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四十七章、制作家具(二)

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四十七章、制作家具(二)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30 06:54:42 来源:笔趣阁

沈氏麻烦老爷子去请了漆匠来,漆匠的工资是计件的,因为漆料也只有他家有,好的家具要漆五六遍,所以一张床的价钱是八百钱,家里的窗户框都做好了,门也做好了几个,房顶的木板也应该刷二遍清漆,这些都没有家具费事,所有的做下来要三两银子。

时间一晃又到月底,曾瑞祥进家时,徐师傅已经做好两张完整的床,现在正在做餐桌餐椅,八仙桌配八个小椅子,都有雕花,子晴看了感觉有些明清的风格,不过说实话她也不是很了解,只是觉得很喜欢。

徐师傅的徒弟还用家里的普通木料做了十个墩子,做了一个大的圆桌面,都是简简单单的,后来都被沈氏收到库里了,就是倒座西边的屋子里。沈氏说倒座两边的房子暂时也不住人,东边用来堆放粮食,西边用来堆放杂物,木房就用来放农具和养鸡,将来还要养猪。因为子晴嫌新房养猪气味实在不好闻。

第一张床已经搬进去屋了,第二张还在小院子里风干,子晴看漆匠李师傅都是白天有太阳就搬进去,下午太阳落山或是阴天才搬出来吹风,家里的门窗都已完工,正在上最后一道漆,徐师傅的徒弟也走了一个,另一个小刘正做灶房的碗橱。

碗橱是一套现代整体厨房的低柜和高柜,可以节省不少空间,看着也整齐多了,当然这是子晴的主意,子晴还是用树枝跟小刘比划了半天,弄明白后小刘说很简单,好做。看样子,再有十来天应该可以搬进新家了。

子晴看到她爹爹回来,才想到十月底了,洋薯还没挖呢,这些日子刚顾着看家具,帮沈氏种菜、烧饭,还真没想起洋薯来。

子晴忙拿了小锄头去一挖,长得比上次的个还大,看来是大丰收了。子晴喜的拉了沈氏去看。

这次回家曾瑞祥不用下地了,小麦和油菜都有曾瑞玉种好了,曾瑞祥带着一家子花了三天时间才把洋薯刨干净,看到堆成山样的洋薯,老爷子惊呆了,这产量也太高了吧。老爷子拿了些回去吃,说给春玉家也送点,沈氏请老爷子找风水先生算算哪天搬家合适。

曾瑞祥临走前,徐师傅说厅堂的八把靠椅和六个茶几还有长桌、八仙桌最好用红木的,一看就气派,加上屋子里的博古架和梳妆台再给一百两银子的料钱就行。

曾瑞祥说:“原定的料钱是五十两,如果扣除厅堂家具的用料,应该添不了一百两吧?要不,我添一百两,你给我多做二个楠木屏风,做六个,再做六个樟木箱子,也不要全樟木,杉木加樟木,怎么样?我知道你手里有点货。”

没想到徐师傅爽快地答应了。要知道,一百两银子够一般农家过个二十年了,就一般人口简单点的城里人家也能过个十多年,所以徐师傅没想到他积攒的好木头这次终于出手了七七八八,他比任何人都开心。

子晴一算家里的银子不够了,怕沈氏着急,这土豆还是赶紧找周掌柜脱手。

沈氏去城里找了周掌柜,因是早已说好的事,次日周掌柜亲自带人来拉,足足拉了四五趟才拉完,过完称一累加,居然有五千八百多斤,家里卖了五千斤,剩下的做种或吃或送人。

周掌柜说了,现在只能出到三文一斤,因为他们往外卖也就四文一斤,沈氏同意了,收了十五两银子。

周掌柜这次来还给子晴带了个小礼物,是一面小小的玻璃镜子,子晴很是惊奇,问是哪里来的,说是海外的船只带过来的。

“那有没有像窗户那么大的一块?”子晴问。

“有啊,东家家里就有,不过很贵,东家说粤城那边有一家这样的作坊,是有人从海外花高价请来的师傅,开起了一个作坊。”

“那周掌柜可否知道要一扇窗户大小的大概要多少银两?”

“不是很清楚,我要回去问问东家老爷,下次你来城里再告诉你。不过,小女娃,你家的房子盖得不错啊。”周掌柜笑着说。

“乡下地方,不值钱,还是多亏了周掌柜照应。”沈氏赶紧接过话茬道谢。

“周掌柜,我家年前还有一批青蒜和香芹,你们要吗?”子晴想要是能培育出蒜黄就更值钱了,可惜不会。不过,蒜薹应该能抽点出来吧。

“要,我们东家每年都往京城送年礼,走官道快一些,北方冬天缺菜,经常会带些这边的青菜去,到时你来通知我们一声。别忘了那几十只阉鸡也要,我们老太太说了,跟别的鸡不一个味。”

“周掌柜,你简直就是我们家的贵人,你放心吧,我们留十只,剩下的你都拿走。”沈氏说道。看来还要多养一些。

等旁人都走了,沈氏对子晴说:“还是种这个合适,一亩地一季就能有五两银子的收益,比种麦子水稻什么的强多了。”

子晴忙说:“听说南边那安排好了一年可以种三季。不过咱家种的挣钱了,周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种,价钱肯定会降的,这么高产的东西不可能总卖这么高的价,现在是因为物以稀为贵,所以趁着现在价高好卖,咱家多种点。”

“你怎么知道的?我发觉你说话越来越像个小大人了。”沈氏狐疑地看着子晴。

糟了,没注意好措辞,子晴忙堆起笑容来扯着沈氏的衣襟说:“娘,您没注意听周掌柜他们说话,他和伙计们说的时候我听到了,他说上半年还能卖五文,现在只能卖四文,不就是因为种的人多了吗?”

沈氏寻思了一下,说:“可不是这理,所以上半年咱能卖四文,现在只能卖三文了。我说你一个细伢子哪里知道这些,原来是听别人说的。这看来听别人说闲话也不一定全是坏事。”

子晴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好老爷子进门了,子晴想还好没看到沈氏卖了十五两银子。老爷子说了,风水师算了,十一月初八是好日子,可以搬家。

沈氏想初八也没几天了,再等下去,天气可真冷了。于是,沈氏带着子禄去了几趟城里,要买的东西还真不少,棉花、被料,布料,还有糊窗户的白棉纸,碗筷这回挑了些精致点的,居然还买了一个砂锅,两个火盆等等不枚胜举,花了一两多银子,主要是棉花和布料的钱多。

子晴看到她娘忙得团团转,肯定想不到家里的洋薯地闲着了该干啥。子晴琢磨还是撒上油菜籽,过年就把嫩条掐了当菜卖,尤其是年后城里人想吃个清爽的蔬菜,掐完了嫩条正好把地翻了,用剩下的油菜肥地,歇歇正好种西瓜。

想好了子晴就跟沈氏提了这事,不过这次她注意了说话的方式和技巧。沈氏看了看,地不用再翻了,稍微平整一下就把油菜籽撒了,原本也没打算有收成,倒也省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