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三章 困局

永历四年 第三章 困局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数日后,鲁监国的钦差便与王秀全一起回返。而此时,天台山上大兰山明军余部的临时营地中,被某个鲁监国朝廷的大臣誉为“高皇帝护佑鲁监国”才降下的猛将——陈文,则正在忍受着大兰山明军的另一位猛将——后营指挥毛明山一波又一波的唾沫星子。

“陈将军,你让那个姓徐的送信,这么许久了也不见那田雄回书,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接到陈文的书信,毛明山便率部掩护百姓撤退,只是他既不如陈文那般巧舌如簧,又没有大兰山老营的官吏们全力配合,只得强行将百姓带走。

本来自四明山镇出发时包括后营在内有接近四千人,一路下来,没有遭遇过大股清军,可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少了已近一半,就连后营的营兵也逃亡三分之一有余。这除了毛明山这支南下的队伍缺乏系统的管理外,和他此番强行征发百姓也有一定的关系。

陈文自大兰山出发,沿途又带走了不少百姓,抵达天台山时已经达到了**千人,毛明山抵达后,又带来了两千多人。

大兰山明军此番带出来一万余四明山百姓,这些人算是从永历四年清军围剿四明山抗清基地的刀口下救了出来,可是生计也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这些百姓都是人,没有饭吃会被饿死,他们此番逃亡无法携带多少余粮,甚至他们本就没有多少余粮可以携带,此间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粮食大多已经吃完,很多百姓每天都在寻找野地里的吃食以求果腹,如果不是大兰山老营在开粥场赈济,只怕饿死人的事情也未必不会发生。

虽然已经安排了一部分百姓开荒,又找天台山的明军统帅新昌伯俞国望要了些赞助,但是从老营带来的粮草还是在这样的赈济工作中不断的消耗着,甚至已经影响到了陈文新一轮的扩军计划。

大兰山明军已经没有根据地了,眼下寄居的天台山也开垦不出多少田地养活这些百姓。此间,陈文正在和王江研究对策,毕竟这样下去只会把这支幸存下来的明军余部彻底拖垮。可也就在这时,毛明山却来到了营帐,再度提出了营救王翊的问题。

“我等要不要再去跟鞑子联络一番,或者搞清楚王经略被关押的地点,也好营救。”

营救?

听到这个词,陈文不由得叹了口气。自从知道被徐磊那个漏网之鱼蒙骗后,陈文就发现他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他先前的计划是以田雄的爱将李荣来交换被俘的王翊,再加上李瑞鑫母亲和幼妹的问题,所以他才让徐磊去送信,也算是一举两得。可在继续南下的路上,却从李荣的口中得知了此人被俘的真相,于是乎陈文本来还在为此沾沾自喜的计划竟然直接把他套了进去。

陈文觉得哪怕用膝盖也能想清楚,王翊这般地位的大明官员,虽然不知道关在哪里,但清军肯定是要重兵把守的;徐磊回去后,李家母女也肯定是被监视,甚至是被秘密关押了起来。

陈文自问也丝毫不觉得他和他的手下们有《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能为,不只是劫囚车、大牢,甚至大闹东京汴梁城、私会宋徽宗小三儿、偷入皇宫那般神通广大,就算是带着几个军官去杭州他都不敢保证能活着进城。

如此一来,想要营救王翊,明军唯一的方法就是拿李荣这个身份接近的清军军官交换,而交换与否的主动权却还在田雄的手里;如果田雄同意交换,释放了李荣,徐磊就是必死无疑;徐磊一死,李家母女的下场也就不言而喻了……

用李荣去换王翊,李瑞鑫那边怎么办?

不用李荣去换王翊,王翊怎么办?

