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420章:倚重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420章:倚重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伯伯,你的军队恐怕也不是五万了吧。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中路军里要么人数不足,要么,大军之中,搬运粮草的农夫、民夫占了绝大多数”

想到这儿,秦风几乎已经确认了李靖的布局。他到了定襄之后,也没有刻意去了解李靖麾下的军队,现在他想通了一切之后,再加上史书上的记载,他已然确定李靖的五万大军,定然有着极大的水份,要么人数不足,要么就是以负责后勤的农夫充陈于军中,以达到迷惑敌军的目的。

只是这样一来,不但敌人迷住了眼,就连秦风这个西路军的主帅也让李靖给忽悠了,如果真如秦风的猜测,那么,李靖从一开始就把攻打定襄的任务放在了秦风的身上。在李靖的整个计划中,秦风的西路军成了最为关键的环节,一旦秦风在朔方战败,或者久久无法攻克定襄城,那么,李靖的所有计划都将功亏一篑。这得需要何等的信任及重视啊?

想到了这里,秦风有些汗颜,也不知道李靖用自己是从何处来的信心,万一自己不争气而完败,或许迟迟没有拿下突厥的西路军,那结果就好玩了。

李靖对尉迟敬德、薛万彻无奈的笑道:“就知道瞒不过这小家伙,果真让他全部猜对了。”

“还是大总管厉害!”知道李靖而已的尉迟敬德、薛万彻心服口服。

李靖不以为意的笑了一笑,向秦风发问:“既然你猜出这一点,那么,我再考考你。你认为我把大军到底藏在了何处?”

秦风用手指在地图上点了一个位置,沉声说道:“如我猜得不错,伯伯的大军定然是恶阳岭附近,恶阳岭横亘在五原、定襄之间,是颉利可汗北上的必经之路,扼守住这儿,一来可以让李绩大将军毫无后顾之忧的攻打五原、攻打汗庭;二来么,这儿又十分靠西,也为了追击西逃的颉利可汗而准备。”

“然也!”李靖颔首点头道:“我便是要让颉利觉得往北逃毫无生机,只有西方才是他们的出路。如此也中了我们的算计,陷入瓮中。”

秦风相通这前因后果,心中登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重,对于李靖之智,他不得不服,心道:“原来,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这种惊世骇俗的能力真的存在……”

李靖这位名不虚传的大唐军神,在得到秦风的战报的那一刻起就下了一部弥天大棋。

秦风、李绩虽不是他手上的棋子,而是下棋之人,但是他们下的每一步棋都在千里之外的李靖所预料之中。

至于颉利、义成公主、赵德言乃至于薛延陀都是李靖手上的棋子:他兵临城下而迟迟没有攻城,让颉利可汗误以为李靖没有把握而更坚定了他固城而守的打算,然后利用颉利可汗多疑自负的性格,依仗即将兵临城下的秦风西路大军,令他相信唐朝的战术就是要将他围困在突厥汗庭,围而歼之,使得他坚定不移的相信,李靖出现的地方,必然有他的五万大军。他还算准了颉利有死战到底的勇气,但没有死战到底的决心,只要有人劝说他跑,他一定会跑。

义成公主一直教唆颉利南侵,对于身处突厥的隋朝后裔照顾备至,所图所谋,可见一二。赵德言更是因为在中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万里迢迢投突厥效命,功利心极其严重。此二人在颉利心中的地位极高,有他们的存在,颉利可汗定然不会在定襄城下死战。在前有秦风、李靖,后有薛延陀、左有李世绩的情况下,颉利也只有选择向右突围……

至于薛延陀的心思更容易猜透,夷男野心很大,所谋甚广,突厥的覆灭对他大有好处。这举手之劳,也必定会鼎力相助。

将所有人的能力性格拿捏到位,能能用的一切有利环节统统用上,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布下如此巨网困住颉利。

除了“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秦风想不到用什么词语能够形容这个时候的李靖。

太了不起了。

如果这盘棋由秦风、李绩来下,他们根本不可能下得如此精湛,下得如此的完美无缺。

现在秦风固然已经猜测到了李靖的全部意图,可依旧慢了一大截,很有事后诸葛之嫌疑。就算猜到了绝大多数,可如果没有史书的辅助,恐怕至今依然猜不到李靖所布下之兵力了吧。

颉利可汗北逃无望之下,他只能率领残兵败将选择西逃,除了投奔具有共同血统的西突厥,他将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现在西突厥称霸西域,军事实力之雄厚,毫不逊色现在的大唐,若在加上臣服西突厥的西域诸国,比硬实力现在的大唐犹自要逊色一二。

