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937章 说服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937章 说服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对于以沿江各军分遣小队渡江对敌进行扰乱作战的战术,众臣倒是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为如此动用的兵力有限,也就是说可以减少钱粮的消耗,又可以使敌误以为我军是在发起大战前的侦察作战,使敌不敢轻举妄动,却要处处设防,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其部署,无法集结大军。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另一方面,我军的骚扰作战实质是破坏敌军屯粮敌和船只集结处,只要发现便会以短促有力的攻击,予以摧毁,以此挫败敌渡江作战的阴谋。此外还可以通过不断的袭扰作战,扰乱人心,破坏他们的生产设施,毁坏田地、沟渠,削弱他们的经济基础。

这种作战方式在琼州时也曾使用过,屡次挫败过阿里海牙的攻琼企图,因此军中许多军将都能熟知此种战术,便于组织实施。且作战地点皆在域外,对己方影响甚微,反而会制造一种对敌发起反攻,并取得胜利的假象,可以鼓舞人心、士气。

众臣一番讨论后,除了要求把握好作战的规模和烈度外并无异议。但是却对江钲提出的‘急攻西川,缓攻大理’的平西策略提出了质疑,他们反对攻取大理的理由与赵起初的想法相似,就是暂时不想卷入到俚汉之争中,徒耗人力、武力。又以为长江防线已经初具规模,攻取西川也非是那么迫切,当前的精力还是应放在休养生息,积存钱粮上来,而非为一块‘无用’之地用兵。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想来诸位爱卿比朕清楚。此前百年间,大理由段氏执政,其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且与我朝修好、称蕃。有词善邻自不必提防之,但如今大理已为蒙元侵占,成为其治下之地,俨然已成我朝背上之疽。”赵待众臣各自发表意见后,才言道。

“陛下,湘西历来不服王化,俚乱不止,若是进取大理必先收服俚人,而如此必然要动用大军。可那里山高林密,瘴气弥漫,我军进剿每每损失惨重,实在是得不偿失。”文天祥轻叹口气道,“当下大理因蒙元云南王被刺,导致内乱,各方攻杀不止,我朝又何必参与其中?”

“文相,即便我朝暂无谋取大理之意,湘西也必要收复,否则一旦大军北调,失去镇服,他们就会频频骚扰内地,侵州掠地,迫使我们不得不再行分兵平叛!”赵言道,“现下正是因为大理内乱不止,迫使他们避入湘西,进入汉地。而江置帅之策正可借机予以招抚,妥善安置,来日必可为我所用,成为我们阻挡蒙元进入广南的屏障。”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现下俚人正陷入危难之中,迫使他们内迁,若是我朝善待于其,即便他们蛮狠狡诈,也懂得报恩。”陆秀夫听罢点点头道,“吾以若依江置帅所想,只要假以时日,对俚人予以安抚,非不能使他们归于王化。”

“正是,我朝已有在琼州改土归流的先例,只要依策而行,非是不可。使若能成,我朝便得一助力!”应节严也附和道。

“不错,蒙元残暴,动辄毁寨灭族,且施以重税,以致民怨沸腾。朕以为正是时机,以其为前驱深入湘西,对有功者委以官职,并建州立府,以朝官治理,将他们纳入版图非无可能!”赵言道。

“臣以为不妨一试,成则为我朝一臂助,败也无伤国事。既是五五之分,又有何不可呢!”刘黻这时也转变了看法,但从其口气中似也并不报多大希望。

“既如此,臣也无异议!”王应麟也算是同意了,接着言道,“不过臣以为武装爨白军,助其还返故地,还需谨慎。其在江南生活多年,对我朝军政民情甚是了解,若是助其夺得大理,他们如以怨报德,便成了引狼入室!”

