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859章 都是美女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859章 都是美女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赵看郑虎臣笑而不答,便将所有画轴打开铺在几上,他摸摸这些画儿皆是画在开幅尺把的绢布上,裱装的也十分精致,以工笔描绘,而画师的画功也很不错,人物画的惟妙惟肖,可谓是纤毛必显。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但是这些画从表面上看更像是‘标准照’,这些侍女皆是长身而立,着束腰长裙,只是在动作上稍有变化而已。

“郑主事,这些画是从哪里弄来的,是不是宫中?”赵也不是傻子,看罢立刻联想到了什么,抬起头问道。

“陛下,正是!”郑虎臣看小皇帝板起了脸,立刻意识到小皇帝已经猜到了什么,立刻老实回答道。

“可是待选的嫔妃画像?”赵又问道。

“陛下,这是待选皇后的秀女画像。”郑虎臣回答道。

“是你下令使人偷出来的?”赵听了眼神严厉起来,沉声问道。

“陛下,属下哪里有这个胆子。”郑虎臣听了立刻施礼道。他清楚自己虽然是小皇帝的心腹,但是做事还是要讲究尺度,知道进退的,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能够过问的。尤其是涉及家事,没有明确的诏令绝不能插手,否则便是自己作死。

“那是哪里来的?是他们家人托你献于朕面前的!”赵眉头略展,再次问道。

“陛下,这是内省副都知窦兴转给刘灵,其又托属下转呈陛下的。”郑虎臣回答道。

“窦兴这老鬼不知道收了人家多少银钱,居然这么卖力!”赵听了这才放松下来,轻笑着道。他清楚郑虎臣的说法自己极易查清楚,其不会撒这样的谎的做借口的。

“陛下,属下以为窦大官此次并非如此,而是为了讨好皇帝,否则不会一下拿来这么多的秀女画像的。”郑虎臣言道。

“嗯,听郑主事一说确实如此,其是将宝都押在朕身上了,想是太后意属这几个人,其便急吼吼的送信买好。”赵略一思索道。

“此次太后为陛下的亲事可操碎了心,不仅广为挑选,还几次召集诸宰执入宫商议,却还未最终确定。”郑虎臣言道。

“郑主事又没有替朕的婚事尽点心啊?”赵听了笑眯眯地看向郑虎臣道。

“当然了,否则怎么敢到陛下面前讨顿素斋吃呢!”郑虎臣笑着应道,“属下得知待选之人后,便令儿郎们将他们的家世、亲族及……啊,都查了个清楚,然后整理成册献于陛下参考一二。其中皆是原文,属下绝未作出一丝字改动!”

“算你聪明!”赵翻了个白眼儿,又冲门外喊道,“王德……”

“官家又何事吩咐?”话音刚落,王德便进屋来施礼道。

“今日郑主事陪朕用膳,你陪着到膳房看看,喜欢什么就预备什么!”赵指指郑虎臣言道。

“是,官家!”王德施礼答应,又转向郑虎臣笑着道,“郑主事真是干臣,要臣子点膳,在大宋只怕也是头一遭啊!”

“岂敢,有劳大官了!”郑虎臣冲其拱拱手陪着笑道,他也知道小皇帝这是‘赶人’了,随后施礼告退与王德出去了……

赵首先将五张仕女图一字排开放在几上,他一一看去,其中却无李三娘,显然已将其排出在皇后的候选人之外,其‘蛮夷’的身份决定她只能列在妃嫔之选了。而意外的是陈任翁的淑儿也未在其中,他记的杨太后对其还是颇有好感的,还曾与自己玩笑要将其收入内宫,看来最终太后还是放弃了她。

“可怜啊!”赵看看画儿叹口气道,不知道是感叹自己命运不济,还是替几名女子感到悲哀。想想前世包办婚姻早已成为历史,相亲都成了十分让人丢脸的事情,可自己如今连相亲的权力都给剥夺了,一辈子的幸福就决于太后。婚前也只能通过这几张偷出来的画儿看看未来的老婆长得什么样,与盲婚哑嫁无异,而这些女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长得美丑,挑都没得挑。

