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91章:行军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391章:行军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那我们接下来就准备一切等唐军来了?”阿史那先突问道,只想着快点准备布置防御。

“不急不急,越是着急越容易出错,现在急的应该是唐军,而不是我们。”赵德言神秘一笑,不等二人开口发问,接着说道:“天气渐寒,道路不畅,唐军深入千里,他们的粮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他们决战的心情比我们还要急,如果不打,就这么对峙于我军更加有利,我军已适应了恶劣的天气,哪怕大雪天穿单衣也不无妨,唐军能么?不能吧?所以说,我们就算耗着也能把他们耗累,耗死,更不要说我们在对峙期间还不断的派兵骚扰他们的粮道。”

看了神色渐复的二人,赵德言笑道:“我了解你们的心情,可是作为部落首领都如此惊惧焦急,如何能够让麾下的将士安心?何况你们不了解中原的作战方式。中原行军作战不如突厥痛快。有牛有羊,可以无视后勤。中原向来讲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依照我的估计,唐军虽然下达了出征的命令。但是他们还要等待第一批粮草的运达。等待大军的集结方才行动。有粮草的拖累,他们的行军速度亦不会很快。这短期内,他们来不了。当务之急,还是休养生息。我们的部落勇士,刚刚与薛延陀交战,来回奔波,让他们好好休息也不迟。不过,二位先把部落里最强的勇士选出来,我打算唐军抵达之后,与他们斗将,打掉他们的士气,然后,事情就好办了。”

“就依先生所言。”

阿史那先突、沾尔忽听了心中大安,也大喜,单挑是突厥人的最爱了,而且也不乏勇士,故而二人全力的支持。

这有了应对之法。又得知大战还有些时日,两人也不焦急了。安心的与赵德言一到吃吃喝喝。

直至深夜方才带着几分宿醉,各自返回大营安排不表。

送走阿史那先突、沾尔忽后,赵德言心中却有些忐忑起来了,唐朝的强大他比谁都清楚。若没有内战的突厥,作为被进攻的一方,凭借防守的优势,唐朝想要取胜并不容易。可如今突厥让内乱弄的元气大伤,后方让薛延陀搅的不得安宁,颉利直接控制的实力较战前已是直接下降了七成左右,一个残了的突厥又如何是强大的大唐的对手?就算自己攻破了秦风这一路大军,可另外两路怎么办?赵德言不认为另外两路军是李靖、李绩这两位名将的对手。

以唐军目前的综合实力,对付这样的已经残了的突厥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突厥的胜算不会很大,除了这一战,他比阿史那先突、沾而忽想得更远,突厥衰落之势已成,人力无可挽回,他考虑的更是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唐朝的情况他很了解,知道目前的唐朝同样禁不起久战,只要能够将战事僵持拖延下去,待唐军的后勤压力吃紧,他们自会退兵。而他也因为此次战役获得重视重用,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部落的首领,以自己的心计,将其发展壮大成为大草原之上的大部落并不困难,突厥人虽是勇悍,可他们在谋略方面有着先天性的劣势,这一点正是赵德言可以利用的地方。颉利已是那样子了,除了忠诚于他的部落以外,其他首领已是面和心不和的各有所思了,赵德言这个人功利心特别强,他从来不忠诚于谁,他只向荣耀与利益弯腰,早在突厥分裂的时候,他就有所准备了,也借混乱之势培养了一些心腹手下,这一切都是为了日后自立而准备的,在他心中,颉利可汗是能扶则扶,扶不起就自立门户。

他知道大唐对于汉奸的惩治手段,他不想死更不想遗臭万年,所以,唯一的出路是跟着颉利可汗一路黑到底,然后借颉利之势发展成一个强大的独属于自己的势力。

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向强大的大唐臣服又有何妨?

