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558章:高宝藏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558章:高宝藏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说完了北高句丽的势力,不得不提以渊氏为主的南高句丽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渊大祚为首的渊氏起事时,以雷霆手段的打败了高建武的皇室军队,并将高建功一路追杀到了国内城,同时,把支持高建武的大臣们诛杀殆尽,然后立高建武的侄子高宝藏为王,彻底改变了高句丽的局面。

高宝藏不过是一个傀儡,渊氏一族凭借渊子游当年打下来的政治基础,成功掌控了高句丽的大权。

渊大祚干略中庸,一切大小事情由渊盖苏文做主。

渊盖苏文年纪不高,却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性子格外激进。一面与大唐交好,可是为了得到民众与军队的支持,一面却又不断严厉回绝了李世民的要求,不但不同意拆除京观,而且还在高宝藏即位的那一天在京观大势庆祝,硬生生的扇了李世民一个耳光。渊氏的强硬,也确实得到了大力高句丽民众的支持,使得他们谋反之后的恶名得到了缓解,并一步步的取代了高氏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局势稳定之后,经验老道的渊盖苏文思前想后,与渊大祚商议之后,他在朝会上力排众议,停止了咄咄逼人的态势,与高建武为首的北高句丽达到了暂时和解的协议。

渊盖苏文心知渊氏与大唐是撕破了脸面,已经没有和谈的余地,如果他把高建武歼灭,那么,统一的高句丽就会直面大唐王朝这个宠然大物的威胁了,到时候,一个残废的高句丽又如何是大唐的对手?所以,与其歼灭高建武,还不如让高建武成为渊氏与大唐的缓冲区,让高建武去吸引大唐的怒火呢,等双方打得精疲力尽时,再收拾残局亦不为晚。与此同时,渊氏与百济亦达成了共进退、分新罗的联盟协定。

至于新罗国国王是一个叫金白净号称真平王的家伙,此人颇有能耐,对于中原文化推崇备至,以中原的官僚制度为基,完善各种新罗官制,是一个亲近中原的国家,对于中原的商人奉若上宾。

高句丽与新罗的关系并不算和睦,边境摩擦不断。尤其是对于太白山资源的争夺,更是常常走火。不过因为实力相当,双方刻意克制,也没有大规模的战斗。

而渊氏、百济这么一个**裸的灭国的联盟一成立,新罗上下顿时坐立不安、压力倍增,全国都笼罩在阴云密布之中。

新罗与高句丽交战时,一直处于下风,现在再加上一个与新罗实力相当的百济,孰胜孰负一眼可知。

就在新罗如临大敌、往边界调兵遣将时,在高句丽平壤城进行一场针对新罗的密会正在秘密开启。

高句丽、百济、倭奴三国使者聚在了一处。

倭奴与百济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跟高句丽并没有多余的往来,不过百济为了对付新罗曾与高句丽暗中合谋,签订了攻守联盟。

百济武王扶余璋论自身的能力,并不出众,很是一般,但他有个长处脸皮厚嘴巴能说,外交能力超一流。

因为秦风的关系,大唐对于科技掌控得极其严厉,这些年来,倭奴、百济的科技处于原地踏步的境界,这也使得这三国正在发展的形势极为严峻。

面对这种恶劣的情况,倭奴、百济泪眼汪汪的相互怀抱取暖他们拿大唐无可奈何,却对于新罗这个亲唐的小国,怀着深深的痛恨,因为新罗的亲唐政策使得他们很容易得到一些倭奴、百济梦想已久而不得的东西,他们羡慕妒忌恨之下,一致决定先拿大唐的这条狗来出气,然后积蓄力量伺机寻找大唐的麻烦。

他们在相互盟约的时候,一致将目光看向了高句丽,意图将主事的渊氏拉下水,渊氏与大唐关系破裂,在百济与倭奴看来,缔结盟约是水到渠成之事

“见过高句丽新王”

高句丽新主高宝藏,荣留王侄子,荣留王狼狈逃窜之后,被立为高句丽王位!当然,所谓的新主,不过是渊氏的傀儡罢了

扶余璋作揖行礼,恭恭敬敬很是客气。

扶余璋身旁的大和国使者苏我仓麻吕却是一身傲气,只是象征似地表达了一下善意,并没有行礼。

高宝藏不悦之色一闪而过,可是他很快便让渊太祚给轰走了。

“陛下身体不适,不若先回宫休息。这种小事交与下臣处理即可。”

