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502章:侯君集(二)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502章:侯君集(二)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朝堂里,各种迂腐的声音几乎把太极殿给淹没了,此时,房玄龄站了出来,高声道:“幽州大总管不是古之州牧,也不可能是古之州牧,理由有二:一、秦大将军担任幽州大总管是暂时的,是担任吏部尚书前的历练与考验,陛下给他三年时间,不管合不合格都将回京听用,如果他将民生凋敝的幽州治理成朔方、庆州那般繁荣,则证明他有本事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反之,则继续当他的将军,三年时间,又能做得了什么?”

“二、高句丽狼子野心,世世代代有南侵中原之志,此次内讧是高建武与渊大祚真的决裂,还是唱双簧来欺骗大唐,谁也不好早下定论,若我们放松了警惕,高句丽一举入侵幽州,我大唐让对方打个措手不及,到时,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呢?诸位大人,若高句丽进军幽州,我大唐打还是不打呢?说打吧,可大唐国库空虚,钱粮无法支撑一场大战,前朝是怎么失败的?是高句丽占据着天时、地利上的优势,硬生生把数百万大军给耗死的,杨广有文帝之雄厚根基尚且让其耗死,我大唐底子薄,若与其干耗下去,损失不可估量。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诸位大人别望了,我大唐周边除了高句丽,还有吐谷浑、百济等等敌视大唐之国,他们是光脚不怕穿鞋,他们本就不怎么样,打着消耗战,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何况他们是占据主动的一方,想什么时候来攻,就什么时候来攻。耗,大唐也不是耗不过。只是这一耗就是一次持久战,足以让大唐的经济走向下坡路。不打也不行,若我们面对高句丽这个跳梁小丑的挑衅,而无动于衷,草原各族、西域诸国将如何看我大唐?不用说,结果就是威严扫地。陛下任命秦大将军担任幽州大总管合情合理,首先秦大将军在北地之威望无人能敌,人人畏之如虎,有他坐镇边境,高句丽将不敢有丝毫异动,诸位大人,这是一举两得之事,大家没理由反对。”

战事一旦挑起,打与不打各有各的优点弊端,耗,考验的是彼此之间的耐心耐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没有一方能够获得好处。打则简单实在,快刀斩乱麻,然而也是最危险的。不稳定是因素太多太多,万一失利将会把大唐推入一个万分危急的绝地,很有可能就走上杨广昔年的道路。

这也是保守与激进的选择。

惜字如金的杜如晦这时也说道:“若高句丽真的进军,我大唐为了威慑天下,为了刚刚重启的丝绸之路的安宁,结果将是不得不打,而且拖不得。慢不得,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举功成。将损失减值至最小,将利益获得最大。可高句丽地势险恶、气候恶劣,再加上战场瞬息万变,谁敢保证自己在大胜的前提下,还能将战争时间缩得最短呢?故而,此战能避免尽量避免。秦风担任幽州大总管,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况且,他治理地方的手段大家又不是不知道,那是前无先例的治国良策,除了他,又有谁能做得更加完善?”

杜如晦作为大唐杰出的顶级谋士。对于大唐的库存经济,比之李世民还更要清楚。

李世民与杜如晦深交十余载,对于他话中的意思,了然于心,听明白杜断这一席话饱含的意义。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杜如晦最大的能力优点便在于总能在第一时间整理清楚错综复杂的关系,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找到理智的应对方法。

房玄龄之言引起了迂腐、主和派的共鸣,同时也让大家放心,秦风这个权力过大的大总管只担任三年时间而已,三年时间,以秦风之力,在一个地广人稀、民生凋敝的幽州,他又能闹出什么事来?

而杜如晦,则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秦风去幽州就是将可能燃起的战争之火扑灭!

长孙无忌低沉的道:“正如房杜二相说得,我大唐目前不宜再战,战,必须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胜得漂漂亮亮的,不然就是败了,败了,就没有威慑天下威信。且不说西域其他国度,单说我们的近邻吐谷浑,就野心颇大,当年选择至大唐扬威,有几分不将大唐放在眼里的态度。吐谷浑所在之处,位于西域门户,他们挽扼丝绸之路要道,时常威胁我河西走廊安全。吐谷浑对大唐并不恭敬,将会是丝绸之路上的毒瘤,终有一天会眼红丝绸之路给我大唐带来的丰厚回报,终将明里暗里给大唐使绊子。丝绸之路对我大唐极为重要,即将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何况要发展西域,必先将西域的门户掌控在手。一旦大唐与高句丽交战,一旦陷入了战争之泥淖,吐谷浑必将配合高句丽,攻我大唐之西南、西北要地。届时,我大唐将两面作战,实不利大唐之安稳,短时间内能不战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借秦大将军之威名威慑高句丽是再好不过之事了。”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更是深知李世民决心已下,多说无益。

朝堂内鸦雀无声,李世民原地站了起来,锵锵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朕意已定,此事无须再议!”

