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263章:经济特区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263章:经济特区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唐傲、“雪中莲”马云萝的归降,意味着“沙漠风暴”行动圆满结束,顿时,境内治安为之一变,切身感受到新都督府给自己带来好处后,百姓对于秦风十分拥护。在打击盗贼的同时,秦风将淘汰掉的边军组建成了大唐版的“城管”、“警察”、“纠察队”,用于维护境内治安,镇压、抓捕不法分子及地痞流氓,同时,也罢免了一些贪官污吏、不作为的官员,任用更有实力与朝气的新一代。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庆州、绥州、延州为之大变样。

治安好了,街道平整了,城市卫生也好了,而且,公共厕所也修了起来!

秦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招商引资”做前期准备,之前,他这都督的工作是整军、治军、练兵,也不知道李世民突然间抽了什么风,竟尔断了秦风的粮草供给,理由与借口是:大唐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他这个皇帝是省之又省,好不容易才挤出一点点银饼给他秦风,而这已经让魏征等人十分不满了。各种借口多不胜数,总而言之,能够用一句来概括“老子没钱了,这军队的供养问题,你自己看着办吧。”随着这封私信到来的,还有李世民赐与秦风的生杀大权,也就是说,此之以后,在三州之地,秦风是真真正正的龙头老大了,甚至还给了他能够罢免三州刺史的逆天权利,如此权柄相当于东汉末年的州牧了,当然,地盘比东汉末年的八大州牧却是小了无数倍。

也就是说,秦风以后是死是活,是过得滋润还是饥饿,全在于自己一念之间。

一下子,秦风也由宠儿变成了弃儿。这让他心里极度不平衡,也知道李世民说的“一个铜板扳成几半来用”都是鬼话,经过自己两次的大贡献,以及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大抄家行动,李世民可谓是赚了个盆满钵盈。

李世民那鬼主意,哪里瞒得了秦风,断了他的供给,无非是逼他关注政务、民生、经济等民事领域。但是,明白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只因他秦风没得选择,通过统计后,各种消耗物资仅有两个月之量,若不想方设法增加收入,还养个屁的军啊。

秦风也是心高气傲之辈,当时弄清楚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后,秦风也愿意接受这全部的挑战任务。

没有见过猪跑,还没见过猪肉吗?

不就是经济特区吗?

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就一定能够在三州之地创立出大唐版本的:s圳、z海、s头、x门、喀十。

哼!你们就在长安睁大狗眼看爷的作为吧!

当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后,秦风干劲十足的找来刘仁轨、马周、杜荷,既定了目标与方向后,向三州刺史孟建敏、刘大俱、段德操下达了死命令,让他们依照自己的要求在既定时间内做完规定的任务,并表示,自己会随时派人检查他们的工作成效。

三州刺史也收到了李世民的圣喻,对于秦风的要求自然不敢有丝毫违背,一丝不苟、踏踏实实的配合着做好各项要求。

经过一个月的治理,城里的景象已经是曰新月异,可谓一曰三变。田地里往来的都是辛勤劳作的百姓,长街上的商旅明显的增多,

有刘仁轨、巴周这样的大才全力的支持,秦风以十六岁之龄,就统领了三州的军政大权,而且干的有声有色。

**********

时间,在忙碌中度过,尽管很忙碌,但是对于秦风而言,却十分充实,受秦风影响,他的直系下属,无论文武都像对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三月初一,都督府内!

秦风伸着懒腰,看着面前的公文。难受的将手脚伸得长长的,满意的笑着道:“看情形,今年是个难得的丰收年!”这是关于三州春耕的汇报公文,由于唐朝施行的是府兵制,所以军中有部分都是农民出身,精通耕作之术。秦风让三州军事长官筛选出一部分精通农业的士兵,让他们亲自下田指点,以大唐最新的耕作技术为三州百姓谋求生产,让百姓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

