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766章 西进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766章 西进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支援船队昼夜不停溯江而行,两班水手轮流操船,沿途的水寨交替遣船引航,另有巡查的哨船提供情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而支援船队也是刀出鞘、弓上弦,全面戒备,以防止有敌船趁夜偷袭。如此之下每日的行程可达二百余里,如果一路顺利的话,赵觉得能够在十日内赶到鄂州。

长江上虽然也有风浪,但是比之大海上的惊涛骇浪还是小儿科,而海船行驶其上要平稳的多,赵的社稷号船身大吃水深更是如陆上般的平稳,唯一让他感到不适反而是气候,江上湿冷的空气使人极为难受,而琼州此时却是最舒服的时候。

“官家,喝些姜茶!”苏岚送上刚煮好的茶水道。

“嗯,江上冷,少在舱外走动,要多添件衣服。”赵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看苏岚脸色发白关心地道。

“还好,在琼州待久了身子都不耐寒,过些日子也许就好了。”苏岚笑笑道。

“让他们在舱中点个火盆吧,朕也冷的伸不出手。”赵双手捧着茶玩暖着手道。

“也好,奴婢这就去。”苏岚点点头,走了两步又回头道,“陛下要不要给李姑娘也备上一个?”

“好,还是姐姐想的周到,她还是头一次离开琼州,定愈加不适应这里的天气,连朕的那件大氅一并给她送去吧!”赵点点头道,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他发现李三娘并非那么讨厌。也许是其在寨中统领寨兵,参与寨中的事务,做起事情来井井有条。且又有俚人骨子中的悍勇,不仅作战勇猛,行事也极为果断,另外让他发现陈淑那个小魔头都十分怵她,只要有李三娘在场,其都不敢放肆。

“呵呵,官家的大氅李姑娘如何穿的,且颜色也不配,奴婢再缝制一件一并送过去吧!”苏岚听了掩口笑道。

“那……那太辛苦姐姐了。”赵想想也是,不好意思地道

“官家以为什么颜色好呢?”苏岚又问道。

“这个我也不清楚,单用红色是不是太过耀眼,用黑色又太过沉闷,白色是不是好些……还是姐姐看着办吧!”赵想了想也数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交给苏岚道。

“好,那就交给奴婢吧!”苏岚看赵一副冥思苦想,犹豫不决的样子笑笑道。

随后赵又下令各船都要供应热姜汤,热饭菜,禁食冷食,同时要多供应肉食以增加热量。同时要各军军官督促士兵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冻伤发生;随军医士调制预防风寒的药剂,发放给每个士兵,发现染病的军士要及时送到医疗船上隔离治疗,防止大面积传染。否则自己带着一群病号前去,那不是打仗,而是添麻烦去了。

座舱中点起火盆,很快暖和起来,赵重新拿起御前办送来的文卷开始批阅,其中既有杭州行朝方面的公文、各地州府的急报、各军的战报,还有事务局的情报。而他之所以能够及时的获得各处消息,说起来他能够随时接受到各处的文卷,还要感谢蒙古人。

古时不必现代,没有电话、电报,传递消息缓慢,主要还是靠人、马传递。而元朝疆域辽阔,要做到及时获得各地的消息,就必须要有完备的驿传系统。而他们在铁木真时期,察合台汗已修好由山丹州起,经过河西走廊、畏兀儿境直到他的驻幕地阿力麻里附近之虎牙思的驿道。

但大规模的邮驿设置则开始于忽必烈时期。他迁都燕京,建国号的同时,在耶律楚材的主政下,颁布《站赤条划》,并以此为依据,统一蒙古站赤及汉地邮驿制度;适应统治中心的转移,规划以大都为中心的邮驿系统;建立以驿站为主体的马递网路和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递网路,驿传站点星罗棋布,朝令夕至。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称雄一时的元代邮驿,沟通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间的联系。