“太祖早有言,大理化外之地,非我朝所有,陛下又何必执意如此呢?”江这时言道,刚刚只因此策乃是其弟所献,他不便多加评论,此时也忍不住道。

“非是朕意在于此,而是形势所迫。只要蒙元还在,便是后患,只有将其远逐,才能保江南平安!”赵肃然道,心里说自己也不想捅那马蜂窝,可天天一群马蜂在头顶上盘旋,不知道什么时候便扑下来蛰你两口。以其天天提心吊胆,就不如一把火将它烧了,即便可能会烧了自己的房角也在所不惜。

“吾以为江置帅此策非是利在当下,而是长远之计。也正是爨白军久居江南,他们已然接受王化,归返大理后,即便不能心念我朝,也不会与我们为敌,而此事也非迫切,自可缓缓图之!”陆秀夫这时接言道。

“也好,此事稍缓再议,但是朕以为收复西川是迫在眉睫。”赵想想道,他也清楚爨白军这些流亡者的作用,更像是带路党,指望他们这万八千人攻下大理几无可能,顶多也就是充当仆从军。既然这个问题上暂时不能达成一致,便放下争议,先捡急迫的聊吧!

“陛下,若收取西川,便得沿江溯流而上,几个峡口水流川急,险滩密布,行船艰难,调动兵力,转运辎重皆十分困难,且需投入大量兵力驻守,恐会顾此失彼。”陆秀夫皱皱眉头道,这还是今日议事以来,他头一次明确提出反对意见。

“诸位爱卿可知三国时期,吴国坐拥江南为何难以一统天下,却终被晋所灭吗?”赵喝了口茶,想着如何说服众人,稍缓片刻瞅瞅众人问道。

“孙吴之祸,从大局来说乃是放弃了吴蜀联合抗曹之盟,难以相互为援,以致被晋各个击破;而末帝孙皓残暴不仁,以致民心丧失!”江回答道。

“非也,朕以为孙吴之祸早在东吴立国之初,周瑜夺取荆、益二州,试图天下二分失败之时,便以注定其亡国之运!”赵摇摇头道。

“哦,还请陛下详解!”众人还都是头一次听闻此种见解,皆是一愣,文天祥稍后施礼道。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魏蜀吴逐鹿天下。孙吴坐拥江东,有长江之险,又有鱼米之富庶。但是其地缘形势却非看上去美妙,众位爱卿也知所谓长江之险也远非那么牢固……”赵看着众人侃侃而谈,阐述自己的观点。

此前的秦汉都是建都于腹地,以分化瓦解之术控驭边疆,魏蜀都继承这个特点。而东吴围绕自身国防的部署。东吴建国是在江东这片地区首次尝试国防部署,但它的问题却比中原王朝严重得多。这还要从隆中对说起。诸葛亮将荆州定义为用武之地,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西通巴蜀。

其实益州的天险是针对关中地区而言的,汉中、剑阁、阴平成为阻碍魏军入蜀的要塞,但对于荆州来说,险要程度却低得多。魏蜀交战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让世人误以为只要守住益州北部的汉中,就等于掌握了免死金牌,晋初作为难民进入益州的李特,就曾叹息蜀汉有此天险却还亡国。

事实上,汉光武帝刘秀讨伐公孙述的战争,就已经透露出不同寻常的一面,岑彭与来歙从不同路线攻击益州,前者正是从荆州南部的长江水路,也就是后来刘备走的那条路攻入益州腹地。而从荆州进入益州的地理难度,要比直接走汉中路线低得多,反过来说,从益州东向荆州同样容易。

后来刘备因关羽之死而东伐孙权,陆逊的防御中看不出多少守险的部署,而刘备则是轻易进入东吴的荆州地界,甚至都看不到陆逊的水军发挥作用,反而吴军最终用火攻的防守反击战术击败了刘备,这一幕就像赤壁之战的重演。

这进一步说明,不仅曹操占了荆州就与东吴共有长江之险,即便东吴占有了荆州,但如果没有取得对益州的控制权,长江天险也只能与蜀汉共有了。夷陵之战实质就是刘备站到了曹操当年的位置上,再给东吴带来一次顺江东下的紧张感。但刘备也并不是唯一利用荆州这个隐患之人,八十多年之后,晋军凭借占据益州的有利地势,直接从上游向荆州发动进攻,拉开灭吴战争的序幕,实现了当年刘备的宿愿。

