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111章:总结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111章:总结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历朝历代总有些人绑架着道义去指责别人,同样,对于别人写的小说,也有那么一小撮称之为“人”的家伙,对别人妄加指责。劝告想要一一对证的“人”去看《新唐书》《旧唐书》《唐史》什么的,别在这叽叽歪歪的。

不看滚蛋,老子不缺你的点击与收藏。

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关你卵事。

有种你去指责隋末的书,那些个文臣武将在历史上效力过那些突如其来的主角吗?

真是不知理喻

虚伪之徒无耻之尤,一边看人家的小说,一边大放狗屁。

与前几章的李纲有何区别?

发现一个放屁的我禁言一个。

……………………

秦风环视朝廷,但凡与他目光相触,那些准备说他道德缺失的官员,一个都躲闪的地缩下了脑袋。秦风这样的疯子胆敢在李世民面前动刀子,把他惹毛了,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秦风环顾一圈,扬声道:“仁义道德、忠孝礼义是先辈、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源,正因为如此才造就我们壮丽的文明。”

众人哭笑不得!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可我们施予仁义道德之时,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人、什么事。小错小过,可以原谅。面对大恶,只有一个字——杀!以杀而警示他人。道歉有用的话,律法、刑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秦风又道:“此之一战,让我明白了一件事。”

大生知己之心的魏征配合着问:“秦将军,你明白了什么事?”

“突厥没有平民百姓,只有军队。”

“咝……”顿时,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这尊杀神莫非是想把突厥杀个干净不成?

秦风没有理会大家的种种眼神,对李业诩道:“业诩!解开你的衣衫!”

“遵命!”李业诩明白秦风的意思,露出了胸口上那一道长长的红线。那一刀,他躲避及时,却也伤到了皮肤。

秦风拉着李业诩,在文武百官中亮了一圈。

“这是突厥弯刀造成的伤痕,长一尺三寸,要是再深三分,业诩就永远倒在草原上了,成为烈士了。”

看了大家一眼,秦风又道:“你们万万没有想到吧!砍这一刀的是一个孩子,一个几岁大小的突厥人家的孩子。”

李业诩羞愧道:“面对突厥士兵的时候,我丝毫无损;这一刀被一个我认为没有威胁的孩子所砍伤。若非反应敏捷,我早就死了。而我新…不,虎贲军牺牲的将士,大多是死在所谓的百姓手里。”

示意李业诩穿上衣服,秦风道:“如果业诩是领军大将,如果牺牲了,那么,我们虎贲军全军在没有首领之下,将会丧命于大草原,这其中,又有多少个家庭被破灭呢?我不管你们怎么想,怎么看待我秦风。但是,在保证我属下兄弟的性命安全的前提下,对敌人,我不介意大开杀戮。以后,在我不犯国法的情况下,谁敢拿维护敌人的仁义道德对我说三道四,别怪我上演今天的一幕。当然,如果我秦风做对不起大唐百姓的事情,你们尽管骂,让我秦风下跪我也认。”

“哈哈,秦将军的话是难听,道理却人尽皆知。作为大唐的将军,自然为我大唐利益与百姓着想,对于这种杀我百姓的草原异族,若说什么仁义道德的话,与背叛国家有何区别。此役若有我领兵,结果亦是如此,要他们血债血偿。”

大笑之人,正是李承乾:“圣人先人留下的东西也要看对什么人什么时候,当遵守的时候自然遵守。对于一群不讲道义的异民族,更他们说仁义,与宋襄公有何区别?”

一句“话是难听,道理却人尽皆知”恰到好处、妙至巅峰,李承乾这句话掩饰了秦风大闹朝堂的罪名。大家都是明白人,都是看道理而不是在于那番言辞滴。

杜如晦适时出声:“皇上,太子言之在理臣亦赞成。若我大唐多几位如同秦将军这般铁血勇士,臣做梦亦会大笑而醒。”

程咬金更道:“谁敢胡说八道,老程去他家阻门。”

房玄龄……

李靖……

尉迟恭……

……

诸多有影响力的大臣出面求情,余者尽皆闭嘴。和这些人相比,那些凑人数的说话等于放屁,他们,不过是李世民用来装点门面罢了。

李世民努力摆着一派怒火难当的表情,装模作样道:“封大人有海量。秦风,你伤了封爱卿的胡须,朕罚你半年俸禄,赔偿封大人,你可有意见。”

“没意见!”

秦风心头大乐,到现在为止,朝廷没给他一分钱,罚就罚呗。于是,一场闹剧,总算在李世民的袒护之下结束了。

这么多强势人物都站出来为秦风说话。朝中其余文武哪敢有什么多余的意见。

再说了,人家秦风遵纪守法,在人家不触犯国法的情况下,去数落别人不是找抽是什么?

