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704章 机遇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704章 机遇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百般无奈时,有人提议走海运这是仅剩的一根救命之草。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但是此前中国的南粮北运,历代皇帝都不敢打海运的主意。那片神秘莫测的海域,每个漩涡、每片波浪,都是噬人的陷阱。礁石林立,气候暴戾,加之缺乏足够适航的海船和水手,而更让人们谈虎色变的是海盗猖獗。忽必烈决定铤而走险,命令罗壁、朱清、张三人不惜一切代价开辟出一条海上航线,后两者恰恰都是江湖上没人敢惹的海盗!

朱清是崇明姚沙人,原系杨氏家奴,因不堪虐待,杀其主而避迹海上,与张结伙贩卖私盐,后来共同沦为海盗。他们称霸海疆,对海上航道烂熟于心。因此熟悉南北海道诸岛门户。后受宋朝廷招安。宋亡后,朱降元。至元十三年,受元朝伯颜之命,将南宋库藏图籍运至大都。至元十六年,朱随都元帅张弘征战被升为武略将军。至元十九年,朝廷寻求南粮北调的运输路线时,朱清、张建议海运,被采纳。

三人受命后立即在上海制造平底海船,这是针对黄海沿岸沙多滩浅的特点,继而又招募一批漕丁漕夫,忽必烈为鼓励船队,每人按一户五口计算发放口粮。“海盗们”便开启了中国海上漕运史前无古人的冒险之旅。如此庞大的船队,要跨越东海、黄海、渤海三大海域,长距离且陌生的海途,即使朱、张二人也感觉是凶多吉少。

海运船队驮粮近五万石自平江刘家港入海,经海门县黄连沙头,抵西海州,历胶州,一个多月后到达成山,水程共计一万三千余里。然后,再由成山沿内海西进,最终在海津镇靠泊,一年后这批粮食才运抵大都。历尽坎坷的海上漕运,为南粮北运敲开了一扇崭新却又是凶险之门。

此后他们又相继摸索出两条新航线,海运效率大增。顺利的话,最快十天天就可以由浙江抵达大都,而这条航线赵却知道至现代尚在使用。而海运运粮数量也呈阶梯式蹿升,如今已达百万石计,途中粮食损耗也大为下降。海上漕运此时已经成为关乎元大都存亡的经济命脉,而罗壁为此被任命为怀远大将军、管军万户,兼管海道运粮。

海上运输线的开通,使得北方缺粮的可怕后果没有出现,忽必烈还用进京漕粮巧妙地打出一张张亲民牌,他把大批粮食用于赈济贫民,以弥合蒙、汉民族间的沟壑。且海运不仅盘活了忽必烈执政困局,亦使我国一直沉寂落后的漫长海岸线突然活跃起来,漕运还急速提升了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

而刘家港密密匝匝的内河水系勾连江南产粮区,又外接出海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漕运的港,江南各地的运粮漕船从四面八方驶进这里,在此倒载装入海船,开启北运大都的旅程。一时间,自古寂寂无闻的刘家港,凑齐了天时、地利、人和,摇身变成江南最大的粮米集散地,已经呈现出历史上“天下第一仓”的雏形。

所以赵觉得老头儿眼睛真毒啊,一下就找出了重点所在。截断了元朝的海上漕运的通路则等于卡住了他们的脖子,若是没有了大量的南粮北运,将严重削弱其军事能力,也将动摇他们统治的根基,因此刘家港将是元军必救之地。

另一方面赵也意识到自己的误判,起初自己只将敌龙湾水军视作大敌,却忘了那些漕兵同样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他们精通操舟弄潮,而朱清、张之流又是海盗出身,且其麾下也皆是按照水军编制,拿起刀枪便可作战,战斗力不可忽视。

