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七十五章、桥村拜年

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七十五章、桥村拜年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30 06:54:42 来源:笔趣阁

在秋玉的坚持下,子福、子禄、子晴还是匆匆出门了,子晴本有些不想去,太远了,光靠走路实在吃不消,子福哄着她说道:“好妹妹,去吧,要不哥哥没意思,你不就怕过独木桥吗?哥哥背你。”

子禄也在一旁劝道:“妹妹要是走不动了,二哥拉你。”

这两年家里的条件好,子福的个子也窜起来不少,背着子晴走一段路还是可以的。子寿就没让去,还是太小,说是六岁,才四岁半不到,沈氏也不放心。到了老房那边,除了子萍,还有燕家的三个毛和桂英,一共九个人,浩浩荡荡地出门了。

也不知走了多久,上山的路子晴实在走不动,子福拿了根棍子在前面拽着她,子禄还时不时从后面推她,下山的时候倒是一路小跑,穿过山脚的村子,几个人迷路了,不知该走哪个方向,互相埋怨了半天,矛头都指向秋玉,谁叫她是长辈呢。

子福和大毛找人问了半天路也没明白,子晴觉得不远就该到独木桥了,就问路边的一位晒太阳的老婆婆:“婆婆,我们要去桥村,就是从这过去没多远有条河,水很深,是根独木桥过去的。”

一说这个人家就明白了,指了道,几个人来到独木桥跟前了,大毛、二毛、三毛一出溜就过去了,然后在桥上故意蹦跶,弄得桥身颤抖起来,吓哭了子萍,被秋玉骂了一顿才作罢,好在子福背着子晴和子禄走在最后。

到了桥村,远远的就看见夏玉在门口张望,穿的仍是她出嫁时做的红棉袄,她家的房子基本算在村头,子晴见院门上贴着绿色的对联,亲家阿公去年还是没熬过秋天就走了,难怪二姑爹过年没上门。

大家进门说了声:“恭贺拜年。”夏玉给每人一文钱当压岁钱,桌子上摆好了茶碗,客人进门就沏茶,夏玉端出一笸箩的干果茶点,大家坐着吃了些茶水,还没等肚子消化呢,夏玉就收了茶碗,从蒸笼里端出十个小碟摆在桌子上,每个碟子都是些精致的荤菜,有腊鸡、腊鸭、腊猪舌,腊猪腰子、腊猪肉、腊牛肉、还有二碟卤菜,猪头和猪尾,最后是一碟咸鸡蛋和咸鸭蛋,样数很全,不过每碟的量都很小。

子晴估计她也是倾尽所有了,不管怎样,至少比大姑家做的好多了,听大娘和娘说话,十多年了,大姑家不花钱的饭还真就没吃过。

因为没有大人,也就没有上酒,一人上了碗汤面,还每人卧了个荷包蛋,三个毛一到桌子上,还是那副德行,把肉菜一个劲地往嘴里塞,秋玉看得心疼,一个劲地说:“少吃点,少吃点,那是你们姨爹用来待客的,你们给吃光了,姨爹家再来客人拿什么待客?”

这个子晴还真知道,不说古代,就是现代,听子晴的老妈老爸都说过,过去家里穷,招待客人的肉都是切成薄片摆在上面做样子的,客人都自觉地不去夹肉吃。

姨爹在一旁憨厚地说:“吃吧,吃吧,做了就是吃的。”

“就是,人家姨爹都没说什么,又不是吃的你家的。”大毛很不满地横了他小姨一眼。

“跟你们出来真是丢人,八辈子没见过吃的似的,我下次再也不带你们出门了。”秋玉生气地说道。

下了桌子,夏玉说道:“你们这会闲着,要不去村口的祠堂前面玩,那里有好多人,有游戏的,也有耍钱的。”

二毛一听就要出去,秋玉拦不住,又不放心,也说过去看看热闹,大家都出来了。

子晴看桥村的祠堂比他们曾家的大多了,门是关着的,门前有一大块的空地,俨然一个小型的广场,三个一堆,五个一伙的,有下棋的,有耍钱的,有做针线的,有聊天的,还有端碗吃饭的,有看热闹的,有叫好的,比子晴他们东塘村集中多了,夏玉说是因为桥村就一个姓,不像东塘有五六家姓氏,人心肯定就散。

