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烟云 > 第三章 正气 (四 下)

盛唐烟云 第三章 正气 (四 下)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6:42 来源:笔趣阁

第三章正气(四下)

“这下,您满意了吧?!”史朝义将滴着鲜血的刀刃朝父亲晃了晃,冷笑着反问。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一头陷入绝境的困兽出的最后悲鸣。把毫无防备的史思明吓得接连后退了几步,咆哮声全卡在了喉咙里。

左右的亲信怕他们父子相残,赶紧冲上前抢夺刀柄。史朝义任由众人将自己的横刀卸下,冷笑着摇了摇头,扬长而去。

“你给我站住!”等他都走出好远了,史思明这才从惊愕中缓过神来,冲着自家儿子的背影大声呵斥。“你这忤逆不孝子,马上给我站住!”

史朝义却对背后传来的怒喝充耳不闻,咬着牙,继续大步往营内走。史思明接连喊了几声没有得到回应,气得举起兵器,冲着儿子的后心便投。以他做过捉生将的本事,这个距离根本不用瞄准儿。今天却突然失了手,横刀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子,当啷一声砍中得了营墙,木屑飞溅。

听到来自背后的兵器破空声,史朝义的身体明显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沿直线大步前进,从始至终,没有丝毫防备动作。

这使得史思明愈下不了台,却不忍心真的一刀把自家儿子给劈了。抬起右脚,冲着身边亲信死命猛踹,“废物,都是废物。愣着干什么?去把他给我抓回来,就地正法!”

众亲卫哪里敢奉命?一个个装聋作哑,咬着牙苦撑。几个亲信将领也不敢自讨没趣,把头侧到一旁,权当什么都没看到。过了片刻,见史思明渐渐打得没力气了,行军长史耿仁智才凑上前,小心翼翼地劝解:“大人,天冷,还是回帅帐歇息吧?!明天一大早,您还要挥师攻城呢!”

“都是你这混帐出的好主意!”千小心万小心,他还是没能逃得过去。史思明一脚踹过来,将其踹了个大马趴。“若不是你非要老夫磨砺他的心肠,我们父子何至于此。你这耿瘸子,白眼狼,一肚子全是坏水!逮着谁坑谁!”

耿仁智平白遭了池鱼之殃,却不敢叫屈。在地上打了几个滚,笑嘻嘻地爬起来,低三下四地解释道:“大人请息怒。大人请稍息雷霆之怒。您老好好想一想,经历此事之后,少将军还会轻易再对别人手下留情么?您一向认为他不够杀伐果决……”

“去你娘的!”史思明又是一脚过去,将对方踹了个趔趄。心中却清楚地知晓,儿子心中那最后一丝妇人之仁,随着今晚砍在颜季明尸体上那一刀下去,恐怕是彻底被砍断了。从这种角度上看,耿仁智的确有功无过。可这功劳,却令他打心眼里不愿意给予任何奖赏。

从最后一脚的力度上,耿仁智猜到了史思明心中已经没了怒气。笑着向前凑了凑,继续说道:“不过属下刚才在外边偷听,却听到姓颜的小子,说了几件比较有趣的事情。不知道大人…”

“说,别卖关子?!”史思明强忍将眼前那张阴柔的笑脸打烂的冲动,怒吼着命令。

“就在这里说么?”耿仁智的小眼滴溜溜1uan转,示意此地并非讲话之所。史思明四下看了看,眉头紧锁,“他们都是跟了老子多年的好兄弟!比你这白眼狼可靠得多。说吧,别藏着掖着了!”

“属下只是怕这些话传出去,容易给大人招来祸端罢了!”耿仁智关子没卖成,声音多少有些沮丧,“其实是那姓颜的小子信口开河。大伙听一听就算,没必要当真!”

