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565章:成竹在胸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565章:成竹在胸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大将军,末将最近仔细研究过前朝与高句丽的战事,发现他们他们彼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敌。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杨坚继承了北周政权的实力,篡位之后周边除了突厥没有一点像样的威胁。轻易灭了南陈一统后,唯一的劲敌突厥也在他们的策划下分裂,还让突厥尊为圣人可汗。可以说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开国皇帝有杨坚这般容易的。高句丽的实力并不强,杨坚又太过风顺,所以当初高句丽挑衅前朝的时候,杨坚毫不犹豫的就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征伐。从派遣的大将也可以看出杨坚根本没有将高句丽放在心上……”

诸将知道那一段历史的,无不点头赞同。

当时,隋文帝杨坚以汉王杨谅协高、王世积和大将周罗率三十万海陆大军攻打高句丽。杨谅固然是主帅,但三军之众,明显在高、王世积手上,只是依照惯例以王爷挂名而已,当初平陈杨广挂名主帅为一样。

高、王世积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高精明强干,攘外安内,荡平南陈,战功尤为彪炳;后者灭陈,定豫章、庐陵、浔阳也是战无不胜。但是他们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却是长驱直入,以水陆三十万大军齐头并进。结果水军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隋朝水军一抛锚休整,让高句丽的先遣部队袭击。水路统帅周罗先前已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让高句丽击溃。而高、王世积过于深入腹地,导致陷入日后李世民一样的悲剧,关键的要塞攻克不下,大军让高句丽彻底拖住。因为过于深入腹地,以致战线拉长,粮草供应不上,直接导致三十万大军溃败,九成的兵马遗留在了高句丽土地上。

平心而论,若不是大意小觑了高句丽,以高、王世积的军事水准,就算拿不下高句丽,也当如李世民后来一样取得丰厚的战果后从容而退,便是因为以往兵力雄厚,能够以石击卵,大意轻敌,结果让卵打裂了石头。

“至于杨广数次百万大军伐高句丽……嘿嘿,那就是笑话!”薛仁贵撇了撇嘴,“他们都小觑了高句丽,或许高句丽不强,可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而且很会利用这种优势,绝对不是小觑的对象。稳才是对付高句丽的最好打法。”

平民出身的薛仁贵近来像海绵一样吸引着各种知识,他的进步有目共睹,再加历经也可以像苏定方、张士贵那般独当一面了。

秦风赞叹,不愧是未来的白袍总管、大唐的定海神针,他与秦风有着相同的看法。这个这些能够排的上名号的将军,果真是没有一庸才。

高句丽与突厥的性质正好相反,打高句丽求的是快,出其不意的快,而打高句丽则求稳,一步一个脚印,不给擅于防守反击的他们反击的机会,然后在寻求决战的机会。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想做好具体一个方面,就得从全局出发。高句丽的整体形势,大家了解于胸,即便有什么突发的事件,也知如何去化解于无形。不过,我们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国内城的乙支文德,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就是去行刺。当然,行刺对于我与玄冰而言,易如反掌耳。如果仅仅是刺杀乙支文德不需劳师动众。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我们还要达另外两个重要的目的:第一、练兵,练特种作战之战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家辛辛苦苦了三个月,播洒了无数汗水,就看今朝了;第二、则是重中之重,那就是把国内城搅乱,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甚至把国内城夺下来,经过短暂的占据再行放弃。以此逼迫走投无路误以为是渊氏出手的荣留王高建武向我大唐求助,一旦高建武求助,那么,我们就可以堂堂正正的踏入高句丽的腹心地带,为收复故土、一统半岛奠定基础。嘿嘿,请神容易送神难,当主动权在我大唐手中,走与不走就由不得他了。”

程处默、薛仁贵、楚怀忠、侯忠、王浩凯、仇蛮、侯亮等将不禁大笑了起来。

秦风伸手一压,议事厅顿时鸦雀无声,他满意一笑道:“然而我们道路还很漫长。也不能高兴的太早……虽然这其中杨广确实是卖了蠢,却也可看出辽东的确不好打。对于如何行事,诸位可有什么看法?”他知道有楚怀忠、侯忠、王浩凯、仇蛮、侯亮这些高句丽通在,程处默、薛仁贵就算有看法也不会说,便望向了五人道:“楚将军、侯先生、王将军,你们在这地方那么多年,我想想听一听你们的看法意见。”

楚怀忠哈哈一笑:“大将军,末将是个大老粗,让末将上阵杀敌还有两下子,出谋划策就不是我之所长了,末将也没有什么别的看法。我们能走到今天,侯老弟是最大的功臣,还是让侯老弟说吧,他最清楚国内城的情况了。”

