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832章 各有目的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832章 各有目的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邓牧突然跳出来为自己打抱不平,郎如山却并未觉得欣喜,却感到万念俱灰,感叹上天不公,让自己错过了重新光耀自己门派的机会。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道教门派众多,但是三大圣地是龙虎山、茅山和同样是位于江西的阁皂山。住在龙虎山的是天师道,住在茅山上的是上清派,阁皂山的灵宝派,后来又有宋末异军突进的全真派。长期以来在道教内部的斗争中,三派互为竞争对手,从南北朝到唐朝多是上清派和灵宝派轮流坐庄,几乎压得张天师们气都喘不过来。

但从宋朝开始,形势慢慢地朝有利于天师道的方向发展。可到了蒙古崛起之后,全真派已经七十三岁的邱处机审时度势,谢绝了宋、金两国的征召,率十八名弟子,应成吉思汗之邀,踏上了历经两年多的万里征途。邱处机一行历尽艰险,终于到达了西域的大雪山下的成吉思汗军营。

这一趟长途跋涉,使邱处机成为当时无人不晓的人物。成吉思汗也被邱处机感动得一塌糊涂,在多次和他促膝长谈,对其言听计从,称呼上连先生都免了,直接叫他邱神仙。当邱处机即将东归之时,成吉思汗给了全真道两个利好政策:其一,下令免除全真道的一切赋税;其二,命令邱处机掌管全天下的出家人。这件事标志着,至少在名义上,全真教已经是道教领袖。

自从邱处机老先生开了个好头之后,全真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受到元朝统治者的推重。但膨胀得过于迅速,往往会很快爆裂。在元朝初期,全真道大修宫观,广招门徒。号称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

全真道的道士们扩充势力,到处建设新的道观,后来发展到抢占寺院的地步。是可忍,孰不可忍?和尚们通过官员和王公贵族,把情况反映到皇帝那里去了。于是道士们的噩梦就来到了:此时的元朝皇帝蒙哥,早已经皈依佛教,下令僧道两教进行大辩论。

结果全真教全部败北,他们的这次失利,不仅十七个主辩手被迫剃发当了和尚,对于整个道教也是一次惨重的损失。因为这使得元朝皇室一度对道教失去信任,忽必烈于是下令,除《道德经》之外,焚毁所有《道藏》中的道经,全真教自然也丧失了道统的地位!

不过全真教的没落后,没等上清派乐呵一会儿,蒙古人打过了长江,江南沦陷。而天师道因为当年忽必烈遣人前往龙虎山‘请符命’,算准了其“后二十年,天下当混一”,也有传闻在灭宋的战争中,天师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既然有功当然要赏,令天师道主领江南道教。如此东方彻底压倒西风,上清派和阁皂派干脆被张家主领三山了,标志着天师道在道教的内部分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最后胜利!

但是天师道只算对了后二十年,却没有算出再有十年大宋又卷土重来,而早在数年前,因为天师道附敌便被大宋行朝取消了一切封号,视为叛徒。当时人们只当是个笑话,大宋已经灭国,如此不过是为了面子而做出的姿态,如同梦呓一般,可是当下谁还敢把无视这道圣谕呢?

各派的陨落,让郎如山看到了希望,上清派一直是作为大宋主流,又向来掌管着皇家观院,主持有关的祭祀大典,且与朝廷官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知道背叛这一点在儒家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儒家的酸腐书生们怎么能容忍天师道往外族的皇帝身上靠呢?

