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烟云 > 第六章 大唐 (三 上)

盛唐烟云 第六章 大唐 (三 上)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6:42 来源:笔趣阁

第六章大唐(三上)

“拼了罢,即便最终要下地狱,也得拉上姓王的一起去!”长安城里,西京留守张通儒挥舞着胳膊,满脸绝望。(看小说请牢记)

“拼了,拼了。咱们即便把长安城一把火烧城白地,也不能让它落到安西军的手中!”同样绝望的脸色,展现在每名守将的脸上。大伙紧缩眉头,咬牙切齿。

局势糜烂到如此地步,众人不恨闪击潼关,彻底将长安推入绝境的郭仪;不恨半途而废,带着自家兄弟逃回草原的阿史那从礼;也不恨拥兵自重,从背后捅了大燕国一刀史思明;唯独对驻扎在城西的王洵王明允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当年王洵在永乐原一举击溃孙孝哲,天下人早就对李唐复国的事情不再心存奢望,各地叛乱不会蜂拥而起。测试文字水印5。如果不是王洵在黄帝陵前逼退了崔乾佑,伪帝李亨也早就成了大燕国的阶下囚,失去了效忠对象郭仪、李光弼等人也就变成了没头苍蝇,无关痛痒。如果不是王洵率军堵住了长安向西的通道,各路诸侯也不会看出大燕国的孱弱,更没胆像狼群般主动围拢过来,露出雪亮的牙齿。如果不是王洵

总之,姓王的家伙就像一颗魔星,在大燕国的气运如日中天之时,猛然从高空落下。压断了大燕国的气运,压垮了大燕国的龙脉,压得大燕国君臣上下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连呼吸都倍觉艰难。测试文字水印8。

太沉重了,太沉重了,千钧、万钧、兆钧。那威压没有实际形状,却像风一样无处不在。顺着铠甲的缝隙渗透入皮肤,穿过肌肉,一直渗透入骨髓,渗透入灵魂深处。更可怕的是,这分威压还在与日俱增,从最初的战略防御到后来的战略反攻,从堵住长安城的西门不准守军进出,到现在整治器械随时准备破城,每一天,都没有放慢紧逼的步伐。而大家伙的反击,则怎么看怎么像垂死挣扎,一次比一次孱弱,一次比一次有气无力。

他毁了安禄山父的雄图霸业,也毁了在座诸将的荣华富贵。测试文字水印8。所以,大燕国可以放弃长安,可以放弃京畿各郡,可以放弃潼关天险,却一定要把这块压在命脉上的魔星搬开。为此,哪怕是付出城中所有守军的性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否则,早晚有一天,他会将整个大燕国活活碾成齑粉。

杀,杀了他!当着天下英雄的面而,用横刀将其剁成肉酱。用马蹄将其蹋成碎泥。仇恨最容易烧红人的眼睛,整个节度使行辕都是一片沸腾。杀,杀了他。咱们早就该这么做。当初若不是顾忌着会丢掉长安城,也不会落到今天这般下场。

流火的盛夏,西京节度使行辕内却因为众将眼里的恨意,变得有些寒气迫人。测试文字水印7。很多站在门口的侍卫都悄悄地将脚步向外挪动,以免被帐篷里的寒意波及。更有甚者,干脆将目光投向城外的晚霞,试图从那燃烧的云彩间,寻找一丝温暖。

“咱家早就提醒过大伙,一定不要让老虎长出牙齿来。即便不要长安城,也得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可就是没人听咱家的。如今此非但牙齿长齐了,连翅膀都生出来了。想除掉他,谈何容易?”在场所有人中,最为痛恨王洵的,当属边令诚。本来凭着侍奉过两位大唐皇帝陛下的苦劳,边令诚还有机会弃暗投明。可王洵偏偏明确要求两位皇帝除掉当初所有陷害封常清的人,以解安西军将士心头之恨。测试文字水印3。如果此刻边某人胆敢跑回灵武或者蜀中去,恐怕立刻会被李家父砍了脑袋,当做蒲包送到王洵的军帐中,以显示朝廷对这位统兵大将的器重。

“就是么,早知他会成为我朝心腹之患,当初大伙就该豁出一切去杀了他!”

