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161章:玄武门之遐想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161章:玄武门之遐想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今天露重雾浓,一如秦风的心情,雾中,皇宫庄严厚重、雄伟壮丽,匹练也似的雾带着一丝虚无缥缈的美感,秦风突然发现,宫廷生活未必就是最美满的生活。

长乐公主不曾一次表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太子李承乾每次出宫,都迟迟不想回去,好动的小高阳有一次憧憬的编织外面的世界,那全神贯注的模样让人心疼,然而,也有很多人为了住进这个大宅院费尽心机、机关算尽。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皇宫,何尝不是钱钟书先生UU小说的《围城》。

很多人都想入主皇宫,而那个宝座只有一个,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抢之一途,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那幕后已经出了两招,第一招因为薛仁贵机警而安然无恙,第二招差点要了长孙皇后的命,一招比一招狠。而李世民定然稳如泰山,是有把握还是什么?秦风猜不出来。宫廷这种地方向来少不了勾心斗角,男的为帝位而争,女的后位而阴招百出,总之,这里头的人,一个二个都是影帝影后级别的人物,想想都让人发怵。

他的愿望是开开心心的活下去,没事打打异族,开疆扩土,让大唐比历史上的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而不是当一个政客,整天投入阴谋算计中去,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整死这个整死那个。

太累!

他不惧怕阴谋诡计,但却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

可现在,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了阴谋家的诡计,想要抽身离开仿佛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秦风一边走一边想着心事,当他仰头一看的时候,却发现不知不觉到了玄武门。

“太巧合了吧!”秦风心下嘀咕,一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人伦惨剧。厮杀声尤在耳际,血腥味还在鼻端萦绕,难道又要旧事重演么?

玄武门事变走得不远,尽管无人胆敢提及那桩惨剧,可知道真相的却大有人在。

如果是依照演义电视来说,那么结果毫无疑问。电视演义里的李建成就是渣,废得不能再废的废材。而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差点让那个废材干掉了,通过电视剧的模式来推断的话,李世民比废物强上一点点,因为他铤而走险,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是现实呢?

李建成真的很出色,有着不亚于李世民的才能。

温文尔雅,礼贤下士,关心民生民计,在监国在处理家国大事的时候,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有着明君的风范。

当年,兄弟二人一主内,一主外。弟弟在外面开疆扩土,百战百胜,而哥哥在家里把上下拧成一股绳,为前线送军资送粮草,从未拖过李世民的后腿,兄弟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说是最佳拍档亦不为过。

然则,帝位只有一个,也注定这对一时瑜亮的亲兄弟只能是你死我活的下场。李世民费劲千辛万苦,处心积虑的策划了杨文干事变,险些将李建成拉下太子之位。李渊甚至都亲口许诺,将太子传给李世民,最后还是奇差一招,让李建成扭转了乾坤。

最后李渊将李建成、李世民各打五十打板,结束了这场至关重要的事件。

事件是结束了,但是战斗也打响了。

他们一个是******的首领,一个是秦王党的首领,直接导致了******、秦王党在朝堂上全面开战,仇恨也因此越来越深。

曾几何时李建成一度有机会杀李世民,李建成没有动手;曾几何时,李世民也有机会杀李建成,李世民也没有动手。

毕竟他们是同胞兄弟,手足相残,也不是他们所愿。

但是在仇恨累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在******、秦王党只能活下来一个的时候,还有什么兄弟情义可言?

也是因为如此,李元吉在武德九年,在两兄弟都得已经开始大伤国体的时候,在李渊面前提出了杀秦王安天下的话来。

李渊的反应是没有说话。

李渊不是笨蛋,他看出了这个结果,斗到了这个地步,李建成、李世民必需要死一个。只有他们死一个,大唐才能走的下去,而不是内耗过渡,走向灭亡。

在玄武门事变的前一天,李世民得到了李建成杀他的计划,而当天夜里,李建成的计划开始实施。

太史令傅奕向李渊反应“太白复经天!”