绕了一圈,陈文发现无论他怎么做都无法逃过良心的谴责。于是,在见到王江后,陈文便偷偷的把这其中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给了王江,试图从这个一向多谋的大兰山明军统帅王翊的副手口中得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案。

可是在王江听完这一切后,眼中在得知王翊没有殉国而浮现出的希望也随之破灭,此后也没有再去提及此事,而其他大兰山官吏怀疑徐磊可能死在路上以至于那份信没有送到,应该再次联系清军时,王江也只是以沉默面对。

耳听着毛明山的质问,他很清楚毛明山乃是王翊自小卒简拔至大帅的,此人对于王翊的忠诚并不是陈文这种出生在不讲究什么忠孝仁义的时代的现代人能够比拟的。

只是王翊的生死,他和王江已经无能为力了,可是这些救出来的百姓还得活下去,陈文便只得再次祭出了惯用的伎俩,以图将毛明山敷衍过去,好继续商议这些还有机会获得解决的问题。

“毛帅,是否用王经略来换回李荣,对于鞑子而言也是大事,哪会那么容易决定的。就算我等不再考虑交换一途,营救也是要先获知王经略被关押在何地啊,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决定下来啊?”

见陈文再次准备拿老招数敷衍于他,毛明山立刻勃然大怒。“陈将军,某前日问你,你是这般说法,昨日问你,你还是这般说法,今日问你,你又是这般说法,到底王经略你还打不打算救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即便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由王江来头疼,可是陈文却很清楚,永历四年的历史改变甚少,绝对不足以改变今年清军围攻舟山的计划,舟山一战明军虽然是输在了意外之上,但是这个意外却几乎不可能避免。

如此一来,今年便是陈文最后的机会,也是浙江抗清运动的最后机会,如果不能迅速占据一块根据地来发展壮大,那么就只剩下躲在深山里瑟瑟发抖和滚去福建投郑成功这两条路了。

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向清军占领区发动进攻,可若是因为出兵而导致百姓饿死在天台山,无论是出于个人的良知,还是和南塘营成军以来护卫百姓的宗旨,这都是陈文所无法接受的。眼下的局势已经让他心急如焚,哪有心思继续安抚毛明山的情绪?

“毛帅,末将再说一遍,换不换不是末将说了算,阁下若是有疑问应该去问田雄那狗贼。至于关押的地点,末将已经派人去查了,山高路远,末将不是神仙,算不出来什么时候能查出来。而且就算是查出来,如果情势不允许,末将也不会犯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去救人,王经略建立这支大兰山王师是为了收复失地,不是为了像梁山贼寇那般劫囚车!”

陈文拍案而起,与毛明山怒目相对,两人之间火药味十足,就连双方的亲兵都冲了进来,试图保护各自的将主。

眼见于此,王江连忙起身做和事老,把双方的亲兵轰出去后,左安抚陈文两句,右安抚毛明山两句,总算把陈文劝说得重新坐下。可是毛明山却一向是个火爆脾气,此间既然陈文已经表明了不会浪费精力去营救王翊,他转身就走,只是一句怒意满满的话语也随着走出房门的刹那传到了陈文和王江的耳中。

“你们不去救,某自己去救!”

“他愿意去就让他去,副宪无须理会。”

王江在听到毛明山的话时,本欲追出去劝阻的,可是陈文却一把将其拉了回来,也只得继续研究粮草的事情。

陈文和毛明山之间关系本是极好,在大兰山时不提,先后来到天台山后也是互相配合着才把百姓安顿好。只是王翊的被俘却导致了两人此次的冲突,其实如果陈文并非知道这段历史,他或许也会像毛明山那样去行险营救王翊,可也正是知道这些迫在眉睫的现实,他才只得将光复失地放在第一位,毕竟如果不去改变,未来数百年的苦难就会如他所知的那样到来,他所做的一切也就彻底白费了。

毛明山走后,陈文和王江商议了良久,也没有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用粮库中有限的粮草来平衡扩军和赈济这两件大兰山明军的当前大事。于是乎,陈文便只得转身告辞,回去处理先前交托孙钰帮忙调查的事务。

出了王江的居所,陈文直奔临时老营的库房而去。天台山的临时营地是从俞国望手中接手的,当年王翊被抚标营追杀,投靠俞国望时便在此扎营,渡过难关,此番俞国望便再度把这片营地交给王江和陈文,也算是一种传承。

只是长久以来极少修缮,整个营区显得颇为简陋,来到此地数个月,王江以着以工代赈的方式才将这片营区重新整修完毕。当然,有些事情,却绝不是整顿就可以不再出现那么简单的。

“孙主事,可查出是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胆敢贪墨军需和缴获了吗?”

看着军需官齐秀峰以及他身后的那群小吏、库丁,在数月前斩首褚素先后,陈文再度杀心大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