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 第二卷 大风 第一章 黑土(中)

明 第二卷 大风 第一章 黑土(中)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8:29 来源:笔趣阁

“不可”王正浩大声疾呼,愤怒,痛苦,绝决,各种感情聚集在他方方的黑脸上,“殿下,士气可鼓不可泻,若不战而退,我军何以再战!,末将愿率一团人马前去冲阵,殿下只要令炮兵遮断高丽人的前队和中军,末将必可将弟兄们救回”。

“对,殿下,末将愿与王旅长同去,宁可性命不要,也要救弟兄们出来”。旁边的梅义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大声请战。

“和狗日的高丽人拼了”!

“末将愿与高丽人决一死战”。

周围的将士们齐声附和,不破楼兰誓不还。

“退兵,他们已经为大明牺牲过一次,我们不能再拿弟兄们的生命冒险,传令兵,告诫各部人马,在没有把握救出被俘将士之前,不得和敌人接触。如有人擅自出战,我将亲自送他上军事法庭。”朱棣从牙缝里重申了自己的命令。

“殿下……。!!!”

周围无数双眼睛落在了他的身上,朱棣知道,从这时起,所有震北军将士,会和自己同生共死。

犹如一道光芒从天上冲下来,照在朱棣的头上。武安国眼中,此刻年青的朱棣分外高大。刹那间,一缕欣慰的感觉温暖了他的全身,一年多的日子,他煞费苦心播下的种子在这危机时刻,终于从朱棣的心中探出了头。

平时的训练结果在此刻充分显示了出来,随着一声令下,骑兵成三列纵队护在了大军的两侧,炮兵们收起炮车,用最快的速度把炮弹和火药袋装到了马车上,在骑兵的掩护下,首先撤离了战场。紧接着,整个军队如同一个巨大的战车,调头向后方快速驶去。队伍的最后,一队队骑步兵在李陵的带领下,把成袋的钢蒺藜倒在地上。

钢蒺藜在春日下闪着幽蓝的寒光。这是北平钢铁商团应震北军要求在铁蒺藜的基础上改进的防御利器。有四个尖角,随便抛在地上,其中必有一个朝向正上方,长度刚好是马铁厚度的一倍。纵使是周穆王的八骏,在此面前也只有无奈嘶鸣的份。

“来如电,去如风,几个小儿在军队的训练上的确有一手”。崔浩透过花重金偷回来的望远镜,看这迅速而有序撤退的明军,由衷地赞叹。

“传令前部李中将军,带五千骑兵尾随敌军,寻机杀伤,不可冒进”。他果断地发出了追击的命令。对方队伍未乱,旗未靡,所以不能全军押上。崔浩拿起望远镜,继续观察敌军。荒诞的一幕就出现在他眼前。

不是敌军,而是他自己的前部人马。

李中闻令欲引军出击,匆忙之中搅乱了俘虏的队伍。俘虏们是用长绳串在一起的,各队之间本来留有让高丽军出击的空隙。不知是受了骑兵的冲撞还是别的什么缘故,居然拌到了一起,挡住了大队的去路。当头的骑兵连打带骂一推搡,结果情形更乱,几个被打怕了的俘虏抱头鼠窜,整个队伍登时乱成了一锅粥。一条条绳子你结着我,我连着你,纵横交错地挡在了本队面前,几个本打算从俘虏身上踩过去的骑兵被绊倒在地上,气愤地抽出刀来在人群中乱砍,鲜血四溅,几个嬴弱的俘虏受伤倒地。人群以他们为中心向后一退,立刻又被周围的力量给挤回,荒乱中,无数双大脚丫子纷纷踩下。

“笨蛋,闪开”,李中声嘶力竭,好不容易到手的立功机会就这样逝去了,他怎能不着急。可俘虏已经炸了营,一时间怎能恢复。人群推搡着,拥挤着,夹杂着被砍伤者的悲鸣和被踩在脚下的高丽士兵呻吟。

大队步兵冲了过来,用盾牌和利刃硬挤入混乱的队伍中间,当鲜血染满了大地后,终于震住了队伍。当他们把绳索割开,清理出冲锋通道时,震北军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有眼前的烟尘和荒原上的铁蒺藜,提醒着高丽人对手曾经存在。

“告诉李中,不用追了,今天就在此扎营”。崔浩叹了口气,传下命令。随即,招过自己的亲兵,让他们把今天在混乱中被杀的俘虏首级砍下。“给金山各部送去,告诉他们老夫大获全胜,歼敌无数,他们想给纳哈出报仇的话,就拿出点蒙古人的勇气来,不要远远地看热闹!”。