简单的几个字,却饱含了**裸的杀机。

古人最信天象巫蛊这类的东西,尤其是帝王。明智如汉武帝者,因为巫蛊险些灭了自己的九族,将自己的儿子亲人当做草芥一样杀。李世民也因为谣言而杀了玄武门守卫李君羡。

“太白复经天”是天象,而天象出现秦地,也就是“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翻译着来说,太白金星频繁地在大白天出现在秦地,预示着秦王李世民在不久之后将会踩在他李渊的头上,成为皇帝。

这无异于是诬告李世民要谋反,通过天文异象,说明李世民谋反,而李建成杀李世民的理由就是李世民谋反。

李建成已经布下了局,只等挥刀的时候。

李世民反击了,绝地反击。就在生死存亡的一刻,撒了一个一撮即穿的谎话,扭转了乾坤:他告李建成、李元吉yin乱后宫,与尹德妃、张婕妤这两个李渊最宠爱的妃子有染。

李渊是个男人,还是一个皇帝。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李渊都必需确认。于是他如李世民预料的一样,要求李建成、李元吉对质。

这也就意味着李世民掌握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动向,第二天,李世民在玄武门等着李建成、李元吉的到来。

生死就在一念间!

李世民先了一步,亲手杀死了自己同父同母的兄长弟弟,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他也背负了沉重的历史代价,弑兄杀弟这个罪名将会生生世世的流传下去。

玄武门事变的过往经历没有人在李世民面前提,可不表示别人就不能说,以上的大致经历就是秦琼告诉秦风的,其目的无非是让秦风不要参与到未来注定会有的皇储之争里去。要学李靖、李世绩一样,当一个中立派,不加入这场人伦惨剧中去。

秦琼以史来告诫秦风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能够平安度过帝王更迭的官,可秦风却从玄武门事变中看出了李世民是一个为了权柄能够不惜手段的人,可这样的一个人,被人连接挑衅了两次,竟然稳如泰山、不动于衷,实在太过奇怪了。这其中,难道有自己所不知道的猫腻在隐藏着?

现在,李世民的儿子还小,正处于学习的年纪,还不具备与李世民直接开撕的能耐与勇气。如此一算下来,这连续事件的主使人绝对是第三方势力,而且,李世民还貌似知道一些事情,如果他没有追查下去,那么最可疑的人就是被迫当起了太上皇的李渊。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在大唐有着牢不可破的地位与底蕴,在他退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影响力与支持他的势力依旧雄厚无比。

而且李渊有能力也有理由去对付李世民,能力就不用说了,理由也同样简单,因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的刹那间,父子情也随之湮灭,李渊剩下的或许只有恨了。

如果李渊是幕后主谋,那么,置长孙皇后于死地就再正常不过的了。

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先后讨平了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和王世充。于武德四年受封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此时的李世民不但是秦王,还有天策上将军、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等实实在在的头衔,当时头衔多得连他本人都念不完整,又是宰相又是三公又是三军统帅,应有尽有。

李世民当时的威望势力直逼太子李建成,功高震主难免被猜忌。平定洛阳后,李世民拒绝了奉命前来有非分之请的贵妃等人,后宫妃嫔对李世民怀恨在心,当李建成去收买的时候,可谓是一拍即合,眼见多次在外浴血征战的丈夫与皇帝疏远,长孙皇后直接出面缓和矛盾。她常常在宫中出入,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在后宫中为丈夫存留助力。在尚书右仆射萧禹等人的鼎力支持下,高祖李渊最终没忍心对李世民下死手。长孙皇后的作为让李世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世民的势力不会发展到不可控的境地。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建成还好好的当他的太子,李元吉当他的齐王,李世民在外率军作战。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渊大唐的至尊。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现在的天下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正因为有着太多的如果……不,所以,李渊对长孙皇后怀恨在心,而下毒手就显得合情合理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