郎如山与朝廷的臣僚多有交往,甚至很深,自然也清楚那些儒家士子虽然喜欢把架子端个十足十,标榜自己是气所磅礴,凌然万古存的忠义之士。但实际上儒家人士其实也不是像他们自己说的那么坚定,只不过换衣服换得慢几拍而已。在江南沦陷期间,自己虽然也接受元廷敕封,掌管江浙的道教事务,可与其它两个教派相比,还是相对清白的,那么大家谁也别说谁更黑了。

理清了形势,郎如山意识到自己可以一雪被其它教派打压的前耻,重振上清派昔日的辉煌,而他也将成为道教里程碑式的人物,被永载史书之中。但他很快又发现事情不妙,大宋历代皇帝一向视道教为国教,可重回临安后,即未前往道观祈福,祭祀众神,也没有召见作为道教最高领导机构的洞霄宫提点的自己,甚至没有发布任何有关道教方面的敕令,自己几次上书请求拜见,却都石沉大海,没了音讯。

皇家的疏远,朝廷的冷漠,让郎如山有些坐不住了,他清楚没有皇帝的支持自己别说重振门楣了,连道教都将就此衰落。但他彼时还将希望寄予太后身上,以为小皇帝终究年幼,不知其中轻重。可太后归京后,事情仍然没有改观,不但对他们不理不睬,反而是前往相国寺礼佛。

上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郎如山苦无求见门路的时候,突然传出小皇帝在孤山校阅退役军兵的事情,他意识到机会来了。延祥园就是西太乙宫,自己还兼任担任提点,岂不有了接近的机会,可是当他去‘视察’的时候,却被挡在了湖上,不仅连岛都未上去,且人家根本不认其这个宫使。

不过郎如山不想放过机会,且行朝中早有传闻,小皇帝幼年之事曾梦中遇到道仙,从此脑子开化。想着其有此渊源,干脆来个常驻西湖守株待兔,给小皇帝来个意外偶遇,届时在露点儿本事将小皇帝唬住,从而让他一心向道,以此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没想到邂逅的结果却是这样……

赵虽然不信鬼神,但是他深知宗教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在西方一些国家的宗教势力无比强大,其教长若是不高兴,连国王都能直接给废了,更别说有的国家干脆就说****的体制,其对国家统治阶级的影响力可想而知。而中国古代的宗教,却始终无法达到这种高度,与他们在外国的阔亲戚比起来,常常显得有些寒酸,不敢那么嚣张。

而在中国古代社会,赵以为宗教更像是国家的附属物,若是说国家是棵参天大树,那么宗教充其量只能算是株寄生于其上的藤类植物。一旦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他们就得不停地押宝,押对了吃香喝辣,押错了就被禁被灭。虽说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可历史就是这般的残酷,不由得你去左右。

所以说宗教在中国古代更像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不管是和尚也好,道士也罢,平日随你怎么鼓捣都行,之所以准许你们拜佛拜神仙,是想让你们替俺把老百姓教得听话一点,便于管理。但是横亘在世俗和宗教间有一条红色界线不是能随便碰触的,即便此刻你被宠上天去了,也千万要去碰。

因为这条界线就存在于天子座下,九重皇宫之中,不管是哪个宗教一旦碰触,涉及他的利益往往就是他们倒霉的开始。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你们自己先学会了不听话,那就别怪寡人不客气了。那是和尚碰了灭佛,道士碰了毁道,一点可以通融的地方都没有!

徽宗皇帝宠信道教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结果是汴京被女真人攻破,其穿着道袍,凄凉地被押送五国城的形象,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如果要算老账,就是把天下道观都拆了,恐怕也说得过去。可是真宗以来的神仙教育太深入人心了,虽然不像此前那么狂热,但仍然给予厚待,当遇到什么麻烦时,还会去问神仙谨慎地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惹天上的神仙不开心了。

赵也知道自己不能把亡国的责任都推到宗教原因上去,但也不会再盲目的让其坐大。他今天给郎如山难堪,一个是嫌他想用‘邪术’迷惑自己,这个道理很简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二者就是表明自己对其不信任的态度,警告他们勿要再试图涉足政治,也不要妄图向从前那样坐大,从而让其放弃幻想知难而退,免得自找不自在。

“哦,原来是郎真人,失敬失敬!”赵眼见郎如山已经感觉到了皇室对其的冷漠,偏偏又蹦出个打抱不平的来多事,他马马虎虎的拱拱手表示歉意,转而又看向邓牧皮笑若不笑的装作不知地道,“这位先生又是哪位?你又怎知其没有骗人钱财之意!”