“有屁赶紧放!老子等着回去睡觉呢!”史思明跺了下脚,很不耐烦地催促。其他将领也满脸不屑,撇嘴的撇嘴,皱眉的皱眉,在史思明身边围了个圈子,将他和耿仁智两个围在了正中央。

“是这么几句话。”耿仁智清楚自己无论怎样努力,在史思明眼里都没那些粗鲁的兵痞重要。咂了下嘴巴,很不甘心地汇报,“属下当时料到少将军可能会一时心软,放了姓颜的。就自作主张,偷偷跟了上去。在充作囚牢的帐篷外,听那姓颜的小子劝少将军和大人回头。说现在朝廷急需挽回颜面,如果大人您肯现在回头的话,朝廷那边肯定会既往不咎!并且……”

“放屁!放狗屁。”没等他把话说完,史思明不耐烦地打断。“然后等收拾掉了老安,再腾出手来找老子算账么?!老子才没那么傻!这句话老子当没听见!还有什么其他的狗屁,你赶紧放出来!”

“是姓颜的小子放,放的!”耿仁智压低了声音,满脸委屈。从起兵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觉得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宁愿史思明考虑一下颜季明的说法,“他说安将军和您眼下之所以能无往不利,是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但大唐朝的架子还在,京营的兵将不能打,不意味着其他地方的兵将也不堪战。一旦等朝廷从边镇各地调兵回来……”

“还能调谁?南边的精兵,都被杨国忠那败家子给葬送在南诏了。”史思明冷笑着撇嘴,“北边这几位,老的老,病得病,就一个封常清,还被太监们害得,失去了皇帝老儿的信任!手中有兵时无将,有将时无兵。能挡住咱家大军才怪!你接着说,还有什么狗屁!”

“那小子还,还说,您和陛下手中的八千曳落河,只会越打越少。而大唐的兵将,却是越战越精。郭子仪和李光弼随时可以杀过井陉关,河西和安西大军,也在星夜往长安赶。而朝廷还会调一个叫什么王明允的后起之秀。那个人好像跟少将军也有些jiao情,据说本事还过得去!”

“王明允?!”史思明轻轻皱了下眉头。“朝义跟我提起过他。此子去年在大宛那边,倒是折腾得挺欢。不过,是不是跟传言中那样骁勇善战,却要打打再看。至于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个,老子带兵打仗的时候,他们还撒niao活泥呢!等老子拿下了常山,杀了颜老贼。立刻掉头攻入河东去,看看他们两个还敢不敢窥探老子的后路!”

“对,先干掉郭子仪和李光弼。免得他们两个再给咱们背后捅刀子!”

“对,先拿下河东来。然后侧面迂回到长安城背后,让狗皇帝无路可逃!”几个将领听史思明说得大气,纷纷开口附和。

一片欢呼声中,史思明的目光却慢慢冷静。“你替我给陛下上道折子,就说郭子仪和李光弼来势汹汹,我需要先替他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才能赶去跟他会师。咱不能光顾着打别人,自己老家再被抄一次!”

“诺!属下连夜就去写!”耿仁智的三角眼中,立刻精光四射。这才是他今晚最希望达到的目的。投不投大唐无关紧要,关键是,史思明要把河北牢牢握在手中。有了这片膏腴之地,安禄山赢了,史家父子可以裂土分茅。倘若安禄山的未来真的不幸被颜季明那小子说中,凭着手中的兵力和底盘,史家父子依旧能跟朝廷讨价还价一番。自己和身边这些兵痞们,也能始终站在胜利的一方,跟着史家父子两个,平步青云!

“不着急!”还没等耿仁智来得及高兴,史思明想了想,又迅推翻了自己刚才的决定,“你不着急替老夫写折子。老安那人疑心重,得让他主动先给我布置任务。你先把我军即将收复常山的战报,派人老安,给陛下送过去。让他不要太担心后路。然后,把最近的军报找出来,看看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个,已经走到什么位置了。他们虽然都是晚辈,老夫也不能太轻敌了。别忙,还有,把有关大宛那边的消息,那王洵,王明允的小家伙,他的背景,脾气秉xìng和爱好什么的,也详尽整理一份,送到老夫寝帐里头。老夫倒不是顾忌那小子,但以他的年龄,日后展潜力甚为可观。若是能收到手中,留着将来辅佐朝义,倒也是一桩合适买卖!”