二毛抢了三毛和桂英的那个铜板,跑去看耍钱的了,子晴见村人打量着他们,小声地问是谁家亲戚,而且子福子禄还是戴着方巾,穿着长袍的,一眼就能看出是读书人,三兄妹的新衣服也很打眼,子晴一套娇嫩的桃红印花棉袄棉裙,梳了两个包包头,子福、子禄是一身紫红色的棉袍,夏玉出来看到村民羡慕的眼光,很是有一丝得意。

晚饭还是比较丰盛,用的都是大盘子,八样菜,吃过晚饭不久,周天清在厅堂用一棵老树根烧了一堆火,他大弟点亮了三花灯,问有人玩骨牌吗?

秋玉赶紧说:“都是小孩子,不用了。”子晴倒是有些好奇,想见识一下,可惜不能说出口。

围着火堆大家坐着聊天,夏玉在一旁坐了一壶开水,周天清给每人泡了一杯茶,端出了干果点心,并在火堆里埋了几个洋薯,大家说说笑笑的,喝着茶,吃着烤洋薯。

夏玉和秋玉说着家务,告诉秋玉今天的腊味都是她自己腌的,鸡鸭都是自己养的,还养了一头猪,又说着今年的收成,水稻减产的厉害,还不足往常的三成,亏得种了不少洋薯,花生等物,日子也就将就着。

子晴听了有些心酸,二姑小姑素日在家,阿婆可是连一根手指头也不舍得让她们动的,如今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是需要自己操心动手的。由此想到自己的娘,小时候在外婆身边想必也如此吧,外公在世时家里条件还不错,嫁过来之后,不光要做一大堆的家务,还吃不饱穿不好的。

子晴就听小姑抱怨过,她娘刚嫁过来时还嫌弃阿婆家的饭食粗糙,难以下咽,因此也就不受阿婆的待见,嫌她娇气。后来还是时间长了磨合成这样。

子晴这一刻想,自己一定要挣下一份家业,将来的生活才有保障,不然,像她们这样委屈地过日子,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的。

正想着,也不知是几时了,姑爹又起来张罗宵夜,宵夜是一人一碗酒酿小汤圆。子晴数了数,进门到现在吃了五顿了,怪不得说此村的风俗好客,客情重。

晚上睡觉自然是男女分睡,早上起来子福穿好衣服,发现自己口袋里的六个铜板不见了,他问子禄:“小二,看看你的铜板还在吗?”子禄一看也没有了,子福一生气,就去翻二毛的口袋,二毛理直气壮地嚷道:“凭什么翻我的,我就不能有钱?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三毛还是年龄小些,问道:“二哥,你哪来的钱?你昨天抢了我和姐姐的,你有钱还抢我们的,外婆给的两个铜板你也抢去了。”

子晴一听,敢情这也区别对待啊,自己一家人都是给一个铜板的,忙嚷嚷:“阿婆才给我们一文钱,你们怎么有两文呢?阿婆还是喜欢你们多一些。”子晴可不怕乱。

秋玉见大家闹起来了,嫌烦,骂了二毛几句,又骂三毛,三毛莫名其妙回道:“骂我干什么呢?又不是我偷的?”

夏玉听见动静,进来问子福丢了多少文,要补给子福,子福赶紧说:“二姑,不用了,我不是为这几文钱,是担心二毛不学好。”

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下午回到家里,子福很生气地对曾瑞祥和沈氏说了此事,两人都没有吱声,曾瑞祥是不知说什么好,沈氏是看曾瑞祥在没好意思说难听的话。

次日请春玉他们一家过来吃饭,子福把各屋值钱的小物件都收起来放到书房,把书房锁上了,要不是怕阿公阿婆难堪,子福都想把东西两屋都锁起来。多年以后,子晴一家还一直保持这个习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