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巨浪 > 第十三卷 海上决战 第二十五章 两害相权(第三更)

白佑彬遇到的只是同级指挥官之间的矛盾,而斯普鲁恩斯遇到的则是与上级的矛盾。

从一开始,斯普鲁恩斯就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的反对死守中途岛,甚至认为应该主动放弃中途岛,收缩防线,以集中兵力,提高夏威夷群岛的防御密度,确保瓦胡岛的安全。

当时,斯普鲁恩斯甚至为防御瓦胡岛制订了一份极为详细的作战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根本不需要调动第54舰队,只需要出动三支主力作战舰队,外加部署在珍珠港,以及其他几个岛屿港口里面的小型舰艇,特别是那上百艘驱逐舰,以及三百多艘鱼雷快艇,就足以在瓦胡岛附近还于打垮前来挑衅的帝国海军。

后来,美国公布了这份尘封数十年的作战计划。

一批好事的军迷根据该计划,以及当时帝国海军的实际情况,按照斯普鲁恩斯的设想,对整个作战行动进行了数次推演,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帝国海军投入进攻的辅助战舰数量不到一百艘,且不对指挥体系进行调整,让辅助战舰在战场上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那么美军获得海战胜利的可能性在八成以上!

其中结果比较公允的是由帝**迷与美**迷进行的对抗式兵棋推演。

这次推演的结局是:帝国出动的二十四艘战列舰战沉了二十一艘,且损失了八艘大型巡洋舰与四十四艘辅助战舰。美军的十二艘战列舰全部战沉,还损失了十二艘大型巡洋舰,以及近四百艘其他战舰。

最值得注意的是,帝国海军战沉的战舰中,有七成是被鱼雷击沉的!

其中。战沉地十四艘快战列舰全部被鱼雷击沉。六艘大型巡洋舰也被鱼雷击沉,另外还有近三十艘辅助战舰被鱼雷击沉。

相反,美军战沉地战舰中,几乎全部是被舰炮击沉的!

由此可以看出。斯普鲁恩斯想借助地正是那些只能在近海活动。且只具有鱼雷攻击能力地小型舰艇。

当然。这些推演也有破绽。

比如。有人就提出。夏威夷群岛储备地鱼雷到底有多少。能够为数百艘鱼雷艇提供足够地重型鱼雷吗?另外。当时美军部署在夏威夷群岛地鱼雷艇中。只有不到一百艘使用地是氧气鱼雷。其他地使用地全是老式重型鱼雷。在此情况下。美军鱼雷战地能力要打多少折扣?还有。帝国海军参战地不但有作战舰队与破交舰队。还有火力支援舰队。在对付鱼雷艇地战斗中。火力支援舰能够挥多大地作用?

当然。不管有多少破绽。斯普鲁恩斯提出地固守瓦胡岛问题是。斯普鲁恩斯只是从军事角度。甚至可以说只是从战术角度考虑保卫夏威夷群岛地作战方式。而没有从其他角度看待问题。

比如说。丢掉中途岛。会对美军在北太平洋上地防线产生多大地影响。

当时。不管是尼米兹。还是金上将。乃至马歇尔等6军将领都一致认为。丢掉了中途岛。就必然会丢掉整个夏威夷群岛。

放开一点看。这些美军高层将领的顾虑并不什么有道岛,并且在保卫瓦胡岛地海战中击败了帝国海军。可美军也会损失掉所有的主力舰。到时候,在战场上唱主角地就是大型巡洋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这类舰艇了。

而在当时,帝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数量过了一百艘,而美军仅仅只有不到五十艘。

辅助战舰方面,帝国海军也远远过了美国海军,且单舰的战斗力更是远胜美国海军的同类战舰。

如此一来,帝国海军可以在占领中途岛之后选择逐步推进的战术。

沿途为辅助战舰建立前进基地,从而最终将战线推进到夏威夷群岛东部。而在半年之内,美军最多只能获得四艘新式战列舰,而帝国海军在年底之前就能获得至少十二艘战舰。进入七十七年(45年),帝国海军第一种配备了四百五十毫米重炮地级战列舰将6续服役,而到时候美国海军最多只能获得仍然使用十六英寸舰炮的“蒙大拿”级战列舰,其配备十八英寸重炮地战列舰最快也只能在七十八年(46年)下半年服役。

