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巨浪 >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二十五章 噩运战舰(第一更)

巨浪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二十五章 噩运战舰(第一更)

作者:闪烁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0:33 来源:笔趣阁

从指挥舰队作战方面讲,坎宁安确实算得上英国海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战斗打响之后,他就意识到过快的度,过远的交战距离严重影响到了炮击效果。另外,敌舰有先进的雷达,而且还有专门帮助主炮瞄准目标的火控雷达,在远距离炮战中,欧洲联合舰队里的战列舰根本就不是大明帝国战列舰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大明帝国海军已经在战场上用多次战例证明了其强大的远战能力。

当时,只有采用了更先进的雷达,改进了火控系统的美国快战列舰才能在远战中与大明帝国的快战列舰抗衡,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海军强国的战列舰都很难在过二万米的距离上战胜大明帝国的快战列舰。

可以说,日本联合舰队的最终结局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日本联合舰队与大明帝国海军舰队的数次交手中,只要是远战,联合舰队全部战败,没有获得一次胜利。而其仅有的两次胜利,一次是突袭,另外一次是突袭加近距离炮战。即便日本海军的战列舰一直被认为是防护弱,火力强的典型之作,可是其无一次远战获胜的结果就足以说明大明帝国海军在远战方面有多么厉害了。

如此一来,坎宁安先想到的就是缩短交战距离。只是,坎宁安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他并没有想到。战场上除了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之外,还有另外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正在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欧洲联合舰队主动上门送死。

可以说,直到从“英宗”号上打来的炮弹落在“威尔士亲王”号附近海面上之前,坎宁安都不相信,大明帝国海军竟然一次出动了八艘快战列舰。也就是整个第一舰队来对付欧洲联合舰队!

先从后勤保障方面考虑。当时大明帝国仅仅只有四艘快综合补给舰可以为第一舰队提供后勤保障。按照标准配备,一支有四艘战列舰的舰队里面,至少得有四艘巡洋舰,以及八艘驱逐舰,这样才能保证舰队有完整的作战能力。四艘快综合补给舰最多也就为这样一支舰队提供后勤保障!

显然。坎宁安根本没有想到。帝国海军采用了“两级”补给的方法。

也就是说。用普通油船为快综合补给舰提供燃油,再又快综合补给舰为舰队里地战舰提供燃油。

另外,坎宁安也不会想到。甚至不会相信,此时与他交手地几艘战列舰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燃油。打完这场战斗之后。这些战列舰能否离开交战海域,能否返回帝国本土,还得看四艘快综合补给舰能否尽快赶来。

可以说,第一舰队的这次作战行动本来就是“孤注一掷”。

其次就是战术安排上的问题。

按照坎宁安的理解,敌人不可能是“凑巧”在这个时候赶到巴拿马运河,然后又碰巧遇到了欧洲联合舰队,再打了一场遭遇战。显然,这肯定是一场预谋已久地伏击战,敌人是有备而来地。

如此一来,敌人肯定在这边等了好几天了。

那么,敌人为什么不袭击前两天刚过去地,实力相对较弱的美国海军第41舰队,而是又等了两天,再出手对付实力相对强大的欧洲联合舰队?

除了美国与大明帝国暗中媾和这个不可能成立地理由之外,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敌舰队只有四艘战列舰,如果先对付美国舰队,欧洲联合舰队必然加赶来,到时候即便大明帝国海军的快战列舰是世界上最好地快战列舰,也不可能战胜八艘同样是“快”的战列舰。因此,敌舰队只能放过美国舰队,集中力量对付欧洲联合舰队,并且争取战决。如此一来,即便美国舰队收到消息杀回来,敌舰队也可以选择继续迎战,或是撤出战场。敌舰队在二万多米外就开火,证明敌人确实想尽快获得胜利。

综合这两点,坎宁安根据“经验”判断,战场上只有这四艘战列舰,没有别的主要威胁了。随后,坎宁安就做出了缩短交战距离,并且尽量拖住敌人的决策,也就是将航向调整到一百六十度,航降低到十六节的那次战术决策。同时,坎宁安没有忘记另外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美国舰队出求救信号。

