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681章 虚惊一场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681章 虚惊一场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赵清楚打仗是最烧钱游戏,如今坐拥中原和江南的忽必烈都入不敷出要靠打劫过日子了,他偏安一隅要想复国消耗更是天文数字,当然也要想法继续多挣钱。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此前他只知道海贸挣钱,却不知道其中的利润竟然高到无法想象,而今年连番打劫蒙元斡脱商人,加上内陆的商船大批前来琼州交易,他总算知道一只普通的瓷碗从大宋贩卖到中亚、欧非地区价格就与黄金等值。

海贸如此大的利润之下,便也让人可以为之牺牲了。而琼州的位置正扼住通往南洋和西洋的海路,他们的封锁让斡脱商人损失惨重,不仅一年白忙了,还搭上了本钱,这些人本就是蒙古王公贵人的敛财工具,若是赚不来钱就成了弃子。所以说这条航路还关系着他们的身家性命,因而被断了财路的商人们想游说忽必烈攻灭琼州,无奈大汗对此不敢兴趣,而是转向了日本。

硬的不行便只有软的了,大家都是老中医也就没什么秘密,斡脱商人们自然明白在江南泛滥的私盐是来自琼州,而琼州所需的粮食、牲畜和铜铁等急需之物是来自内陆的走私。过去他们瞧不上这些小生意并未加干涉,但现在不行,自己的脖子被卡住了,就要借此当做筹码了。

既然大家都是一个套路,斡脱商人想与琼州方面搭上关系便也不难,他们提出可以缴纳高出一倍的关税,希望能换取通过琼州的海路。赵业已晓得这些斡脱商人具有手眼通天的能力,这些人就像现代的那些大财阀,不仅家资亿万,还能通过自己资助的代理人左右国家政策,甚至发动战争除掉障碍,大发其财。

所以赵清楚自己攻州掠府,斩帅杀将也许不会惹得忽必烈大举伐琼,但是断了这些人的财路就可能会让他们恼羞成怒之下游说各方,真跟自己干一场,从而丧失发展的宝贵机会。不过想着他们一船货物就能获利十数万贯,却只给点小钱儿便想大发自己又实在不甘。

而这种讨价还价的事情赵当然不能亲自去做,又不能以官方的名义去做,便让事务局负责接洽此事,由庄世林在幕后主持,毕竟对付商人最好的人选还是商人。他的底线是斡脱商人必须拿出货值的三成作为买路钱,或以价值相等的物品作为交换,他就可以答应放他们一马。

讨价还价就要高抬低买,庄世林开价不可低于五成,但是斡脱商人代表咬定只付当前琼州关税的倍数,绝不肯加价,两厢差距太大自然谈不拢。这让赵感到十分奇怪,一个要饭吃的怎么会有如此强硬的底气,一番打探之下他才明白原来欢脱在安南获得大胜,陈朝请降,他们正准备回师。于是他们明白了,这帮家伙是准备谈不拢便游说欢脱攻琼,彻底拔了这颗钉子。

赵弄清了原委便要庄世林停止与斡脱商人代表接触,心中暗乐自己这回可以再敲他们一杠子了。被寄予厚望的欢脱接受了陈朝请降不错,但是后边的事情这些人却还不知道呢?

唆都、咬奇、刘圭等接到镇南王的命令后,便集合本部人马,离开佛誓营盘,水陆并发,向北转进,元朝对占城的战争就此无果而终。唆都部陆军经占城北部的乌里进入安南,穿越布政州等地,一路攻击所向披靡,击败了沿途阻击的交趾军,不久与脱欢汇合了。脱欢命唆都驻军天长,与大营相距两百多里。

陈家圣、仁二帝见元军追赶紧急,便又使出藏头伉脑、窜端匿迹的招术,一方面让陈王的御舟驶往北边的玉山),企图引诱追赶的元军南辕北辙;一方面又派忠宪侯陈阳、大夫阮锐赴镇南王大帐请和。虽然遣使缓师的手段实在不新鲜,不过这次陈圣宗还是舍得花些本钱,他派近侍官陶坚将自己最小的妹妹安姿公主送给镇南王脱欢。

