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文娱救世主 > 第150章 逆向思维

文娱救世主 第150章 逆向思维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5:33 来源:笔趣阁

国内互联网圈子里的行规,是c某o级别的高管离职,一般都要半年的交接期这个时间和法律规定没什么关系,完全是行业自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如果某高管非要按照国法一个月就离职,那么他的名声很容易在圈子里臭掉,渐渐的除非他一辈子只跳一次槽,否则将来很难有人敢用他。

而且这段交接期里,一般是没什么忙的,几乎算是半休假状态,让准备离职的人再冷静冷静想想清楚,而薪水则是全额照拿。

米国这边的行情,和国内不太一样,但总的路数是差不多的。

然而,扎克伯格并不是想跳槽,他是想自己出去单干创业。所以一来他不用害怕破坏了潜规则之后没人雇佣他的问题他这辈子都不需要别人雇佣他了;二来,创业这种事情是可以找白手套代持的,而且他要创业的方向、业务,肯定跟人人网/yy网不太一样,也不会直接用到他在yy网工作时获取的受保护技术。

所以总的来说,扎克伯格要走,是没人能挡得住的。

当天晚上顾诚因为倒时差,累了,跟扎克谈了个大概,就回酒店下榻休息。

第二天扎克去跟yy网的cpo自行交接,也不需要顾诚亲自过问。

他睡了个懒觉,起床后先想起给爱德华萨维林打了个电话,确认一下萨维林会不会跟扎克一样当白眼狼虽然萨维林并不是什么非常牛逼的人才,但毕竟也是顾诚留在哈佛系的一块招牌。

东海岸诸多大学都是有很深的门户之见的,顾诚不希望给人留下那种“当初哈佛系那些同学都被顾诚逼走了”的对外印象。

“我为什么要走?马克只是和我提到过一句,但是我没理他,他也没坚持骚扰。”接到顾诚的电话时,爱德华.萨维林的回答非常干脆,而且理所当然。

顺带着还在电话里主动谴责了一番扎克伯格的行径。

“谢了,既然你没那个想法,就继续好好干。”顾诚也不多说,随口安抚了几句。

萨维林挂电话之前,给顾诚说了最后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对了,马克似乎挖了其他两个同是哈佛计算机系的、提前批毕业的优秀应届生,还在学校里也拉拢了好几个同学,应该是要为他的新项目布局的。”

“可以想象,这没什么。”顾诚说着就挂了电话。

洗漱收拾完,在酒店吃了早饭,顾诚就让保镖们驱车去公司。一进门,他就直奔李莹的ceo办公室,也不敲门径直就走进去了。

“阿诚?今天不多休息一会儿么?”李莹看到顾诚的时候,笑得很温婉,起身拉了一下筒裙,亲自去espresso机器上给顾诚喷咖啡,“奶泡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多一点好了,不用搅太开。”顾诚往沙发上一坐,随口应承。

李莹把滚烫的咖啡放在茶几上,顾诚端起来吹了几口,才小口抿了一点:“前天我听你电话里说,扎克好几天之前就跟你提过要走的这事儿了?”

李莹捋了一下鬓发,双腿叠在一起换了个端庄的坐姿,若有所思地说:“是的,到今天将近一个星期了吧。”

顾诚直截了当地追问:“那更早之前,他有表现出异状么?你不至于在他开口之前什么蛛丝马迹都没发现?”

李莹想了想,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咖啡,才慢慢地说:“既然你都这么问了,我也不瞒你,我大概四五月份就觉得他有点心不在焉了吧。原先我怕你觉得我打小报告,在这儿以权谋私排斥异己,也就看在眼里,没敢说……”

顾诚拍拍李莹的肩膀,示意她不要多心:“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这么清楚了,难道我还信不过你么?有啥就直说。如果你能猜到马克走人后具体准备筹划什么项目,那才是帮了我的大忙。”

李莹受此鼓励,也不再藏着掖着。

她起身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另一侧,打开保险箱,拿出几份文件报告:

“既然你都这么说,我也不避嫌了。从四月底我就开始观察他了,也做了一些调研。马克的脑子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你有钱有势又先起步了一年半,同质化竞争肯定没戏,所以在此之前他一直隐忍。

三月份开始,他因为一个偶然的内部交流机会,拿到了一些报表,我认为他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研究年初yy和qq因为红包功能上的技术差异、导致yy用户量成功反超qq的案例的。”

李莹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等顾诚消化一下这些信息。

果然,顾诚立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你是说,他只是想抄袭一个带红包功能的聊天软件?或者说,至少是在im即时通讯领域做一个有更多优化的工具,而非从他最熟悉的sns社区产品为切入点?”

