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电影世界畅游记 >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下归周

电影世界畅游记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下归周

作者:布衣王五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6:03 来源:笔趣阁

金吒和木吒又随着信使回返游魂关,试探姜文焕的反应。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姜文焕见金吒和木吒刚出关就回返了,还多带了一个人回来,急问其故。

金吒曰:“侯爷,这位是我西岐的信使,特来报信的。”

姜文焕道:“莫非发生了什么变故?”

金吒笑道:“我家姬侯爷已经攻破朝歌,纣王**了,连带烧死了他三个儿子。我家侯爷特请贤侯前去朝歌,共商大事。”

姜文焕喜道:“太好了!多谢姬侯爷帮我报仇了!不知姬侯爷请我去商谈何事?”

金吒笑道:“纣王已死,天下无主,自然是商量何人可进位了!”

姜文焕道:“姬侯爷贤达之名传遍众诸侯,德高望重,此番又是姬侯爷攻破朝歌,这天下之主,自该由姬侯爷担任。若是旁人,我第一个不服!”

金吒道:“贤侯高见!如今朝歌已经攻破,贤侯也不必带兵马前行,不如就就随我兄弟二人,轻装简行,速速赶往朝歌。”

姜文焕道:“自无不可!”

姜文焕当即选了几个精锐随从,和金吒木吒一起,策马赶往朝歌。

话分两头,且说黄天化和雷震子奉命前去阻挡三山关的邓九公。

这两人就没有金吒这般机智,只是帮助鄂顺攻打邓九公。

奈何,邓九公作为三山关总兵,武艺高强,加上有女儿邓婵玉和女婿土行孙相助,哪怕是黄天化和雷震子前去,也只能占据上风,而无法攻破三山关。

鄂顺,黄天化,雷震子在三山关耗了几天之后,也等来了西岐的信使。

黄天化得知此消息,大喜,急忙又派信使,前去通告邓九公。

这邓九公也是知兵之辈,朝歌攻破,纣王身死,他的三山关便成了孤关,还被朝歌和鄂顺两面夹击,落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邓九公怕这是黄天化的计谋,令斥候前去朝歌打听消息。在此期间,黄天化也不进攻,也是每天来劝降。

不一日,斥候来报,果然跟黄天化说的并无二致。

邓九公确认了此消息,喟然长叹。纣王都死了,他还坚持个毛线。继续坚持下去,或许能够落一个忠臣的美名,但他一家人,却是必死无疑。

邓九公也不跟鄂顺打了,放鄂顺,黄天化,雷震子离了三山关,但邓九公也不马上投降,他只表示,若天下都归周,他便顺应人心。

这也算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了。

鄂顺,黄天化,雷震子自然同意。邓九公的厉害,他们也领教过了,没必要死磕。反正西岐甚得人心,天下迟早归周。

如此,距离纣王**,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当今天下,最大的三个诸侯,西伯侯姬昌,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终于齐聚在朝歌。

姜文焕和鄂顺皆表示,姬昌贤名远播,德高望重,乃是天命所归,合该继承天位。姬昌只再三推辞不受。

东伯侯姜文焕大言曰:“天下之至德,孰有如姬侯爷者!今天下归周,已非一日,即黎民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谓姬侯爷能救民于水火也。且天下诸侯景从云集,随姬侯爷以伐无道,其爱戴之心,盖有自也。姬侯爷又何必固辞?望姬侯爷俯从众议,毋令众人失望耳。”

姬昌曰:“昌有何德,望贤侯无得执此成议,还当访询有众,以服天下之心。”

东伯侯姜文焕曰:“昔帝尧以至德克相上帝,得膺大位;后生丹朱不肖,帝求人而逊位,群臣举舜。舜以重华之德,以继尧而有天下。后帝舜生子商均亦不肖,舜乃举天下而让之禹。禹生启贤明,能承继夏命,故相继而传十七世。至桀无道而失夏政,成汤以至德放桀于南巢,伐夏而有天下。传二十六世至纣,大肆无道,恶贯罪盈。姬侯爷以至德与众诸侯恭行天之讨,今大事已定,克承大宝,非姬侯爷而谁?姬侯爷又何必固逊哉!”

