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神级大矿主 > 第四百六十三章 需要仰望的高度

神级大矿主 第四百六十三章 需要仰望的高度

作者:五彩贝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6:10 来源:笔趣阁

斗笠山矿区,随着巨大的铁矿石加工区的拆除,如铁矿石的破碎区,筛选区等等,这些拆除之后,矿区似乎更大的大气,也更加的开阔,就连视野都开阔不少。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因为几乎没有什么遮挡,加之远处的动静也不算小,两人很快就看见了,微微惊讶,一起走了过去。

许杰也并没有接到通知,根本就不知道,没有想道,自己的矿区来了好几辆新闻采访车,看似一共有好几家新闻媒体,仿佛他们是约好了的一样。

这几辆新闻采访车沿着通往矿区的公路行驶过来,在矿区的办公楼前停车,很多人正在下车,其中有一些人扛着摄像机,有一些拿着话筒。

已经有人在和那些新闻记者在说着什么,估计是沟通和接待之类,许杰一走过来,马上就有人认出来了许杰。

身为旭东矿业集团斗笠山矿区的总经理,许杰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尤其是在五江市,绝对属于名人级别,不知道斗笠山矿区总经理是谁的五江市人估计不多。

首先认出许杰的是《五江日报》的一名美女记者,惊喜的道:“许总,您在矿区啊,太好了!”

知道这是斗笠山矿区的总经理,马上,众记者们就围了上来,一个个镜头全部对准许杰,连有一名记者,正扛着摄像机在拍摄矿区的全景,见状,马上小跑过来,将镜头对准了许杰。

一共好几家媒体,不但有本地媒体《五江日报》的记者,也有省级报纸《江南日报》的记者,还有一家全国性的媒体,在业内很具影响力的《华夏矿业报》的记者们。

显然,一切以《华夏矿业报》为首,第一个采访许杰也是《华夏矿业报》的记者。这名记者拿着话筒,问道:“我们是《华夏矿业报》的,想采访一下许总。”

许杰点头,“就在这里吧,去办公室,我看不如在这里。”说完,意气风发的指了指巨大的矿区。

“许总,听说斗笠山矿区日产铁矿石已经突破十万吨,稳稳的坐上了国内第一大铁矿的宝座,是不是真的呢?”

许杰一笑,自豪的道:“那已经是过去式,我们昨天的产量就有十五万余吨,今天,我们又有两辆联合采矿车投入使用,最多一个星期,我们矿区的产量就会突破二十万吨。”

二十万吨!

四周,纷纷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二十万吨啊,要知道,以前国内最大的铁矿年产成品铁矿也就是一千万吨左右,平均每天的产量也就三、四万吨,而在斗笠山矿区,居然是二十万吨。

如果不是许杰当着这么多记者亲口说出来的,估计很多人不会信,既然是许杰亲口说的,那肯定不会有假。

即使这样,还是有人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不,有一名记者问起来,“您说的是成品矿,还是每天的剥采量呢?”

对一般铁矿而言,剥采量是一个数字,成品矿又是一另外一个数字,一般而言,成品矿比剥采量要小很多,能达到一半左右就算不错。

所谓剥采量,就是从开采区剥采下来的包括泥土,岩石,尾矿,原矿等等一些的东西。

这些东西送入加工车间,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如破碎筛选,各种选矿工序之后,最后得到的才是成品铁矿石,然后产生大量的尾矿和矿渣等等。

许杰自豪的摇头道:“不,二十万吨指的是成品矿!”

顿时,纷纷倒吸凉气的声音又响起来,成品矿二十万吨啊,这是什么概念,这么巨大的产量,斗笠山不但坐上了国内第一大铁矿的宝座,还将后面的铁矿狂甩n条街。

还是刚才那位记者,揪着问题不放,马上又继续问道:“许总,每天的成品矿是二十万吨,那你们每天的剥采量岂不是要达到三、四十万吨,或四、五十万吨,这样一来,将产生数量惊人的尾矿和矿渣,你们将尾矿和矿渣堆放在哪里呢?”

显然,这名记者还比较细心,估计已经四处看了一番,没有发现堆成山的海量尾矿和矿渣,这才这样问起来。

许杰道:“我们开采出来的直接就是成品矿,我们基本不产生尾矿和矿场,我们只是铁矿石的搬运工。”

啊!

直接成品矿!

只是铁矿石的搬运工!

