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末之乱臣贼子 > 第六百八十三章 封桩库银不见了

“太师,三千五百万贯的钱财,朝廷真的能拿的出来?”李甫有些担心的望着蔡京说道:“虽然王上已经是一减再减,但是三千五百万贯的钱财是不能再减了,我军为了从辽人手中夺取幽州,损耗太大,三千五百万贯的钱财能不能支付我们的抚恤都成问题啊。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李甫脸上露出愁苦之色,好像李的的财政已经到了一定地步一样。

“李大人,你也不必如此,唐王当年就有散财童子之说,老夫就不相信,你们连将士们抚恤的钱财都没有了。”蔡京摇摇头说道:“虽然三千五百万贯的钱财很多,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这封桩库银是从太祖年间就开始的,三千五百万贯还是很轻松拿出来的,只是朝廷为什么要送出这么多的钱财呢?”

“呵呵,朝廷若是不愿意给,王上愿意亲自去取啊!”李甫不在意的说道。虽然这并不是李的原话,但能从朝廷手中夺取更多的钱财,李甫还是愿意的。

原本脸上还堆满了笑容的蔡京听了之后,顿时面色一变,老脸上更是露出尴尬之色,最后苦笑道:“李大人,这些年朝廷的情况想必大人也是知道的,皇上每年都消耗大量的钱财,艮岳到现在还没有修建完工,想要短时间内聚集这么多钱财也是比较困难的。若是王上逼迫太紧的话,恐怕最后倒霉的还是天下的百姓啊!王上志在天下,若是因为这么点钱财而使得民怨沸腾,那些百姓们岂会甘愿跟随王上。”

“这个?”李甫听了之后,面色一紧,装作迟疑的样子,想了想,说道:“老大人所言下官也不是不知道,但这不仅仅是王上的意见,也是满朝文武百官的意见,也不瞒老大人,为了支援前线的战斗,连王后与诸位王妃都放弃了绫罗绸缎,改为布衣,甚至还亲自织布,宫中除掉穆王和穆王后的用度外,都缩减了许多。诸公若是不满意朝廷的补偿,恐怕就算是王上也不能服众啊!”

蔡京一阵沉默,实际上,太原的事情他也是有所耳闻,六扇门的力量可不简单,早就将太原城中的情况告知自己,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的夫人们居然能放下身份,以织布来帮助李的大军。这让他感到好笑的同时,也微微感到震惊,连高高在上的王后都能放弃绫罗绸缎,做出如同普通女子能做的事情。

“王后与诸位王妃高义,让人敬佩。”蔡京赶紧拱手说道:“只是朝廷的情况,恐怕朝廷不能答应啊,就算朝廷答应,恐怕就算是天下的百姓也不会答应的,朝廷的钱财实际上就是天下的民脂民膏啊!”

“老太师,这么说,若是下官要的多一些,倒是显示下官的贪婪,也显示着王上的残暴了。”李甫摸着胡须,望着蔡京,嘴角露出一丝不屑。什么时候朝廷如此重视百姓,爱护百姓了,眼前的这个老家伙更是贪婪,更是无耻,号称天下的六贼之首,居然也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恬不知耻。

“若是大人能少一些钱财那自然是最好。”蔡京不在意的说道,他好像没有看见李甫眼中的讥讽之色,或者说,这种讥讽之色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他早就将世间的诽谤等等放在一边,一切以利益为准。

“钱财自然是不能少的,但是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抵偿。”李甫想了想说道:“万物皆有价,若是朝廷不愿意给钱财,可以用粮食,用兵器盔甲,甚至用匠人、医师等等来抵偿都是可以的,太师以为如何?”