从这一系列的决策中,完全可以证明坎宁安在战术指挥上的强大能力。

转向到一百六十度航向上,这一招就把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逼入了绝境。

欧洲联合舰队里的五艘战列舰的最快度都能达到三十节,丝毫不亚于“皇帝”级战列舰。转向之后,第11-2主力编队要么左转,要么右转,反正得尽快到达与敌人平齐的航线上,才能挥战列舰的全部火力。

如果选择右转,双方的交战距离将继续保持在二万米以上,甚至过二万三千米。只是,这样一来,第11-2主力编队将深入巴拿马湾,并且被欧洲联合舰队堵在海湾内。如果战斗拖下去,等到美国舰队赶到,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都得完蛋。

当然,右转之后,第11-2主力编队可以选择更大的航向角度,比如以一百八十度的航向南下,同时缩短与欧洲联合舰队的交战距离。只是,此时欧洲联合舰队的五艘快战列舰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并且降低了度。战斗中,第11-主力编队却得保持较高的度突破敌人的封锁。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联合舰队的炮击命中率将大大提高,而第11-2主力编队的炮击命中率不会高到哪里去。随着交战距离缩短,十四英寸与十五英寸穿甲弹对“皇帝”级战列舰的威胁将迅提高。也就是说,坎宁安可以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用五艘快战列舰打败四艘“皇帝”级战列舰!

相反,如果选择左转,交战距离将迅缩短到一万五千米左右。另外,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上的主炮还要在转向的时候,从指向左舷转到指向右舷。如此一来,在十到十五分钟之内,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火力很难挥出来。

此时,欧洲联合舰队更是胜券在握,只要保持好度,保证命中率,十到十五分钟足够打垮对方一到两艘战列舰,到时候再用具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打垮对方的另外几艘战列舰。甚至不需要美国舰队的帮助,欧洲联合舰队就能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毋庸置疑,坎宁安比Z舰队的菲利普斯厉害得多。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以坎宁安的性格,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真正的本事,他恐怕早就被排挤出英国海军了。

只是,要实现这一系列战术目的,坎宁安欠缺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或说,坎宁安在做出战术决策的时候,缺少一条最关键的情报,那就是他并不知道南面还有四艘战列舰!

这也不能怪坎宁安,要怪,只能怪英国海军的雷达。

在了望员现了东面的敌舰之后,坎宁安才下令启动雷达。他也是按照规章进行操作,因为当时英国海军装备的第二种雷达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仍然只有四个小时,而欧洲联合舰队里面,只有五艘战列舰上安装有雷达,而且另外四艘战列舰采用的还是第一代搜索雷达,性能更糟糕。所以无法保证用雷达二十四小时不断的监视周围海域。在此情况下,只能在战斗中,或遇到危险时才能使用雷达。

雷达启动需要半个小时的预热时间。

也就是说,最快也要八点三十五分才能正常使用。

只不过,没有等到八点三十五分。八点二十分的时候,一枚擦着“威尔士亲王”号后桅杆的炮弹正好打掉了桅杆顶部的雷达天线!

结果,这艘“被诅咒”了的战舰从一开始就成了“半盲”。跟在“威尔士亲王”号后面的两艘自由法国海军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因为受到了前方战舰的阻挡,所以其雷达也无法搜索到第11-1主力编队与第11-3主力编队所在的海域。最后面的两艘“西班牙”级战列舰上的雷达是美军淘汰的“二手货”,而且还是当初美军用来做实验的产品,最多只算得上“零代半”雷达,不但工作不稳定,探测能力也糟糕得让人无法接受。大概,只有西班牙海军才会将其当作宝贝吧。

最要命的是,当时“威尔士亲王”号没有遭到炮击,其了望员一直在帮助后面没有完全达到服役状态的“让-巴尔”号战列舰观察弹着点,根本没有注意到南面的情况,甚至连该部门的军官都没有注意到南面的情况。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宗”号逼近到距离“威尔士亲王”号不到二万米,并且开始了第一轮齐射的时候,“威尔士亲王”号上的官兵都没有现出现在南面的四艘战列舰。最终,当炮弹落下时,英国海军官兵才从炮弹飞行时出的声响判断出了炮弹飞来的方向。

此时,坎宁安才现,他抓住的只是一把空气,而不是获胜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