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六十章 相见(上)

永历四年 第六十章 相见(上)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龙游县的通驷桥位于龙游县东门外,全长165米。通驷桥原为木桥,北宋宣和年间县人祝昌宥之妻徐氏以木桥易朽,乃输金万余易之以面石未成。数十年后,至南宋淳祐年间十墩石桥方建成,后知衢州事的马天骥又在桥上建屋五十楹,到明清时亦多有重建重修。

月余前,明军大举进攻衢州,负责城防的清军金华总兵马进宝便着人将这座石拱桥拆毁,不过由于时间紧迫,最终也仅仅是把桥面以及其上的建筑物尽数拆掉,而拆毁桥墩的工程量显然过大,也只得放弃,任由其继续矗立在灵溪之中。

等到了明军攻陷龙游县城,暂时受命代理龙游县城事务的幕僚得到了陈文的许可后便征发工匠、民夫重修此桥,一来是为了便于明军的物资、人员输送,而另一方面也有着恢复民生的用意存在。

夜色之中,通驷桥东岸桥下村旁的鸡鸣塔下,倪良许带着亲兵目送着那辆马车驶上了刚刚修好一天的桥面。

当那个女子轻轻的吐出那句“将军就认定了只有妾身带着两个家仆前来报信”的话语之时,倪良许第一反应便是那个帮助周家小妹离开府衙的那个书生与她分道而行,而她仅仅是摆在明面的诱饵而已。可是重新看过这个女子,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也总算是彻底弄明白这个小女子所说的到底是什么。

周家小妹说的没错,叛乱已经足足五天了,而金华府城和衢州府城外的明军大营不过两百里地而已,况且从一开始曹从龙源于其对朝廷权威和威逼利诱手段的迷信以及后续计划的必要,对于封锁消息这一方面做得本就不是特别好。虽说叛乱的突然性和落后的通讯方式导致他们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时间,再加上陈文的大军正在围攻衢州府城,时间应该足够他们完成准备工作,但是同时,陈文在金华府早已自成势力,两地之间方圆数百里,也绝对不可能只有这么一个小女子在赶往衢州报信,而这就意味着截杀这一行三人不仅无法达成目的,而且还会使他们彻底与曹从龙那一干文官绑在一起。

一旦想明白了这些,本就对与曹从龙合谋夺取金华府之事抱着反对态度的倪良许很快将原定计划抛诸脑后,转而与周家小妹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周家小妹会策动她的兄长周敬亭在陈文面前为罗城岩白头军美言,以降低陈文一旦翻盘后实施报复的力度,而倪良许则需要在金华府城内保住周氏一族不至遭到太多的迫害,仅此而已。

双方在以祖宗陵墓和子孙福祉赌咒发誓了一番后,倪良许便放开了道路,任由手无寸铁的她们通过,而他则带着亲兵踏上了返回汤溪县的路途。

只不过,当他返回到汤溪县,却得到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这两天他的那个亲信副手在汤溪县招募了近两百新兵,虽说花费还是要高于金华明军的标准,但是有汤溪县的文官支持,倒也足以应付。至于坏消息,则是那两个家人并没有被控制的队长带了近半的原驻军逃离了汤溪县城,而骑兵全部随他前往龙游的叛军则根本无力追捕。

一出一入,从数字上来看还是他们赚到很多,但是原驻军大多上过战场,战斗力绝不是那些刚刚招募而来的新兵能够比拟的,若是再联想到数日前金华府募兵不顺利,这些夹杂在一起使得倪良许的背脊上猛的冒出了一片冷汗,不由得开始庆幸前天傍晚的选择。

军心不稳,原驻军实在不宜轻动,倪良许也只得在一再申明不会侵犯剩余驻军军官麾下士卒的基础上,尽快在此地开始仿照陈文的练兵方法训练新兵,为后面日子里的各种可能做准备。

至少按照常理而言,无论是曹从龙夺权成功,还是陈文实现翻盘,手中有兵的话转圜的余地也会更大一些。

………………

永历六年五月二十八,水营为围城部队送来了新的一批补给。这批补给征集自龙游县,一部分是留守的幕僚征集来的税赋,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陈文在龙游向衢州本地商人发卖了部分缴获的珠宝首饰、玉器古玩之类的奢侈品换来的。

从攻陷龙游县城开始,陈文便开始着人在龙游建造船只,只是负责此事的乃是龙游县本地的商人,他们雇佣的那些造船工匠使用此前囤积在城内的风干木料在收到了定金后很快便开始了建造工作,进度远比陈文在金华时征集来的工匠和民夫要快,舰船的规模也要更大。

