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488章:皇帝教子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488章:皇帝教子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乾儿,此事关系重大,绝不能让任何人知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若是泄漏只言片语,我大唐就会声誉扫地,到时,谁愿意与大唐结盟?”李世民神色一片肃然,他十分郑重的叮嘱着李承乾。

李承乾点了点头,过了半晌道:“大舅也不能说?”

“不能!”李世民毫不犹豫道:“知道的多一人,就多一分泄漏的风险。”

“喏!”李承乾微微一凛,通过李世民这话,他发现自己的父皇似乎对长孙无忌已不像以前那么言听计从了。同时,李承乾也发现长孙无忌好像也变了,他不像以前那般全力支持自己了。这似乎从自己与秦风走近的时候开始的。

“你别多想。”李世拍拍李承乾的肩膀,笑了一笑:“你也下去吧,明天,你代朕宴请各国使节!这天下终归交给你,多锻炼锻炼一下自己的能耐。”

“喏!”李世民这番话,李承乾本应当是狂喜的,可是他此刻却只觉得沉甸甸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讷讷道:“父皇,儿臣,儿臣……”

“怎么了?”李世民问。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道:“儿臣怕做得不好,有负父皇厚望。”

李世民道:“你这太子做得比朕所期望的强了很多很多,父皇相信乾儿做得比父皇还要好,你不要有压力,也不用担心。皇帝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犯错不要紧,最怕的是一错再错,为了防止一错再错,所以你要听大臣们的谏言,从中分析谁对谁错。作为一个君王,必须公私分明,绝对不能因私废公,实话与你说,从私人感情来说朕非常不喜欢魏征,可是从国家大事上而言,朕却非常需要魏征这样的人,这种人说话很难听,可他的出发点是对的,所以一个人可以无才无德,却不能没有容人之量,也不能没有识人之明,这一点你要切记在心。”

“乾儿,以后,你千万不能恨那些扫你面子的人,即使他说的有多难听,他都是为了你好,为了让你纠正错误,所以你不应该恨他,反而因该感激才是!只有这般刚直不畏强权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依赖的臂膀,才是真正为大唐着想的人才。所以,所以,父皇对魏征只有赞赏而没有任何的怨恨。一个敢指出你错误的人,比一个奉承你的人,更加难得百倍。你若做不到这一点,你便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语重心长的话,让李承乾激动如泉涌、双目噙泪,他半晌也说不话来,只是重重的点头。过了一会儿,才道:“儿臣记住了父皇的话!儿臣告退。”

“乾儿,于志宁这老家伙如何?”望着李承乾的背影,李世民突然问了一句。

老家伙?

“这老……”茫然不知所措的李承乾本想也跟着叫“老家伙”,但是一回首,见李世民眉毛都竖了起来,赶忙改口:“于先生与孔老先生一样是宇内知名的大儒,经学方面鲜有匹敌。”

“妇人之见!”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话不屑一顾,反而对他说道:“乾儿,那老家伙学问是有,若论经论道确实鲜有人比得上他。但他过于迂腐死板,不知变通,将圣人之言,视为无上真理。这个老家伙把圣人之言当成了圣旨一般,一旦别人有所疑义,他就跳出来争辩高下。还是你妹夫说得好,圣人之言是对的,可时代在进步,后人面临的人与事与圣人活着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一样,墨守陈规毫无益处。具体的问题当视具体的情况去分析,绝对不能一概而论,要不然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的下场,最终将惨败而亡。乾儿你可学他的文化知识,但决不能学他的为人处事,于国无利,于己有害。”

李世民这话可说到李承乾心坎里去了。

昨天于志宁、孔颖达教他君子的处事之道,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当以义为先,只有小人才处处重利。说了一大通的典故,听得李承乾耳朵都生茧了。

李承乾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深知若用于志宁、孔颖达这番道理治国,人人都去当君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以想象,大唐王朝不要十年,必然衰败。只不过,对方是知名的大儒,又是李世民给他安排的老师,故而虽说不耐,却也不得不学。使得他痛苦至极。李世民现在这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觉得乌压压的天空一下子就变成了朗朗乾坤。

“父皇这话说的好,儿臣也觉得儒家学说不是不好,但任何东西不能盲目,一但盲目就会适得其反。儿臣一向认为,学问学问就是边学问,选择性去学,带着疑问去学才是上上之道。要是全盘接受了他们的理论,儿臣恐怕要变成伯乐的儿子,误把癞蛤蟆当成千里马了。”

“乾儿竟有如此见地?”李承乾兴奋的连胡子都抖了起来。

李承乾这番话说的,便是李世民也点头赞许道:“你以后不用顾虑朕的想法,以后但凡有所疑义,你便用实实在在的例子与他们分辨,不要闷在心头,他们是真心做学问的人,你别看他们为人刻板,可一旦你说得有道理,一旦让他们哑口无言,他们不但不会责怪于你,反而觉得你有才华。秦风屡屡顶撞孔颖达,可孔颖达为何一直对秦风赞不绝口?原因就是秦风用各种实在的东西让他无话可说。你也可以这么做,只有如此你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当然,前提是你要有真才实学,要说得有道理。要不然,朕也不会护着你的。”