陈上皇、陈仁宗父子丢弃首都,狼狈南逃,加上陈朝官军连战连败,于是军心不稳,王侯将相各思进退。陈朝昭国王陈益稷、上位方昭侯陈弄、文绍侯陈秀,廷臣范巨地、黎演、郑隆等纷纷举家降元,脱欢大喜。对于蒙古皇子来说,这是他所指挥的劳而无功的征越战争中唯一的意外之喜。

脱欢既得美人,但有点不明白,陈日既然连亲妹妹也送了,怎么就不能来履行一下跪拜称臣的仪式呢?不过未容欢脱想明白,安南的雨季到了,元军中疫病流行,渐渐陷于不利,脱欢不得不下令撤军。而本就无意投降的安南君臣借机发动反攻。

元军征交趾行省参知政事乌马儿、樊辑率水军沿白藤江入海撤退,谁知陈兴道早有准备,在白藤江入海口埋设了数百根木桩,因当时潮汐大涨,元军没有发现水下已经被安南人做了手脚,结果在海口被堵了个严严实实,动弹不得,成了安南水军的活靶子。四百艘战船全军覆没,樊辑当场被俘。上次侥幸逃走的乌马儿这回没有了好运,也被安南俘虏,痛恨蒙古人的安南兵把他倒吊在海里,活活溺死。

脱欢亲自率领的那一路元军,也没什么好果子吃,战战兢兢撤到东关附近的山岭中,被陈日及世子陈日亲率大军包围,安南兵居高临下,万箭齐发,元军行省右丞阿八赤被乱箭穿身而死,李恒拼命断后,掩护镇南王脱欢过桥,元军中箭落水者不计其数,脱欢好不容易撤回广西境内。

脱欢靠着亲军保驾,仓皇从小路逃跑,饶是这样,李恒身中毒箭,带伤逃回,后来伤重身死。而他自己脚上还是挨了安南兵一毒箭,好不容易才逃回广西思明州,所率部属,损失了十之六七,比上次败得还要惨。在二百里外的唆都最惨,匆忙中脱欢居然忘了通知唆都,有人来向他报告,说脱欢已经撤军北归了,唆都还不相信,急忙赶到大营察看,果然只见一座空城,于是唆都一支孤军被抛弃在南方的丛林之中。

唆都急忙引军向顺化海岸撤退,打算从海路撤回,结果在入海口遭到安南军的阻击。元军且战且退,退到乾满江时,陈兴道的大军突然出现,将元军重重包围。饶是蒙古兵悍勇无敌,这一回也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主将唆都力战身亡,那数万将士,大部被杀被俘,或溺于江水而死。所以斡脱商人们指望欢脱给他们撑腰,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没有几天,欢脱兵败逃回的消息就传遍了各地,而忽必烈闻知欢脱大败勃然大怒,直接将他贬嫡到了扬州,并终生不准入京觐见。赵以为这下斡脱商人们肯定该低头了,却没想到他们腰板挺的更直了,声称一文钱都不会给琼州了。

赵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欢脱败了这些货们怎么反倒来劲了?而很快自己的商队就传来消息,称各处都在暗中流传因为宋军协助安南军在白藤江伏击了元军,惹得忽必烈发飙要取消攻打日本的计划,转而先灭了琼州残宋余孽,如今正在泉州集结兵力,待雨季一过便兴兵伐琼。

这个消息着实吓了赵一跳,难道自己将这么大的历史事件都给改变了?可细想之下自己连崖山之战都打赢了,苟延残喘至今的确改变了历史,否则大家早就喂了鱼,哪里有机会在此担惊受怕。但又不明白了,自己明明是坐山观虎斗,没有给安南一粒粮食,更不会派军参战了。