高宝藏其人,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高宝藏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只可惜,在艺术上他是高才,可是在政务方面却目不识丁,也正因为性情懒散、懦弱,才被渊氏推上了王位,成为渊氏谋取利益的工具。

可正所谓泥人都有三分土气,况乎是锦衣玉食的高宝藏?渊大祚的话让他十分的难堪,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了起来。

“陛下脸色这般难看,身体可有不适之处?”就在高宝藏想着如何回答的时候,殿外传来了渊盖苏文的声音。

听到这个可怕的声音,高宝藏一把推开了案几,一头钻到了下面,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渊大祚、扶余璋尚且能够忍住笑容,可是苏我仓麻吕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放肆的大笑着。

“陛下呢?”与扶余璋、苏我仓麻吕见过了礼,渊盖苏文诧异的问。

高宝藏突然面色惨白,身子不自觉的缩了缩,眼中闪着惊惧之色,懦弱的抱着案几的一条腿,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粗暴的男人在早朝的时候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走进大殿的情形。

那是一个打算逃往北高句丽的忠于高氏的大臣,渊盖苏文杀鸡儆猴的做法,不仅儆了猴,还吓坏了不满十五岁的娃儿,令他有了一种渊盖苏文恐惧症。听到“渊盖苏文”这四个字就忍不住为之颤栗。

渊盖苏文看着发抖的高宝藏,心里不屑的想:“这样的人,如何配得上至高无上的王位!”不过,也终究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渊氏还需要高宝藏充当令箭,好言安抚一番,高宝藏顶着湿漉漉的裤子逃也似的离开了大殿。

殿中四人又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大笑。

殿外的高宝藏面红耳赤,他咬了咬牙,飞也似的离开了这个让他充满耻辱的地方。

通过这段生不如死、极尽羞辱般的生活。登基时的意气风发早已如坐针毡取代了。逃回了后宫,高宝藏匆匆脱了衣服,躺倒在浴池里默默的想着心事:要是王叔还在就好了。以前虽说无权无势,可日子也是逍遥快活,可现在……唉,一言难尽。眼下的这种非人待遇,也让高宝藏念起荣留王高建武的好来。

高建武也算是一个有为之君,只是生不逢时正好生在了权臣当政的时代,虽然掌握着高句丽的行政权力,然而军权却至始至终都握在渊大祚手中。

为了对付渊大祚,高建武一改高句丽敌视中原朝的作风,竭力与唐朝修好。

中原与高句丽的敌视在于隋朝与高句丽婴阳王之间,隋朝因三次举兵征伐高句丽而使国内生变,群起反叛,最终导致王朝易主,纠葛的仇敌婴阳王也病死退出历史舞台。双方的仇恨不能说就此消除,但彼此都饱受战争之苦,意图竭力发展,双方也存着暂放恩怨的心思。

比起蒸蒸日上的李唐,高句丽明显要凄惨一些。环境越是如此恶劣,越离不开依附大唐。作为后继者。高建武当务之急是整顿国内问题,巩固政权稳定。不愿将战争的阴霾继续延续下去。在唐朝击败突厥的时候。他意识到这是一个修复双边关系的机会,于是派出了使者道贺,向李唐表示愿意臣服,尊大唐为宗主国,竭尽全力的弥合与中原新王朝的裂痕。

为了表现自己的求和之心,在那一年三次派遣使臣向唐朝献贡。

李世民感念隋朝末年因攻打高句丽,而死在高句丽的汉人士兵,写信给高建武彼此约定将因故留在唐朝的高句丽人护送他们回国,隋朝因故留在高句丽的也请让他们回国。高建武为了配合李世民。搜寻全部留东北的亡命汉人,将他们交给有关官吏,以宾客之礼护送他们回唐朝,前后将近一万人。

高建武因此关系,亲唐之心还是极为坚持的。在位之时,他多次拒绝与百济、倭奴立下盟约。可正因为他的选择,令野心勃勃的渊氏极度不满,当他以期削弱渊氏军权时,由于做事不密,让渊氏先一步得知,不但灭不了渊氏,而自己也差点死在了皇宫之中。

以前,书生意气的高宝藏对高建武也极为不满,可是当他自己处在高建武当初的位子时,才知道高建武是何等的英明,渊氏是何其之可恶。

“既然你们不义,就别怪我无情了。不就是死吗?早死与晚死又有何区别。”高宝藏想着心事,面上一片狰狞、疯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