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三百五十一章、小客人

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三百五十一章、小客人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30 06:54:42 来源:笔趣阁

李瀚和文三一走,夏收的高峰到了,今年的麦子减产的多,地势低的水稻淹了不少。不过庄里的水稻还不错,把多余的水及时疏通到水塘里。割水稻之前,仍是要把稻穗最长最饱满的单挑出来做种,别的怎么培育优质良种问题子晴可就不懂了。

子晴家的麦种和稻种都是这样挑出来的,一代代下来,子晴家的麦子一亩可以产到三百多斤了,水稻能到五百来斤,连带着曾家还有沈家也借光了,当然,子福也把这法子推广了去。

刚把夏收忙完,眼看着到六月底了要进入七月,阿土和阿水也进家了,林康平揣着家里的几万两银票,带着他俩和庄里挑来的四个后生,一块去粤城了。

说到底,这船运,林康平还是不想放弃。毕竟一直和西洋人打了十多年的交道,要是一下子放弃了这些资源,他还真是有些不舍。银钱是一回事,但是林康平心里更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让这个家能强大起来,兴许,还能给儿子们闯出一条路子来。

子晴有几分猜到了他的心思,自然不能去阻拦他创业的决心,这些经营方面的知识,子晴没有林康平懂得多,自然也给不出什么好建议。只能是用实际行动支持他,把家里的银票都收刮了给他带上。

为此,林康平还特地笑道:“你可想好了,万一我血本无归,你可不许哭鼻子。”

谁知子晴听了他的话,正色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你的生命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林康平听了上前抱着子晴,只说了五个字“我一直记着。”

这话,在林康平第一次出远门去粤城给文三找寻玉石原料时,子晴就对他说过,也就是这句话,子晴走进了林康平的心里。

子晴送走了林康平,闲来无事,抱着嫣然回娘家,正碰上沈氏要送三婆婆出门,子晴笑着问候了几句,也陪着送到了园门口。出门时,看见晴园门口来了一辆陌生的马车,子晴走到门口一看,从车上下来两个丫鬟带着两个小孩,还有一个先生模样的人,穿着普通的丝绸衣服。

子晴正狐疑这是谁家的孩子,对方见了子晴倒是欣喜地叫了起来:“姑姑。”

真是头疼,该死的文三居然真的把他儿子送来了,还有一个不知谁家的孩子,六七岁的样子,见子晴好像不认识他的样子,很委屈地看着子晴,问道:“姑姑不记得小翊了吗?小翊可是对姑姑很是想念的紧。”

子晴才知道上次也是他跟着文星彧一块来过,叫什么小翊。子晴气的直想咬牙骂人,可看着两个小正太仰头期盼地看着自己,子晴还真不能对孩子发火,还得面带笑容地安顿好两位小少爷。

子晴估计那个小翊身份会更尊贵,怕安排到外头有了什么闪失无法交代,毕竟孩子来都来了。子晴想了想,还是安排在自己孩子旁边,本来,书睿已经带着书玮在隔壁房间分开来住了,这下,只得重搬回去四人挤着。

至于那两个丫鬟,说愿意打地铺陪着她们少爷,只不过被子晴打发到厢房去了。子晴说是要锻炼两个孩子的独立能力,看得出来,两个小孩子对这个安排很满意。

那个先生,还要给两个孩子讲课,子晴想了想,打发到竹苑去了,唯独那里,子晴没有住过,也不打算去住。

相处下来,子晴见新来的两个小孩琴棋书画都有涉猎,每日和那个先生学两个时辰,上午是一个时辰的讲学,下午是一个时辰的琴棋书画。连带着子晴家的三个孩子也跟着借光了。书玮太小,子晴没让他去。

闲暇时间,几个孩子就痛痛快快地玩,园里地方也不小,子晴也不约束他们,派了那两个丫鬟跟着,特地交代除了孩子落水或从树上掉下来,一般情况下,孩子们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阻拦。

晴园里可玩的花样多,西瓜地里挑西瓜,桔子树上摘桔子,竹林里挖笋,池塘里钓鱼钓青蛙,后山逮蚱蜢,菜地抓青虫,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其乐无穷。何况子晴还让林安时常带他们去庄子里看看,太阳不大的时候,也让他们下地认识各种农作物,掰玉米,摘豆子,挖洋薯,就地烤玉米烤洋薯吃,体验农家丰收的喜悦。

