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三百一十章、探花郎子喜

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三百一十章、探花郎子喜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7:40:35 来源:笔趣阁

小青小蓝搬走后,子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适应过来,常常喊错小粉和小绿的名字,闹了不少笑话。

书睿每天自己去学堂,子晴给孩子新做的棉布衣服,跟村子里的孩子看起来也没多大的区别,这孩子跟着林康平练了一年的马步,又时常在蹦蹦床上跳动,身子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一些,而且,跑动也很灵活,子晴笑着说这一年没白吃苦。

子晴这些日子回娘家勤了些,常去陪陪坐月子的刘氏,跟傅氏也混熟了些,才发现傅氏其实还是蛮爱说话的,心思也比较单纯,只是心里受不得委屈,对别人的言行过于敏感,稍觉对方哪一句话有些不妥,就把脸拉了下来,难怪那日会因为几个孩子被鱼刺卡住的事情,跟子喜吵了起来。

不过,她不记仇,她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过后她反倒自己赔罪,说道:“我也知道自己这一点不好,我娘在家也管过我多回,可我就是改不了。”

她这一说,众人也不好跟她计较,时间一长,也了解了她的确是这样,可能也是初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跟她以前的生活对比又太大,还没有完全融入进来,又急于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子喜又不在她身边,故而才会有这样敏感多疑的举动。

想通了这些,子晴常常去找她说话,跟沈氏也提过此事,沈氏对她也多了几分体贴,常常夸赞她做事主动,傅氏的性子也渐渐磨合了许多。

说到子喜,一路奔波,他可真没走过这么远的路,一到京城就病了,有些水土不服,加上饮食方面很不习惯,他原本对吃食就比较挑剔,从小没吃过苦,北方都是面食不说,还一点青菜没有,两下里一夹击,子喜就病倒了。

这下可急坏了王财王喜他们,林康平可是千交代万交代的,一定要照顾好子喜,出了岔子,耽误了会试,可不是玩的?

亏得子晴有远见,非要子喜提前半个月出门,怕他不适宜北方的气候,水土不服加上过度劳累,人是很容易病倒的,哪里有精力立刻进考场?

还好,王财王喜在京城多年,知道林康平是从文家出来的,文三的饭馆里是南方厨子,菜做的精致,也有暖房种菜,只怕还有些子喜能吃的东西,便每日里跑到文家的馆子里给子喜打包各种菜品粥品,养了堪堪半个多月,子喜才勉强能出门。

这一来,会试的时间也就到了,第一场是二月初九开考,前一日就要进去,好在北方天冷,王财从文家馆子里给子喜打包了一篮子的吃食,吃的时候往炉子上一热,倒也方便。

把子喜送进了考场,王财几个也没敢回去休息,担心子喜的身体坚持不住被送出来,所以,几人轮流在考场外守候,三天后,子喜几乎被护卫架着出了考场,到家一场大睡,次日缓和了些,又被送进了考场。

就这样,子喜仗着年轻,倒也勉强把三场考试应付下来了,回来就一睡不醒,这下可把王财几个急坏了,因为子喜这一觉足足睡了有十二个时辰。

三月初六为放榜日,人山人海的,还是王财挤进去一看,子喜居然被取中了贡士,只是排名有些靠后,不管怎样,能参加下月的殿试了,王财总算松了一口气,赶紧打发人给林康平送信。

殿试在三月十六举行,这时,子喜的身子已经缓过来了,身子缓过来了,脑子自然就清醒,殿试的策问,子喜洋洋洒洒一篇有理有据,有文有采的文章吸引了考官和皇上的眼球,一下就划进了前十名之列。

圣上单独召见时,考问了子喜很多,经史子集,农事,手工业、作坊等子喜均应答如流,尤其是子喜所言的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工业,商业,不仅可以使国库丰盈,还能使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等,深得圣上欢心。

可惜,子喜的会试成绩差了些,加上还是年轻,殿试被点为探花郎。

放榜后,不说王财几个的惊喜与意外,连子喜自己都有几分莫名其妙,这运气,也太好了些吧,要知道,以他会试的成绩,他做梦也不敢妄想一甲的。

子喜参加完礼部的琼林宴,皇上又在御花园招待这一科的一甲,席间问到子喜的年龄婚否,子喜一一诚实作答。

“你今年还未满十九,缘何成亲这么早?”

“回圣上,家母以一则不能耽误小妹的亲事,二则农家子弟一般婚配都早为由,给学生定下了亲事。”

“哦,你是农家子弟,难怪你对农事颇为精通,想必也吃了不少苦吧,可是朕瞧着似乎不像呀?”