侯忠向来是他们的智囊,此刻站出来道:“国内城是高句丽陪都,其易守难攻的原因有三:第一、高句丽经营两百多年,前后二十余次大修,城池之坚固,毫不逊于堡垒要塞。第二、国内城北有辽东、新城、安市等坚城为屏障,而辽东、新城、安市三城互为崎角之势,彼此能够相互支援,相互袭扰。若我大唐大军入境,不先攻克辽东、新城、安市,将无力围困国内城;国内城南有辽水(鸭绿江)为天然护城河,南方想要北上,也是困难重重,第三、国内城挽扼深入高句丽腹地的要道,拿不下国内城,大军就无法深入,相反他们却能够自由出入,将兵马从后方送来,无限支持。便是因为这三点,当年高句丽方能面对六十万大军的日夜强攻而多日不倒,就算暂时支撑不住,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

“所以……”他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斩钉截铁的道:“我大唐若是要出征高句丽,这三大团难必须克服!”

程处默一脸的郁闷,叫喝道:“侯先生,说什么混话呢!怎么将高句丽说的这么难打,你究竟是哪一边的人?”

大家禁不住哈哈一笑,便是侯忠也忍不住莞尔。

秦风瞪了他一眼,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知道了人家的优点,破起来也又有何难?”

在众目睽睽之下,秦风气宇轩昂地指点高句丽,大有指点江山的气概:“国内城在百年前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迁都平壤城后低位固然有所下降也是高句丽的陪都。所谓城垣高耸、地形险要,在某些时候却会成为他们致命的破绽,也正因为有着诸多天险,使得国内城长期无战事,无战事他们就会掉以轻心。”

理会了秦风之意的侯忠眼睛一亮,“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就是所谓的福祸相依了。”

秦风点头笑道:“正是如此了,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攻取国内城确实很难,但在全无防备的情况下,下一城并不是难事。”

“想要以少胜多,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与国内城相比,我们拥有三大优势。”

“第一……”秦风竖起一根指头道:“国内城是高句丽为数不多的商业都会,每日出入城的人数以上千上万来计。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带着兵器潜入城中,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这一点,通过我们近期潜入的近千人可以证明。”

“第二……”秦风伸出第二根指头摇了摇道:“国内城位于高句丽的腹心,四面八方都有险要的关城护航,可以说完全受不到外力的威胁。防守必然松懈,城中的兵马大多都在各自军营中训练,不参加防守。你们想万余大军分别分为巡逻的、守城门的、守将军府的、在军营训练的,他们分成数波,短时间内如何能够集聚的起来?只要我们用兵神速,打的狠打的猛,还能占据兵力上的优势。”

“第三……有心算无心,将是三军魂!我们可以抓着对方将军不再军营的时候,先以斩首行动,在行夺城。如此对方兵力最为集结能够与我们一战的军营力量,将会混乱,大幅度的消弱他们的战斗力。”

“有这三大优势,我们拿下国内城并非夸谈。反之就算我们行动失败,也能因为对方准备不足而从容退去,不会全军覆没。”秦风每说一点,竖起一根手指,说道最后将拳头一握,道:“如果这样还是失败,那也只能放弃了。做了应该做的,尽力了,不成功也无可奈何。”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优势。”侯忠补充道:“据我们的情报人员称,高建武的能征善战之将士要么分布在辽东、安市、新城防我大唐,要么就分布在辽水一带,城里虽有两万士兵,可绝大多数是由普通百姓临时补充而来的新兵而已,他们不经训练,一旦城中混乱,这些人不弃卸投降都不错了,还指望他们拼命守城、夺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我同意!”薛仁贵道:“怎么大胆的计划,连我们自己的料想不到,高句丽岂能防备。待我们拿下国内城,就等着看他哭吧。对了,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人散布谣言,说渊氏正在谋划着渡江之战,也许能够让他们从国内城调走一些兵马,消弱国内城的力量。”

“侯先生,散布谣言之人就交与你了。”

“喏!”

秦风笑道:“除了散布这个谣言,我们还有文章可做,就说渊氏与大唐已经达成了秘密协议,在渊氏出兵时,我大唐将全力攻击辽东、新城、安市中的某一城。与此同时,让罗通领幽州边军囤于边境,摆出一副攻打三城的模样。任他乙支文德老奸巨滑,也不敢听而任之。”

“大妙!”侯忠拍案叫绝。

秦风接着说道:“侯先生,让国内城的兄弟依计照办,同时,安排咱们的人做好分批潜入国内城的准备。李穆你立即返回幽州,告诉罗通,让他立刻配合我们的行动。”

待侯忠离开,余人又商定了各部负责的主将,也约定了举事的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