躲在树头等待大吃一顿的兀鹰懒懒地飞回了巢穴,几只打前哨的苍狼在荒原上徘徊。只有几十具尸体,让畜生们非常的失望。期待中的血腥一天,居然就这样闹剧般结束了。两支大军相隔三十余里,遥遥地对峙着扎下大营。

夜色悄悄地来临,将一切罪恶掩盖在黑暗之下,奔狼原又恢复了应有的宁静。冷冷的星光怜悯地给黑色的土地上披上一层水银般的白纱。高丽大营外,几个明军战俘忙碌着,安葬了同伴的遗体。八年来,被像牲口一样呼来换去,稍不小心,就要面对皮鞭和钢刀,对于生死,他们早已麻木。但是今日,他们看到了大明旗号,看到了希望。

“弟兄们为了不让我们送死,退兵了”。

“他们在乎我们的存在”!

“他们在寻找解救我们的机会,没有将我们抛弃不管”!

“我们不能让弟兄们受到高丽人的尾随追击,不能让高丽人的诡计得逞,没有武器,但我们有中华男儿的血肉之躯”。

一个个念头在战俘们的心头翻滚,白天的混乱场面,大半出于人为。有数十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幸存者没有太多的悲哀,这样的结局,在制造混乱时可能已经在他们的意料之中。今夜在这荒原上让同伴入土为安,他日,将用刽子手的头颅来祭奠永不瞑目的英魂。

“我们不能不退,如果不退,不但救不出这些弟兄,弄不好,我们自己也要四面受敌”。指着沙盘,朱棣在战斗会议上向部下解释到。

“据我所知,当年徐达将军北伐,高丽人只是断了我们的粮道,我大明士兵都是被蒙古人所虏,沦为牧奴。而今日却有大队俘虏出现在高丽军中,此乃为高丽与蒙古人再度勾结之明证。蒙古人虽然臣服,但心中必怀恨,明里不敢出兵帮高丽,暗中确不知派了多少人马,我估计,此处不出百里,必有蒙古人的大队人马环伺。待我军与高丽混战时,做收渔翁之利。”!

众将大吃一惊,倒吸了一口冷气。燕王分析得没错,很显然,高丽人和蒙古人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想想白天,整个侧翼都暴露在蒙古铁骑之下,大家暗自庆幸今天退兵退得及时。

“亏得殿下果断”常茂适时地赞叹,“依殿下之见,我们如何解救被俘的弟兄”,回过神来,他第一个想到的,是陷在高丽军中的数万将士。

“这个大家不妨讨论一下,硬攻肯定不行,两军阵前,那些手无寸铁的弟兄生还的几率不及十一”。武安国建议道。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众人一阵沉默。

“我们不攻,高丽人也不可能打得过来,倒是一个僵局”。周衡瓮声瓮气的说道。本来以为今天会打个痛快,谁料不战而退。但想想当时的情景,他也拿不出好办法。

“这倒是,只要我们立了营寨,无论高丽人和蒙古人,一时半会儿都不可能穿过我们的铁丝网和火器组成的死亡屏障,不过我们也不能和他们这么耗下去,毕竟高丽人在此经营多年,地头比我们熟,粮草比我们充足,一旦他们派人绕路去进攻我们的粮道,我军又危险了”!。林火风不无担忧的分析。

“但我们的人毕竟太少了,火炮又用不上,即使冲上去把正面的高丽人冲跨了,恐怕死去的被俘将士不会比高丽人少。”

“我们不能这么等下去,杀一个高丽人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大不了最后我们把高丽人杀光了,给弟兄们报仇,我……。”。李尧激愤地说到。

“胡说,我大明将士的命,十个高丽人也抵不上一个,杀多少高丽人,都不够本”,他的建议被李陵打断,“要是我们的铁丝网能移动就好了,摆到高丽人阵前,让弟兄们冲马背上开枪,这样,高丽人就只有挨打的份,在侧翼也让铁丝网跟着移动,敌人即使从侧面来了,也只能干瞪眼……”。

“这叫什么打法,不成了缩头乌龟了吗”。

“管他乌龟不乌龟呢,只要能让弟兄们流最少的血取得胜利,就是妙计”

……………

大家议论纷纷,都知道不马上想出一个解决方案,时间拖得越久,对己方越不利。然而,纵使武安国这样的谨慎之人都没有料到,此时的震北军,已经陷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不但有蒙古人和高丽人,几乎整个东北的所有少数民族,都在注视着这场战争。

一群狼窥视着在原野上横冲直撞的雄狮,只要这头狮子稍有疲惫之态,立刻会被愤怒的狼群撕碎。

该死的大明朝把辽东行省的全部土地全部低价卖给治下的百姓了,我们将无家可归。半年来,谣言在高丽人的推动下四处流传。辽东,是蒙古、女真、锡伯、达斡尔、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克尔克孜(注:这些民族明代书生通称其为女直)世代相守的牧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