蔡京听了之后,脸上不仅仅没有任何兴奋之色,反而变的凝重起来,说道:“此事还需要多加考虑,老夫也不能做主,待老臣上书天子之后再做计较。”

蔡京能成为太师,心智自然是不简单,无论是粮食也好,或者是兵器盔甲,甚至乃至匠人、医师等等也好,都比金钱重要,河东路的粮草并不充足,而兵器盔甲也因为李底蕴不足,大军缺少此物,这也是李的女人们都出来织布,甚至用来制作皮甲等等,支持李兵器盔甲更是用来武装李的军队,蔡京岂会这么做,至于匠人和医师,蔡京知道这些人都是李需要的,就算朝廷不能用之,也不能方便了李,一切李需要的东西,都不能给。这是蔡京心中所想。

“如此甚好。”李甫好像并不担心,只是摸着胡须,朝蔡京拱手说道:“既然如此,下官就在城外等候太师的消息,告辞了。”说着就领着亲兵朝寺外而去。

“太师,发生什么事情了?”宇文虚中看着李甫离去的背影询问道。

“他已经答应朝廷只要支付三千五百万贯钱财就能赎回幽州,若是朝廷钱财不够,可以用粮草、兵器盔甲乃是匠人医师来抵偿。”蔡京摸着胡须说道:“老夫并没有答应。”

“莫非朝廷的钱财足够了?”宇文虚中有些惊讶的询问道:“三千五百万贯可以让朝廷做许多事情,无论粮草也好,或者是兵器盔甲也好,朝廷中有许多的剩余,至于匠人和医师好像并不算什么,甚至对于朝廷来说,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

“李想要的,那就不能给。”蔡京摇摇头说道:“就比如说匠人,你看知道李军中有一种新式武器,叫做抛石机,声若巨雷,无论是涉县也好,或者是弘农大战也好,抛石机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匠人的作用。”

“匠人?”宇文虚中虽然有些才能,匠人在朝廷序列之中,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想让朝廷重视这些匠人也是不可能的。

“老夫只是知道,凡是李想要的,都不能给。就算自己没有任何用处,也不能送给别人了,至于钱财,想来朝廷百余年的积蓄,应该是足够了。”蔡京想了想说道。

“这么多的钱财啊,朝廷不知道可愿意?”宇文虚中虽然不知道蔡京心中所想,但是想到赵佶的作风,心中并不是认为蔡京的想法能得到实现,艮岳还没有建造完毕,什么地方都需要钱财,三千五百万乃是民脂民膏,朝廷的那些官员会同意吗?宇文虚中并不认为朝廷会答应。

蔡京却没有想到这么多,他认为自己这样做是非常划算的,最起码坏了李的算计。他并不知道,在遥远的汴京,蔡京递上去的奏章引起了满城风雨,整个大宋朝最大的悬案已经诞生。

防卫严密的封桩库失盗了,数千万贯的钱财居然不翼而飞,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恐慌。

“封桩库那是什么地方,只有皇帝和近卫太监们才知道的地方,现在居然成空,真是天大的笑话。”

“可不是吗?那封桩库中藏有多少的金银?从太祖皇帝到现在,百余年间,历代皇帝每年都会将部分钱财藏入封桩库中,作为赎回幽州的钱财,以前是没有机会,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了,只要有了钱财,李就能将幽州卖给朝廷,现在却是没有钱财了,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这朝廷若是没钱了,恐怕是要从民间来收取了,哎,恐怕我们要倒霉了。”

“官家不是很有钱的吗?不然的话,也不会修建什么艮岳了。艮岳每年消耗的何止是数百万贯的钱财,只要将这些钱财节省下来,莫说是一个幽州,就算是十个八个幽州,朝廷也能买的起。”

“若真的是从老百姓身上收钱的话,我就去河东路,去投奔可李去。”

.....

整个汴京城内,一阵风波瞬间传了出来,从朝堂之上,传到朝野之下,整个汴京城更是一阵议论纷纷,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但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汴京城。瞬间在整个汴京城,各种言论充斥着大街小巷。虽然不是战乱,但与战乱差不多,人心惶惶。

