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国重工 > 第二百六十章 需要一个有诚意的方案

大国重工 第二百六十章 需要一个有诚意的方案

作者:齐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43 来源:笔趣阁

中原省罗丘市,罗丘冶金机械厂。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冯啸辰在技术处长王伟龙、厂副总工程师陈邦鹏的陪同下,走进了罗冶的生产区。按照车间排列的顺序,他们先后参观了机加工车间、铸造车间、锻压车间、焊接车间等等。每到一处,陈邦鹏都要如献宝一般地指着满车间的新设备对冯啸辰炫耀道:

“冯处长,你看看,是不是鸟枪换炮了?”

罗冶的这一轮技术引进,除了获得美国海菲公司转让的设计资料、工艺资料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从美、德、日、法、瑞典等国进口了一大批达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最新水平的加工机械,把厂子里那些解放前以及一五计划期间的旧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更换。

在更换设备的同时,车间组织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整个80年代,中国工业向西方的学习是全方位的,也是全心全意的,除了极个别情怀党人之外,绝大多数的干部职工都没有任何一点敝帚自珍的念头。大家想的都是:外国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哪怕是地上划的一条黄线,或者墙上贴的一张工序安排表,都透着“现代化”的气息,不把这些东西全须全尾地学习进来,我们怎么能够建成自己的现代化呢?

别说红河渡铜矿拒绝接受罗冶生产的自卸车,就说罗冶自己,又何尝不是把进口设备当成宝贝。谁如果要拿国产的同类设备去替代这些进口设备,估计王伟龙、陈邦鹏都得暴跳如雷了。

全面更新设备的效果,也的确已经体现出来了。罗冶先后派出了几批工人前往美国学习,又请了海菲公司的技术人员到厂里来讲课,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质量理念都有了全面的提升。表现在产品质量上,则是一种质的飞跃。这一路参观下来,陈邦鹏给冯啸辰讲了无数的例子,原来加工齿轮的精度如何,现在是如何;原来深孔镗削加工的误差多少,现在又是多少。

这些听起来枯燥乏味的指标,从陈邦鹏嘴里说出来,简直就像是在谈论一个有趣的故事。冯啸辰是懂行的人,一听就能明白这其中的差别,也深深地为罗丘的进步感到高兴。与此同时,他也能体会到冷飞云跟他说起的无奈,没有若干年的机械专业基础,要理解陈邦鹏介绍的这些内容可真是不容易。

“看起来有点现代工厂的味道了。”冯啸辰笑呵呵地回应着陈邦鹏的吹嘘,这个评价倒也不能算是恭维,而应当算是实事求是了。

陈邦鹏听到冯啸辰的夸奖,更是得意,他说道:“我可不是吹牛,我老陈过去也去过国内的上百家工厂参观,比我们罗丘规模大的也有几十家。现在回想起来,有哪家工厂能够比我们更先进?不说有多少进口设备吧,就说这个车间里的整洁程度,我就敢说我们罗丘是全国最好的。”

王伟龙有点听不下去了,他和冯啸辰当过同事,私交极好,也了解冯啸辰的眼界。他知道陈邦鹏这番吹嘘在别人面前或许还有点效果,在冯啸辰面前简直就是班门弄斧了。看到陈邦鹏还有继续吹下去的意思,王伟龙赶紧半开玩笑地对他说道:

“老陈,你这可真是吹牛了。你说的那些,是过去的事情了吧?咱们罗冶过去是什么样子,小冯不清楚,我还能不清楚吗?到处脏兮兮的,下到车间来连个能坐的地方都找不着,只要有一个月没有上级来检查,这车间里就到处都是蜘蛛网,这些你都忘了?”

“呃呃,那不是过去的事吗?”陈邦鹏的老脸有些发烧,赶紧往回收自己的话:“王处长,我说的本来就是现在嘛。你看,咱们和海菲公司合作,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顺带着把人家的管理经验也学过来了。这就是咱们学习的成果,我向冯处长介绍一下,也是想请冯处长批评指正的意思嘛。”

“陈总工言重了,我就是来学习的。”冯啸辰谦虚地说道。

一行人边走边看边聊,最后来到了总装车间。一进门,冯啸辰就被震住了,这个车间几乎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从地面到屋顶也有二十几米高,让人看着都有些眼晕。在车间的中间,顺序排开了五辆硕大无比的电动轮自卸车,每辆车的个头比冯啸辰此前在冷水矿见过的120吨自卸车又大了一圈。