“的确如此,当初,我等太小瞧这位后起之秀了!:

他的话引发了一片共鸣,很多将领回忆起一年多来跟王洵的交手经过,都是懊悔不已。其实在一开始时,长安守军与安西军在实力方面的差距并不算太大。并且还一度稳稳超过了对方。然而无论是当年的西京道节度使孙孝哲,还是现在了大燕国征西将军李归仁,都没有不惜任何代价与对方殊死一搏的勇气。测试文字水印9。而王洵正是利用了孙孝哲和李归仁两个患得患失的心态,ォ稳稳地在长安城外站稳了脚跟。

“此人的确不得不除,但关键是,如何ォ能找到机会将其除掉,如何ォ能把他跟郭仪等人分割开来!”作为统筹所有守军的主帅,李归仁当然不能跟着众将一起说丧气话,拍了下桌案,沉吟着道。

这句话,又令节度使行辕中的喧嚣声迅速低沉了下去。王洵所部的安西军虽然骁勇善战,实际数量却并不多。大伙如果纠集起城中所有兵力,拼死一搏的话,未必不能拼个两败俱伤。但眼下郭仪手中,却握着整整十五万大军。测试文字水印2。如果大伙决定统帅全部兵马出城去与王洵拼命,郭仪不可能不像饿狼一样从侧面扑上来。

这姓郭的老家伙可不是南线的许叔衡、贺兰进明等。南线的许叔衡与贺兰进明等可以因为利益纠缠,对睢阳守军见死不救。姓郭的老家伙却不可能任由大唐朝最锋利的一把刀,折断在他自己面前。

更何况最近半年多来,王洵也曾多次对郭家军仗义援手。远的且不说,就说三个月前李归仁与郭仪交手那次。本来李归仁瞅准了郭家军组成复杂,彼此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的缺陷,已经将胜券稳稳地抓在了手里。却不料关键时刻,王明允又带着西域骑兵出现在了战场上,接连砍断了李归仁的两面帅旗,硬是将郭家军从覆灭的边缘拉了回来。测试文字水印5。

经此一役,老狐狸郭仪与小狼崽王洵彼此之间再无隔阂。互相呼应着,将长安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城。洛阳方面派遣兵马来援,首先要遭受郭仪的全力拦阻。而长安城内的守军稍有异动,就会遭到安西军的迎头痛击。

三个多月来,大燕国试探着向长安派出了许多股援军,可是没有一路能突破郭仪布下的重重防线。长安城内也多次派遣信使,向分散在其他各地的同僚、盟友请求军队和粮草辎重方面的支援,也没有一位信使,能活着再返回城里来。测试文字水印2。

老狐狸熟于军务,麾下兵马众多,做事四平八稳。小狼崽武艺超群,手握天下至锐,做事干脆利落。这一老一小,就像曾经配合了多年的亲兄弟般,把套在长安城外的包围圈越拉越紧,越拉越紧,慢慢断绝了守军的所有生机与希望。再这样下去,即便不强行攻城,守军也会自行崩溃了。

坐困愁城,众将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一天比一天绝望。对王洵的恨意,也越集聚越深。这种仇恨就像深藏在地面下的猛火油,稍微溅上一点火星,就会熊熊燃烧起来。并且在烧起来后,就要毁灭周围所能波及的一切物品,不分敌我,亦毫无规律和理性可言。测试文字水印1。

“郭仪老贼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咱们跟安西军拼个同归于尽,可他手底下的人,却未必都这么想!”见大伙都被李归问住,边令诚又清了清嗓,阴恻恻地提议。

“他手底下的人?!”对于溺水者而言,即便明知漂在眼前的只是一根稻草,也会牢牢地握在手里。征西将军李归仁眉毛迅速往上跳了跳,大声命令,“你的意思是,利用郭仪麾下那帮将领,拖住他,让他无法及时分兵相助,从而为咱们和安西军决战创造机会?!”

“属下只是大着胆想想,如果此事处理得当,或许,咱们不但能拼垮安西军,还有突出重围的希望!”为了保住自家性命,边令诚连自谦都顾不得了,接过李归仁的话茬,快速回应。

“说说看!”李归仁的眼里猛然闪起了两道寒光,点点头,大声命令。

“那王洵王明允向来跋扈,除了郭仪、李光弼和薛景仙三人之外,从不把其他同僚放在眼里。即便是当年安西军的老上司,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冷眼相对!”凭着收集到的信息和对安西军本身的了解,边令诚冷静地分析。

刚ォ还在绝望中的众人,纷纷将目光转过来。带着几分期待之意看着边令诚,静等他的下文。老太监在玩弄阴谋诡计方面的造诣本来就极深,此刻情急拼命,更是满口毒液乱飞。只见他吐着猩红色舌头,扬着三角形的脑袋,滔滔不绝地补充:“还有回纥的叶护王,据说因为疏勒等地的归属问题,已经跟王洵争执了无数次。迟迟都没能争出个确定结果来,更是巴不得王洵现在就死。如果我们选个合适时机,比如说月初的黑夜,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鼓噪而出。短时间内,谁也不能判断咱们的主要突围方向是哪边。而过后即便判断出来了,只要我们摆出只跟安西军拼命,不会牵扯他人的姿态。想必有很多人,巴不得能看着王洵栽一个大跟头!“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