姬昌曰:“吾安敢方禹汤之贤哲也。”

姜文焕曰:“姬侯爷不事干戈,以仁义教率天下,化行俗美,三分天下有其二;故凤鸣于岐山,万民而乐业。天人相应,理不可诬。姬侯爷之政德,与二君何多让哉!”

姬昌曰:“姜君侯素有才德,当为天下之主。”

姜文焕急忙推辞。

旁边鄂顺和众将齐齐上前,大呼曰:“天下归心,已非一日,侯爷为何苦苦固辞?侯爷舍此不居,则天下诸侯瓦解,自此生乱,是使天下终无太平之日矣。”

子牙上前急止之曰:“诸位不必如此,我自有名正言顺之说。”

子牙曰:“纣王祸乱天下,侯爷率诸侯明正其罪,天下无不悦服,侯爷礼当正位,号令天下。况当日凤鸣岐山,祥瑞现于周地,此上天垂应之兆,岂是偶然!今天下人心悦而归周,正是天下响应,时不可失。侯爷今日固辞,恐诸侯心冷,各散归国,涣无所统,各据其地,日生祸乱,甚非侯爷吊伐之意。深失民望,非所以爱之,实所以害之也。愿侯爷详察!”

姬昌曰:“众人固是美爱,然吾之德薄,不足以胜此任。”

东伯侯姜文焕曰:“侯爷不必辞逊,姜元帅自有主见。”

乃对子牙曰:“请元帅速行,不得迟滞,恐人心解散。”

子牙急忙传令:“命画图样造台,作祝文昭告天地社稷,俟后有大贤,侯爷再让位未迟。”

傍有周公旦自去造台。

周公旦画了图样,于天地坛前造一座台。台高三层,按三才之象,分八卦之形。正中设“皇天后土之位”;傍立“山川社稷之神”;左右有“十二元神”旗唬,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立于其地;前后有“十干”旗号,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立于本位;坛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日太昊,夏日炎帝,秋日少昊,冬日颛顼;中有黄帝轩辕;坛上罗列笾、豆、、簋、金爵、玉,陈设祭前,并生炙脯,列于几席,鲜、酱、鱼、肉设于案桌,无不齐备。只见香烧宝鼎,花插金瓶,子牙方请姬昌上坛。姬昌再三谦让,然后登坛。

周公旦高捧祝文,上台开读,读罢,焚了,祝告天地毕,只见香烟笼罩空中,瑞霭氤氲满地,其日天朗气清,惠风庆云,真是昌期应运,太平景象,自然迥别。那朝歌百姓挤拥,遍地欢呼。

此上天意属姬昌,姬昌无奈。只得受了册、宝,即天子位,通告天下诸侯。通告一出,天下中小诸侯纷纷附和,前来朝歌觐见。各处关隘将领,也纷纷归降。

自此,天下归周。

数日之后,天下诸侯齐聚朝歌。

姬昌面南垂拱端坐。乐奏三番,众诸侯出笏,山呼万岁。拜贺毕,姬昌传旨,大赦天下。姬昌传旨,命摆九龙饰席,大宴八百诸侯,君臣共乐。众人酒过数巡,俱各欢畅,百官觉已深沉,各辞阙谢恩而散。

话说次日姬昌设朝,众诸侯朝贺毕,姬昌谓子牙曰:“殷纣因广施土木之功,竭天下之财,荒淫失政,故有此败。朕蒙众诸侯立之为君,朕欲将鹿台之货财给散与天下诸侯,颁赐各夷王衣袭之费,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信明义,崇德报功,命诸侯各引人马归国,以安享其土地。”

又将摘星楼殿阁尽行拆毁,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基,式商容之闾,放内宫之人,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大服。

姬昌在朝歌旬月,万民乐业,人物安阜,瑞草生,凤凰现,醴泉溢,甘露降,景星庆云,熙熙,真是太平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