这些自卸车的装配进度各不相同,有的已经接近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和美化;有的则还刚刚搭起一个架子,有工人在车上焊接着各种钢结构,焊花四射,架在车间顶上的行车吊着各种部件不断地送到车上,供安装工人进行组装作业。

“看看,这就是我们组装的第一批自卸车,电机、减速器、液压件,都是从美国进口过来的,在未来将逐渐转为国产。车架的钢材是进口的,锻造、焊接、热处理的过程则是在我们罗冶完成的。目前国内的钢材还不过关,我们拿到了海菲公司提供的钢材配方,正在协同省内的钢铁厂尝试冶炼合格的钢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还有就是轮胎,这涉及到橡胶工艺,国内和国外的差距还非常大,几年内恐怕很难实现国产化。不过这一块的技术攻关不是由我们罗冶负责的,我们想努力也使不上劲。”

陈邦鹏带着冯啸辰一直走到快要装配完毕的那台自卸车旁边,向他详细介绍着具体的技术情况。

冯啸辰缓缓地绕着车子走了一圈,不时伸手去摸一下车身,感受一下制造工艺。他不断地点着头,以示满意。与当初的120吨自卸车相比,引进技术生产的这台150吨自卸车不仅外形更为美观,而且工艺上更为成熟。焊接的部件看上去十分平整,没有出现变形的现象。螺丝帽等小零件的加工也显得精细多了,丝毫没有磕痕、毛刺等等。

“王处长,陈总工,咱们造的自卸车和从海菲公司原装进口的相比,能有多大差距?”冯啸辰问道。

王伟龙和陈邦鹏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王伟龙回答道:“目前第一台车还没有完全装配完,具体的技术参数,需要等装配完毕之后才能拿出来。不过,以我们的经验来看,整车的制动性能、爬坡能力、转向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至少能够达到原装车的95%的以上;油耗、噪音这些指标,可能略低于原装车,但差距最多不会超过10%。大修周期方面,最多也就是10%的差距,而且我们的备件价格远远低于美国原装进口备件,又不占用外汇,在这维修方面,我们的组装车应当是具有优势的。”

“你这些数据可靠吗?”冯啸辰追问道。

陈邦鹏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们和美方的技术人员也探讨过,他们也认为我们制造的自卸车质量与海菲公司相差已经非常小了,而且我们一些关键部件仍然是使用了海菲公司提供的原装产品,这就进一步保证了我们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王处长刚才说的这几点,应当是能够保证的。”

冯啸辰道:“你们敢把这几条写进供货合同吗?比如说,大修周期是多长时间,如果在此时间之前主要部件发生了不可修复的故障,而且责任不在用户方面,你们需要作出相应的赔偿。”

王伟龙打了个沉,说道:“小冯,如果这样做,我们的压力就太大了。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自卸车,虽然一切都是按照海菲公司提供的规范做的,但总难免会有个别考虑欠周的地方。如果出现问题就要进行赔偿,钱多钱少倒是一个方面,我主要是担心会挫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冯啸辰微微地笑了,王伟龙最后的那句话,就属于扯虎皮做大旗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是与经济挂钩的,自卸车生产能够赚到钱,大家能够多花资金,积极性自然就高了。但如果因为质量问题而需要作出赔偿,利润就会被冲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亏损,届时大家拿不到资金,这才会伤害到积极性。

可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约束条件,冯啸辰如何去说服红河渡铜矿接受这批自卸车呢?人家也是有经济效益指标的,如果你提供的自卸车质量不行,三天两头趴窝,影响了人家的生产,人家的积极性又有谁来保护呢?

想到此,冯啸辰对王伟龙说道:“老王,你是知道的,我这次出来,就是为了促成红河渡铜矿接收你们的自卸车。如果你们不敢对质量做出保证,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说服他们相信你们呢?咱们之间是朋友,不代表红河渡那边也把你们当成朋友……”

“这点我清楚。”王伟龙道,“从前搞120吨自卸车工业试验的时候,我去过红河渡,和他们那位邹局长也打过交道,知道他的脾气。你说得对,如果我们不能作出一些承诺,邹秉政这个人估计是不会点头的。”

“你理解这一点就好。”冯啸辰道,“既然如此,那就请罗冶方面拿出一个有诚意的方案来,我带着你们的方案,去会一会这位邹局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