在世祖忽必烈之前,元代驿站除了迎送使臣、提供食宿与交通工具外,平时也兼于运送贡品、行李等少量货物,战时还承担军需给养的运输任务。驿站系统于交通枢纽处还设有车站,专门运输金银、宝物、贡品等贵重急需的物资。驿传运输参照宋制,除以马匹递送为主体的驿站网外,还有一套以步递为主体的急递铺网,专门传送官方文书。

驿站负责给使臣配备交通工具,陆行有马、驴、牛,水行有舟,山行有轿,东北边远地区更有特殊用于冰上的驿狗。据统计,元朝全国千余处驿站共约有驿马四万五千匹。在东北的哈儿宾地区则有狗站十五处,供应驿狗三千只。南方一些水运发达地区,主要是水驿运输,有水驿四百多处,备驿船近六千艘。这些交通设施,构成了元朝在全国的一个很大的驿路交通网。

宋军在收复江南后,不仅接收了各地政权和仓廪,还继承了他们的整个驿传系统。赵当然知道交通的重要性,前世就有‘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吗?而他更清楚当下的道路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这就如同人体的神经和血管,把信息和营养输送到每一个角落。也使得赵即便在船上也能够接收到各处送来的信息,了解到各个地区的情况……

船队日夜兼行在第六日的傍晚到达江州,这就是《水浒传》中宋江被发配之地,也就是现代的九江市,在往西去便是荆州之地了。而江州号称途通五岭、势拒三江,具有七省通衢的战略地位。由于得舟楫之便,加上物产丰富,此处自古就是通都大邑,是人员流和物流中心城市,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乃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这里是东路军攻克的最后一座城市,由于前方连番失地,驻扎于此的元军人心惶惶,他们未做抵抗便渡江北去,因此这里经济为遭受严重的破坏,而还有六百里便到鄂州,赵决定在这里靠岸,补充淡水和物资,此后便不再停船,直到鄂州。江州镇守使孙恺率文武前来迎候,他觉得下船入城太过麻烦,又耽误时间,便命孙恺上船觐见。

“不要拘谨,喝些热茶!”孙恺也是甲子镇建军时的老人,但当初其只是个都头,可以算是老人中的年轻人,不过其凭着自己的勇猛善战和擅于学习,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年轻的统制,很快又会成为最年轻的都统。可是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勇将在自己面前表现的十分拘谨,见礼后便手足无措地站在一边,赵让其坐下道。

“谢陛下……”孙恺以标准的军姿坐在墩子上,张张嘴却又不知说些什么了。

“孙将军家乡是哪里的?”赵见其紧张的额头冒汗,知道其紧张,也没法说话,便先问道。

“禀陛下,末将祖籍洛阳,南渡后落籍彭泽县。”孙恺回答道。

“哦,彭泽隶属江州,据此不远,可还有亲人?”赵听了道。

“对,彭泽据此百余里,末将家中尚有父母在堂,有一妹尚未嫁,下有两个幼弟在屋。”孙恺回答道。

“可曾回乡探望?”赵又问道。

“末将年及十七便应诏勤王,此后转战各地,后入帅府军中,随陛下辗转赴琼。此次反攻回乡,却军务繁忙,尚为及回乡,不知家中情形。”孙恺面色黯然地道。

“近在咫尺,当回乡探望父母,堂前尽孝,至少也要看下家中情形!”赵听了也觉伤感,宽慰他道。

“是,陛下。待战事稍缓,末将定回乡探望。”孙恺答道。

“王德,备下绸缎两匹,金二十两给孙统制带回家中,算是朕的一点心意。”赵言道。

“末将谢陛下厚赐!”孙恺听罢急忙起身施大礼道。

“如今汝也是一军之首,国之重臣,如今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怎能太过寒酸呢!”赵抬手让其免礼道。

