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六十六章 闪击(上)

永历四年 第六十六章 闪击(上)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金华府城与龙游县城之间相距不远,消息根本瞒不了多久,与其等到盖不住时再解释,不如直截了当的摆出来。于是乎,设局骗过陈锦返回龙游县城后,陈文毫不犹豫的向全军通报了曹从龙叛乱的消息,甚至包括曹从龙软禁军官家眷的事情也没有隐瞒。

大军在前线征战,形势一片大好,只要拿下了衢州府城,整个浙西浙南就再无可以与明军一战的清军,再加上清军在福建战场面对着郑成功的攻势,早已分身乏术,运气稍微好那么一点儿的话,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横扫这几个府也并非痴人说梦。

到了那时……

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监国鲁王殿下亲自任命的监军文官竟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浙江明军仅有的根据地上挑起内讧,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对南明的历史有所了解的话,就连陈文一时间都很难相信,更何况是他麾下的那些在大好形势和惊人噩耗交加下已经被砸蒙了的将士们呢。

只不过,紧随着周家小妹其后,设法撤军的这些天,一批又一批的信使赶来向陈文报信,甚至其中更有一支汤溪县的驻军从被叛军控制的县城逃了出来,这些人无一例外的证实了周家小妹所言非虚。

然而,此间的形势对他们已经不利到了极点,金华府的具体情况尚未明了,但是根据地被夺的事实却是不容置疑的,再加上原本被明军围困在衢州的陈锦得以脱困,此刻正在集结大军试图尾随而来。

陈文只得凭借着军纪和他个人的威望压住了群情激愤的大军,将大军一分为三,除去即将随他平叛的那支由参将陈国宝带领的金华镇直属营以外,将由吴登科领大军坐镇龙游县城,李瑞鑫率领南塘营游斗于龙游县南部,随时准备扑上去和守军夹击清军,而作为总参谋长的楼继业则带着参谋和传令兵回到明军渡河前的龙游镇大营,借助于明军水营的优势居中调度,总要设法坚持到他平定了这场曹从龙之乱。

攻守异势,从衢江和龙游县城的控制权,明清两军彻底颠倒了过来,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他安然无恙的带着大军回到了拥有坚城可以依仗的龙游县,不至于在军心不安的情况下被迫与清军野战。

但是除了衢州一线的清军和作乱于内的曹从龙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安华镇的防御工事能够遏制杭州驻防八旗多久,这对处于三线作战的明军而言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所在。

至于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了,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先解决了曹从龙的叛军才有机会坚持下去,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永历六年六月初六,陈文率领着镇直属营携带三天干粮自龙游县城回师平叛,两地间隔五六十里,凭借着道路熟悉和从龙游县征集的牲畜拉车,急行军至入夜时分便已越过了莘昄溪,临时驻扎在一处小村进行休整。

金华镇直属营在兵员数量上不及其他战兵营的一半,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营中不仅有炮兵、工兵之类的兵种,还有一支高达三百人的骑队,倒是步兵的数量远低于正常编制,仅仅只有一个局的兵力。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兵种配比,其原因还是在于陈文从未打算以镇直属营作为野战的主力,而仅仅是作为会战中的补充力量而已。

可是现在,大军需要在龙游防备衢州方向的清军,陈文便只能抽调了这支部队回师平叛,所幸他的对手的水平也并不怎么样,反倒是如何在不至于妨碍到支援前线战事的情况下彻底将参与叛乱的反对者消灭,却是需要拿捏好分寸的。

大军的前锋抵近此地时,倒是有一些丁壮持着兵器作护卫状,只是明军的大队骑兵踏着烟尘将小村包围了起来,村中的那个缙绅看清楚了形势便指使着那些但凡再有点风吹草动便会立即崩溃的丁壮们将兵器丢下,彻底放弃了抵抗的企图。

大军趁着夜色草草扎下了极度简易的营寨,询问了那个战战兢兢的缙绅几个问题,陈文便带着过半的骑兵离开了小村,前往预定的埋伏地点,而其他的部队则按照计划于明天一早便在参将陈国宝的指挥下出兵攻城。

第二天一早,陈国宝负责指挥的大军便抵近到汤溪县城。西城的城门自叛乱之初便再没有开启过,早已知道结果的明军也没有企图派出骑兵去强夺城门。

汤溪县城的城头上,自城门楼前一眼望去,大队的明军步兵已经如刀削斧剁般齐整的列阵于城头那几门火炮的射程之外,虽说兵力似乎也不甚多,但是远处那一队队已经蔓延开来的骑兵却还是让倪良许的那个亲信忍不住的将干燥的口腔中最后一点儿口水咽了下去。

此前便多次听说过这支明军的赫赫威名,但是现在亲眼看见却还是使得他不由得心生怯意。

军阵齐整的军队不代表战斗力就一定强,但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所组成的军阵却无不整齐划一,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而且随着仿照陈文的方法练兵的开始,这些天下来对于那位他只是在玉山镇远远见过一次的明军大帅更是心存敬畏,因为他根本弄不明白那位大帅到底是怎么做到让士卒在忍受着严苛而繁复的军纪的同时还在竭尽全力的进行训练和战斗。

难道仅仅是因为那些好没有落到实处的军功授田,还是那句所谓的重建戚家军的口号,至少这份明眼人一看即明的气势和斗志在他麾下的新兵中根本看不到,就连那些原驻军身上也所剩无几,而最可怕的还是,思来想去了大半个月,结果不仅仅是他弄不明白,就连府城里的其他抚标营军官们也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时此刻,倪良许的这个亲信副手已经贵为汤溪县城的守将,负责指挥包括原驻军和新近招募的士卒在内的两百余守军。可是他却深知,眼下唯一能够依仗的只有城墙。

汤溪县城的城墙高两丈,厚一丈,女墙高四尺,此外西北南三面皆有护城河,而东面虽然地势较低,但是在方向上也更加靠近府城,金华明军绕到那里攻城的话随时都有可能遭到两面夹击,对于显然没有全师而来的金华明军而言这样做太过危险。

只不过,或许从一开始便是个错误,根本就不该和那群文官来趟这趟子浑水,老老实实的待在易守难攻的罗城岩不好吗,此刻哪怕有城墙作为依仗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啊。

然而,倪良许此前在私下里的那次表明了两面下注的表态还是让他把这些胡思乱想暂且压了下去,乱世之中,想要生存先要证明自身的价值,他守在此地多一个时辰,夹在陈文和曹从龙之间的罗城岩白头军的其他弟兄们活下去的希望便多一分。至于他个人,如果明军无法顺利攻陷城池,那么就继续坚守待援;若是实在难以抵挡,只要在发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开城投降即可,根本没有为那群文官陪葬的必要!

思虑及此,守将连忙招呼麾下的那些刚刚开始训练不过半月的士卒们严守各自的垛口,至于那些战斗经验更加丰富的原驻军则被安排守卫县衙、军营等城内要点,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人会不会在激战中打开城门把明军放进来。

本县的知县已经在组织民夫协防,同时还派人去找寻那些奉了巡抚衙门军令组织乡勇的士绅富户,烽火也已经点燃,晚或许是晚了点吧,但也总会招来些援军协防的吧。

重新计算了一番,明军若是蚁附攻城的话,五天,不,三天,只要能守住三天他们罗城岩白头军就算赚了。至于再多,他也并不敢报太大的希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