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一百四十二章、干旱

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一百四十二章、干旱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7:40:35 来源:笔趣阁

子禄一进门,便对开门的子晴说道:“这鬼天,还未进入五月,怎地如此炎热,这么长的时间一滴雨也没下。”

子晴听了一惊,可不是的,自打家里开始盖房子后,一直都是晴天,只不过没太在意,西瓜地里还浇了好几次的水。这样一想来,子晴忙找沈氏说了这事。

沈氏寻思自家今年要办一场喜事,家里的粮食还是先多预备一些,万一到时跟那年似的,庄稼根本收不上来租子,粮食还疯涨,可就麻烦了。还好前两天收的麦子除了给老爷子那一石,自家还剩了不到三石。

晚饭后,沈氏跟曾瑞祥说了自己的担忧,曾瑞祥道:“既买粮食,就多买一些,把一整年的预留出来,以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凡是还是要未雨绸缪的好。”

沈氏听不懂什么叫未雨绸缪,曾瑞祥给细细解释了许久,同时暗想,以后每天还是要抽点时间多教教妻子认字写字,应该会有新的乐趣。

次日一早,四月三十,正赶上大墟,沈氏带着子禄在墟上买了有二百多斤的精米,又买了上千斤的稻谷,毕竟存放起来还是稻谷方便一些。

端午这日,沈氏又买了上千斤的稻谷和二百多斤的细米,这下估计差不多够了。吃饭时,曾瑞祥对老爷子说了自己的担忧,老爷子看了看天,说:“我种了一辈子的庄稼,真正的大涝只见过两回,那可真是颗粒无收,卖儿卖女,洪水所到之处,地势低一点的村庄,只能看见一点屋顶,咱们这地方,雨水多,水患常见,干旱倒是比较少,往年的春天一直下个没停,今年是差多了。早些准备还是好,毕竟今年你们还要办一场喜事。”

田氏听了着急了,说:“那春玉怎么办?他那一家子能吃着呢。大毛也要办喜事。”

曾瑞祥和沈氏听了没接话。

“你又来了,跟你说过,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是放不下,既如此,索性你过去看看她。”老爷子说完瞪了田氏一眼就走了。

不过没两天,沈氏上街碰到了以前的邻居刘婶子,刘婶子拉着沈氏说道:“前两日,看见你家婆家翁两口子,说是去看大女儿,哎哟哟,拉了满满一车的东西,又是麦子又是稻子又是鸡蛋的,还有恁老多的青菜,你家的妹夫可是遇到了好娘家,一年年的,除了替他养儿子,还要往家送去。也亏的你们不计较。”

沈氏听了,强笑着说道:“能怎么办?都是一家人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挨饿。”

“那也太偏心了,说实在的,你那个家婆也有一点太过了,偏女儿也没她这样的,媳妇不疼就罢了,话说回来有几个疼媳妇的家婆?谁叫咱女人命苦,可儿子不也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年我记得你家相公过来送麦子,你家婆这边正好杀了猪,我还以为是叫你们过来吃猪肉的呢,结果,你家子晴说根本不知道这么回事。还问她爹怎么阿公不给肉吃呢。你说说,这叫什么事?”

刘婶子见沈氏的面色不好看,才惊觉自己多话了忙改口问道:“哦,对了,你家大哥大嫂怎地不回家了,有好几年没看到他们了,听说搬城里了,子萍早成亲了吧?也没摆酒,显见的是怕我们这些老街坊随不起礼?”刘婶子说着说着就有些生气了。

“这话可是真真见外了,你俩在一起,骨牌都抹了上百次了,哪能因为这个就翻脸?她如今也是真忙,儿子还小,那年痘疹流行,子荷走了,从此她越发把儿子看的重,等过两年孩子大一些了,还怕她不回来?”

“那倒也是,好容易盼来了的孩子,说没就没了,你家婆说的时候,我还有些不信。你如今倒是好过了,孩子也出息了,银子也有了。听说你家的大院子里,种的都是西瓜?现在种西瓜的也不少了,可也没见谁家有你家那富裕,难不成你家还有什么绝招不成?”刘婶子问道。

“看你说的,有什么绝招不绝招,我也就是在自家院子里,看管精心些,又加上没有毛贼,可不是比别人多收了几两银子。”沈氏说完又忙说:“我还有别的事情先走了。”

沈氏回到家里,把东西归置好,找子晴问道:“那一年你阿公他们杀猪,你和你爹去送麦子,你阿公他们没留你们吃饭,回来怎么没说一声?是不是你爹不让你说?你爷俩合起伙来瞒我?”