“陛下厚爱,让末将汗颜。”孙恺再度施礼后才重新坐下道。

“朕乘船溯流而上,各处江防都开始动工,可你们这里收复的最迟,建设却是最快,德化城墙已经修葺完工,各个水寨业已投入使用。可见你是用了心的!”见孙恺已经不似刚才那么紧张,便转向正题。

“陛下,末将不敢居功,这皆是众军之力。此外当地百姓见王师到来,也积极响应,纷纷自带粮食出役,日夜不歇,才得以有些模样了。”孙恺答道。

“嗯,看来江南百姓还是心念我朝的。”赵点点头又道,“当下鄂州和江陵两座重镇尚未收复,江州便成为扼制长江下游的节点,因而要万分小心,切勿疏忽。”

“末将明白,如今是日日横戈待旦,不敢有丝毫松懈!”孙恺恭敬地答道。

“如此最好。要积极备战,囤积粮草物资,一旦鄂州之战失利,你们要做好阻敌的准备,同时也要准备出兵增援,可以说任务最重,看你如此用心,朕十分高兴。”赵夸赞道。

“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望。”孙恺答道,“现今城内以囤积粮食二十万石,可供一月只用;另储存的弹药可供一场战役所循。此外末将还请陛下能再调拨些火枪,征募的新兵已经陆续入营,年后就需持械训练,但如今军中储备的枪械不足两千支,与所需悬殊太大。”

“如今各军皆在扩编,而匠作坊刚刚恢复生产,缺口甚大。朕先从储备中有限调拨五千支给你,不足之数待匠作坊正常生产后,再如数调拨。”赵略一思索道。现在大规模扩建,各军都缺少火器,而匠作坊即便全力生产也难以满足需要,只能先行分配给最需要的。

“多谢陛下!”孙恺听了惊喜地道,仿佛比刚才得到赏赐还要兴奋地起身施礼道。他当然清楚十个师扩编成十个军,兵力增加三十万,武器自然奇缺,陛下优先分配给自己五千支火枪,这可谓是厚爱了。

接下来,赵又详细询问了布防情况,及应敌的方案和计划,万勿因为进军顺利而轻敌。同时要求孙恺一定要注意民情,约束好部队,且不可出现扰民之事。另外便是要配合地方州府做好清剿残敌,镇压反叛,清除奸细,征缴税赋,押送物资,安抚百姓等诸项工作。

两个时辰后,各船物资补充完毕,孙恺才下船拜别。而此时董义成舰队已经遣船来迎,船队继续出发西进,由此进入了江南西路的地域。而赵这才用了晚膳,御前办送上刚刚收到的公文,他们已经照惯例分类整理完毕,按轻重缓急放好。

“好消息啊!”赵边吃边拿过最上方的文卷,翻阅了两页后,将箸子拍在几上惊喜地道。

“陛下,怎么啦?”在旁侍奉的苏岚被吓了一跳,惊问道。

“这真是雪中送炭!”赵点点文卷道。

这卷文书皆是有关元廷方面的,由于宋军突然出兵夺取江南,以致今年的秋税尚未能征收,而屯于各州府的粮食也未能按时起运。使得元廷获得的粮赋不及往年的三成,导致江北粮食紧缺,南必太后以监国的身份下旨江北的秋税增加四成以解决财政困难;与此同时却减少对西北的粮食配给,以缓解江北缺粮之虞。

不过要知道江南的税赋如今已经占据了元廷整个财政收入的七成,这对元廷来说绝对是沉重的打击。而这些年来由于忽必烈滥加赏赐,对外频繁用兵,军费浩荡,以致国库空虚。如今财源被断,立刻就捉襟见肘,导致江北经济趋于崩溃,中统钞大幅贬值,粮价飞涨,一锭中统钞只能买到两石米。

另一方面,西北的察合台汗国大汗笃哇再度出兵,其过去与海都关系一向很好,经常联合侵掠元朝边界。此次趁忽必烈新丧,各宗王争夺汗位之计,亲率十二万大军侵入畏兀儿,包围哈剌火州与海都相呼应,西北战事有再起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