“你……”邓牧主动揭开郎如山的身份,就是想告诉这小子勿要以貌取人,信口胡说,对方却仍然表示质疑,这已经不仅是指着秃子骂和尚了,而是连自己一起骂了,质疑他的人品,不禁气结。

“呵呵,没话说了。你分明就是同伙,骗了我们的钱再分赃是吧?”赵指指脸色发白的邓牧笑嘻嘻地道。

“吾乃是邓牧心,以吾名自可担保!”邓牧听了更为气愤,这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侮辱,立刻挺挺腰板报出名姓。

“邓牧心?!很有名吗,你们可听说过?”赵听了却皱皱眉,回头问船上的其他人道。王德极为配合的摇摇头,其他人一自然跟着。

“哼!”邓牧见此很受打击,冷哼一声背过身子。

“小哥儿,此确是江南名士杜牧,人称三教外人!”郎如山无奈的摇摇头,只能自己为其正名。

“呵呵,还说不是一对骗子。三教外人,我还是知道的,据说其不信三教的疯子,却怎么会与你一个道士在一起厮混,那岂不是真疯了!”赵听了却讥笑道。

“不信三教,岂非就不能与他们交往,真是岂有此理!”邓牧听了倍受打击,原来自己在世人竟是如此印象,转过身气恼地道。

“还敢嘴硬,让我家公子听到定然将你们交送有司惩处,今天不想败了游幸,速速离开!”赵挥挥手像是驱赶两只狗似的道。

“你……你欺人太甚!”邓牧虽说是一介布衣,但顶着名士的头衔,从未受到如此轻视,白着脸道,“郎真人提点洞霄宫,掌管一省道众,既有朝廷俸禄,又有信众供奉,又何需行骗他人钱财”。

“朝廷俸禄?你们拿的是哪个朝廷的俸禄,又是受谁之命掌管一省教众!”其情急之下口无遮拦,立刻被赵又抓住了马脚,厉声问道。

“当然是大宋朝的俸禄,受命本朝诏令提点洞霄宫了!”郎如山反应还算快,立刻施礼道。心中却暗骂邓牧,自己想死可别拉着自己,若是追究下来别说一统道教,命都得搭上。

“即便拿了蒙元的又如何?道家敬的是三清,又不是哪家的皇帝!”邓牧却极为不屑地道。

“很好,答得很好!”赵冷笑着道。心中却也相信这小子就是邓牧,其言语正符合他所言的所为天下大同,可无政府主义却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大家都如此还了得,好在其思想没有市场。

“小哥儿,文行先生淋雨感了风寒,这是烧糊涂了,才会胡言乱语!”郎如山恨得牙根痒痒,怀疑其是故意在害自己,连忙将其拉的一边解释道。

“公子问,外边为何如此呱噪!”王德看到小皇帝打得手势,又再次发声道。

“还请小哥儿……”听到舱内的传话声,浪如风大惊,急忙从袖中掏出几片金叶子塞到赵手中,轻声道。

“禀总管,没有什么事情,这船上有个疯子居然光着身子,不知羞耻还胡言乱语,小的刚刚呵斥其两句!”赵将金叶子收入袖中,回身禀告道。

“你胡说什么,谁光着身子呢?不要辱人清白!”邓牧听了却是怒气冲冲地道。

“哈哈,你的腚都露出来了,还来问我!”赵听了哈哈大笑道,原来这货真如传说中喜欢穿纸做的衣服,却忘了天还在下着雨,淋了这么大的功夫,纸已经吸饱了水散烂了,可气愤之下竟未觉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