“娘,都过去好几年的事了,谁还能记得?再说了,爹爹不想让你知道,也是不想让你生闲气,娘,你看爹爹对你多好,你可别辜负了爹爹的心意。”

沈氏戳着子晴的头骂了一句:“就你鬼头。”倒也丢开了此事。因为次日一早,她和子禄就要赶去省城,原本子禄说这次已和同窗约好,就不需要沈氏过去陪他了。

沈氏说道:“约好了也不打紧,咱们可以合租一栋房子,上次你哥他们不就几人合伙租的屋子。我这次去昌州,一来也是为了给你大哥娶亲置办一些东西,省城的东西毕竟比安州城里时新一些,二来又能给你做饭洗衣,多便利。”

这日晚饭后,沈氏又叮嘱了子晴一些家务,仍旧把子雨带走,好在有何氏在,沈氏也多少放心些。

沈氏刚走,曾瑞玉过来了,说院墙和屋子都已完工了,工人们着急回家车水救稻苗,所以这两日中午都不曾休息,晚上天黑了才回的家。“这是买石头的账,康平当时给我留了二十两的银子,没用完,还剩了不到六两银子。”

说完曾瑞玉递过一本简易账本,说是他儿子子文帮着做的。子晴听了,忙夸了两句,接过账本和银子,又问道:“他们究竟做了多少天,一共是十个人吧,我把帐拢一下,好给人家结算了。”

“工期是在四月初六开始的,端午休了一天,期间他们还轮换着回家车水,所以每人大概做了二十五天。另外,砖厂的账也该结了,我陪你去吧。康平当时押了五十两银子在那,只怕你还得拿一些。”

子晴听了,回屋取了二张五十两的银票,又拿了两个五两的银锭,想想又拿了一吊钱,这些都是康平临走时给她预备好的,一共留了二百两银子,有银票,有银锭,还有五吊钱,有零有整,方便子晴花。

子晴换了一身农家衣服,曾瑞玉陪着子晴先到了工地,工人们有的正在清点工具,有的在清理垃圾,他们见了子晴都围了过来,罗师傅看了眼大家,笑着说道:“还是你们家做活痛快,从来不拖欠工钱。不过,大侄女,我厚着脸皮多一句嘴,你看我们这两天每天做到很晚,很是辛苦,能不能加点工钱。没办法,今年的年景只怕不好,我们的日子不大好过。”

“才刚我三叔都告诉我了,这段日子辛苦大家了,你们每人的工钱是一两银子,另外,我给大家一人加一串钱,这银子和钱我现在就给你们,不过,镇上没有钱庄,麻烦罗师傅替我倒换一下。”子晴看见大家开心的笑容,自己也笑了。

因为几位堂叔的勤快,到处找石块,石块用的多了,青砖自是省了些,一共花了一百二十三两二百三十文的砖钱。从砖厂结完账回家,子晴给曾瑞玉十两银子,说:“这是侄女给五位叔叔的打酒钱,论理,我该亲自做一桌酒席请请几位叔叔,只是,如今家里事情比较多,几位叔叔也忙,我娘也没在家,等下次康平回来了,我再让他去请五位叔叔好好喝一顿。”

曾瑞玉听得子晴如此说,也没矫情,痛快地接了,说:“我们可就都等着侄女婿的酒了。有什么事情就说话,我们傍晚来帮你浇一下瓜地,能救多少是多少,别可惜了。”

子晴听了也没拒绝,这些日子,曾瑞祥和她每天早上和傍晚,就开始拎水浇地,虽说有竹管子通过去,可也需要一人从井里打水,一人从竹管子那头的缸里接水,毕竟子晴是一个不满十三周岁的女娃,哪里有多少力气,曾瑞祥也是个常年不做事的,这阵子可是把两人累坏了。每日的洗菜水淘米水等等都没有浪费,后山的瓜地那边好在前几年也打了口井,为的也是浇水方便。

要是林康平知道子晴在家如此受累忙碌,只怕又得心疼坏了。还别说,自打定亲后,沈氏也接受了林康平,两人像家人一样地相处,子晴对他,竟也生出了几分依恋,也不知他如今在何处?在忙些什么?

下午四点多钟,五位堂叔果然都过来了,先谢过了子晴的酒钱,就麻利地开始干活,把茅坑兑满水,一趟趟地把地浇透了,说可以多管些日子,几人干的天黑了,还在忙乎,曾瑞祥从学堂回来后也加入了他们之中,何氏见了赶紧做上饭菜,好在家里东西比较齐全,加上还有徐师傅师徒两人,菜的样数不多,但数量够了。几人干到快十点了,才把地都浇完了,说只是往地里倒水,有月亮,也不黑,一口气干完了,他们明日还有不少活等着。

子晴帮他们热了饭菜,他们见天色已晚,胡乱扒拉几口就急忙回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