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五十二章 乱起(三)

永历四年 第五十二章 乱起(三)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女子的声音很是好听,而且透过轻纱的帷帽也能看到那张清丽脱俗的俏脸,着实让倪良许的呼吸为之一滞,以至于那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他都没有太听清楚。

眼见着周家小妹领着侍女、仆妇们将泣不成声的易青扶回房中,倪良许也只得安排带来的几个士卒守在各个门外,算是将孙家监控了起来。

将易青送回房中,安抚了一会儿,直到确认了不会有事,周家小妹才在嘱咐过孙家的侍女、仆妇好生照料的事情后出门准备离开。只不过她刚刚想要自每次前来做客都会经过的那座府衙侧门时,却被那个带队的武将拦住,询问其去向。

倪良许并无他意,只是那份监控孙家的职责还是让他出言相问,以防不测的发生。周家小妹似乎知道会有这么一出,便坦言回答离家的几个时辰了,总要赶快回家不好让家人担心云云。

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出门会友自然是要急着回家,不能让家人担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只不过城内很快便会乱起来,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侍女走在随时可能暴乱起来的路途很是危险,尤其这个女子还是易青的闺中密友,这样的关系使得心存愧疚的他更加不放心起来。于是乎,倪良许便出言相劝,表示还是他派人去送或是女子的家人来接比较安全。

送,这是肯定不行的,不说别的,她家门前的牌匾和灯笼上写着的分明便是一个“周”字,被这武将看到的话岂不是不打自招了。

既然如此,周家小妹便低声吩咐了贴身侍女几句,寻人来接她。回到院中,没过多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不俗的年轻书生随着周家的侍女赶了过来,在对倪良许表示了些感激之情便带着周家小妹离开,只是用的还是此前载周家小妹来府衙时的那辆马车。

踏出了府衙的侧门,周家小妹紧张的情绪不由得一松,可是待她看到马车上门帘上的那个代表归属的“周”字后,刚刚安下的心陡然便是一惊。

千算万算。却把这个忘了,说到底还是平日里绝少出门才会如此,可是这样一来谎言岂不是一样不攻自破了吗?

怎么办?!

电光火石之间,周家小妹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书中写到过的诸多故事。转瞬之后,只见她转过身来,在众人面前向倪良许道了一个万福,借以表示感激之情,随即便没有丝毫异样的登上了马车,离开了府衙的范围。只留下倪良许和他麾下的几个守门兵丁目送至拐角。

周家小妹容貌秀美,而且还知书达理,倪良许对她的印象很好,所以从始至终也没有问过太多不该问的,因为他从心里便不相信周家小妹会在如此简单的出身问题上说谎。只不过,马车上的那个字他却总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那里看到过一样,只是对于并不识字的他而言也仅仅是觉得眼熟而已。并不能理解其意,也不太清楚那个字到底念什么。

直到良久之后。已经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再做纠结的倪良许突然想了起来,那个字好像不念“何”,而是念“周”,周钦贵的周,他在曹从龙招安罗城岩白头军的任命书上曾经看到过,而陈文身边的那个机要文书也同样姓周!

这个问题意味的可能有很多。不过倪良许却并没有轻动,他的任务是控制府衙而非缉拿潜在的反对者,至于周家的事情,早有另外一个抚标营的军官前去处理。况且眼下周敬亭随军出征,只要控制住周家的其他男丁。难道一个弱质女流还能翻了天了不成?

………………

金华府城城南的一处大型工坊,这里距离长仙门和婺江码头不远,方便木料、竹子、铁料、布匹以及皮革等大宗原料的运输,同时也可以从这里沿着东阳江发运各地驻军,所以金华镇的军器司便设立在此。

金华镇的军器司主要人员多来自于大兰山明军五司中的营造司,包括主事在内的一众官吏也都是营造司出身。大兰山明军五司文官的出身,使得他们对于金华镇建立后接受武将直接管理的事实颇为不满,这样不仅破坏了以文驭武的祖制,更使得他们的地位和权柄也受到威胁,而陈文的那个枪机悬赏便是进一步侵权即将出现的最好的预兆。

为此,军器司的文官们在背地里和陈文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哪怕是斗争形势最为恶劣的那段陈文尚在金华府坐镇的时光里,他们也成功的使工匠们放弃了那份悬赏,导致了那个其实只要在部分零件上做出微调便可以正常使用的轮契式枪机的研发计划宣告破产,甚至就连在甲申以前明军就已经有过使用的颗粒化火药也以生产容易造成事故为由而搁浅。

燧发枪的枪机造得出来与否这不重要,颗粒化火药有没有也不重要,反正那些丘八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不也一样能打赢吗。而在这一切的背后,真正重要的是军器司到底是谁说了算,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本质!

陈文出征后,在吕文龙的暗中联络下,早已怨声载道的军器司各官立刻倒向了曹从龙。不过,为了防止与军器司有着紧密接触的那个陈文同乡所负责的军需司有所察觉,他们对军械、铠甲、火药的制造全部按照规定完成,绝不敢拖明军半点后腿。

可是在此同时,他们则勒令工匠们加班赶制用以武装抚标营的军器、铠甲等物。就连前些天碰头会上总军需官顾守礼的那份质疑也被他们假借手工打造残次、废件较多所以才需要加班加点敷衍过去,反正那些只会算账的军需官们也不知道如何打造军器,只要军器司自己不出内鬼一切便天衣无缝,而这还要感谢陈文制定的那个大战期间军器司工匠必须住在工坊以防军情泄露的制度,真是刚想打瞌睡便有人送上枕头。

从得到的命令来看,抚标营初有兵丁不到三百人,这些日子又招募了两百余人,再加上巡抚卫队的那几十号人,足足五百出头。如此兵力所需要的军器和铠甲绝不是靠偷偷赶制就可以达成的,所以必须尽快夺取府城西南的武库才能迅速将整个府城掌控在手。

大队的抚标营在换装完成就已经出发,虽说真正全副武装的披甲兵不到百人,甚至其中还有一部分要随着曹从龙一同前往城外的那座明军大营,但是就凭着武库的那几十号没上过阵的库丁估计也是手到擒来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