同时刘家港驻泊着漕船千艘,同样可以作为战船使用,敌军也可以利用漕船实施快速机动,增调援军。因而对这股力量不容忽视,必须在战役开始之初将他们打掉,在抢得先手之时还可以获得辎重补充,减轻后勤的压力,并可支撑大军长时间作战。不过两线作战动用的兵力却要增加,尤其是水军面临的压力将大幅增大。

“陛下是不是在担心兵力不足啊?”看小皇帝陷入苦思之中,应节严意识到其遇到了问题,捋捋胡子问道。

“先生所言正是,两线作战动用兵力已经超出了朕的构想,若是倾琼州军力,遭敌偷袭将有自断根基之虞!”赵言道,“而要解琼州之困,只能动员闽赣、闽广、漳厦、两浙等地的各军同时举事,吸引各地敌军,使敌无力用兵琼州,可如此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陛下此言差矣,他们在各地蛰伏数载,控制了大片区域,正可借机收复州县,使各处连成一片!”应节严言道。他清楚小皇帝一直担心的是过早的暴露实力会引发元军的大肆清剿,因而迟迟没有发动,当下仍然难以下定决心。

“应知事所言甚是,若敌酋忽必烈一死,各处宗王将前往奔丧,选出新的汗王,那时兵力一空正是各处用兵之机。”陆秀夫也点头道。

“嗯,陆相之言有理!”赵点点头……

按蒙古习俗,新大汗确立,必须经过宗亲聚议的忽里台大会通过,才能成为合法大汗。虽然忽必烈在策封诏书中以成吉思汗的遗训作为册封太子的根据,但这种确立储君的方式并不符合蒙古习俗。外宗宗王对于忽必烈继承汗位便多有不服,前有四大汗国的分崩离析,后有兄弟阿里不哥的争位及窝阔台一系的宗王的反叛。最高汗位转到拖雷系后,继承汗位的长子蒙哥暴卒,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

阿里不哥作为幼子,已成为蒙古汗国本土的实际统治者。他准备召开库里尔泰,以确保自己被举为大汗。而忽必则烈抢先行动,率军北上,在开平自称大汗。阿里不哥则在和林称大汗。一国不容二主,于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大开杀戒。经过多年鏖战,阿里不哥败北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为了笼络人心,没有杀他,而是作为俘虏囚禁至死。

另外作为窝阔台汗国的实际创立者海都,以成吉思汗曾经说出,只要窝阔台有一个吃奶的后代,都比其他人优先继承,因此他不断反忽必烈,积极谋求自立为大汗。他为人聪明能干而狡诈,逐渐纠集部众,以海押立为基地,势力日盛,成为窝阔台系诸王的首领。

至元六年,海都同八剌等察合台后王、术赤后王于答剌速河畔召开忽里台,众推海都为盟主,一致对抗忽必烈和伊利汗阿八哈,誓约保持游牧生活与蒙古习俗。从此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脱离了大蒙古国皇帝的直接控制,海都觊觎大汗之位,助阿里不哥作乱于前,联合诸汗国武力对抗忽必烈于后,双方不断发生战争。元军虽始终占上风,却无法彻底击败海都。

传统上,蒙古可汗有四个斡耳朵,忽必烈也不例外。他的第一个妻子帖古伦,在他成为大汗之前就去世了。察必和南必同属于第二斡耳朵。察必的儿子真金被选定为忽必烈的继承人,另一个儿子朵儿只早死。其他两个儿子,忙哥剌和那木罕,都未被选定为继承人。

但是忽必烈对他们有足够的信任。忙哥剌被立为安西王,镇守唐兀之地;那木罕则是北安王,镇守原女真之地。此外其五子忽哥赤封为云南王,镇守西南;奥都赤为西平王,以西夏之地为领地;还有讨伐安南失败的镇南王脱欢,被贬到了鄂州镇守江南之地。他们皆手握重兵,汗位的潜在争夺者。