便是李纲也偷偷摸摸的退了下去,他并不怕李世民,李承乾,反而视与这些大人物针锋相对为乐,越是斗得厉害,越能显得他的不畏强权是一个敢于直谏的能臣,日后必定在史书上留名,为后人敬仰。

但是今日面对秦风他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满脑子的引经据典对方来一句听不懂。直接秒杀。少了一脑子的迂腐文化,真比能言善辩。他根本就比不上秦风,为了保住那一世英名,也就很可耻的匿了。没办法,要是再让秦风纠住他问“怎么证明**********”的问题,那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封德彝瞧见李纲没义气的闪人了,心中的怨气与怒火可想而知,可是一向绑架仁义道德去指责别人的他,经秦风如此一弄,他半个屁都放不出来,如果再作纠缠,那他就成了秦风嘴里的虚伪的代名词了。

李世民乐不可支,这些个老家伙倚老卖老,净捡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三道四,如果能像魏征那样说出一个所以然也就罢了,可偏偏每次都是那套毫无新意的仁义道德之说,弄得他是烦不胜烦,如今,秦风秒杀了两**oss,李世民没理由不开怀。

同时,他也看清楚了这些人的真面目了,一个二个说得比唱还好听,当事情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都变成怒目金刚了。

虚伪之徒!莫过于此了。

回想下秦风的言辞,又看了人群中的李纲一眼,李世民心中一突,暗想:得把这太子杀手弄得远远的,千万不能让他去祸害乾儿。

灾星、鬼神……学说在古代很有市场,要不然也不会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一说了。

经秦风破解了鬼火的秘密后,李世民对于鬼神也是置怀疑态度,可事关江山社稷,关乎儿子的生命安全,也不得不谨慎行事。也是因为秦风的横插一脚,使得李纲终生失去了第三次教导太子的机会。

经一波三折,李世民总算有机会宣布了今晚的庆功宴。

面对一桌子由御厨精心烹饪的羊肉大餐,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牛羊肉的秦风等兄弟几人,根本难以下咽,在众多长辈的起哄下,一个二个都被灌成了半仙。

吃饱喝足,宴席散后。

秦风本欲随同秦琼回家见见阔别已久的母亲兄妹,却让李世民让人叫到了甘露殿。

“叔叔,我来了!”秦风走到了近前。

李世民亲自走下来将秦风扶起,拍着秦风结实的肩头,长笑道:“瘦了,也黑了。不过充满了将军应有的杀伐气息,不错不错,总算有了男子汉的气概了。你这小子没有辜负朕的厚望,这第一次上战场便有如此成绩,那霍去病也不及你!最让朕佩服你的是在草原上来去自如,且无人发现你们是大唐的军队。”

李世民在登基以前,本就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情知长时间隐藏痕迹是多少困难的一件事,可秦风自始至终都没有露出破绽,这一点难能可贵。

至于秦风在草原上卷起的血雨腥风,李世民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作为乱世中走来的皇帝,对于杀伐之事,早就引以为常。秦风在突厥杀伐正和他心意,尤其是成功的挑起了突厥内部的矛盾的爆发,更是让他赞叹不止,为此高兴的夜不能寐。

“朕见你在国宴上停著不食,只顾着喝酒了,特意准备了一些你爱吃的糕点。怎么,国宴上的不合你口味?”他让人送上茶水,还捎带了秦风爱吃的糕点。

秦风哭丧着脸道:“若是平时,我肯定是大吃特吃。可是吃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牛肉羊肉,闻着那味道就想吐。又哪来的胃口呢?”

李世民大笑道:“只顾着炫耀你等功绩,却没想到这一点,罪过,罪过。朕让人给你重新准备吧。”

“不必麻烦!这些就成了。”秦风吃着糕点,吞字不清道。

李世民亦不坚持,道:“你们在北方的所作所为,朕已从你与柴大将军的奏章中了解,你在北方干得不错,朕倍感欣慰,这其中经历一定是精彩纷呈……来,来,来,与朕说说,看有什么不足之处,也跟朕说说,此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稍微填了填肚子,秦风才道:“行军路上没好玩的,每天都要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杀人放火睡觉而已。”他从离开长安开始,将如何潜入朔州,找到梁洛仁后并威逼利诱,又如何与柴绍里应外合攻下朔州,斩下梁师都首级。之后,又如何扮演突厥军,成功的挑起了颉利、突利、夷男所辖部落的仇恨,并从中怂恿突厥人自相残杀,加深彼此间的矛盾。如何遇到乌氏部落五千骑后的追击,自己又怎么用放风筝的战术消灭对方,回归途中,又如何遇到高成,并解救汉人奴隶,挑动汉人奴隶的反抗之心,一起解决途中的突厥人,最终在缴获无数的情况下平安抵达朔州。

他的口才极佳,本来就匪夷所思精彩万分的故事,经他一说更是让人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李世民听的是津津有味,在脑中几乎将自己当作故事的主角,听到惊心动魄处为之惊叹,听到高兴处为之欢喜。

尤其是听到秦风说起那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更是让他捏了一把的冷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