不过赵已经习惯自己总是抓一手臭牌,然后尽量取得最好的结果,起码现在是五选一,还能够挑挑捡捡,找出一个相对满意的。他清楚给自己挑选的老婆绝不会是丑八怪,因为选妃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从口、鼻、眼、脸五官,到手、足四肢,从发、肤、齿,到颈、胸、腰,女人身体从上到下,无不有着严格的标准,就是女人身上的气味儿也是标准之一。

另外赵知道宋代的审美观念与唐代崇尚丰满富态不同,而杨柳细腰,娇小瘦弱才是宋代文士欣赏的女性美态。反而在在五官容颜等硬件方面的条件可以稍稍放宽,但于风韵和情调的门槛则相对较高。生**漫的文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灯下月下的朦胧美和船头亭榭间的意境美,当然在这些标准照中难以体会到的。

当然颜值高也没人反对,而这方面与现代人喜欢的‘锥子脸’还是有所不同的。这个时代美女的标准脸型是上部略圆,下部略尖,形似瓜子,丰满洁白,俗称鹅子脸。此外“满月”也是符合中国古代审美标准的脸型。面如满月,指脸盘圆圆的、白白的,像满月一样,相貌白皙、丰满而有神采。画上的女子也无外乎如此。

俗语说“面如一朵花,全靠鼻当家”。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美女鼻子的标准是玲珑剔透,富有立体感。还有“鼻若琼瑶”的说法。琼瑶,美玉的一种,晶莹、光滑且温暖,就是说要着眼于鼻子的玲珑剔透美,而“鼻若悬胆”则侧重鼻子的立体美。但在这传统画法上,正面形象还是难以表现出来的。

让赵奇怪的是几张画儿上的女子都是低眉顺眼的,眼神淡漠,无悲无喜,好像都长着一双小眼睛,让人觉得别扭。可转念一想,宫中的侍女们眼睛并不小,太后也是一双丹凤眼。而自己虽说不是眼若铜铃,可也并不是眯缝眼儿,从遗传角度上说,这副身板的亲妈眼睛同样不会小。

可赵琢磨了一下便想通了,估计是画师为了应和当下道德教化的功能需求,才画出这种含蓄内敛的视觉效果。另外就是前世看惯了各种大眼睛的妹子,尤其是日漫中的占了半拉脸大眼儿萌妹子们,才会产生错觉,觉得画里的人都是小眼睛。

“管她呢,总归不是猪八戒他二姨就行!”赵明白皇帝的婚姻更多的是政治婚姻,不由自己做主的。而一个皇后的道德水准才是第一位的,却不是相貌,这也是大宋皇家选后的重要标准。但其实这也更多是一厢情愿,基本都是从对方家世来判断的。他爷爷理宗皇帝难道就真的那么喜欢贾贵妃,还不是因为其要依靠贾似道,才不得不做出专宠的姿态。

“雷氏之女!”赵随手拿过一张图,看看注脚轻声道。他仔细看看,这小娘子打眼而看就是副娇小柔弱的样子,一张清秀的瓜子脸,小鼻子、小嘴儿,梳着高髻,身材婀娜,小腰似乎一把手都能攥在,就像个布娃娃一般,那小模样看着就让人生怜。

“其祖雷宜中,字宜叔,号厂山,丰城县人……”宫中选秀女那都是要查清祖宗八代,良人之后,挑皇后更是过了筛子再过罗的,但是赵更信任的还是事务局,翻开郑虎臣带来的册子翻开道。

雷宜中上溯两代都是普通耕读人家,其早年师事理学名家张洽,苦读诗书。于端平二年补为太学生,因上书抨击权相史嵩之而久滞学籍,直到淳佑七年中进士第二名。入仕途,不改正直本色,曾在江陵帅贾似道幕下任记室,每遇不合,必据理力争,由此得罪贾似道,贬为广东经略。

其在广东兴利除弊,捐俸买田给桐江书院为膏火。德佑元年升礼部尚书兼广东安抚使。此时元军南侵,江南大部沦陷,雷宜中响应文天祥号召,在岭南坚持抗元,又与信州谢枋得招军民固守疆土。在岭峤保卫战中,受伤过重而殉国。十年后始由其孙雷升访得遗骨,迁葬丰城。