毫无疑问,无法承受损失的不是帝国海军,而是美国海

再从政治角度来看,放弃澳洲大6,等于美国主动宣告输掉了太平洋战争。美国要想在扭转战局,就必须做好二件事情,一是继续在太平洋战场上拖住帝国海军,二是在北大西洋,乃至欧洲战场上动战略进攻。

要达到这二个目地,美军就不能在太平洋上与帝国海军打一场决定性的海战。

或者说,不管帝国海军承担了多大地损失,只要能够全歼美军部署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力舰,就可以毫无忌惮的向北大西洋增兵,从而彻底打垮英国,获得北大西洋战争的胜利,为合围美国奠定基础。

到时候,美国不但会彻底失去制海权,还将失去反败为胜的最后机会。

如此一来,别说尼米兹不会采纳斯普鲁恩斯的建议,恐怕美国海军部长,以及美国总统都不会让斯普鲁恩斯“蛮

如果说美国海军在第二次最杰出的舰队司令官没有看到这些问题,那肯定是假的。虽然在任何与斯普鲁恩斯有关的文献中都没有提到斯普鲁恩斯在战争后期的态度,但是从一些非正式渠道传出的消息可以证明,早在七十五年(43年)下半年,也就是斯普鲁恩斯出任第21舰队指挥官,在北大西洋上与白佑彬决战之后,他就已经认识到,美国不可能获得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

其实,从这之后的几次由斯普鲁恩斯指挥的海战中就能看出其思想变化。

在以往,斯普鲁恩斯总是竭尽全力的消灭对方的主力舰,每次作战都以消灭对手为根本目的。而在此之后,斯普鲁恩斯则以保全自身力量为根本目的,甚至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了歼灭敌人的机会。

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第二次中途岛海战”与“第三次中途岛海战”。

战术风格的变化,肯定与其心理变化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也正好反映出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的变化。

或者说,在此之前,美国还能够与帝国一拼高下,甚至能够与帝国拼消耗。而在此之后,美国逐渐丧失了与帝国拼命的资本,也丧失了与帝国拼消耗的能力。究其根源,无不与帝国海军展开的大规模破交作战有关。也就是说,上航线上损失那么多的商船与物资,其战略产能肯定不会比帝国差。

从这一点来看,斯普鲁恩斯也许看得比任何一名美军高层将领都要远得多。

拖下去,只能延长战争的时间,并且使更多的美军官兵死于战火。

如果美国海军不能在决战中战胜对手,也就不可能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从而输掉整个战争。拖延下去,美国与帝国的差距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继续扩大。如此一来,即便能够在其他战场上挽回一些败局,也最多只是临死前的挣扎,根本不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帝国海军逐步控制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帝国必然会在其他战场上加强投入,从而粉碎美国扭转战局的美梦。

显然,抓住了关键问题的还是斯普鲁恩斯。

既然海上决战不可避免,那就只能与敌人死拼。拼输了,最多不过是早点投降,或者早点战败。拼赢了,才能真正获得反败为胜的机会,而不是再苟延残喘几年。

问题是,能够直面问题,并且勇于承认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办得到的。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就算斯普鲁恩斯再厉害,也无法力挽狂澜,更不可能独力撑住即将倾覆的“美国号战舰”。的电令之后,斯普鲁恩斯就知道,他的舰队司令官身份肯定被撤消了,甚至连其军人身份也被剥夺了。等待着他的,将是违背军令的军人必须受到的严厉惩处,同时也是最不公平的惩处。

六月十一日,斯普鲁恩斯就搭乘一艘驱逐舰回到了珍珠港。

等待着他的是戴着mp袖章的美军宪兵,尼米兹没有到码头来接他,哈尔西也没有来迎接他。

同日下午,斯普鲁恩斯就被带上了一艘返回美国本土的快货轮。

次日,哈尔西正式从尼米兹的手上接过了第五舰队司令官的将旗,并且达成之前送斯普鲁恩斯回到珍珠港的那艘驱逐舰前往了正在考爱岛南部海域活动的第五舰队旗舰“罗得岛”号战列舰。

等待着斯普鲁恩斯的将是军事法庭。

同时,等待着哈尔西的则是即将到来的决战。

不管斯普鲁恩斯的遭遇有没有影响到哈尔西,对这位以勇猛著称,用有限的兵力在西南太平洋上苦苦支撑了数年的美国海军将领来说,他的结局不会比被宪兵带走的斯普鲁恩斯好多少。

临危授命,留给哈尔西的却是一个解不开的死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