一众记者们,又惊得不行,只有《五江日报》的几名记者似乎对斗笠山矿区的情况比较了解,脸上的震惊之色才稍微少一点点。

作为矿区的主人,许杰带着大家,邀请大家到整个矿区采访,这样一来,记者们深入矿区,拍摄了联合采矿车的情况,拍摄了开采出来的成品铁矿石,甚至还采访了矿区的一些工人。

第二天。

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华夏矿业报》首先发文,在头版位置,大篇幅的对斗笠山矿区进行了报道,标题也非常的显眼,《华夏最大铁矿的崛起》,通篇图文并茂,数据详实。

在同一天,作为江南省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江南日报》也在头版的位置,大篇幅的进行了报道,《奇迹的崛起记旭东矿业集团斗笠山矿区的发展》。

作为五江市的本地报纸,《五江日报》的报道自然不遗余力,日报和晚报齐上阵,统统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几乎占满了整个版面。

这样报道,在五江市,甚至在江南省,旋起了一股旋风,很让多人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斗笠山矿区,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业内,关注《华夏矿业报》的人也看到了报道。

东海钢铁集团。

常建良有每天上午读报半个小时的习惯,其中《华夏矿业报》是每天必看的,用常建良的话说,搞钢铁的,不了解国内国际的矿业发展形势,那可不行。

没错,铁矿石行业和钢铁行业可是息息相关的,铁矿石行业的风吹草动,绝对能影响到钢铁行业。

“咦!”

翻看今天的《华夏矿业报》,常建良眼前一亮,发现在报纸的头版,大篇幅的有关于斗笠山矿区的报道,看到日产二十万吨的数据之后,常建良连忙在心中盘算一下。

按照这个日产量,那一年下来,岂不是达到至少六千万吨的产量,虽然和世界上那些著名大铁矿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国内而言,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东海钢铁集团够大吧,年产钢材三千余万吨,一年下来需要的铁矿石也就五、六千万吨,也就是说,如果斗笠山矿区的铁矿石全部供应东海钢铁集团,那自己就不用再为将来的铁矿石发愁。

不过,常建良也知道这几乎有一点不可能,旭东矿业集团的铁矿石如此抢手,盯着这些铁矿石的大钢企不少呢。

看完这片报道,常建良缓缓的站起来,在办公室之中走了走去,心中道,嗯,让我想一想,好好的想一想……

………

大西北。

这里有一座铁矿,相对于一般铁矿而言,这里的规模不算小,每年也有三、五百万吨成品矿的产量,重要的是,这里居然是露天开采方式,且还通了铁路。

办公室之中,吴文值也在看着《华夏矿业报》,看到关于斗笠山矿区报道,震惊得不行,看完之后,刷的站了起来,一脸的激动,喃喃的道,不敢想象,太难以置信啊!

发展得这么迅速,日产成品矿二十万吨!作为业内人士,吴文值知道这个数字的含金量,对国内所有的铁矿来说,这是一个需要仰望的数字。

想一想自己铁矿的规模,吴文值不禁一阵泄气,真是没办法比啊,即使自己的硬件设施还算不错,甚至还通了铁路,铁矿石也有稳定的客户,供应着附近的几家钢企,但和人家旭东矿业集团比,差得太远了。

吴文值认识王旭东,两人在东海市举行的华夏矿业大会上认识,彼此之间的印象都非常不错,尤其是吴文值,在心中几乎将王旭东当成他奋斗和追赶的目标。

现在,吴文值知道,自己万万无法追赶上王旭东的脚步。既然追不上,那能不能紧跟王旭东的步伐呢,突然,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吴文值的脑海冒了出来,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开始的时候,吴文值自己都吓了一跳。

紧接着,吴文值就彻底的激动起来,兴奋得直挥舞着拳头,越想越激动,越想越觉得可能,在心中坚定的道,对,就这么干……

心中主意一定,拿起电话,“小张,给我定一张去东海市的机票,对,明天的,我要去东海市。”

………

这个时候,王旭东正在西澳首府佩斯。

在澳洲呆这么久,该干的事情都干完了,自己的两座大铁矿也看完了,系统也在升级之中,明天就能升级完成。

机票已经订好了,今天下午的飞机,今天晚上到东海市,不过,在回东海市之前,王旭东还要见一个人。

王旭东下榻的宾馆之中,一边喝着茶,一边在等待着,大约上午十点左右,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王旭东心中道,自己等得人应该是来了!

………

第四更送上!

加更,为月票240张加更!

埋头努力码字,终于又爆发了一把,四更送上来,有票票支持吗?

(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