雷宜中有子二人,长子荫补承务郎,但未能入仕,兄弟二人仍在乡耕读。入选者为雷家长子一系嫡女雷妍,生于咸淳五年,年十六岁,其上又兄长三人。由于家道中落,祖产浅薄,因晚年得女,甚得父兄喜爱。自幼随兄长读书习字,通诗赋。为人贤良淑娴,擅于持家,虽有母嫂在堂,十几岁便由其主持家事,家境渐好步入小康。此次是由谢枋得举荐入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赵看罢就下了论断。其家庭勉强算是官宦,恰当的说是耕读之家,以雷宜中的脾气官当的也说不上如意,为人又正直,肯定是靠薪俸过日子的,能治下些田地留给子孙就算不错了。

在当家的死了之后,日子肯定一下陷入困顿,而从小姑娘的单薄身板看就知道从小营养不良,没有能长开。但其能以小小年纪设法扭转家境,虽不知用的什么办法,可以其家风来看也知不会什么卑劣手段。从这就足见其是个过日子的好手。不过赵以为选雷妍当皇后很难,其先天不足的小身板缺乏母仪天下的形象,只怕难以通过最后的竞争。

“嚯,这个是大长腿!”赵颇为遗憾的将雷妍的画像放在一边,其实他倒愿意找个擅于理财的老婆,自己起码吃上‘软饭’了,再不必为钱发愁了。他再拿过一张细看,发现这位小娘子鹅蛋脸,体态修长,衣裙曳地,长袖飘逸,只要画师未画错比例,绝对是个大长腿,还自带马甲线,锁骨窝能够放鸡蛋的现代大美女形象,只是不知是饿出来,还是练出来的。

迫不及待的翻看此女的资料,赵不禁惊叹,其家族可以追溯到天下名族琅琊王氏,名人王羲之,虽说不知道这树杈都分出去多少了。不过其祖却是本朝名相王,他是嘉定十三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常熟、泰州、滁州、瑞州等地方官;宝年入朝兼国史编修。景定二年,王迁礼部尚书,代吏部尚书加观文殿大学士。咸淳元年,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咸淳十年为左相。德元年元兵大举南下,不顾年老,奏请朝廷授以宣抚招讨大使招募忠义,共图兴复。不久任平章军国重事,即命张世杰等四路兵马同时并进,以抵御元兵南下,其军事部署未被采纳。不久,张世杰兵败,王以“不得其职”,请求免职,乃罢其平章,归乡不逾年而卒。

王为人清修刚劲。被宋度宗尊为“师臣”的贾似道回天台葬母过新昌,独其不见。贾似道督师溃败,王论贾似道既不死忠,又不死孝。入见太后说:“本朝权臣稔祸,未有如似道之烈者。缙绅草茅不知几疏,陛下皆抑而不行,非惟付人言之不恤,何以谢天下!”贾似道遂被贬徙。

入选的女子是王三子二女,名王妤,生于咸淳四年,其父王华贵宝年进士,出仕后先后任编修、省部主事、郎中,外任过知州。她的叔伯或参加科举,或是蒙荫皆曾入仕为官,江南陷落后皆归隐于家中,不曾仕元,更无劣迹,闭门修书,教授子弟为乐。其可以说出身于豪门名族、官宦世家、相门之后,资料显示其善诗文、精琴乐、文良淑德,知书达理。

“唉,不知是否有缘啊!”赵叹口气有些不舍的将画像撂下,他知道非是自己以貌取人,而是世风如此,这个世界的审美观还容不下‘大长腿’。传说有一次,苏轼到一富豪家饮酒。主人有一舞妓,容貌尚可,但身材高大。主人向苏轼要求为该舞妓作诗。苏轼戏作四句:“舞袖翩跹,影摇千尺龙蛇动,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窘得那舞妓满脸羞红,怏怏离去。

“咦,这个小娘子也不错啊!”再拿一张,赵仔细端详了一番吧嗒了下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