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49章:太上皇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349章:太上皇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长安太极宫。

忙里偷闲的李世民正在陪伴须发俱白的太上皇李渊,玄武门之变,李渊目睹了骨肉相残的人伦惨剧,作为父亲的李渊无疑是最痛苦的一个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失去了谁他都会如此,要是今天站在他面前的是李建成,他同样恼怒。

李渊比起当一个好皇帝,他更加的热衷与当一个好父亲。

皇帝的事情可以交给两个儿子以及宰相处理,但一个好父亲却必需要亲力亲为。尤其是嫡系出身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个儿子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平阳公主,李渊对他们更是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当年,他登基,建立了大唐王朝。

本来依照惯例,偌大的皇宫诸多宫殿只有两个主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但李渊却因疼爱儿子,将皇宫中的承乾殿给了李世民,武德殿给了李元吉,让三兄弟分别入主皇宫里的三个宫殿。本意是希望三个儿子住在一起,能够相互走动一下,促进一下感情。

李渊能够在隋末动乱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唐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固然与历史上那些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有些差距,确实也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他最大的毛病是护犊。

但是他的护犊不是没有缘由的。

对于家人,李渊始终都存着一份愧疚之心。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排行老四,最小的一个。作为老四,按说唐国公的封号怎么轮都不会轮到他的身上。但是他有着过人的运气,或者说是天煞孤星。他的哥哥一个一个在他幼年的时候竟然全部早逝,在他七岁的那年,他老爹也跟着死了。李家的男儿就剩他一个,还是小屁孩的李渊便承袭了唐国公的爵位。

七岁开始,李渊就在乱世中求存,一路磕磕碰碰,到了杨广即位,受到了杨广的器重,外放为官。

李家祖宅在河东,李渊在外地为官,也不知是习俗还是规矩,李家上上下下都住在河东老家,只有正牌夫人窦氏与二儿子李世民一直跟在李渊身旁,在外边赴任。

当时有个规矩,外放官员允许三年返乡一次,这也就是说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智云这些住在河东老家的儿女每三年才能见上亲生父母一面。

李建成比老二李世民要大上足足十岁,又是家中长子,早已成家立业,没有多少影响,李玄霸是个病秧子死得早也是一样,但是李元吉、李智云等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年纪小小的他们有父亲跟没父亲没啥子区别。

后来李渊官拜太原留守,天下大乱,决议起兵,暗中通知李建成让他领着家人放弃河东,潜回太原。但不知为何消息走漏,隋兵大举压境。李家祖居逃出来的只有李建成、李元吉两人。

李渊的五子李智云以及李建成的妻子子女也就是李渊的孙子孙女儿媳都惨死在了官兵的刀下。

五子李智云,李渊这辈子就与他相聚过两次,一次刚出生的时候,一次三岁那年,最小的那个孙子,他更是连面都没有见到。

李渊也因此受到了内心的谴责,对于剩余而子女万分宠爱。

他把几个儿子全部安排在皇宫,是在想念儿子的时候,也容易见到。由此足可见李渊拳拳父爱之心。只可惜到了后来,几近兵戎相见的时候,近在咫尺的三兄弟个个出入护卫成群,相互之间防如虎豹,彻底的辜负了李渊的心意。

只是,可怜的爱子心切的李渊根本没有察觉自己最为欣赏器重的两个儿子已经受到了彼此的威胁,开始安聚实力了,并因为自己的过分纵容,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余地。

李渊不知道,在他面前的兄友弟恭都是假装的。

每一次,兄弟二人肩并着肩一起辞别李渊。每当如此,李渊总是一个人乐在那里自鸣得意,错误的以为自己一家子逃脱了历史的怪圈。

他做梦都想不到,都住在皇宫之中的兄弟二人。共着一条道路,但离开了他的视线之后,兄弟二人先后走着,无人开口说话,气氛沉闷。

直至分道扬镳的时候,李建成每一次都会不由自主的顿住了脚步。

而每一次,李世民开口说的总是这一句话:“大哥,走好,世民别过了。”

李建成也总会千篇一律的回答:“二弟,慢走。”