“我认为有可能会借鉴这个功能,但是没这么简单。米国人没有发红包的习惯,也不喜欢这种问候方式。有可能,他还从国内qq和yy的竞争中,领悟到了更多。”李莹中肯地分析道,也不把话说满。

“当然没这么简单,但是从im入手这个大方向,我认为至少有八成把握。”顾诚自说自话地下了一个结论。

很多对facebook发家史不了解的国人,往往喜欢把扎克的崛起跟国内马腾的崛起对标,认为这俩人是一路货,因为他们做的都是社交型的产品。

其实马腾哪配有资格对标扎克伯格,这俩人的生意细究起来差得太远。

国内要想对标扎克伯格的,起码得张一鸣才有这个资格。

马腾的qq,是im起家的,这玩意儿的重度垂直程度,比扎克伯格的sns社区产品要高得多。

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im即时通讯类产品,大多数用户只能挂一个,上了qq就不一定上别的,最多再挂个yy/阿狸旺旺。

本来就只是为了聊个天,还开一堆软件,烦。

而因为通讯的即时性,如果好友不在线,那么im工具就没意义了,发离线消息鬼知道什么时候看见,还不如多浪费几分钱发短信呢(05年有很多短信优惠套餐,包套餐的话平均不到4分钱一条短信)如此一来,某一个im工具发展壮大之后,天然会逼死其他im产品。

而sns社区虽然也和社交沾边,但没有那么强的重度垂直性。一个人可以既看朋友圈,也看渣浪微博,也刷油管看ins和facebook。相互之间只是争夺用户注意力时间,却不是斩尽杀绝的关系。

究其原因,就在于sns产品不要求“即时”微博/朋友圈里更新的内容,不是马上看见没关系,甚至摆在那里,两三天之后看见都行。

一旦可以错时,精力充沛的用户就能用好几个社区产品。

正如/yy贴吧不能逼死其他论坛,一个道理。

顾诚在米国这边,主打做的是sns社区产品,也就是yy网。

而yy聊天工具,虽然也跟着推,但是一年半下来,市场占有率并不好,至少没有yy网那么强。

究其原因,米国人民不缺im即时聊天工具,他们早已有msn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米国这边有无数廉价的移动通讯运营商提供的电话/短信/push信息服务。资费比华夏便宜得多,所以米国人民没养成天天挂im聊天工具的习惯,有急事儿打电话发短信都行。

qq或者yy,哪怕用户再多,如果不能逼着用户养成“常年挂在线上”的习惯,是毫无价值的。即使一个用户很铁杆,在yy上加了几百个好友,但打开的时候头像一片黑,都不在线,久而久之他也会养成“优先打电话/优先发短信”的用户习惯的。

说白了,华夏能成就一个支付宝,是因为国有银行太辣鸡,所以逼出了一个支付宝。

华夏能成就一个yy/qq,是因为国有运营商太辣鸡,所以逼出一个yy。

yy和qq的社交属性其实没那么强,只能算是“通讯”属性强,社交只是个添头。

米国没那么多金融和通讯国企,所以互联网支付和互联网通讯巨头也就找不到容易颠覆的弱智敌人来吊打。

现在扎克想要从im创业,显然是打算从顾诚优势相对较弱的空白市场下手。

“米国人已经有一个msn了,yy跟着yy网推广了这么久,用户体验比msn更加便捷,米国人照样懒得挂。扎克伯格想要做出一款强通讯关系的im软件,谈何容易?如果是你的话,你觉得你有把握在米国本土干掉msn么?”

顾诚理了一遍思路之后,抛出了这个问题。

李莹也觉得这个问题挺棘手:“我觉得我完全无法想象,怎么弄出一个新的聊天工具把msn和yy都挤下来。米国人不爱在电脑上挂网这一点,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只习惯一想到聊天就拿出手机。

除非扎克能弄出一款逮着谁就跟谁聊、不在乎好友是否在线的产品,才能把用户黏性拉住不过那样的话,就跟当年qq刚刚起步时没什么两样了。当初qq刚出现,不也是约泡用的么,逮着谁聊谁?”

“这确实是一个思路,但是yy和msn也可以逮着谁聊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