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六十七章 旧恨(四)

永历四年 第六十七章 旧恨(四)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经过了大半个下午的拉锯战,义乌县城的北部已经被清军彻底肃清,不仅仅是明军和义勇,包括没有选择离开的百姓也彻底沦为了一具具残破的尸骸。

起初,明军还能凭借鸳鸯阵和对于地形的了解与清军不断的争夺一条条较为重要的街巷,可是随着兵员损失的逐步增加,守城明军也渐渐的放弃了这种争夺,而是转为节节抵抗。可是即便如此,进攻义乌的清军抚标营还是凭借着兵力的绝对优势一点儿一点儿的将守城明军压向县城的南面,直到将明军彻底压垮或是占领县城。

作为加守备衔留守义乌县城的守军主将,局总刘成斜倚在墙边,重重的喘着粗气。刘成是台州人,最早在南塘营第四鸳鸯阵杀手队充当队长,乃是安有福、丁克己、石大牛等人的老长官,也就是安有福口中的那个“刘队头”。

南塘营的第一批队长,也是眼下陈文麾下最为资深的那批中级军官中的一员,凭借着一次又一次的机智武勇的表现,此次扩军中刘成不仅得到了局总的差遣,更是被陈文任命为义乌守备负责在大战期间留守义乌县城。

负责看守后路的将领一般都是主帅最为信任的,刘成不识字,但少时也听说书先生这样说过。感怀于陈文的信任,刘成兢兢业业的带着手中的两个新兵哨和留守西门大营的守备部队维持着县城的治安,并配合留守义乌的金华知府孙钰组织民夫为各线的明军押运军需。

可是看着曾经的同僚和老部下们纷纷奔赴各线战场,而他却被留在了后方负责维持治安,刘成对于这项工作从心底里还是有些轻微的反感之情。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道抚标营竟然绕过了重兵集结于郑家坞镇的东阳营,意图夺取明军的后路和军需基地。

清军来势汹汹。而且兵力雄厚,而他手中却只有两个新兵哨和极少的营地留守部队,需要防守的却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县城。即便有孙钰临时组织了一批义勇以供差遣,但是敌众吾寡的局面依然得不到丝毫的改变。

回忆着这一年来陈文和那几位南塘营的高级军官讲述过的兵法和作战经验,刘成很快就意识到清军会以县衙作为主攻地点,于是乎他便说服孙钰利用县衙给清军设下了一个陷阱。

冲天火光中。攻入县衙的清军损伤定然不会少,带领着部队与清军反复争夺县城中的大街小巷,可是即便凭籍鸳鸯阵在狭窄地形中的威力和对地形更为熟悉,处于兵力严重劣势的守军也无法将清军驱逐出去,甚至此刻已经无法再去争夺那些被清军占领的街巷,唯有尽力守住所剩无几的地盘,为援军争取时间。可是按照此前的估算,援军最快也要到明天才能抵达,而他手中所剩无几的兵力却怕是连今天傍晚都未必能够支撑到了。

刚刚击退了一支清军的进攻。按照清军此前的作战方式,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清军前来镇压。身边的士卒已经损失过半,而更多的将士则已经被清军分割于义乌县城南城的各个街巷之中,很难再如此前般互相策应。

随着短暂的休息,激烈战斗对于肌肉的影响已经渐渐消退,可是那几道伤口的疼痛在精神和**疲倦的对比下也越加的清晰起来。周遭的士卒大多如此,奈何清军应该很快就会发动新一轮的进攻,根本没有时间去处理那些伤口。

此前组织郎中、民夫救治伤兵的金华知府孙钰已经在此前的战斗中不知所踪。作为追随陈文最久的那一批军官中的一员,刘成很清楚孙钰在陈文心中的分量。可是眼下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进行找寻,甚至可以说就连守住这片民居也已经力不从心了。

很快,远处的清军吹响了此前用以示意进攻的号角,在刘成的带领下,他身边仅剩下的这不到一个步兵队的明军连忙拄着兵器自休息的地方起身,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清军。

可是这一次。清军却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在这些明军面前结阵后退,仿佛是害怕这些处于劣势状态的明军追击他们一般……