另外蒙古习俗幼子守业,幼子在继承父亲财产、地位方面居于优越地位。因此真金的太子之位至少在蒙古贵族中间是有争议的。北平王那木罕为幼,至元六年忽必烈派他进攻海都,结果兵败被俘。十年以后,当他回到大都,对忽必烈封太子一事大为不满,他曾问忽必烈,其听后大怒,斥而逐之。这说明真金虽被封为太子,其地位与中原王朝历代的储君并不一样,而在真金的政治生涯中也受到了诸多的限制。

所以赵觉得陆秀夫说得不无道理,即便真金被立为太子,在忽里台大会上也会又番争斗,当然他们闹得时间愈久,打的越厉害,对于自己的反攻也越有利。而按照蒙古惯例,新汗未被推举出来之前,蒙古汗国的事务由皇后掌管,在大都留守的南必皇后正孤独、寂寞、冷,跃跃欲试的参与朝政,他估计其也不会放过机会,肯定要适时插上一脚。

因此忽必烈一旦身死,内外夹攻之下的蒙元政权定会陷入内乱,多方的加入也会使局势进一步的复杂化,绝非一天两天能解决的。而既然是去打架,肯定不会单枪匹马去参加忽里台大会,各个宗王必定会率领本部兵马前往,可这些宗王率领的正是蒙元最为精锐的军队。当然赵还希望真金在成功继承汗位前,或是时间不长便‘驾崩’,那样一来卷入的人将更多,他就有好戏看了。

若是蒙元汗位一起,隶属于各个宗王的军队将大规模北上,留于江南的蒙元武装力量除了镇戍州府的探马赤军外,只有各行省宣慰司的屯驻军。如此一来,赵以为自己在东南内陆地区发展的各个地方武装也应有一战之力,配合主力占据东南。

赵发展的地方武装起初不过是一群盐枭和基层社会的黑道豪杰,经过事务局整合将这些黑道大哥们组成松散的同盟关系,散布在东南各地。盐枭们一股最多的几百人,少的几十人,与土匪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山寨,只有各自划分的地盘。平时在家种田,有事集合在一起武装走私或是打劫,战斗经验就来自于争夺地盘的私斗和元军缉私队伍的战斗,根本无法对付成编制的大股敌军。

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梁山泊的强大是在关胜、林冲等军官加入以后。在这些有军事素养的人率领下,梁山军队开始可以和朝廷官兵正面对抗并取得胜利,盐枭队伍的发展进程也是这样。随着赵通过对私盐渠道的有效控制,渐渐将盐枭们的同盟关系变成有组织的‘犯罪团伙’。

而后再利用派遣的官吏和军事骨干,把他们变成有战斗力的武装,然后再通过战斗吞并零散的土匪、草寇,控制了一些地区,盐枭们获得了当地基层社会的领导权力。一个村庄加入他们的组织,则这个庄子就不用担心遭到土匪的袭击;相反,如果一个村子没有他们的人,那么很快就会有附近的武装将这里的一切抢光。

元朝的地方组织,在县之下乡、里(坊、厢),或乡、里(隅、都),设乡董、里正、都董。在基层,有村社、里甲组织。凡五十家编为一社,以汉族地主、乡耆为社长,负责统治基层,催交税收。在社长之上,另有蒙古提点官进行监督;并派遣蒙古军队或探马赤军驻社,与民共同编社,进行军事控制。村社之下有里甲,凡二十户编为一甲,甲有甲主,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拥有无上权力,衣食由村民供给。

如此地方上便有了两股势力,元廷们通过国家机器维护地方治安,收取税赋,加上基层的蒙古人贪婪专横,土豪劣绅们也狗仗人势借机横行乡里。百姓遭到了欺压,他们惹不起穿官服的,便只有求助于那些盐枭,往往都能得到满意的解决。

这样一来盐枭们不仅仅用暴力威胁村庄提供物质和人力,他们还建立了基本的秩序,老百姓们有了纠纷会向他们寻求仲裁,一般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这已经是黑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开始为民间提供司法服务了。但是与官府的冲突也难以避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