“喏!”李承乾兴奋若狂,很多次,他想要争辩的话都到了嘴边,可生怕李世民不高兴,只有强忍着,现在有李世民给他撑腰,他不再害怕,一刹那,闷闷的李承乾变得神采飞扬了起来。

………………

李承乾走后不大一会儿功夫,长孙皇后悠然而至。

“来得正好,朕有一个好事与你分享分享。”哼着小曲的李世民双眼一亮,他一下子跳将起来,拉着长孙皇后的手,得意洋洋的向她说了刚刚教导李承乾一事。

长孙皇后哭笑不得道:“陛下,臣妾知道你为乾儿着想,可先生们知道了会怎么想?外人会怎么想?他们会怎么认为呢?他们会说是陛下的纵容,乾儿才会如此无理,这对皇上,对于乾儿都不好!”

李世民也知长孙皇后说的在理,但心底却觉得自己君王的威风受到了藐视,怒道:“乾儿是朕的儿子,怎么教朕说了算,谁敢叽叽歪歪的乱嚼口舌,朕砍了他的脑袋。”

与秦风处久了,一些后现代、非主流的词汇,李世民是信手拈来。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有些不悦,嘟嘟哝哝的,多年的夫妻,哪里不知道自己丈夫心底再想什么,在私下里,尤其是在她的面前,这位一统天下的帝王经常做一些孩子气的事情。就比如说吧,在朝堂上受到了魏征的委屈,这火憋在心底,无法发泄,就会跑到她这里来,报怨道:“朕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其实李世民若是真的对魏征动了杀心,以他的手段,以魏征的性格,以魏征那多达上百次的触犯龙颜,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掉的。

李世民没有杀他,而是跑到长孙皇后这里来生闷气,叫囔着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这跟小孩子受到了委屈,跑到最亲近的人哪里倾诉有什么两样,李世民还真的会杀魏征不成?

长孙皇后也知李世民仅仅只是说说,也不在意,只是正色道:“陛下,咱们说真的,你这么教乾儿,会不会对他有影响?”

李世民摇头,如数家珍的一口气连说道:“一点都不会,即便是有影响也是好的一面。大唐需要一个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储君,而不是学问宗师,陈叔宝的学问不好吗?好,很好。书法、绘画更是了得,如果他不是皇帝,定然是一个不错的诗人,可他是皇帝,皇帝就是一国之大管理,就应该处理天下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乱七八糟的杂事,可他却以当诗人的情怀来对待他的国家,他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陈朝自此而灭。再有三国时期的曹植,水彩斐然、满腹经纶,一肚子的锦绣文章,可雄才伟略的曹操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上,为何选择了曹丕,而不是曹植呢?”

“天下需要的是关注民间疾苦、爱民如子的皇帝,而不是一个诗人。”长孙皇后不假思索的说着。

李世民点头道:“前车之鉴,尤在眼前,朕不得不妨。”说到这里,李世民禁不住笑了起来:“朕非常看好这对舅郎,风儿,这小子真了不起,他灵光一闪就是各种馊主意,也预示着大唐的敌人将要遭殃。朕都不得不佩服,都不知他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朕,真恨不能掏空他的各种鬼点子。别人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乾儿跟了他一段时间,受他影响颇深,这是好现象,一个储君就该有自己的想法,以前,乾儿虽然也做得好,可朕不太满意,因为以前的他太过拘谨,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了。现在,越来越有储君的气度了。”

长孙皇后知道秦风是如何的善待长乐公主的,对于自己这个女婿是越来喜欢,她抿嘴轻笑道:“风儿确实了不起,乾儿与他为友,是好事。以后他们一起,定然成就一番美谈。”

“风儿嘛,什么都好,就是太懒了。”李世民笑了一笑,道:“他是属驴的,你抽他一鞭他才走一步,你不管不问他就站着不动了。这混小子才华出众,能想别人所不能想,做别人所不敢做,胆子大得出奇。不过,朕最欣赏的恰恰是他的这一份懒散。”

“哦?”长孙皇后有些不解。

“须知才华无双的人,自古以来多不数胜。可有的人自视甚高,最终害人害己。”李世民笑了一笑道:“受那没出息的小子影响,朕忽然发现这皇帝还真是一件苦差事。等天下稳定,等乾儿可以独当一面,朕就把这天下交给乾儿来管理得了。朕这大半辈子好像还真没有为自己好好的活过一回呢。”

青少年时,为了家族的兴旺而学习;大了为隋朝,之后是为了争夺天下,现在,更是为了天下万民。他思细一回,好像自己还有很多梦想没有达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