一路上只留下了苍白简单的对白。

每当这个时候,李建成总会在李世民没有发现他的地方停下来,目送李世民离去的背影。他大李世民十岁,可以说看着他长大的。他懂事的时候,正是他最叛逆的年纪。调皮捣蛋的他闯了祸总找他帮忙,他也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他袒护,可到了那个时候,李建成已经知道自己袒护不了,甚至连袒护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他除了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哥哥的身份之外,还是很多很多人的主公,为了让更多人活下去,他不得不作出选择,哪怕他再不愿也不成,因为人生没有完美……

李建成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事情固然走到了那一步,却也没有什么后悔的。那是一个太子,身在帝王家必需拥有的觉悟。若这点觉悟都没有,还不如将太子之位,拱手相让。

不过对于李世民对于自己这个二弟,李建成也着实为之心悸。他了解他,知道他的可怕。就如他用兵一样,他就是一头狡诈的狼,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等着发出致命一击的机会。

因为他常常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有足够的耐心等着对手露出破绽,然后发出致命一击,所以他战无不胜。

可以想象,他由暗转明的时候,必然是攻势最为猛烈的时候。

李建成固然明白这点,偏偏不能先下手为强,一但先下了手,将会得到世人冷眼说他心胸狭隘,排挤功高卓越的亲弟弟……

很明显李世民也是看准了这点,堂而皇之的凝聚着力量,就是不表露半点野心,没有半点不臣之举……

没有硝烟的交锋,早已在他们之间展开了。

那些年,高手间的巅峰对决,不仅仅限于武勇之斗。还有李建成、李世民的权谋之争。

到了后来,明白李建成妇人之仁的魏征、王珪等人,私下定计,便以“汝胜,囚秦王终身,兄弟皆存也;汝负,除秦王,皆没”为由说动了李建成,自那以后,李建成一改之前的守势,化主动为被动,一步一步的压榨着李世民的势力,直至天策大将军府分崩离析,可是,当他错误的认为李世民已经没有还手之力的时候,李世民竟尔铤而走险,在玄武门设伏,悍然发动了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一举夺得了最后的胜利。

事情发生后,李渊万念俱灰,觉得整个天空都突然塌了下来一样。

他想不明白,好端端的,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呢?好端端的,怎么说杀人就杀人了呢?

现在李渊还清楚的记得,玄武门之变的那天早上,他很高兴的过问家宴准备的情况:李建成喜欢吃冬笋,他吩咐御厨要准备最新鲜最嫩的冬笋;李世民喜欢吃甜食与喝葡萄酒,特地吩咐备好西域石蜜与葡萄酒。李元吉喜欢吃里脊肉,也让御厨准备,几个儿子的爱好竟然如数家珍。

他左等右等,等啊等!可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等来的竟然是心痛欲绝的噩耗。等到的是他的好儿子,李世民弑兄杀弟的消息。

一刹那,他恨不得死去。

一刹那,他心如死灰。

一刹那,他才豁然开朗,什么兄友弟恭,都是骗人的,而且只是骗他这个傻乎乎的当父亲的人。

李渊的心已死,即便没有人逼迫,他也不会留恋这个让他极其痛恨的权柄,只因这个权柄断送了他的念想,害得他家破人亡。于是将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且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在这期间,李渊除了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宴会外,几乎不曾离开过大安宫。李世民经常到九成宫避暑,十分怕热的李渊也不愿意出行。

自此以后,除了必须的需要,他几乎从不与李世民说话,哪怕,李世民当了皇帝后,还一年如一日的前来拜见,他也不理不睬。

他知道怪不得李世民,如果今天是李建成他了会如此。

只是,李渊迈不开自己心中那道坎。

**********

可近来,情况稍微好转了一些,对于李世民,他偶尔也不阴不阳的回应了几声。

但哪怕如此,心有愧疚,乞求父亲原谅的李世民已是欣喜若狂,他走得更勤了。

哪怕李渊骂他,他也甘之如饴。

因为一切都朝着好的一面发展。

李世民清楚的记住,自从李渊亲手处决了封德彝这小人之后,多年愤恨有了宣泄,一切都慢慢好转了。他相信,只要给予他一定的时间,他一定能够获取李渊的原谅,相信以李渊之智,也明白自己当时的苦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