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461章:新的一页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461章:新的一页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东突厥,随着这一跪,已经彻底化作史之尘烟而烟消云散。

突厥废了!突厥完蛋了!

这几乎是所有在场的大唐将士、百姓的心声。

处理完了突厥遗事。

还有义成公主、赵德言这类人物。对于他们,秦风并没有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以免得尴尬,让结局有所遗憾。

押解着义成公主等人回到了都督府,秦风把审问权退还给了李靖。

还不待李靖说话,义成公主突然开口了:“李靖,你曾经是大隋的将领,也曾经是本公主的臣属,本公主不说别的,如果你还念及一丝丝的君臣之宜,你还有一丝丝良心,那就把本公主杀了,本公主自大隋灭亡后就决定终身不回中土,也不会成为李世民的俘虏,绝不!”

李靖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

秦风也第一次觉得这个女人,不,义成公主,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她虽然是个失败者,但是在节气上面,她比大唐所有的开国功臣、开国大将都要强上了万倍!

如果用三国时代的节操来衡量,如果用张飞张三爷的话来说,大唐的开国功臣、开国大将里九成以上是“三姓家奴”,甚至四姓、五姓、六姓……十姓的都有。

而义成公主则不同,她一生都在为大隋奋斗,即使已至死亡之境,她依旧奋斗不息,比起她来,似乎李靖这些从大隋走来的大将们,都有些落于下风了。

秦风注意到不少人都面红耳赤,那些人应该都是从隋朝走过来的老人了,义成公主这样的话让他们都觉得有些羞愧了,秦风看着李靖那样的表情,还有大唐将军们的表情,就知道是时候该自己上场了。

他站了出来,用李靖一拱手,说道:“大总管,义成公主殿下一生都为前隋奉献自己,为保证前隋之安全,不惜以身侍四代突厥可汗,更在前隋炀帝遇险时出手相助,保证国家安全,能有这样之奇女子,实在是我华夏之荣耀,大帅,既然公主殿下一生都在为前隋奋斗,哪怕是一败涂地也不曾改变初衷,那么,我等何不成全公主殿下,保全公主殿下一世名声。”

说完,他又对着此刻显得格外高洁美丽的义成公主行了一礼,道:“公主殿下,我秦风很少佩服人,可你是其中一人,你对隋朝忠贞不屈,为了隋朝的生,你负出了自己的一生,几乎负出了你能够付出的一切。这一点值得推崇,可末将不认同这样的狭隘想法。”

见义成公主认真聆听,秦风诚恳道:“末将虽不是从乱世中来,可也知道隋朝末年的天下是什么样的境地,或许曹操这句‘百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用得最为恰当。前朝为何在短暂的两世就分崩离析?你想过起义的原因过吗?公主殿下或许想过,可你不敢深入,因为你怕动摇你的信仰。公主不敢想,那末将就来告诉你吧。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杨广本身,是他不修德政,民心尽失;他亲小人,远贤臣,所以覆灭是必然的结果。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心者得天下’,没有生路的天下万民信任大唐,大唐得以立国,前隋不能代表我们整个民族,公主殿下,你以隋朝为华夏正统,视大唐为乱臣贼子,那么,请问隋之江山,便不是通过造反所得?隋之前朝遗民,当也视大隋为乱臣贼子,这当如何分说?”

“古语云,煌煌山河,有德者居之,很显然,杨广,不是有德者,使煌煌河山生灵涂炭,千万生灵惨死,反之,乃是义举,公主殿下此举乃是愚忠,末将不能苟同;但是公主殿下之气节末将万分敬仰,为家国奋斗一生,至死不悔,实为壮举!大帅,还请大帅保全公主殿下一世名声,付诸史册,孰是孰非,留待后人评说。”

静悄悄的,静的连根针落地都能听见,李靖不住的感叹,李绩不住的点头,马云萝看着侃侃而谈的心爱的男人,觉得很骄傲自豪。

义成公主冰霜一样的面庞有些动容了。

将领们都看着秦风,脸上的羞愧渐渐消散了。

这小子很轻松的把前隋将领的担忧抹去了,李绩如是想到,对内尽心维护,对外铁血无情,此子若是不能做出一番功绩,老子还真当是瞎了眼了,只是不知这样大的功劳如何封赏?他在这场战斗的战绩可远远超过了想象,不是现有的封赏制度可以提及的,如果硬是要按照制度,那么,柱国?上柱国?他才多大?

陛下会如何做出选择?这个小子又会不会识进退,明白一些事情呢?