秦风在近百天的时间里,真正的干了地方都督应该干的事情。又是管理军务又是处理政务。

军务不用说,秦风主要抓拿的项目,在提升边军士气之后,秦风就在大军中植入了竞技理念,每隔一月就来举办内部较技!一点小小的奖励,却激发所有兵卒的争胜之心,鼓励兵卒刻苦练习。在竞技大赛过后,他根据每一个人各自的长处短处、个人喜好,合理的将他们安排至不同的兵种中去,以兵种的特性,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且还在军中下达了一个指令,让兵卒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喜欢的兵种训练。只要考核通过,便能编入他们想编入的兵种,从而专一的进行练习。

这个任命让每一个士兵都如愿以偿的在他们喜欢的岗位上训练,发挥出了他们自身的长处,效率比笼统的训练,胜过百倍。

合理的安排,辅以竞技大赛激发出来的旺盛斗志,加上合理有效的训练,边军已经有了今非昔比的改变,足可用焕然一新来形容。

单对单,秦风与诸位主将不敢保证边军与从军的“南归”将士能够战胜马背上长大的突厥兵,但是上万数量以上的交锋。以秦风为首的主将们绝对有信心,边军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真正的变化还不在军务,而在于复杂的政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秦风在处理政务上还有了一定的心得,看着复杂的三州政务,他也看得懂、看得明白透彻。

马周在一旁偷笑着,他看的更远,在这个时代颇有重武轻文的念头,世人对于武将推崇备至,但是武将的路真正都到了尽头,还得转文。所谓出将入相,便是如此。

秦风善于练兵,也能指挥军事行动,而且还做得十分出色,但是以他的前景继续发展下去,终会有一日,凭借军功走入政坛。如果一点政治能力没有,显然是不成的。不说如何出色,起码为要维持一定水平。

马周知道秦风是个追求完美到另人发指的人,对于所有上疏的公文都会认真的查阅,以了解个大概。有时候,马周故意将公文写的深奥无比,让人读不通透。

果不其然,秦风看不明白只能找他来解释。

马周一点一点细说。

秦风明白马周的良苦用心,了解其中的道理关系。故而,更加卖力的学习着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

朔方有今日,主要功臣是马周与从旁边协助的刘仁轨,但是无可否认,秦风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与此同时,在三州原有的田地基础上沿着最新挖出而成的河渠,又分别多开垦了百亩田地。

这旱田也有旱田的好处,旱田种的都是耐干耐旱的食物。

朔方种植的便是大豆,大豆作为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较之娇嫩的水稻,大豆的存活性胜水稻百倍,是旱地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只需少量的水,便能存活下来,有着一定的收成,不过总体产量较之稻米还是逊色一二的。

在播种之前,朔方百姓挖掘出了一条通向朔方田地的河渠,有了足够的水源。得到灌溉的大豆田,生长的极为旺盛。有经验的农民一致表示,今天是他们北地难得的丰收年。

休息了一小会儿,秦风拿起了桌子上最后一份公文。

公文记载的是近一个月的税收情况,马周很用心的将前两个月的税收在记载在了公文中,增加减少有着鲜明的对比。

“这税收的增长,超乎我们的意料啊!”秦风看着这份公文,也有一些眉飞色舞。

马周由衷道:“将军天赋异禀,人中奇才,自由集市、旅游两个提议大大刺激了三州的发展,加快了朔方的经济。属下自愧不如……”

秦风有些飘飘然的,甚是得意。

自由集市是他提出来的一个发展项目,作为后世人。秦风知道商业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想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三州之地只是发展农业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土地相对贫瘠的北方,想要靠产量只能自足的农业发家,显然是痴人说梦,发展经济也是必然的。

但是三州地处偏僻,人口稀少,又不处地理要害。还没有固定的特产,想要发展经济也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对此便是马周也有些一筹莫展,便如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

在此之际,秦风利用三州这地的地理优势,隆重的推出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市场,将三州打造成一个紧俏物资的交易平台。

在后世往往最繁华的地方,便是国与国的边境或者沿海地区。这其中与他国贸易是关键。最赚钱的也莫过海外贸易。

没有特点特长就利用草原民族与中原的特长做交易,以发展自身的特色经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