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巨浪 >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三十九章 侦察前哨(第一更)

“吴显忠”号轻巡洋舰是在六点的时候脱离编队的.

按照计划,该舰应该在舰队前方大概三十海里处执行侦察巡逻任务。以其能够达到三十五节的最快航行度,至少需要六个小时,也就是在十二点左右才能到达侦察巡逻海域,随后就将航降低到三十节,与舰队等前进。

作为“吴显忠”号的舰长,吴泰安少校对指挥官的命令感到很恼火。

需要着重提一点的是,吴泰安正是帝国海军上校吴显忠的堂侄孙。当年,吴显忠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为了给主力舰队争取到赶赴战场的时间,率领所指挥的巡洋舰杀入了敌舰队之中,最终英勇殉国。牺牲之后,帝国海军为其追授了“帝国荣誉勋章”,并且晋升为海军上校。在吴显忠殉国的时候,吴泰安还没有出世呢。

在被任命为“吴显忠”号的舰长之前,吴泰安是另外一艘轻巡洋舰上的大副。

毫无疑问,吴泰安根本没有想到,他会成为用其叔祖父名字命名的轻巡洋舰的舰长!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军龄的少校,吴泰安没有像白佑彬等一批后起之秀那样获得太多的晋升机会,可是他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也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最终使其在战争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岗位。

对于这艘轻巡洋舰,吴泰安不但感到骄傲,也非常满意。

从各方面来说,“吴显忠”号要比其之前服役的那艘轻巡洋舰好得多。如果论战斗力的话。“吴显忠”号是一般轻巡洋舰地二倍以上。

只是,被分派去执行侦察任务之后,吴泰安就有点不爽了。

即便轻巡洋舰不是主力舰,也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战舰。

之前十多个小时的高航行,现在还要以三十五节的度航行至少六个小时,随后还得继续以三十节的度航行。这不仅仅是在考验官兵的忍受能力,还同时在考验战舰的承受能力。

十多个小时下来,吴泰安一直有点忐忑不安。

从头天晚上开始,他每隔半个小时就会向轮机长询问一次,每二个小时就要到轮机舱与锅炉舱视察一次。最让吴泰安担心的。还是战舰的动力设备会不会在持续高运转的情况下出问题。

万幸地是,让他担心的事情一直没有生。

十一点半,“吴显忠”号到达了舰队前方大概二十八海里处。按照命令,吴泰安让电子军官启动了战舰上的搜索雷达。

“功臣”级轻巡洋舰配备的是电眼戊型雷达,其探测能力非常强大。

在测试中,这种雷达甚至探测到了四十海里外的轻巡洋舰。而以往的任何一种搜索雷达最多只能探测到三十海里外的轻巡洋舰。另外,在采用双波段的工作方式之后,其抗干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别说在茫茫大海上。即便在岛屿密布的海域,电眼戊型雷达也能及时现三十多海里外的敌舰。

十二点不到,“吴显忠”号地度就降低到了三十节。

虽然吴泰安是舰长。但是在执行舰队作战任务的时候,必须听从舰队指挥官的命令,不能擅自行动。当然,在命令的范围之内。舰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战术进行适当地调整。

按照一般的侦察战术,侦察舰在就位之后,必须沿8字型,或0字型航线巡逻,以尽量扩大搜索范围。考虑到“吴显忠”号已经高航行了十多个小时,而且还将继续以三十节的度航行,吴泰安没有采用侦察战术。而是让本舰直线前进。

这一战术的问题并不是很大。

另外二艘侦察舰就在“吴显忠”号附近。距离不会过四十海里。另外,“吴显忠”号拥有帝国海军最先进的搜索雷达。即便不采用侦察航线,也能监视敌舰队可能出现的每一个方向。

让吴泰安没有想到的是。英国舰队来得“太积极”了。

十二点半不到,吴泰安刚刚在司令舰桥内吃了午饭,电子军官就通过舰内电话,向他报告了雷达地现。

十分钟后,雷达已经能够判断出现地是一艘轻巡洋舰。

因为没有收到阮文彪从直布罗陀来的电报,所以吴泰安并不知道英国大西洋舰队就在附近,也就无法断定那是一艘英国海军的轻巡洋舰。

直到十二点五十五分左右,“吴显忠”号上地雷达才探测到了四个大型目标。

这次,电子军官立即判断出那是四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并且测算出敌舰队的航向为二百二十五度,航为十四节。此时,“吴显忠”号与最先现的那艘轻巡洋舰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大概三十三海里。