众臣凛然,李世民这话的语气以不容他人质疑,于志宁和褚遂良、孔颖达等人对视一眼,默然苦笑。

这时,侯君集急切的大步走出,高声道:“陛下,臣愿意前往西南,坐镇边疆,防备吐谷浑入侵大唐,若其来犯,臣必将扬我大唐之军威,让吐谷浑有去无回。”

李靖由兵部尚书升为司空,以他的功绩理所当然。侯君集眼见李绩后来居上,由十二卫大将军升为兵部尚书,成为大唐军方第一人,侯君集的妒忌简直达到了顶峰。眼下天下太平,大唐短时间内无战事,这也意味着他很难遇到立功的机会。

他可以容忍李靖超越自己,但绝不能容忍秦风与李绩。

秦风、李绩因为破突厥而威震天下,声望、功绩已经盖过了他这位“老人”。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是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向李世民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才是军方第一人。

侯君集野心极大,他善于经营,这么多年来,也可谓是人脉深厚,他做这些准备,都是为了以后登上相位而准备的,他相信自己一旦拥有在外带兵的机会,就不怕没有功劳,吐谷浑有没有不轨之心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话里听出了两国必有一战之事,吐谷浑不出兵,他有的是手段让吐谷浑兴兵作乱。

侯君集贪恋权位,同时,他又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看来的是**裸的功勋,至于大唐能不能在短时间里打仗,国库能不能支撑一场战争,他根本就不会去考虑。

李世民也深有感触,想着侯君集的话,亦是一阵头疼。

侯君集瞧着李世民复杂的表情,心中暗暗高兴。

“侯爱卿中心可鉴,不过,有张亮这位沙场宿将坐镇,吐谷浑断然无法入侵。”李世民带些君王的霸道,以及对于大唐军事人才、布局的绝对自信。

众人退下之后,李世民犹豫了许久,心中琢磨不定。

独自一人,愁思深夜,李世民心中始终有些顾忌,不知如何安排,对外叫道:“来人,摆驾,去司空府。”

当前已是凌晨时分,李靖年纪渐长,早已入睡。得知李世民深夜到来,门房也不敢马虎,直接将李靖从睡梦中叫醒过来。

李靖匆匆忙忙的换上衣装来到了客厅拜见。

见李靖脸上倦意由在,李世民有些过意不去,“深夜造访,打扰爱卿好梦了。”他上前几步将李靖扶起道:“爱卿,君集今天的话你也听到了,卿对此有何看法?”

李靖想了想回答道:“不好说!”

“为何?”李世民真正头疼的地方就在于此,对于侯君集这位心腹的安排。

李靖道:“以侯大将军的能力,即便统帅三军,剿灭吐谷浑也绝无问题。可还是那一句话,我大唐不能战。不知陛下可记得,臣曾经说过:侯大将军是双刃剑,伤人的同时有可能会伤及自己。侯大将军性子颇为好强,不甘于人后。此刻,已生起争比之念,臣担心他立功心切,到了边境,将吐谷浑给逼反了可不好,吐谷浑亦是西域一霸,实力并不弱,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长叹道:“爱卿所虑不无道理,朕知道了……唉!君集的为人与表现,太让朕失望了。”

以前,李世民无人比对,觉得作为自己人的侯君集有着前途无量,不但能够为他开疆扩土,在年岁上不出意外还能托孤辅佐下一代。然而秦风的意外崛起。让李世民有了鲜明的对比,发现身为自己人的侯君集在很多地方,远远比不上同样身为自己人的秦风……

侯君集的请命,他犹豫过。

但是侯君集的性格,让他很不放心,这边境之事,关系国家,尤其是当前的大唐,实在无力言战了。

一个人能力出众,并不意味着战无不胜,并不意味着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历史上因为性格原因,惨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就算是能征善战的名将,亦不例外。也是因此,他犹豫不决,直到发现李靖的感觉与他一致,方才决定下来。

翌日早朝,李世民否决了侯君集的请命。

当他见侯君集一脸懊恼、嫉恨、恼怒、不满的模样,暗叹之余也觉得李靖对他的评价毫无差错,并不夸大其辞之处。心想:还是看观察一阵吧!希望君集早日醒悟,发觉自己与秦风、李绩等人的差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