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229章:归宁议事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229章:归宁议事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归宁是古来就有的习俗之一,其实也就是回门,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

整个婚庆也在归宁之后,才真正至此完成。

在与长乐公主成亲一个月后的第一天,秦风、长乐公主一并抵达了皇宫,在太极宫西堂见到了当今的大唐皇帝。

嫡长公主回回,对于皇宫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宫里宫外都忙活开了。

秦风、长乐这一抵达宫外,立刻有了迎接的兵卒将他们迎到了立政殿。

这年底了,为了争夺那各种名目的“天下第一”,一个人忙得脚不沾地的,反倒是李世民这个君主现在是清闲得很,李世民的行政水平未必最厉害的皇帝,但李世民麾下的谋臣团绝对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谋臣团:房玄龄、杜如晦本就是少有的惊世之才,兼之他昔日举办的文学馆将大量的关东士人收入麾下,十八学士个个都是精于政务的好手,除此之外,昔日效忠于息王李建成的魏征、王珪等人,以及李渊的那些从龙之臣。故而,李世民凭借手上这票政治人才,将家国政务自然处理的井井有条。

这天李世民一大早就让下人们准备起来,特地吩咐下人去做长乐爱吃的食物,还特地打听到了秦风的口味,吩咐厨子做了他最爱吃的食物,也趁此机会将自己的儿子女儿一并叫来,相互之间认识认识,好多多走动,让关系亲近一些。

作为一个注重儿女教育、儿女关系的慈父,李世民最爱玩这一套。

拜见了岳父母后,第一个拜见的自然是李承乾这个大舅哥了。秦风还没有走到李承乾的面前,李承乾也以上前一步,热情的道:“孤在这里祝贺妹妹找到好归宿了!”

李承乾在笑,笑道十分的真诚,他经秦风一提示,已然豁然开朗,在学习处理政务的时候,已经有胆量依照自己的思想去思索问题、解决问题!尽管他一些循规蹈矩的老师指责着他,可李世民却赞不绝口,故而,太子哥一边享受着唐僧式的嗡嗡嗡的教导,一边享受着李世民赞赏与指教。

正因如此,父子二人的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推敲中亲近了一不少。

李承乾春风得意了,对于点化自己的“高僧”自然是感激不尽。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秦风眨眨眼睛,也发现李承乾脱胎换骨一样的变化,以前的李承乾给人以阴沉、内敛的感觉,而现在,却有着一国之储君应有的大气与爽朗。

“莫要这么说,现在是家宴,只有长幼之序,没有君臣之别,你可是我妹妹的夫婿,与她一起唤我一声大哥便可。妹婿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孤望尘莫及、自愧不如。孤年轻气盛、见识狭窄,不能如父皇一样虚心纳谏,可一点点的肚量还是有的,以后若孤还有错处,望妹婿不吝指教!”

“大舅哥客气了!”

见到这一幕的长孙皇后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觉得自己的儿子确实改过了。在她身旁,李世民的那表情就有些回味了。

在李承乾下手的是老三李恪,李恪一身穿着便服,站在那里气势不凡,秦风不由多看了因“英果类我”而出名,也因此而丧命的李恪,看了看他,又瞄了瞄李世民,发现他们两人确实不是一般的像。

李恪上前一步祝贺,那一言一行,都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真诚,令人如沐春风。他的眼神和举止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和威势,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李世民。

不过,双方的差距还大得很呢!

别看李世民平时嘻嘻哈哈的,但这可归功于平时的放纵,一但面对重大事情的时候。那严肃的气势可以逼得的人说不出话来。

秦风打量着李恪,在心底评价着。

李恪笑着打趣:“长乐妹子,有了情郎可别忘了哥哥,有空让妹婿带你到我王府上坐坐。”他们不是同母所生,但长乐为人友善,不喜与他人争,在所有公主中是人缘是最好的一个。

寒暄过后,接下来就是老二李泰了,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是唐太宗四子,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且因体弱多病,自幼深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宠爱,都说李泰嚣张跋扈,但现在表现得非常得体,言谈中有着对秦风这个宗师的仰慕,也有着不卑不亢的皇室风度。