小半个时辰前,一支百余人的骑兵抵达义乌县城西北的一处小丘背后,等待撒出去的游骑弄清楚此番清军抚标营的布置。

根据陈文得到抚标营攻入义乌后的布置。会有两支援军急行军赶往义乌县城迎战清军。

第一支是此前被绕过的东阳营,这支部队已经在火速赶来,可是从安华镇到义乌,他们就算是以着最快的速度也要比清军晚上两天的时间,并不足以为守军分担压力;第二支援军由陈文亲领,包括义乌营的一个局、从俞国望那里借来的部分鸟铳手、佛堂镇用以配合水营的两个哨、以及他从南塘营骑兵队抽调的这百余骑兵。

陈文麾下的援军距离义乌丝毫不比东阳营近多少,如果集结完毕后再行赶往义乌,那么最快也要到明天才能抵达。可是义乌留守的部队兵力太少,绝对无法支撑到那时。于是乎,陈文便命令有佛堂镇的两个哨由水路赶往义乌,他则独自指挥骑兵策马赶来,而剩下的援军则在负责军官的带领下继续前进。

援军分批抵达,很容易遭到攻城一方以围城打援的方式各个击破,只是此番清军面对的义乌县城根本就没有城墙,抵达县城的边缘势必会急于入城消灭明军的抵抗力量,所以陈文借助于马匹的战术移动速度和水运的优势先于援军主力前来为义乌守军分担压力。

派去联络守城明军的使者已经派出,陈文不太清楚义乌县城的情势,也并不知道守军还剩下多少有生力量,甚至不知道佛堂镇的那两个哨有没有抵达。休整了片刻后,待游骑将清军攻城时的布置搞清楚后,陈文便召集了全部骑兵,准备向清军发起进攻。

身披着那套已经修补好的山文铠,陈文目视着已经集结完毕的部下们,决定在战前拿出他最擅长的方式激励一番士气。

“三年前,宁波******谋取宁波,王经略帅军第一次攻陷上虞县城,诛杀伪摄印推官刘璋志。是夜,王师未及修缮城防,抚标营引兵偷袭,王经略被迫引大军南下投奔新昌伯,至天台时仅剩四百余人。后治军演武,二破上虞县城,雄踞大兰山,却至经略殉国亦未能报此旧恨。”

“数日前,我部引大军于孝顺镇迎战鞑子主力,一战击破,诚数年未有之大捷。然而又是这支惯常于偷鸡摸狗的抚标营,趁着我等西向之时偷袭义乌,妄图复制三年前的那一幕。”

“只不过,王师如今每天都在走向强大,三年前的王师早已不可与今日的王师同日而语,鞑子想要将我部彻底消灭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抚标营的鞑子虽多,但是大多已攻入城中。留守的同袍们以着绝对劣势的兵力已经坚持一日了,现在该是我等配合守城的袍泽们彻底消灭这群鸡鸣狗盗之徒的时候了。”

“诸君,出发!”

陈文麾下的这支骑兵中,有的曾经在南塘营最初的那支骑兵队中效力,有的则来源于大兰山明军左右两营在四明湖之战后的残部,还有的曾经是陈天枢麾下那支平冈明军的将士,而其他的几乎全部来源于义乌、东阳这两个县的新兵。

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由于陈文出身于大兰山明军,所以这一段历史在训练时对麾下的将士们都有过讲述。虽说当时的大兰山明军即便面对面的与抚标营交战也无法战胜对手,但是此刻陈文就是要让麾下的将士们鄙夷抚标营的作为,以提升他们取得胜利的信心,所以具体的实力分析便不再提及,而是一味地强调抚标营偷袭的事实。

眼下陈文所部已经击退了南线的清军,四府绿营损失惨重,已经被彻底打残,没有几年时间很难恢复元气,而督标营在独木难支的情况下也选择撤退。最大一股的清军已经溃败,金华府城光复在即,可就在这时反倒是这支抚标营窜了出来,使得他们被迫回援,自然会引发这些明军更大愤怒和憎恨。

见麾下的这些骑兵们大多怒形于色,陈文知道他的话语已经起到了预期的效果。拔出了腰间的长剑,陈文一马当先冲上小丘,而他的部下们则紧随其后,越过小丘向抚标营留在城外的殿后部队冲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