“封桩库可有消息?”赵佶行走在宫中,天边一**日悬挂在空中,赵佶虽然行走在太液池边,但周围的凉气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凉爽,反而让他心中一阵烦躁。封桩库中丢失的不仅仅是大量的钱财,更是他赵佶的面子,连皇家封桩库里的钱财都丢失了,赵佶不知道皇宫中,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回官家的话,并没有任何消息。”梁师成和杨戬两人相互望了一眼,苦笑道:“虽然每年年初的时候,都会有大量的钱财送入封桩库,但那些内侍们却不敢亲自检验,只要箱子仍然存在就可以了,哪里想到库中木箱内都是空的,里面的钱财早就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历朝历代,历代先皇都会从户部领上一部分钱财送入封桩库中,也都没有任何的损失,没想到到了朕这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幽州不能不收回来,三千五百万贯若是放在平日里,自然是不算的多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赵佶忧心忡忡,蔡京那边已经答应对方,现在自己这边居然拿不出钱财来,传扬出去,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

“这户部的钱财不能轻动,官家的钱财也并没有多少。”梁师成听了之后,心中一阵苦涩,他知道赵佶自己的内库之中,还有不少的钱财,用来支付这三千五百万贯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赵佶每日消耗甚大,想要维持赵佶腐朽的生活,私库中的钱财都不够了,还要从户部得到更多的钱财支援,哪里有钱财用来支付购买幽州的钱财。

“官家,仆臣听说李贼曾经给了太师两种选择,一种是用钱财赎买,一种若钱财不够,就可以用粮草、兵器盔甲或者匠人医师来抵偿。”杨戬赶紧说道。顺带的他还给蔡京上了一下眼药。

“连蔡京都没有答应,你以为朕会答应吗?”赵佶不满的瞪了杨戬一眼,他知道杨戬的消息来源丝毫不必自己慢,这个时候忍不住不满的瞪了对方一眼。连蔡京都知道这里面的奥秘,难道他赵佶就不知道吗?李真正的目的不是钱财,他自己乃是大宋的散财童子,更是得到柴家的百余年财富,岂会在乎封桩库的钱财,李更想需要的是朝廷的粮草和兵器盔甲,乃至匠人医师等等,快速的弥补李的不足。朝廷虽然有这些东西,但是绝对是不能让给李的。

“官家所言甚是,李此人阴险狡诈,宁愿放弃钱财,而选择其他,分明是有其他的阴谋诡计。”杨戬心中尴尬,但很快就说道。

“官家,我大宋富有四海,这些年更是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哪家没有百八十贯的钱财,我们就算是从每一家手中收取一贯钱财来,也能将这三千五百万贯的钱财收取干净。”梁师成赶紧说道。他见杨戬吃瘪,自然是不敢赞同杨戬的主意。

“那是百姓的民脂民膏,朝廷若是从老百姓身上收钱,恐怕会让天下人笑话的。”赵佶想也不想就摇摇头,他说的冠冕堂皇,却是没有想过,自己每日奢侈的生活不同样是民脂民膏吗?艮岳上每一块奇石实际上同样是民脂民膏,为了一个艮岳,也不知道多少人家都是已经家破人亡。

“官家真是爱民如子,若是天下的百姓听了之后,肯定会感念官家仁慈。”杨戬赶紧大拍马屁,他笑呵呵的说道:“官家有所不知,我大宋这些年国泰民安,那些老百姓家的泔水现在连猪都不吃,猪认为那些泔水太过平庸,许多人家都已经欧用燕窝漱口。区区一贯钱十分轻松。”

“哦,民间居然富裕到这种程度?”赵佶听了之后,忍不住惊讶的询问道,他很少出宫,就算是出宫,恐怕也接触到底层的生活,哪里知道民间的辛苦,反而认为杨戬所说的话,是真的,顿时脸色又好了许多。

“是啊,现在东京城中的百姓,无一不感念官家仁德,三千五百贯钱财,只要官家一纸诏书,顷刻之间就能得到。想陛下富有四海,哪里需要为这么点钱财而烦恼的。”梁师成也劝说道。

“嗯。”赵佶心情大好,顿时摆手说道:“全部由民间承担也不大好,这样吧,承担一半吧,朝廷承担一半,这样也让民间更加轻松一些。嗯,就这样,杨戬,去宣旨吧!”赵佶见解决了一件大事,心情放松了许多,又在太液池边欣赏沿途的风光,却没有注意到杨戬和梁师成苦涩的面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