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神书纪元 > 第217章局势不妙(求订阅,求月票!)

“慢慢当着,渐渐就会做好了!”木灵犀倒是神色平静,没有一丝急躁,“这也急不来!”

“急不来!”刘秀平静道:“时间过得很快,不久的将来,平静将会打破!”

“不必急躁!”木灵犀平静道:“越是靠近帝都,越是控制强大,越是距离帝都遥远,越是控制虚弱讨伐起来,困难度也是加大。我等距离夜帝城,很远很远,想要讨伐我,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这个世界太大了,不到仙人,不到神灵,根本不足天地有多大。中土百州,只是无尽大陆上最为富饶的一块而已,只是占据着很小的面积。中土百州,面积太广阔了,导致了历代王朝中央很难控制地方,地方豪强不断,门阀不断,世家从生。一旦出现了大的变故,调兵增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局势纷纷扰扰,我等好似风浪中的小舟,一个不小心,就是倾覆!”

三个月时间,刘秀越是接触政务,越是接触四周的一切,越是感到局势很不好,很不好,时刻要翻船。

太平军,仅仅是能控制银州、江州、宣州,三州之地,想要扩大地盘,却显得力有不逮,仅仅是三州之地,也仅仅是控制着州城,一些想要之地,要害之地,多出的城池属于权力真空。

而在太平军麾下,有着百万大军之说。

只是这百万大军,水分严重,其中新丁占据了八十多万,更多是属于乡兵,只是简单的操练,平时住在了家中,也无军饷。只是平时之间,维护治安尚可,打酱油尚可,可是到了战场上,多数是放羊的角色。

多数是守城为主,维护本地治安。

真正战兵,仅仅是二十万,可这二十万中,有十多万镇守在一些要害之地,一些关键之地。

真正的机动兵力,战场上拼杀的精兵,不足十万。

正所谓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而太平军的战斗力比不上青州军,比起黑狼军更是差了很多。

所幸的是,武器上较为先进,弥补了战斗力上的不足。

曾经,刘秀提出了燧发枪,火炮的概念;而木灵犀参照着,汲取了仙道炼器之术,制造出了火纹枪、火纹炮,装备到了军中,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战斗力的不足。

而在这两种武器中,木灵犀设置了特殊的手段,防止拆卸,一旦拆卸就会自动销毁;而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又是亲手制造,严格把关,导致了这两种武器的秘密,一直未泄露

后来大楚军队,也缴获了一些火纹枪,火纹炮,可是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原理,一系炼器师倒是仿造出来,可是仿造的火纹枪,火纹炮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根本无法批量生产。

其实论及品级,火纹枪,火纹炮,威力上不算是顶级。很多的法宝,在威力上,远远超越了这两种武器。

主要是这两种武器,制造成本低,能批量生产,能大量装备在军中,给一般士兵使用;而很多的法宝,制造价格高,根本无法批量生产,根本无法大规模的装备在军中。

靠着火纹枪,火纹炮,爆发出强横的战斗力,太平军一次次击溃了大楚军队的剿灭,才站稳了脚跟。

然而,也仅仅是坐稳了脚跟而已,很不安稳。

现在投靠的诸多官员中,九层以上是投机分子,若是太平军继续保持胜利,能稳住局势,这些官员不会反水;若是战势稍微不顺利,可能一些人就是投降,或是与其他势力眉来眼去,暗自书信。

若是某一天,太平军全军覆没了,能为之死节的没有几个。

说不定,某些人直接砍掉了他这个太平王的脑袋,当投名状。

而军队中,也是心思各异,很多参加造反的将领,多数是对社会不满,被世人不容;还有一些主要是社会败类,犯罪分子,对社会充满了怨恨,走上了造反之路;还有一些将领是野心家,想着出人头地;其中还有一些势力的探子,间谍等等。

总之,这些将领,也是不靠谱至极。

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关键时刻,这些将领是会受招安,投诚,反戈一击的。

总之,太平军上下,投机分子太多了,德行败坏之辈太多了,占据了九层之多,现在之所以能团结起来,主要是乱世来了,太平军军队上还未出现大的败仗,占据了局部的军事优势。

可是一旦出现了败仗,一旦有较大的诱惑,一旦出现了变局……总之这些官员,这些将领,极端不靠谱。

只是不靠谱,也要任用,有些人还要重要。

正所谓是,用人之长,天下尽是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也要感谢这些投机者。

没有这些投机者,白莲教根本没有造反的空间,哪怕是侥幸造反了,也很快会被扑灭;只因为这些投机者的存在,才让大楚一片混乱,太平军才能存活至今。

对于这些投机者,不靠谱者,刘秀采取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不断的洗脑,讲道理,讲利益。喜欢听道理的,讲道理;喜欢听利益的,讲究利益。两者不断的结合,不断的洗脑,转变这些投机者。

正所谓是,谎话说得多了,就是真理。

可能某些言论,第一次听不相信,第二次听也不相信,第三次听也不相信,可是几百遍,几千遍,不断的灌输,渐渐的麻醉着自己,很多人相信了。即便是不相信,也要假装自己相信,这样才能免得被孤立。

然而,很多人,往往是从假装相信,最后变为了彻底相信。

十个投机者,只要有一个死忠,就足够了。

另一个办法,就是不断的培养人才,最好建立学院,或是童子营之类。

大人们思想已经成就了,洗脑很困难,洗脑很费力。

可是十岁到十五岁之间孩童,却是最好的洗脑对象,是造反的主力军。

就像历史上,对洪秀全最为忠臣的不是杨秀清,不是韦昌辉,不是石达开,而是李秀成,陈玉成。

针对着三州之地,太平军的种种不足,刘秀想着一个个建设方针,一个个改革方针,可能有诸多的不足,可能有些空想,然而这是逐步正规化的开始,是种田大业的根本所在,也是乱世的生存根本。

种田很重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何养,还要看种田水平。

随着大楚震慑减弱,天下进入了乱世,而这场乱世不是三五年能结束的,需要漫长的拼杀、角逐、淘汰,短期看是军事实力的比拼,从长期看,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