制衡之道向来是中原王朝针对异族而使用的手段,他们不可能扶持第二个颉利这般的敌人,到时候,他完全可以以中原王朝固有的做法,名义上效忠大唐,暗地里却自我发展。

野心,每个人都具备。

有着外在条件推动之下,野心就像春天的野草一样疯长。

赵德言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这人身份地位越高,心态越容易变,越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就算赵德言这样的一个书生也不例外。遥想当年,年轻气盛,只想着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然后用自己的谋略,成为大隋朝的一代军师,然后追随伟大的帝王投身疆场,开疆扩土,以前他认为那才是自己的归宿。可是当学艺后,恰逢天下大乱,强大的隋朝就像一统天下的大秦朝一样,在旦夕之间轰然坍塌,不复存在。于是他又想着效力于某一路诸侯,可他一个青年书生,又心高气傲,鬼才用他呢。一气之下,学诸葛亮躬耕于太白山,潜心学习,最后,上钩的不是中原的任何一个诸侯,而是颉利可汗,于是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助强大的颉利可汗,在草原上建立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然后,挥师南下,消灭刚刚一统的大唐王朝,让当初鄙弃他的李渊后悔一辈子,可不曾想到,颉利失败了,而且强大的突厥也要完蛋了,这时,心又变了。既然颉利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就自己出来干一番事业,四十多岁的自己还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与草原各部落争取资质。

不过,野心需要实力去实现的道理赵德言还是懂得的,他一直等待着领兵出征的机会,企图打造强大的声望,然后,以名声来招贤纳士。现在,机会有了,就看接下来一仗是何结果。胜了,自己则将成为突厥、颉利军中名符其实的二号、三号这样的人物,败了,一切的野心与梦想将烟消云散。故而,在南下的路上,他就一直思考着如何去打这一仗。

就在阿史那先突、沾尔忽放心的唿唿大睡的时候,赵德言在脑海中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的计策。

想不出计划有什么破绽漏洞,赵德言起身给颉利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让颉利放心之余,还以一副忠臣孝子般的口吻千叮万嘱,让颉利务必要小心李靖与李绩这李氏双璧,且建议颉利可汗利用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以及唐军后勤不足的实际情况,将两路唐军生生耗跨,逼迫唐军不得不退军。

赵德言之所以竭尽全力的为颉利可汗着想,不是他忠诚,而是他知道颉利现在还不能败,至少在这一次危机中不能败,不然的话,一切就全完蛋了。忙碌完毕,赵德言才放心大睡。

**********

就在赵德言自以为是、枕着美梦入睡的时候,秦风率领朔方兵马已经出了朔北草原,以均速往他们的营地不除不疾的行进。

近一年的时间里,秦风对于兵卒的骑术、体力把关得极其严苛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在他的理念里,但凡是他秦风的属下,纵然是步卒也要拥有一定的骑乘水平,能够适应长时间在马背上的生活、战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秦风每隔一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特地来练习全体士卒的骑术,一天来训练士卒的体力、耐力。然后每半个月再来一次野外训练,让他们适应未来战争、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技巧,以及不管何时何地都必须具备的团队凝聚力。

这一系列的幸苦并没有白费,就算四万兵中有一万步卒五千弩手,他们的行军速度依然是极为迅勐。

这一路行军,由于没有后勤队伍的拖累,达到了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速度,这样的速度让程咬金这个副手、沙场老将叹为观止,特别是令到禁行的严厉军纪,更加让这老魔王见识到了军纪的魅力与军纪的重要性。他心中已下决心,回去后一定把金吾卫的军纪给抓起来,要不然,下一次比赛,自己还得沦落到中下游的水准,逃不了李世民一番说教。程咬金为人粗糙,却不自大,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十分和蔼的人,虽说嘴巴不饶人,可处处都是为人着想。这样的人是不会端着资、前辈的架子的,故而,一路上,他就像个学徒一样,把秦风的本事给掏走了不少。一个前辈尚且如此爱学习,也刺激了一众少年主将的学习**。短短几天时间里,也是各有所获。

至于收获最大的,不是程咬金。也不是一众主将,反而是当教官一样的秦风。程咬金厮杀半生的经验,以及他与秦琼一路走来的经,各种战事,各种凶险,都是活生生的教材,这些是秦风眼下最为缺少的知识,也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常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