场萨尔浒之战从前期运筹到后期决战处处透着文官领兵的愚蠢,。

总兵力不足后金军两倍,却在长达两百公里的弧线上分兵四路,且众将互不统辖,而作为主帅的杨镐也没有随军参战,留在经略府坐观成败,使得原本兵力优势就不是很大的明军彻底成了四支军队,将优先的优势付诸于人。更要命的是,杨镐早早的就修书信给努尔哈赤,表示会派出四十七万大军出战,以为恫吓,明军誓师大会十天之后各路明军才按照与最终目的地赫图阿拉之间的距离开始依次出兵,分明是幻想着以煌煌大言将后金军吓回赫图阿拉固守,以完成合围之策,殊不知其出兵路线早已为努尔哈赤知晓,惨败就成为了定局。

杨镐在明末已经臭大街了,再加上其齐党的身份,在以东林党为主的江南士林中更是顶风臭三里,陈文以杨镐比之,曹从龙登时便怒不可遏。

“定是玉山镇守军泄露了军情,与我何干?”

听到这话,陈文便是一阵冷笑。“瞧瞧,和杨镐一样,还是把黑锅甩到了武人的身上那老一套,好像就不没有别的招数了。既然如此,今日吾便与你说个明白。”

“曹抚军,还记得你初到金华时要求本帅进攻台州所拿出来的计划吗?”

未待曹从龙从怒火中有所触动,陈文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分兵两路,从东阳入天台,自永康攻仙居,随后北线攻略宁海,南线与定西侯合力围攻临海,可是如此?”

“不便联络之事,此前你已说过!”

“没错,我确实说过。当时我听到这个计划,第一个便联想到了萨尔浒之战,当时杨镐就是将优势不甚明显的大军分兵合击,视鞑子各个击破的可能于无物。只不过,我却没想到,你独自筹谋的计划更加愚蠢。”

“放肆!”

见曹从龙怒极,陈文倒也不为所动。“用兵之道的核心便是扬长避短,尽可能在战场上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如果不能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那么就要设法削弱对手。”

“我前年在四明山就是选择了一处较为狭窄的地段,使得提标左营的兵力和兵种配置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只能在那条一面是悬崖另一面是溪流的山路上被我部攻守兼备的鸳鸯阵吊起来打。即便如此,我还分出部分几乎没有什么机会与鞑子实现肉搏的兵力占据侧翼的竹林,以便进行侧击。”

“我此前说过,台州清军分为两部,台州绿营兵力两千余,台州水师兵力三千,加在一起便是五千战兵的大军,你发动叛乱,手中只有罗城岩的那些人,三四百兵而已,进攻台州无非是寄希望于我留在各县的驻军。可是北线不可撤防,剩下的即便全部归顺于你也不过只有千余人,就算我被鞑子缠在了衢州,你能够得到时间练兵,能有多少兵员?”

“更愚蠢的是你还把大军的粮草供给给断了,军无粮则散,身在衢州的大军崩溃,你以为陈锦会坐视你攻略台州?到时浙江鞑子各路精锐聚合,即便是你顺利的拿下了台州,并且与定西侯大军汇合,一共有多少战兵,只怕连鞑子一半都不够吧。届时,你这一番筹谋,不过是把监国殿下送到了鞑子的嘴边罢了,简直愚蠢至极。”

“你!”

“我什么我,曹抚军,你苦苦谋划,难道就没想过我在衢州与鞑子交锋,将陈锦围在了府城之中,就连只剩下了一个营的处州绿营唯恐被鞑子朝廷迁怒,派兵进驻了被你弃守的缙云县城,台州鞑子却为何一直没有动静?”

同样没有动静的还有严州绿营,但是严州若是被明军攻陷,杭州就会受到威胁,再加上严州本身已经没剩下多少兵员,没有动静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可是台州则完全不同,如此兵力却至今未动,即便地形不利于大军挺近,但是连即便骚扰都没有,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台州与金华之间,地形不利于大军挺近,反倒是我部的鸳鸯阵更具威力。我在东阳县留有驻军六百余人,永康县自身有驻军两百,又有武义县作为后盾,再加上永康溪与东阳江相连,台州总兵马信一点儿也不傻,这个人可以说是现在浙江鞑子武将中最应该得到重视的,他知道来了也讨不到好,所以干脆坐观成败。”

“可是想要坐观成败,在不利于王师时痛打落水狗,首先情报就要跟上,眼下整个金华府,尤其是府城和东阳、永康这两县,来自于台州的探子数量绝不在少数,你将自玉山镇进攻台州的计划都写到了檄文上,难道马信派来的探子不会都瞎了吗?”

“根据被俘的台州绿营兵所言,马信此前早已将一个营的兵力集中于天台县,确定了你发动叛乱,玉山镇囤积仓储的消息后便快马加鞭赶到,随后更是急行军杀入玉山镇焚毁仓储。就算是我被鞑子缠在了衢州,等你练完了兵,玉山镇的仓储都没了几百遍了,没了粮草、军器,到时你是去还是不去台州?”

“我此前说过,想要进军台州,首先就得接触后方的威胁。杭州方向我有棱堡,只要消灭了衢州的鞑子,整个浙江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就重新掌握在王师的手中。届时,收取浙南各府,从台州或是温州迎监国殿下回銮,就是轻而易举之事,而如今却前功尽弃。”

“所以,从一开始,你发起的这场叛乱,进而出兵台州就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不过是把王师苦战而得的些许战略优势全部送还给鞑子罢了!”

“如此纸上谈兵,说你与杨镐无异已经是客气的了。至少杨镐还知道在给老奴的信中虚张声势,还将出兵的准确时间推后半个月,以争取时间。而你则把至关重要的仓储重地都公之于众,难道你长那么大就没看过《三国演义》,不知道官渡之战中袁绍是怎么输的吗?!”

陈文一语道尽,曹从龙并非傻子,论用兵,陈文连战连捷,就连定西侯张名振也盛赞不已,这些言语更是有理有据,原本还怒不可遏的他竟如抽光了身体中气力一般,神情呆滞的坐倒在了椅子上。直到良久之后,抓住了一丝救命稻草的曹从龙才重新缓过劲来。

“那你告诉我,就算我兵力不足,定西侯麾下尚有万余大军,金华与台州之间既然不利于大军挺近,那么凭什么王师就不能利用地形的优势击败鞑子?”

见曹从龙喘着粗气,死死的盯着他,陈文却没有急着回答,反而将空杯斟满,随后一口饮尽,继而苦笑道:

“因为我知道,公元1651年,舟山之战后,清军彻底消灭了内陆的浙江明军。无论是定西侯张名振,还是后来的兵部尚书张煌言,依附于郑成功的浙江明军残部再没有攻入内陆府县。”

“因为我知道,公元1652年,李定国先杀孔有德,后诛尼堪,两蹶名王之后,南明各势力便再次在内讧和不信任中重新跌入谷底。”

“因为我知道,公元1662年,随着此前的磨盘山之战和南京之战的失败,永历天子朱由榔、晋王李定国、延平郡王郑成功会在这一年先后辞世。而两年后,随着临国公李来亨和兵部尚书张煌言殉国,以中兴大明为口号的抗清运动在中国大陆上彻底终结,而中国人也将在未来的两百余年中沦为蛮夷的奴隶。”

“这些,便是三百五十四年后,我在史书中看到的。而你的所作所为,就是在将历史推回原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