赵更知道这些斡脱商人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即可以拉近关系,也可以获得小道消息,从而得知政经情报规避风险。他们如此淡定让他不能不怀疑这种可能性。而据他所知此次攻日本,忽必烈是下了血本的,仅战船就出动四千余艘,动员兵力近二十万,与自己此前经历的任何一场战斗相比都是boss级别的。他们若是真的转向琼州,在多地同时发动登陆作战,还真能把自己的老窝给踹了。

“查、查、查!”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赵立刻下令调动事务局和枢密院机宜司所有的明暗力量察明此事,到底是谁让自己背了黑锅,忽必烈兵锋到底是指向何处?

在小皇帝疯了一般的督战下,琼州所有情报机关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中,甚至连族的渔船也扩大的了捕鱼范围,监视周围海上的情况。各处查到的情况很快汇集到赵的桌案之上。首先有宋军参加了白藤江伏击战不假,可那些人却是流亡到占城的那帮人,他们身穿宋军军服,当然就被视为与琼州一伙的,且此前赵又上演过三国联盟抗元的戏码,如此说他这个锅背的还不算怨。谁让他是皇帝呢,自然要为自己的子民做的事情负责了!

至于征讨日本的敌军转而进攻琼州的事情却是不实,如此大规模的远征准备自然无法保密,就连日本人都侦视到元帝国的动向,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蒙古来袭”做了充足的战争准备。赵回想了历史,此时日本政局稳定,北条时宗对镰仓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远胜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够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击入侵。

赵估计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于博多湾一带元军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沿海滩,构筑的用以阻碍蒙古骑兵的石墙恐怕都已经完工了;北条宗盛和北条宗政分别率精锐武士军业已开到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区布防,同时九州各藩应该开始动员民兵,日本其他地区的武士也在赶来参战的路上了。

经过多日的监视各处征调的讨伐日本的元军皆已汇集于定海,并没有南下琼州的意向,而高丽军更是没有踪影。赵心神稍定,可也知道兵不厌诈,依然不敢放松,令各路探子严密监视东南各个港口的船只出入,防止重现阿里海牙暗度陈仓之计。同时令水军派出监视船队到定海外海侦测他们的动向,并命各部水军做好拦截的准备,否则等敌人到了家门口自己真得只有等死了。

大规模的监视行动持续到七月,发现元军兵分两路向日本进发,一路以洪荼丘、忻都、金方庆为首,率蒙古、高丽、汉军四万人、舵工水手一万七千人,分乘战舰九百艘自高丽合浦出港;一路以阿剌罕、范文虎为首,率江南新附降军十万人、战船三千五百艘,自定海港出发直扑日本。大有不一举铲平日本,不报前仇,决不罢休之势。

到了八月中旬琼州监视船队才返回,他们是看着两军回师于壹岐才回航的,途中还遭遇了一场风暴。听了他们的回报,赵才彻底放心了,这帮孙子们只要去了便再也回不来了。而这也不能怪自己没有提醒忽必烈,而是怪他太笨,到现在尚不懂得气候对战争的影响,尤其是海上气候的变化足以导致一支军队彻底覆没。

中国海洋气候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每年进入七、八月份正是台风多发的时候,并不适于远航。这时候忽必烈派军跨海远征虽然顺风顺水,缩短了海上航行时间,但是却忽略了风暴的厉害。而琼州监视船队回航时遇到的这场超级台风,很可能就是在日本的历史上最有名的那场‘神风’,在最后关头挽救了日本,也让后世无数愤青们耿耿于怀,没有能让鞑子将鬼子早点屠戮殆尽,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后患。

日本人也从此对神风坚信不疑,神风也成了在紧急关头挽救日本民族的最后一丝希望,以致几百年后再次面临亡国之际,还以此名组织了一支臭名昭著的敢死队。不过赵以为并非是这场风拯救了日本,而纯粹是忽必烈不顾事物发展规律,凭着盲目的自信蛮干才导致的一场大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