子喜听了,便把家里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皇上听到子喜出身农家已经够惊讶的了,没想到的是,曾家四个男孩居然出了两个进士四个秀才,而且,曾家还是从极度贫寒之家,靠着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种地翻了身,这就不能不引起皇帝的兴趣了。

不说子喜,单说家里子晴接到王财送来的信,知道子喜在大病一场的情况下还中了进士,能参加殿试,喜极而泣的眼泪夺眶而出,子晴对子喜的感情自来深厚,子喜的成功比子福的成功更能牵动子晴的心思,毕竟,子喜可是子晴一手带大的,倾注的情感一点不亚于现在的书睿。

曾瑞祥和沈氏以及傅氏得知了消息,喜悦自是不言而喻的,傅氏则赶紧跟沈氏请求亲自回娘家送信,沈氏则打发人给子福、子禄还有娘家送信。

消息传到老爷子和田氏那,老爷子是真心高兴,田氏的心理却十分微妙,虽说孙子出息了,她走出去也露脸,可这孙子出息了,与她并无什么实质上的好处,而且,以后,曾瑞祥和沈氏的腰杆更硬了,更不会听田氏的摆布了,这些事情要落在子全或几个外孙身上,该有多好?这是田氏内心真正的想法,当然没敢拿出来对老爷子说。

曾瑞庆和周氏,正在田里插秧,旁边田里的村民见了他俩笑道:“瑞庆大叔,你家老二家又有大喜事了,听说,你家那个侄子,又中了进士,啧啧,你说,你们曾家的文风怎么这么好,祖坟冒青烟了吧?将来,你儿子准也错不了吧?你说,谁家放着这么好的弟弟,不好好巴结,你还反倒断绝来往了,瑞庆大叔,我还真佩服你,有骨气。”

“你知道什么呀?人家根本不需要,瑞庆大叔连爹娘都不要,还要什么弟弟?”另一村民说道。

“爹娘老了自然没用,弟弟家可是有钱有势,随便哪里提携一下,瑞庆大哥不就有了,何须自己辛辛苦苦地在这低头弯腰,累死累活一年,兴许还不够人家随便打赏一下的,你们说是不是呀?”

曾瑞庆听了,把秧苗往田里一扔,喊道:“插秧就插秧,我们家的事情,关你们屁事,咸吃萝卜淡操心,再说了,我爹娘我好好地养着,谁说我不要爹娘了?再说三道四,败坏我的名声,咱们到里正和长老那好好说道说道。”

几人见曾瑞庆急了,互相挤挤眼睛,哄地一笑,曾瑞庆气得脸都白了,抬脚就往家里走去,周氏见了对村民骂道:“你们也积点口德,小崽子们,大家都一个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就是,谁没个做错事情的时候,你们呀,得饶人处且饶人吧。”有一年岁大的周氏的本家替她说了一句话。

曾瑞庆回到家里,子全正好在家休春耕假,周氏舍不得让孩子下田吃苦,便以让孩子念书为由留在了家里,偏生这子全不是个安分的肯念书的主,一见家里的大人都出去,自己也在院心里捉猫斗狗玩,猛一见曾瑞庆踹开了大门,还没来得及闪进屋子,便做了炮灰,被曾瑞庆连骂带打的,给收拾了一顿,周氏进门时,正好听见子全的鬼哭狼嚎,便也一下子扑了上前,嚎叫起来。

这可真应了那句话,几家欢乐几家愁,曾瑞祥一家是商量要开祠堂祭祖,好好摆酒,请请全村的人,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子喜回来再说。

话说子喜还在御花园,听了子喜的家事,难得今日皇帝高兴,要赏赐今科一甲三人,分别让大家提出自己的一个愿望。

状元郎今年三十二岁,见圣上高兴,便索要了一幅圣上的墨宝,榜眼见此,便要了一幅画,轮到子喜,子喜想了一下,问道:“回圣上,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吗?只要圣上能做得到的?”

“金口玉言,如假包换。”

子喜一听,跪了下去。

“学生想求圣上给题一副门匾,我要送回老家,挂在大门口,作为母亲辛苦养育我多年的回报。”

“这个,很容易,你这一迟疑,害的朕差点要反悔,以为你要给朕出什么难题,不过,你这一说,反倒让我想起来,朕要赏你点什么,朕要给你母亲一个大大的恩典。”

子喜一听,忙三跪九叩地谢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