半个月后,曾瑞祥的学堂开学了,书睿和书彦要上学念书,这两个孩子一点没有走的意思,反倒是跟着书睿和书彦也去学堂听了几堂课,很快和村里的孩子打成一片。

因子晴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和村子里的孩子一同念书,子晴也不希望自己家孩子太过显眼,所以书睿他们上学的衣服都是普通的棉布,平常在家,因天气热,子晴都给预备的短袖短裤,这次,这两个孩子一到,子晴也给做了两身短袖短裤,这回跟着上学,子晴又做了两身棉布长衫,子晴想着文三过来一定要点保姆费。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林康平自己回家来了,说是这一趟还是雇的船送货,不过,已经跟船厂预定了两艘大船,大概要半年后才能出厂。阿土阿水就留在了粤城筹备新铺子开张事宜。

子晴这才知道,原来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还是不错的,别的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子晴还是听说过的,这个时空比子晴知道的同时代的清朝科技要发达些,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朝代的皇帝受前朝的影响,不是死脑筋,没有闭关自守。

林康平回来后,这几个孩子跟着去康庄的次数越发多了,偶尔也去橙园逮兔子回来烤了或烧了吃。总之,两个孩子脸上的笑容是越来越多,对林康平和子晴是越来越依恋。

这日,子晴在房里打点中秋的节礼,还有要给家里的下人和长工发中秋的红包,都要提前预备出来。难得林康平在家,子晴总算安下心来,要好好过个中秋,正好家里的孩子也多,可以在自己家的水塘边搭一个塔烧,几个孩子听明白了之后都高兴得跳起来,林康平带着孩子们和林苗林麦一块上山捡松塔去了。林麦、林苗是林康平新捡来的男孩,才七岁,在康庄住了两个月,便被林康平挑到晴园来了。

忽听的林兴来说门口有人赶了马车来送中秋节礼的,子晴忙迎了出去,来人只说是少爷家的下人,子晴见从车上抬了三个大箱子下来,还有一大堆的糕点盒子,这东西也有点太多了吧?

子晴打开箱子一看,一箱子的绫罗绸缎,闪闪发亮,其中一匹大红的金银二色百蝶穿花织锦,一匹蜜合金银二色荷花锦鲤织锦,比林康平以前买的蜀锦还要华丽,另一箱子是高档瓷器,四个莲花彩瓶,胎薄如纸,还有四个缠枝玛瑙碟,还有一箱子的笔墨纸砚。还有一盒子的各种药丸,每个上面写着用途用法,基本都是一些常见的小毛病,这个子晴还是颇为喜欢的,古代看病太难了。

子晴对着东西发呆,不知该不该收,其中一个管事模样的人递过礼单,说道:“我家少爷打扰贵府已久,这点小小意思请一定收下。否则,我们回去主子责一个办事不利,我们就要砸了饭碗,请太太成全。主子还说了,东西并不贵重,只是一份心意。太太要十分过意不去,回礼就多回点池子里的黄鳝,田鸡,辣椒即可。”

子晴听了感觉不像文三送来的,心念一动,莫不是那个什么林康平救的人,他可是吃过自家的这些东西,比文三还爱吃。难道这小翊是他的儿子?可子晴看着两人长得也不像。话说子晴一家还一直不知道林康平救的人姓名,更不要说身份了,所有的这些还只是猜测。

子晴让客人先休息,预备了客饭,林康平带着孩子也回家了,小翊和送礼的人在书房谈话,子晴问林康平这礼该不该收。

林康平想了一会道:“既这样说,还是收了吧,对咱们来说是贵重了些,可京城里的大户人家来说这礼也就很一般了,估计对方也是考虑到这些了。只是这小翊到底是什么来路呢?这瓷器是上等的官窑,好生收起来吧。算了,多备点回礼,除了他说的,把家里养的鸡鸭鹅还有兔子、山羊也都带一些去。还有粉条、腊肠、火腿,我去安排。”

“官窑?”子晴重复了一句,好像记得官窑比民窑值钱。

“瓷器有官窑和民窑之分,质量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林康平解释道。

“不如,再抓两只上了年头的甲鱼吧。”子晴说道,好歹对方送了些值钱的东西,子晴也不想占人家太多的便宜。

林康平点头答应了,这甲鱼如今也不卖了,专门用来送礼,既体面还有诚意,对方也喜欢。

来人倒也没有耽搁,林康平把回礼预备好了,礼单也写好了,来人就直接走了,子晴想问一句,什么时候接孩子走,见对方一点这意思都没有,便没问出口。

刚送走了来人,子晴把点心分分,打算给娘家还有几个舅家以及萧秀水那送一些,都是子晴没见过没吃过的,入口即化,样式也特别好看,子晴看着甚至有些不舍得放进嘴里。正想着自己成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了,忽然,书钰跑来说:“娘,哥哥们和文哥哥和小翊哥哥打起来了,呜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