李绩不能确定。

义成公主深吸一口气,淡淡说道:“李靖,你痴活一甲子,看事情还不如一黄口小儿看的通透。秦风,你说本公主愚忠,本公主也认了,本公主是皇室,生是大隋人,死是大隋魂,这辈子认准了大隋,不论他好也罢,坏也罢,都是如此,多说无益,李靖,动手吧!”

义成公主说完,闭目待死……

李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拱手说道:”公主殿下,这小子说得对,你我各为其主,孰对孰错,自有后人评说。既然你执意如此,李靖便成全你!来人,奉上白绫九尺,送公主殿下上路吧!”

“一家之利放大在国里,是小事;一国放在一个民族的传承上说,又会弱了几分。公主殿下,末将不认同你为一家之私而导致天下生灵涂炭。却认同您对理想、信仰、家国的忠诚。但若你将这份忠诚升华到整个民族上来就更好了。”秦风声音里带着一丝丝惋惜。

义成公主身子一阵颤抖,似乎为秦风某句话所触动,不自禁的睁开了眼,定定的看着秦风。

“别人如何评判你的一生,末将不知;可是末将对你这一生有一句评判!”秦风不待义成公主回话,也没有在意大家的目光,用沉重的声音吟诵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义成公主默默的念了一遍,她笑了,带着一抹美丽的凄楚!

李商隐这句诗,可不正是义成公主这一生的真实写照么?

李靖、李绩……等都是识货的人,他们细细咀嚼这句诗,越深越觉韵味十足,真挚隽永!这时候,包括李靖在内,都有些羡慕义成公主,有了这一诗句,她足以留芳千古了。

“三绝圣手不愧是三绝圣手,有这一诗句,我义成死而无憾。”义成公主欣慰一笑,说得太正确了,这简直就是她一生。

她望着秦风许久,似乎下定了决心一般,和善一笑道:“说起来,我你也不算是外人,从辈分上说,我还是你姨母。当年,我、玉儿姐姐,淮阳皇妹(突利的皇妃)是最要好的姐妹,可我从心里瞧不起她们,特别是玉儿姐姐,是我最瞧不起的。可谁想到,最幸福的却是玉儿姐姐,帮我捎一句话给玉儿姐姐:义成、淮阳都不如姐姐,望姐姐看在姐妹情分一场,到旧时相会之亭下,为杨倩、杨巧立一立衣冠冢。”

“我会的!”秦风重重承诺。

义成公主深深的看了秦风一眼,从脖子上取下一个吊坠,道:“帮我转交给玉儿姐姐。”

…………

义成公主死了。

上吊而死。

可是她走得很安详!

她一生太苦、太悲。

这个世道给予她太多的压力与痛苦。

她走得毫无留恋!

义成公主死后,在那一瞬间,秦风就明白了,一个时代正式结束了。

前隋遗留势力对大唐的攻击已经终结了,大唐扫平了所有内部的敌人,一扫隋末被逼向游牧民族称臣的颓势,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向周边的蛮族亮出自己雪亮的刀锋,准备要重回天朝上国的地位。

这也就意味着,“天可汗”这个蛮族欲图讨好大唐皇帝而送给李世民陛下的荣誉称号,成为大唐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对他们实施打击的最大依仗,李世民虽然不是权力非常强盛的皇帝,但是是个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和脸面的自恋狂,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大家可以相安无事,但是一旦有了事情,李二陛下会用尽一切的手段让荣誉称号变成实际职位,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大唐贞观盛世,就此拉开序幕。

…………

大军在朔方休息一晚,处理了最后的事宜并处决了一些汉奸走狗之后。

就在一路的欢唿声中,秦风跟着李靖来到了关中地界。

这一入关中,礼部尚书便来到了大军前。着令他们就地休整待命,与他们商议接下来的礼节问题。

为了表示唐王朝对于这一战的重视,为了表示王朝对功勋的嘉奖。李世民在得胜之后,已经下定决心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长安城迎接。

皇帝亲自出城迎接,这在古代叫做降阶之礼:一般只有见少数民族首领或外国重要使者时候才会以降阶之礼对待,彰显大国礼仪风采。但是如李靖、秦风、李绩这样立得旷世大功的功臣。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

这皇帝亲自出城迎接。自然是非同小可。

礼节什么的需要面面俱到,不能马虎出错。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这一切礼节上的细节问题都是由他负责掌管制定的。

李世民那边的流程早已经拟定好了,就等着凯旋大军的配合。礼部尚书亲自赶来,为得便是提醒李靖、秦风、李绩他们凯旋之后的各处要注意的礼节,以及凯旋之后的整个流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