紧接着,秦风也与余下的诸位公主王爷一一见了礼。

除了齐王李祐有些高傲自大,其他的人都表现的相当好说话。见过了李世民诸多皇子,秦风个人亦觉得李承乾、李恪、李泰最为出色。这兄弟三人站在一起,当真是一时之瑜亮,难分高下。

不过秦风对于每个皇子,应对都一样得体,没有过于亲近谁,也没有冷淡谁,都以一视同仁的心态和礼仪来对待,仿佛只是最寻常的君子之交,平淡如水。

由于场面热闹,他人以为秦风性格如此,没有人看得出门道,但李世民眼睛却眯了起来,哪里还看不出这其中的端倪。

作为大唐皇帝,作为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千古一帝。对于几个儿子的小动作他又如何不知?只是这种事情,再难处理不过的。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做得不过火不过分,也懒得去问。

但随着他们的渐渐长大,一些怀着政治投资的大臣也掺和了进来,这就让李世民的心底很不是滋味了,平时看着那一个个分班站列的集团,就觉得碍眼,总是再想:“朕才四十不到,至少还有二十多年的大好年华。你们不来巴结朕这个皇帝,却跟小辈一起争太子,这岂不就是在咒朕早死嘛?”所以,那一个个事先站好位子的大臣,没有一个得到升迁的,而且,也借助这一次的吏治,清理了一些碍眼的倒霉鬼。因为他知道,一个人的野心是随着忠于自己的势力壮大而壮大,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故而,为了避免旧事重演,他都在悄无声息的剪除这些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的不怀好心的分子。

之前,他担心秦风年纪小,受不了诱惑而陷入其中。现在,李世民见秦风明摆着不想介入几个儿子的胡闹,知他识趣,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道:“这臭小子处处表现出异于年纪的城府干略,确实是个可塑之才。”

拜会了一干王子公主后,李世民、长孙皇后让秦风长乐坐在他们的身旁,聊着家常。

用餐过后,长孙皇后拉着长乐的手嘘寒问暖的,不住的问在秦家过的如何,可有不习惯之类的话。

秦风却让李世民叫住了,两人一到来到僻静之处。

太极宫西堂花园。

秦风来过这里一次,李世民将他叫到此处,却不知有何要事。

秦风心犯疑乎,现在的形势对于大唐来说是没有再好的了。他还能帮上什么忙?

李世民负手而立,看着远处的假山奇石,说道:“对于大唐当前的局面,贤婿有什么看法?”

“没有!”秦风直白的摇了摇头,道:“现在局面一切大好,我大唐最大的敌人内乱不休,双方正在积蓄着力量,准备来年大干一场,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失去了最大的威胁,并且在突厥内战中左右逢源,大获好处。至于一些边陲小国,除了吐谷浑,其余之异国他邦不成气候,只要我们不去惹他们就万事大吉了,要是他们胆敢来惹我大唐那才真是奇怪了。目前而言,事事都向着我大唐,顺风顺水,形势再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看法?”

他当真是好奇了,现在历史在他的超控下完全出现了改变,因为他的存在,突厥可汗颉利屡次受挫,威望声势大不如前。前不久秦风因为在突厥内部纵横驰骋,更是成功的挑唆了颉利与突利的内斗,造成了突厥的分裂。随之而来的突利夷男联手、奚族臣服颉利等现象都与历史有所改变了。

现在的情况可比历史上的局面好上一百倍,对于当前的局面,秦风作为一个后世人都万分满意,李世民作为一个这个时代的人,难道还不知足吗?

“不错。目前的形势确实是一片大好,我们大唐根本没有外患一说,强大如突厥者也得看我们的脸色行事。”李世民对于秦风的答案却是异常的满意,重重的点头道:“贤婿便如我的福星一样,自你崛起以来。一切都变得异常顺理。很多事情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发生了,太快太突然也太顺利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都是因为我们之前准备得不足,太快了,以至于很多事情都有些措手不及。”

秦风细细想来,还真是如此。

发展太快了,会造成一些虚假的繁荣,一旦美丽的泡沫破碎,后果不堪设想。

(早上好!第一更到了成绩好不理想啊!有推荐的朋友,支持一二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