没再耽搁时间,一面命令转向避开英国战舰之后,吴显忠一面让通信参谋出了警报。

按照白佑彬的命令,任何一艘侦察舰在现了敌舰队之后,都不能靠近敌舰队,而是应该在尽量远的距离上用雷达监视敌舰队的行踪,并且每十五分钟回一次消息。

吴泰安没有轻举妄动,他很清楚,“吴显忠”号不是英国舰队的对手。

即便没有白佑彬的命令,只要舰队指挥官没有让他去与敌舰队决战,他就不会贸然靠近敌人。

舰队作战中,轻巡洋舰的对手是敌人的轻巡洋舰与驱逐舰,而不是敌人地战列舰。

一点十五分。“吴显忠”号出了第二风敌情电报。

此时,该舰已经转向到了二百二十五度航向上,并且将航行度降低到了十四节,与英国大西洋舰队保持相同的航向与航。虽然隔着四十海里的距离,但是雷达仍然能够准确的探测到大西洋舰队里的四艘战列舰,以及在其左前方活动的那艘轻巡洋舰。

如果不出意外,“吴显忠”号不会被轻易现,也就不会暴露行踪。

吴泰安要做的,只是随时向旗舰报告情况,好让舰队指挥官抓住歼灭敌舰队的机会。战斗打响之后。“吴显忠”号很有可能返回其所在的第41-2巡洋舰编队,转而为舰队里的四艘主力舰提供直接掩护。

可是,意外情况很快就出现了。

一点二十分,那艘距离“吴显忠”号最近地轻巡洋舰突然加转向,朝“吴显忠”号所在的方向扑了过来。

吴泰安立即出了第三封电报,同时命令本舰加转向,避开正在杀来的敌舰。即便“功臣”级拥有能够战胜所有轻巡洋舰的战斗力,可是舰队指挥官明确要求侦察舰不能与敌舰交火。吴泰安只能选择规避。而不是战斗。

“台湾”号战列舰上,白佑彬在收到消息之后,也是暗暗一惊。

毫无疑问。英国战舰上有电子探测装置,而且接收到了“吴显忠”号出的电磁波。只是,英国舰队有没有现出现在其南面的不是破交舰队里的大型巡洋舰,而是之前出现在亚尔群岛的第41舰队呢?

在“加地斯海战”之后。白佑彬就怀疑英国海军装备了电子探测装置。

当时,机动舰队非常及时的撤出了战斗,才避免全军覆没。另外,机动舰队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偷袭了“果敢”号。机动舰队是凭什么现“果敢”号地呢?按照白佑彬的理解,在不使用雷达的情况下,机动舰队只能用电子探测装置确定“果敢”号的大概方向,然后结合大西洋舰队出地战报。确定“果敢”号的具体位置。

只是。他的这一猜测并没有得到证实。

姜瑞麟联系过海军情报局,情报局也没有任何与英国海军装备电子探测装置相关的情报。另外。德国方面也没有能够提供任何相关的情报。

现在看来,英国海军肯定装备了电子探测装置。

如果英国海军的电子探测装置足够先进。就能现“吴显忠”号出的电报,以及雷达出地电子信号地频率与大型巡洋舰的不一样,从而断定“吴显忠”号不是一艘大型巡洋舰。在此情况下,能够出现在这一海域地就只有第41舰队的战舰了。

也就是说,坎宁安很有可能断定第41舰队就在其南面。

如此一来,大西洋舰队肯定会转向。只是,坎宁安会选择向右转向,还是选择向左转向呢?

如果向右转向,“乔治五世”级根本跑不过“省”级战列舰,最终双方将以舰队决战地方式进行决斗。更重要的是,第21舰队在其西南面,如果大西洋舰队向右转向,就将扩大与第2舰队的距离,从而导致第21舰队无法及时赶来参战。

相反,如果向左转向,大西洋舰队就要提前与第41舰队接触。如果能够控制好航线,那么坎宁安有机会迫使第41舰队用切外角的战术机动绕到大西洋舰队的左侧,从而让第41舰队无法立即将所有的战斗力挥出来,为第21舰队赶来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思索一番之后,白佑彬迅下达了转向到三百一十五度的命令。

现在,不管坎宁安选择右转向,还是左转向,都要尽快逼近大西洋舰队,打响战斗。对白佑彬来说,能否利用好前面三到四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将决定第四舰队能否最终战胜大西洋舰队与第21舰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