在龙游县城缴获的马进宝及其部分部下的家产中不乏金银锭块和铜钱之类的硬通货,同时也少不了珠宝、首饰、玉器、古玩、字画之类的奢侈品。在陈文看来,金银铜之类的贵重金属可以直接用来发放军饷、购买军需,而且明朝人还比较喜欢囤积,并不利于流通,所以与本地商人交易一般都是优先使用这些奢侈品。

经过了数日对于驻军的观察,本地商人也再度确定了明军军纪严明的现实,对于交易也没有如面对清军时的那种太大的抵触心理。再加上衢州本地的龙游商帮原本主要的经营范围中就包括这些奢侈品的交易,熟门熟路也不至于出现什么流通阻碍。而陈文派水营军官和军法官监督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这样双方也都能安心交易。

通过平等的交易,陈文迅速的调动起了大批的本地商人、工匠和民夫投身到增强明军实力的工作中去,不只是正在建造的水营舰船,大批的军用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的送入明军的仓库,甚至还有处州人挑着松阳担北上衢州贩卖物资,使得他麾下的这支明军在衢州已有了如鱼得水的势头,反而尚且占据衢州大半土地的本地清军和援衢清军倒开始越来越像是一群不受欢迎的恶客。

衢州的清军眼下被分作两部分,其中最大的一支便是被明军团团围困了起来的督标营等部,而另外一部分清军则集中在江山县,全部都是来自于浙南和福建的援军。

援衢清军在福建左路总兵标营刚刚抵达时一度有意出兵解围,据探马回报似乎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甚至前锋都已经出了城,可是却莫名其妙的退了回去,也不知道受命成为这支援军主帅的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到底想的是些什么。

不过不管怎样,清军既然没有大举来袭,那么陈文也不打算放着重兵集结的衢州府城不管去进攻江山县。只是这衢州府城城防坚固异常,想要攻下却也并非易事。

想要攻城,最简单也最常见的便是修造攻城器械蚁附登城,在夺下城池和城门后基本上就大局已定了,少有还能在城破后将敌军赶出去的。但是对于陈文而言,训练和装备麾下大军花费良多,绝大多数的士卒都经历过大战,所以他并不打算将其如炮灰般牺牲在城头来换取这座城池,眼下也只得设法采用前不久在龙游时没有成行的掘进爆破来破城。

只是衢州府城并非龙游,其城池四面不是江水便是护城河,想要爆破靠近衢江的西城墙显然不可能,而爆破其他各个方向的城墙也先设法引走护城河的水,再晒上些天才能挖掘、爆破,否则护城河的河水就会淹没或是浸湿掉这种战术。

衢州府城的南城墙外,明军的工兵还在带领着民夫试图引走衢州南湖的护城河水,只是这进度却缓慢异常,使得爆破工作始终无法开始进行。

对此陈文虽然有些急躁,但是他也无能为力,只得任由那些专业人士放手去做,利用这段时间的空档,他也开始继续训练士卒,同时也让幕僚和那些从老营调来的训练官给低级军官扫盲,外加传授一些军事知识,试图借此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而此时,陈文则在大营内给大军中的中级军官和参谋们讲解兵法,只是其使用的方法却还是那种讲述理论和引用史实同时进行的老样子。不过这样的讲解方式倒也更加容易加深理解,而且军官和参谋们对于能够得到陈文这位国朝新晋名将亲自为他们讲解兵法也是非常高兴,自然也是更加的用功,只是其中的质疑声却少之又少,已经全然不似陈文在大兰山上讲解《孙子兵法》时那般动不动便要迎来一大堆的问题。

这是好事,但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陈文添加了一个自由讨论的环节,让他们把疑问的声音发出来,通过研讨和辩论在适当的引导下加深理解,总好过憋在心里等到独自领兵时犯错要强。

所幸的是,这些军官大多经历过去年在天台山和今年在金华府城大营内的扫盲,军事术语和命令的常用字句粗通,识字使得他们对于兵法的理解也提升了一层,互相探讨时出现的问题也五花八门起来,不过在整体的素质上已经比他在大兰山的时候带的那批文盲军官要强上太多。

自由讨论还在进行,陈文一如既往的听着他们的论述。可是就在这时,亲兵队长张俊却偷偷摸摸的来到了陈文的身边,表示周敬亭希望陈文能够尽快移步中军大帐,据说是有要事相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