所以说东吴能统一天下的机会只有一次,就是周瑜“据楚关以渐规巴蜀”战略核心,其的设计并不以荆州为尽头,他劝孙权攻下江陵地区之后,越过荆州西取巴蜀,兼并汉中的张鲁,再北向结援马超,完成这一切之后,周瑜再回军与孙权据荆州以逼曹操。而楚关就在荆州地区。只有在掌控了巴蜀也就是益州之后,荆州才是安全的。而荆州只有临来自北方的威胁,周瑜才可以据襄阳全力应付中原之敌,实现天下二分之计。

周瑜曾向孙权建议,将刘备置于三吴地区,同时将关张二将分散,能够让他们随吴军征战就够了,绝对不能让刘关张三人聚在一起,孙夫人嫁给刘备也只是周瑜“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志”的一部分。周瑜希望孙权对待刘备的态度,就像刘备对待刘璋那样,别搞华而不实的联盟,直接置于麾下听指挥才是正道。

孙权没有听从周瑜的良言,除了自己认为的“以曹操在北,方当广揽英雄”之外,另一重要原因是此时刘备已经占据了部分荆州地区。曹操败退之际,刘备与周瑜合军追击,随后各自抢占地盘,荆州南部被刘备趁势攻占,这个时侯再软禁刘备,势必引发两军的直接冲突,那时曹操还没走远,万一趁势杀回那问题就大了。

既然无法抑制刘备,索性就先这样搁置着,但周瑜这个时候死亡,却让鲁肃代替了自己的位置。而鲁肃之前给孙权设计的战略中,就只是“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他对攻取益州的态度比较模糊,据江东跨荆州就是鲁肃版隆中对。在他前往荆州吊丧之时,就已经表示出如果荆州方面愿意,就与之和解,让江东与荆州联盟共抗曹操。

当曹操威胁尚在,刘备占据荆州要地之时,鲁肃的战略再次影响孙权,这才有了后来导致吴蜀翻脸的“借荆州”之事,鲁肃将刘备当作了之前的刘表,落实了他早期的战略安排。“借荆州”严重打乱了东吴的早期战略,益州已经不可能攻取了,因为刘备不让吴军从他的地盘上越过去,而且刘备早有跨荆据益的打算,这块肥肉说什么也不肯让给孙权。

“可叹周公瑾虽然对形势洞若观火,却命运不济。赤壁之战取胜之后,曹军败退之时,周瑜与程普率军急速西进,于江陵逼走曹仁之后,随即打算向西进入益州,即便是在刘备袭占荆州要地之后,其仍然想越过刘备的势力范围直取益州,然而不幸病死在出征益州的路上,而东吴则只能在与刘备的和战中纠结,直至最终败亡。”赵叹口气颇为感慨地言道。

“陛下之论大异于前人,让臣受益不浅!”陆秀夫听了沉思片刻道,他对于小皇帝分析深信不疑,要知道在崖山之时,他曾亲见小皇帝给众侍卫讲三国,从用兵到用计都是说的甚是明白,可见其理解之深,而非是鹦鹉学舌般的照搬。

“陆相拗赞了,朕只是对前人之鉴有所感悟而已。晋灭东吴,隋统江南,皆是先取川蜀,再下江南。我朝南渡之时,岳武穆也是在川蜀在手的情况下自襄阳北伐中原,予敌重创。而蒙哥亲率精兵攻打川蜀,未尝不是想借用晋隋两代的经验,只要四川失守,襄樊就面临着与东吴荆州同样的困境。”赵谦逊地道

“嗯,陛下言之有理,若是蒙元渡江不成,未尝不会故技重施,自川蜀沿江而下,其即便不能重现晋隋之威,也定然会使江南震动!”文天祥言道,他有些理解小皇帝支持江钲急攻重庆战略意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