颉利想要投奔西突厥,必须要往西逃窜,要过阴山逃好长一段距离。

而李靖出兵的方向便是西方,他的五万大军现在就在西方的恶阳岭一线……

这场战争从开始打到现在,可以说李靖是一城未下、一军未斩,即便此刻有人向李世民说李靖是寸功未立也并非是冤枉他,要是李靖遇到的不是李世民,恐怕到了现在,中路军主帅、战争的主帅早就易主了。

李靖不作为,不是他能力有限,对付不了颉利可汗,攻克不了定襄城,而是刻意把颉利可汗困守孤城,为秦风、李绩创造战机,而中路军真正的目的是守株待兔截击西逃的颉利。

而让人连后路都算计得分毫不差的颉利可汗却天真的以为自己有着坚城把守,再加上恶劣的天气,李靖要么就是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在冰面上与刀刃一样的风雪攻城,要么,就是坐等着粮草用尽而撤军。自以为是的他浑然不知,自己坚守定襄恰好落入了李靖的算计之中。

颉利可汗天真的以为李靖会急于求胜,会按耐不住当前的胜果,急匆匆的攻打定襄。很明显他不了解自己的对手,或者他与他的汉奸团体了解,但却报着那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求那么一线机会。

若用一种动物来形容李靖,突厥人信仰的狼恰好是唯一的答案。

李靖战无不胜的诀窍就是有狼一样的耐心,有狼一样的狡诈,有狼一样的凶悍,有狼一样的冒险之心。他从来不打贸然进攻,凭借着出色的耐心,等着对手露出破绽。一但发现战机,立刻转守为攻大胆勇勐穷追突进,一举定干坤。

如唐平定萧铣之战,由于萧铣控制着险塞,唐军受阻,迟迟不能前进。李渊却误以为李靖滞留不前,贻误军机,秘密诏令许绍将他处死。许绍爱惜他的才干,为他请命,才免于一死。不久,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叛唐,率众进犯夔州,赵郡王李孝恭率唐军出战失利,李靖则率八百士卒袭击其营垒,大破蛮兵。后又在险要处布下伏兵,一战而杀死肇则,俘获五千多人。当捷报传到京师时,唐高祖高兴地对公卿说:“朕听说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李靖果然立了大功。”再之后,在长期的正面坚壁挫锐之后突然加以狂风暴雨般的背后突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萧铣。

再如平定辅公的战役中,李靖依然是利用如此战术,先疲后打方针,以主力坚壁蓄锐,待机破敌,遣偏师袭扰敌后,断其粮道,逐渐削弱敌之力量,创造战机,适时转入进攻。那一战他运筹帷幄,等战机出现,果断出击,率军一口气将辅公打残打灭。

李靖多年来的破敌战术战法始终如一,他却以这简单如一的战术败遍天下群雄,实是本人将这套战术玩的如火纯情,万般变化,皆在其中。

如今与突厥对决亦是一样,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势要逼得颉利可汗自露破绽,一战决胜。

试问一头盯着猎物的狼,他会为了一点点的蝇头小利而冒然突进嘛?

答案显然是否定了!

尽管颉利可汗做出了要与李靖对峙的态度,李靖却依然稳坐钓鱼台,继续采取之前的战略:一方面依旧用左右二路大军破了颉利可汗可能存在的援军;一方面却另有计较。

正当秦风思索的时候,李靖突然站起来道:“秦风听命。”

秦风神色一肃,起身抱拳道:“末将在!”

“你立刻回营地,整备兵马,现在颉利可汗跑了有不少的时候了,现在突厥军兵虽急于逃命,但全军衣衫尽湿,一旦没有发现我军之踪迹,必然停下来更换衣服,生火取暖,你此时追击正当其时。手上的伤兵步卒尽管交给本将看护,你率领两万可战之骑兵立刻马不停蹄的追击颉利。那些让颉利抛下的百姓、伤兵,交给我便是了。”

秦风若有所悟的看了李靖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靖这是将擒获颉利的大功让给他了。

不贪功,不争权,无怪李靖拥有翻云覆雨的通天之能,李世民依旧对李靖信任备至,但凡有重大军事上的决定必先求问他的意见建议。

这一战,李靖可谓是把功劳都分给秦风与李绩了,一人负责擒拿颉利可汗,一人负责大破突厥之汗庭,功劳可谓是相当。

现在李靖布下了如此的天罗地网,秦风、李绩作为当世少有的名将,那里还能看不透目下的关键所在?

秦风回到军营之后,立刻点齐兵马,将手中可战之兵、可战之战马通通聚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