一连串吩咐了好几件事情,饶是耿仁智本领过人,也忙碌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派了快马将颜季明的人头和战报一道送往了洛阳。安禄山接到后,精神大振。立刻下令给史思明,命他留在河北,以防郭子仪和李光弼沿井陉关东进。随后,亲自点了虎狼之师,再度气势汹汹地杀向了渑池。

休整了一个半月,封常清所部兵马也约略恢复了些元气。虽然手中依旧缺乏善战的臂膀,却在监军太监的催促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应战。双方在崤山一线厮杀了十余日,封常清麾下的壮士大半战死,不得不放弃营垒,迅向陕州撤退。

高仙芝也带了一部分临时招募的兵马前来助战,一样挡不住叛军,被bī着跟封常清一道后撤。路上,朝廷却又下来圣旨,命令二人不准再退,率领残部就地抵抗。封常清不忍让征募来的义勇再白白牺牲,私下找了高仙芝,低声道:“陕州的官员百姓早就逃光了,你我守在这里根本没人任何意义。不如赶到潼关之下,与哥舒翰那厮汇合。双方合力,也许还能保住潼关不丢。若是潼关也被叛军攻破,恐怕长安城和陛下就都危险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陛下最近的脾气……”自从于安西大都护的职位上被调离之后,高仙芝的锐气便不复当年。犹豫了一会儿,低声提醒。

“陛下在京师,怎知道前线的难处?杨国忠和太子两个,又都不通晓兵事。不如我把手中的兵马全jiao给你,然后自己去长安向陛下请罪。也好借此机会,也能把目前的局面,跟陛下汇报一二!以陛下的深谋远虑,当会重新考虑战守之策。”封常清对局势的担忧远甚于个人荣辱,想了想,继续劝道。

“可那些阉人们,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如果借机落井下石的话……”高仙芝还是下不了决心,皱着眉,继续分析利害得失。

“反正封某已经是待罪之身,不在乎头上再多一条!”封常清以手拍案,大声冷笑,“让他们折腾去,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即便封某死了,军中留下你一个人,也能保住这支人马的控制权。否则,万一把弟兄们全jiao到哥舒翰手中,他又不是个有担当的,没胆子跟阉人硬顶……”

那样,恐怕十几万大军,都要死无葬身之地!想到可能出现的后果,高仙芝头上冷汗直冒,咬咬牙,低声许诺,“那你,多加小心!高某这就写折子替你作保。看在你我于安西为国守土多年的份上,想必皇上也能念些旧情。“

“由你!”封常清知道对方这样做是完全为了自己好,笑了笑,长揖及地。“封某这就去了,你自己多多保重!”

“封二,我在军中等你回来!”高仙芝眼睛登时红,送出数步,以手按住刀柄,“如果有人敢对你不利,高某就让他们看看,我安西军上下,是不是永远一条心!”

“高兄绝对不能如此。”封常清回转身,笑着摇头,“安西军不是高兄的,也不是封某的。陛下,陛下此刻,恐怕最提防的就是有人像安禄山那样,拥兵自重。封二一条xìng命不足为惜,却不能辱了安西军几代将士的声名。封二言尽于此,高兄好自思量!”

说罢,飞身上马,冲着长安方向疾驰而去。

“封二!”高仙芝又追了数步,想说些什么,声音却哽咽在喉咙内。最终什么也没说,按着刀柄回了中军,花白的头被早net的寒风吹得四下飘动。

“咚咚咚!”中军帐响起了聚将鼓声,带着几分悲壮,几分激昂。从前线退下来的残兵们抬起头,四下张望,满脸疲惫,满眼茫然。

分明有十几万大军驻扎在潼关,却不上前来帮忙,他们在防备着谁?

从洛阳一路到陕州,全是临时招募的义勇在拼命!这仗,究竟在替谁打?

谁能知道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